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吻合器环切治疗直肠粘膜内套叠所致便秘21例报告 被引量:1
1
作者 周峰 《甘肃中医》 2002年第6期38-39,共2页
目的:评估吻合器环形切除术治疗直肠粘膜所致便秘的疗效及实用性。方法:利用环形吻合器对2l例直肠粘膜内套叠患者进行治疗。结果:2l例患者中,治愈l8例,显效3例,治愈率为80.57%。结论:吻合器环切术治疗直肠粘膜内套叠治愈率高,术后无复发... 目的:评估吻合器环形切除术治疗直肠粘膜所致便秘的疗效及实用性。方法:利用环形吻合器对2l例直肠粘膜内套叠患者进行治疗。结果:2l例患者中,治愈l8例,显效3例,治愈率为80.57%。结论:吻合器环切术治疗直肠粘膜内套叠治愈率高,术后无复发,手术简单,术后痛苦少,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粘膜内套叠 便秘 吻合器 治疗
下载PDF
吻合器环切治疗直肠粘膜内套叠所致便秘21例报告
2
作者 周峰 《南京部队医药》 2002年第6期34-35,共2页
2001年6月~2002年2月,应用美国强生公司的痔环状切除吻合器对21例直肠粘膜内套叠所致便秘的患者进行治疗,治愈率为80.57%,愈显率为100%,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直肠粘膜内套叠 便秘 吻合器
下载PDF
PPH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的护理
3
作者 常洪雁 《内蒙古中医药》 2010年第5期167-169,共3页
PPH术又称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是基于肛垫理论近几年来治疗Ⅲ~Ⅳ重度痔病效果最优的一种微创手术。与传统手术相比,PPH具有技术安全、疗效可靠、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中失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我科自2006.01~2009.12应用此项... PPH术又称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是基于肛垫理论近几年来治疗Ⅲ~Ⅳ重度痔病效果最优的一种微创手术。与传统手术相比,PPH具有技术安全、疗效可靠、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中失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我科自2006.01~2009.12应用此项新技术,对223例重度痔病患者行痔上粘膜环切术,认为对患者做好针对性的术前护理,术后重点观察患者尿潴留,肛门出血、胀痛、水肿及排便情况是提高手术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关键。通过PPH手术治疗以及我们耐心细致的护理,病人均获得满意疗效,痊愈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吻合器 护理
下载PDF
护理干预在包皮吻合器环切术患者术后的效果 被引量:6
4
作者 丁建芳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3年第12期2742-2744,共3页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包皮吻合器环切术患者术后的效果。方法选取门诊进行包皮吻合器环切术的患者7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在患者进行包皮吻合器环切术后,对照组患者不采用护理干预的方式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护理...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包皮吻合器环切术患者术后的效果。方法选取门诊进行包皮吻合器环切术的患者7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在患者进行包皮吻合器环切术后,对照组患者不采用护理干预的方式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护理干预的方式。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平均康复时间、疼痛持续平均时间、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平均康复时间及疼痛持续平均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均P〈0.05),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包皮吻合器环切术后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最大化的防治并发症的发生,缩短病患平均康复时间和病患疼痛时间,给予患者心灵上的安慰,有助于患者身心恢复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皮 护理干预 包皮吻合器 效果
原文传递
痔吻合器环切术治疗Ⅲ~Ⅳ度环状脱垂性内痔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施展 王建东 +3 位作者 田亮 陈平 丁培霖 唐武 《临床外科杂志》 2010年第2期121-124,共4页
目的 对应用痔吻合器行病理性肛垫部分环切术治疗Ⅲ~Ⅳ度环状脱垂性内痔的合理性、可行性进行研究.方法 对92例Ⅲ~Ⅳ度环状脱垂性内痔病例应用吻合器行病理性肛垫部分环切术,同时测得吻合口与齿线间距离,并对每个病例手术前后的肛肠... 目的 对应用痔吻合器行病理性肛垫部分环切术治疗Ⅲ~Ⅳ度环状脱垂性内痔的合理性、可行性进行研究.方法 对92例Ⅲ~Ⅳ度环状脱垂性内痔病例应用吻合器行病理性肛垫部分环切术,同时测得吻合口与齿线间距离,并对每个病例手术前后的肛肠动力学指标及术后临床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根据术中测得的吻合口与齿线间距离将92例病例分成4组,其中小于1.0 cm为A组,在1.0~1.5 cm间为B组,在1.5~2.0 cm间为C组,大于2.0 cm为D组.4组在术后肛门失禁评分、肛门局部并发症评分、满意度评分上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在术后疼痛评分、肛门出血评分4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术后早期的疼痛较其余3组明显,术后出血A、D组高于其余2组.4组肛肠动力学指标的分析结果示4组之间除了肛管最长收缩时间术后第3个月A、B组与C、D组有差别,其余各项指标未见差别.结论 应用痔吻合器对病理性肛垫部分行环切术治疗Ⅲ~Ⅳ度环状脱垂性内痔对肛肠动力学指标影响小,临床治疗效果良好,其吻合口位置选择距齿线1.0~1.5 cm间比较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吻合器 吻合 齿线 肛管直肠测压
下载PDF
护理干预在包皮吻合器环切术患者术后的效果 被引量:2
6
作者 黄雪润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第14期221-222,共2页
目的探析包皮吻合器环切术后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包皮吻合器环切术后患者84例,按护理方式的不同分入两组,每组42例,观察组进行综合性干预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两组均护理4周,护理后比较两组的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情况,... 目的探析包皮吻合器环切术后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包皮吻合器环切术后患者84例,按护理方式的不同分入两组,每组42例,观察组进行综合性干预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两组均护理4周,护理后比较两组的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情况,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及护理依从性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7.6%、71.4%,观察组、对照组的护理依从性分别为92.9%、76.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包皮吻合器环切术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干预,可促进患者病情迅速康复,提升护理质量,临床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效果 包皮吻合器 护理干预
下载PDF
重度痔疮患者采用痔上黏膜吻合器环切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2
7
作者 李东升 《中国社区医师》 2021年第25期60-62,共3页
目的:探究痔上黏膜吻合器环切术(PPH)治疗重度痔疮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3月-2019年3月收治重度痔疮患者2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治疗,试验组采用PPH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及治疗满... 目的:探究痔上黏膜吻合器环切术(PPH)治疗重度痔疮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3月-2019年3月收治重度痔疮患者2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治疗,试验组采用PPH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及治疗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及24 h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PPH治疗重度痔疮的效果明显,患者满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痔疮 痔上黏膜吻合器 治疗效果
下载PDF
利多卡因乳膏与利多卡因局部注射麻醉在包皮吻合器环切术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被引量:1
8
作者 关茜 裴小东 陈璐 《临床医学》 CAS 2021年第1期36-37,共2页
目的比较在包皮吻合器环切术中运用利多卡因乳膏、利多卡因局部注射进行麻醉处理的效果。方法筛选出2018年2月至2019年6月于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开展包皮吻合器环切术治疗处理的患者62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参照组与观察组。参... 目的比较在包皮吻合器环切术中运用利多卡因乳膏、利多卡因局部注射进行麻醉处理的效果。方法筛选出2018年2月至2019年6月于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开展包皮吻合器环切术治疗处理的患者62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参照组与观察组。参照组给予利多卡因局部注射进行麻醉处理,观察组运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进行麻醉处理。记录并对比两组的麻醉结果。结果观察组术前配合度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操作时长、术后痛感恢复时长比参照组短(P<0.05);观察组麻醉有效性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包皮吻合器环切术中运用利多卡因乳膏进行麻醉处理,相较于利多卡因局部注射,麻醉效果更佳,有助于减少手术的操作时长及术后痛感的恢复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多卡因乳膏 利多卡因 包皮吻合器
原文传递
利多卡因乳膏与利多卡因在包皮吻合器环切术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1
9
作者 高尚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8年第3期519-520,共2页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乳膏与利多卡因在包皮吻合器环切术的疗效对比以及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针对2017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行包皮吻合器环切术治疗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观察组患者在常规药物(糖皮质激素、免疫球蛋白)治疗...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乳膏与利多卡因在包皮吻合器环切术的疗效对比以及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针对2017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行包皮吻合器环切术治疗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观察组患者在常规药物(糖皮质激素、免疫球蛋白)治疗基础上采用利多卡因乳膏进行麻醉。对照组行包皮吻合器环切术治疗患者采取利多卡因。结果观察组50例疼痛平均恢复时间、手术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包皮吻合器环切术中采用利多卡因乳膏可缩短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恢复时间,值得推广和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多卡因乳膏 包皮吻合器 利多卡因
下载PDF
利多卡因乳膏与利多卡因在包皮吻合器环切术的对比
10
作者 吴艾恩 《当代医学》 2015年第14期86-87,共2页
目的比较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表面麻醉与利多卡因局部麻醉用于包皮吻合器环切术的效果。方法选取择期行包皮环切手术的患者750例,随机分为2组,各375例。试验组为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表面麻醉,对照组为利多卡因局部麻醉,观察对比2组的手术时间... 目的比较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表面麻醉与利多卡因局部麻醉用于包皮吻合器环切术的效果。方法选取择期行包皮环切手术的患者750例,随机分为2组,各375例。试验组为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表面麻醉,对照组为利多卡因局部麻醉,观察对比2组的手术时间及麻醉效果。结果试验组的术前麻醉配合率为26.6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20.00%(P<0.05);试验组的手术时间为(3.3±1.8)min,明显少于对照组(9.4±2.6)min(P<0.05);试验组的疼痛恢复时间为(60.5±3.4)min也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80.8±5.6)min(P<0.05)。试验组麻醉优良率为80.0%,对照组麻醉优良率为84.8%,2组的麻醉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用于包皮环切相对局部麻醉有明显的优势,可缩短手术时间和患者恢复时间,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皮吻合器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 利多卡因局部麻醉
下载PDF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联合多普勒超声引导痔动脉结扎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4
11
作者 信学礼 宋德余 +3 位作者 赵斌 姚红亮 王成君 刘佳 《海军医学杂志》 2020年第1期89-91,共3页
混合痔是痔的主要类型,常伴有出血、脱垂等症状。目前临床治疗中重度混合痔最为常用方法是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rocedure for prolapse and hemorrhoids,PPH),该手术有成功率高、易操作、治疗效果好等优势,但是对于患者的创伤比较大,... 混合痔是痔的主要类型,常伴有出血、脱垂等症状。目前临床治疗中重度混合痔最为常用方法是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rocedure for prolapse and hemorrhoids,PPH),该手术有成功率高、易操作、治疗效果好等优势,但是对于患者的创伤比较大,术后并发症比较多。现代研究表明,混合痔的治疗要求是减轻或消除症状,缓解病理生理性的改变,而不是根治已经发生病理改变的肛垫[1]。超声引导下痔动脉结扎术(doppler guided hemorrhoid artery ligation,DG HAL)是临床上治疗痔疮的新型微创治疗方法。该手术过程配有肛门镜和超声多普勒探头,在多普勒超声指引下找到痔动脉,对其进行缝合或结扎,阻断血液流动,进而降低痔体内压;该技术是集超声波探查、缝扎手术为一体的新的诊疗技术,可以有效地止血、萎缩痔体[2]。本文探讨了PPH联合DG HAL治疗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旨在为混合痔的治疗提供更多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吻合器上黏膜 多普勒超声 混合痔
下载PDF
两种手术方法治疗混合痔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2
12
作者 倪海叶 任清文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10年第8期847-848,共2页
目的比较改良外剥内扎术与传统外剥内扎术(Milligan-Morgan手术,MM手术)治疗混合痔的疗效。方法我院2004年3月至2007年11月期间收治了96例混合痔患者,按抽签法随机均分成了改良外剥内扎术组(改良组)和传统外剥内扎术组(传统组)2组,对2... 目的比较改良外剥内扎术与传统外剥内扎术(Milligan-Morgan手术,MM手术)治疗混合痔的疗效。方法我院2004年3月至2007年11月期间收治了96例混合痔患者,按抽签法随机均分成了改良外剥内扎术组(改良组)和传统外剥内扎术组(传统组)2组,对2组患者的疗效和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改良组42例患者治愈,6例好转;传统组30例患者治愈,16例好转,2例未愈,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患者术中出血量〔(15.4±2.8)ml〕少于传统组〔(25.6±3.3)ml〕,P<0.05;手术时间〔(40.2±5.3)min〕也短于传统组〔(70.5±4.8)min〕,P<0.05。改良组患者术后疼痛轻于传统组,并发症也少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患者住院时间〔(12.45±2.25)d〕明显短于传统组患者〔(18.69±2.72)d〕,P<0.05。2组患者随访20~27个月(平均2年),仅传统组1例复发。结论改良外剥内扎术的疗效好于传统外剥内扎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痔 Milligan-Morgan手 围手 吻合器直肠黏膜 亚甲蓝
原文传递
吻合器直肠黏膜环切术治疗直肠前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屈景辉 贺佳蓓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14年第4期252-254,共3页
目的观察和评价吻合器直肠黏膜环切术治疗直肠前突所致出口梗阻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经排粪造影检查证实直肠前突深度≥30mm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50例,采用吻合器直肠黏膜环切术;对照组50例,采用经直肠切... 目的观察和评价吻合器直肠黏膜环切术治疗直肠前突所致出口梗阻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经排粪造影检查证实直肠前突深度≥30mm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50例,采用吻合器直肠黏膜环切术;对照组50例,采用经直肠切开前突修补术。比较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情况,并根据疗效评分标准进行评价。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直肠阴道瘘、直肠周围感染、直肠狭窄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吻合器直肠黏膜环切术治疗直肠前突操作简单、安全,具有疗效好、微创、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前突 吻合器直肠黏膜 便秘
下载PDF
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TST)与吻合器黏膜环切术(PPH)治疗混合痔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8
14
作者 冯禄 张艳辉 《中国现代医生》 2020年第28期74-76,共3页
目的比较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TST)与吻合器黏膜环切术(PPH)治疗混合痔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混合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为典型混合痔,全部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TST组和PPH组,每组各30例,比较两组的... 目的比较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TST)与吻合器黏膜环切术(PPH)治疗混合痔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混合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为典型混合痔,全部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TST组和PPH组,每组各30例,比较两组的各项手术观察指标、VAS评分、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11.3±2.9)min,术中出血量为(5.1±1.8)mL,住院时间为(5.2±1.7)d,分别与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25.1±3.7)min,术中出血量为(12.9±2.1)mL,住院时间为(11.5±2.3)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无一例出现尿潴留、肛门水肿,对照组患者术后出现尿潴留6例,肛门水肿1例,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7%,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TST)较吻合器黏膜环切术(PPH)治疗混合痔的疗效更佳,可以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患者的疼痛,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痔上黏膜(TST) 吻合器黏膜(PPH) 混合痔 VAS评分
下载PDF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手术治疗Ⅲ~Ⅳ期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王奎海 崔伟 +1 位作者 赵晓光 王浩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B06期27-28,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Ⅲ~Ⅳ期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年1月—2015年8月收治的120例Ⅲ~Ⅳ期环状混合痔按手术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应用PPH手术,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时... 目的探讨应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Ⅲ~Ⅳ期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年1月—2015年8月收治的120例Ⅲ~Ⅳ期环状混合痔按手术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应用PPH手术,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疼痛程度、手术前后肛管最大静息压的变化、术后并发症发生及随访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疼痛情况优于对照组,肛管最大静息压小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随访6~12个月,观察组无复发,对照组复发2例。结论 PPH手术治疗Ⅲ~Ⅳ期环状混合痔疗效好,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吻合器黏膜 治疗结果
下载PDF
止痛消炎方保留灌肠防治痔PPH术后肛内坠胀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6
作者 陈华兵 张楚君 刘少琼 《新中医》 CAS 2012年第5期56-57,共2页
目的:观察止痛消炎方保留灌肠防治痔吻合器直肠黏膜环切(PPH)术后肛内坠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住院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2组,每组各30例,均行PPH术,治疗组术后每天换药时予止痛消炎方保留灌肠,对照组予太宁栓置入肛内... 目的:观察止痛消炎方保留灌肠防治痔吻合器直肠黏膜环切(PPH)术后肛内坠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住院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2组,每组各30例,均行PPH术,治疗组术后每天换药时予止痛消炎方保留灌肠,对照组予太宁栓置入肛内。观察患者术后肛内下坠感、肛门胀痛、便意频繁感、排便不尽感、里急后重感等并发症情况。结果:PPH术后第3天,肛内下坠感及肛门胀痛感评分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第5天肛内下坠感评分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肛门胀痛感评分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第2、3、4、5天,治疗组伴便意频繁感、排便不尽感及里急后重感的相关病例数均少于对照组。结论:止痛消炎方保留灌肠能有效减轻痔PPH术后肛内坠胀等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内坠胀感 吻合器直肠黏膜 外治法 保留灌肠 止痛消炎方
原文传递
PPH加消痔灵注射联合补中益气汤治疗直肠内脱垂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夙 刘岱林 钱海华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6年第12期1763-1764,共2页
2013-2014年,我们采用PPH加消痔灵注射联合补中益气汤治疗直肠内脱垂患者20例,效果显著,总结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20例直肠脱垂病人均经6个月以上保守治疗无效,男6例,女14例;年龄在24~65岁,平均42.6岁;病程3~21年,平均11.2年;
关键词 直肠内脱垂 吻合器直肠黏膜 补中益气汤
下载PDF
吻合器黏膜环切术与外剥内扎术治疗重度痔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4
18
作者 羊涛 冷津立 张嘉越 《微创医学》 2010年第4期346-347,共2页
目的对比分析吻合器黏膜环切术(PPH)与外剥内扎术治疗重度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重度痔(Ⅲ~Ⅳ期)患者40例,随机分为PPH组(PPH手术)和对照组(外剥内扎术)进行治疗,每组20例;统计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恢复工作时间、... 目的对比分析吻合器黏膜环切术(PPH)与外剥内扎术治疗重度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重度痔(Ⅲ~Ⅳ期)患者40例,随机分为PPH组(PPH手术)和对照组(外剥内扎术)进行治疗,每组20例;统计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恢复工作时间、并发症和随访情况等。结果 PPH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恢复工作时间均比对照组短,并发症也比对照组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PPH组无1例复发。结论 PPH治疗重度痔疮操作简便,安全有效,值得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吻合器黏膜 重度痔 外剥内扎 对比
下载PDF
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治疗混合痔的安全性及对预后的影响分析
19
作者 矫恒涛 谢凯 《生命科学仪器》 2024年第3期53-55,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治疗混合痔的安全性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北京丰台医院甲乳疝肛肠外科收治的100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吻合器黏膜环切术(PPH)治疗,观察组采... 目的探讨分析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治疗混合痔的安全性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北京丰台医院甲乳疝肛肠外科收治的100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吻合器黏膜环切术(PPH)治疗,观察组采用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TST)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指标、肛肠动力学相关指标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小,VAS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HPZ较对照组更长,MSP及ARP较对照组更高,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对混合痔患者采用TST治疗的效果理想,创伤性小、疼痛程度轻,术后并发症少,有助于促进患者肛肠功能的恢复,缩短患者康复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痔 选择性痔上黏膜 吻合器黏膜 并发症 预后
下载PDF
PPH联合聚多卡醇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直肠黏膜脱垂中的应用
20
作者 李飞 辛振 +2 位作者 郭涛 吕振周 王富豪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19期1822-1824,共3页
目的探索PPH联合泡沫硬化剂在直肠黏膜脱垂新的治疗方法,为疾病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参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4月—2024年4月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直肠黏膜脱垂的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 目的探索PPH联合泡沫硬化剂在直肠黏膜脱垂新的治疗方法,为疾病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参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4月—2024年4月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直肠黏膜脱垂的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44例患者采用PPH联合聚多卡醇硬化剂注射治疗;对照组42例患者采用PPH治疗。分析两组患者便秘改善程度、临床治愈率和并发症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CAS、PAC-SYM、SAS和SD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CAS、PAC-SYM、SAS和SDS均较治疗显著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观察组在CAS、PAC-SYM、SAS和SDS治疗后降低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4/0比41/1,χ^(2)=1.060,P=0.303)。但观察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2/2比33/9,χ^(2)=5.491,P=0.019)。两组患者在的短、长期并发症、术后疼痛和术后炎症指标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PH联合聚多卡醇硬化剂注射治疗对治疗直肠黏膜脱垂效果显著,可增加临床治愈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黏膜脱垂 吻合器直肠黏膜 聚多卡醇 便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