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SO_2在球状活性炭上的吸附转化研究
被引量:
8
1
作者
李开喜
凌立成
+3 位作者
宋燕
刘朗
刘振宇
张碧江
《煤炭转化》
CAS
CSCD
1999年第1期76-79,共4页
研究了不同比表面积的沥青基球状活性炭(PSAC)在O2和H2O存在下脱除SO2的能力.结果表明,比表面积较大的PSAC具有较强的脱除SO2能力.在本实验条件下,三种不同比表面积的PSAC对SO2及SO2+O2的吸附量...
研究了不同比表面积的沥青基球状活性炭(PSAC)在O2和H2O存在下脱除SO2的能力.结果表明,比表面积较大的PSAC具有较强的脱除SO2能力.在本实验条件下,三种不同比表面积的PSAC对SO2及SO2+O2的吸附量无明显区别,但对H2O的吸附量随比表面积增大而增大,与样品的脱硫活性随比表面积增大的变化规律相一致,表明较多的水有利于SO2的脱除.这可归因于水既有利于样品活性部位上的SOx转化成H2SO4,又能洗脱所生成的H2SO4,减少活性位上的H2SO4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状活性炭
活性炭
吸附
转化
二氧化硫
煤
脱硫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活性碳纤维吸附转化SO_2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
6
2
作者
李永贵
张海泉
陈东生
《产业用纺织品》
2001年第4期26-29,共4页
本文研究了粘胶基活性碳纤维 (V ACF)对模拟废气中的SO2 的物理吸附、化学吸附转化性能。研究表明V ACF对SO2 的吸附以化学吸附转化为硫酸为主反应 ,V ACF起吸附剂兼催化剂的作用。ACF作为一种新型高效纤维吸附过滤材料 ,用于大规模治...
本文研究了粘胶基活性碳纤维 (V ACF)对模拟废气中的SO2 的物理吸附、化学吸附转化性能。研究表明V ACF对SO2 的吸附以化学吸附转化为硫酸为主反应 ,V ACF起吸附剂兼催化剂的作用。ACF作为一种新型高效纤维吸附过滤材料 ,用于大规模治理含硫废气具有广阔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碳纤维
过滤材料
二氧化硫
粘胶基碳纤维
吸附
转化
大气污染
废气处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燃煤烟气多污染物协同治理试验研究
被引量:
4
3
作者
娄彤
方晓东
+1 位作者
陆明智
许仁发
《洁净煤技术》
CAS
2018年第5期132-135,141,共5页
为实现燃煤烟气污染物的深度脱除,在1 000 MW电站燃煤锅炉除尘器入口加装了多功能烟气污染物治理中试装置,并研究了该烟气治理装置对烟气中烟尘、SO_3和Hg等污染物吸附转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装置可以有效解决常规技术无法解决的PM...
为实现燃煤烟气污染物的深度脱除,在1 000 MW电站燃煤锅炉除尘器入口加装了多功能烟气污染物治理中试装置,并研究了该烟气治理装置对烟气中烟尘、SO_3和Hg等污染物吸附转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装置可以有效解决常规技术无法解决的PM_(2.5)、SO_3和Hg等排放问题。试验工况条件下,烟尘、PM_(10)、PM_(2.5)及PM1的脱除效果非常明显,脱除效率均高于99.3%(<5 mg/m^3,dry normal);当氢氧化钙为吸附剂、Ca/SO_3为1时,SO_3的脱除效果为88.78%(0.77 mg/m^3,dry normal)、Hg的脱除效率为94.272%,其中气态汞的脱除效率为75.8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
转化
协同治理
污染物
深度脱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活性炭在烟气脱硫中的应用
被引量:
20
4
作者
何春红
郑嘉明
阮湘泉
《化学工业与工程》
CAS
2002年第1期96-100,共5页
综述了应用活性炭材料脱硫的三种不同方法 ,同时介绍了活性炭材料表面结构、含氧官能团、含氮官能团。
关键词
活性炭
烟气脱硫
烟道气
吸附
法
吸附
转化
法
连续脱除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催化裂化吸附转化加工焦化蜡油工艺
被引量:
5
5
作者
杨万强
王志伟
陈彦斌
《化学工业与工程技术》
CAS
2014年第4期9-13,共5页
分析了焦化蜡油(CGO)与直馏蜡油(VGO)的性质,焦化蜡油与直馏蜡油性质相差较大,主要表现在焦化蜡油残炭、碱氮化合物、胶质、沥青质及金属含量较直馏蜡油高,催化裂化(FCC)直接掺炼焦化蜡油,会造成转化率降低,产物分布恶化,运转周期缩短...
分析了焦化蜡油(CGO)与直馏蜡油(VGO)的性质,焦化蜡油与直馏蜡油性质相差较大,主要表现在焦化蜡油残炭、碱氮化合物、胶质、沥青质及金属含量较直馏蜡油高,催化裂化(FCC)直接掺炼焦化蜡油,会造成转化率降低,产物分布恶化,运转周期缩短。通过常规催化裂化加工焦化蜡油工艺与FCC通过吸附转化工艺加工焦化蜡油比较,得出催化裂化吸附转化加工焦化蜡油工艺可以明显改善产物分布,提高转化率,降低碱氮化合物对催化剂的毒害作用,提高装置的整体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化蜡油
直馏蜡油
催化裂化
吸附
转化
工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降低汽油中苯含量工艺技术的探讨
被引量:
5
6
作者
王桂芝
《化工技术经济》
2002年第1期12-16,共5页
介绍了控制FCC汽油中苯含量的方法,重整汽油的脱苯技术及其它的汽油脱苯技术,并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提出了降低汽油中苯含量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汽油
苯
脱苯技术
FCC
MBR工艺
吸附
转化
技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稀燃汽油机降低NOx排放技术方案分析研究
被引量:
7
7
作者
李志军
刘书亮
+2 位作者
张广宇
李洧
方茂东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75-177,共3页
采用吸附还原催化转化器和三效催化转化器的不同组合,对一台改装的16气门电控燃油喷射稀燃汽油机进行了降低富氧下NOx排放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三效催化转化器位于吸附还原催化转化器之前的布置方案具有较好的降低稀燃汽油机NOx排放的...
采用吸附还原催化转化器和三效催化转化器的不同组合,对一台改装的16气门电控燃油喷射稀燃汽油机进行了降低富氧下NOx排放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三效催化转化器位于吸附还原催化转化器之前的布置方案具有较好的降低稀燃汽油机NOx排放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
还原催化
转化
器
三效催化
转化
器
NOx
排气净化装置
排放标准
稀燃催化器
汽油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Pd⁃Ag/Al2O3催化剂上CO吸附的原位漫反射红外光谱研究
被引量:
2
8
作者
吕曼丽
龚珣
+2 位作者
秦玉才
张晓彤
宋丽娟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2020年第6期8-12,共5页
采用原位漫反射红外光谱技术,研究CO探针分子在浸渍法制备的Pd⁃Ag/Al2O3催化剂及Al2O3载体上的吸附行为。根据催化剂表面吸附CO后表面物种吸附形态的不同,可以判断不同制备方法所得Pd⁃Ag/Al2O3催化剂上活性中心Pd原子受到助剂Ag原子的...
采用原位漫反射红外光谱技术,研究CO探针分子在浸渍法制备的Pd⁃Ag/Al2O3催化剂及Al2O3载体上的吸附行为。根据催化剂表面吸附CO后表面物种吸附形态的不同,可以判断不同制备方法所得Pd⁃Ag/Al2O3催化剂上活性中心Pd原子受到助剂Ag原子的电子效应和几何效应不同。研究发现,升温前后吸附和脱附CO时,只有Pd⁃Ag/Al2O3⁃LM⁃2催化剂上不存在CO的桥式吸附,且发现随着CO的吸附和脱附温度的升高,HCO_3^-的特征峰强度相对减弱,与此同时HCOO-的吸附特征峰相对增强,两者一致的消长关系说明HCO_3^-在升温的过程中转变为HCO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Ag/Al2O3催化剂
原位红外漫反射
CO
吸附
与
转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稀薄燃烧汽油机NO_x排放后处理研究进展
9
作者
秦敬哲
王天友
《北京汽车》
2007年第5期34-37,共4页
降低稀燃汽油机NOx排放是实现稀薄燃烧的最大难题。文中详细阐述了降低稀燃汽油机NOx排放的吸附催化转化和选择还原催化转化技术与研究进展。认为应该充分应用稀燃发动机的排气产物作为还原物质,如HC和CO等,采用沸石和贵金属分子筛催化...
降低稀燃汽油机NOx排放是实现稀薄燃烧的最大难题。文中详细阐述了降低稀燃汽油机NOx排放的吸附催化转化和选择还原催化转化技术与研究进展。认为应该充分应用稀燃发动机的排气产物作为还原物质,如HC和CO等,采用沸石和贵金属分子筛催化器对NOx进行选择还原。提出研制具备高的NOx转化效率,同时具有好的水热耐久性和高的抗硫中毒能力的选择还原催化器是我们科技工作者追求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燃汽油机
NOX排放
选择还原
吸附
催化
转化
原文传递
金属有机骨架用于CO_(2)的吸附和转化
被引量:
2
10
作者
张传磊
钱建磊
《工业催化》
CAS
2021年第1期7-15,共9页
近年来,大气中CO_(2)的迅速增加威胁着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通过催化剂将CO_(2)转化为高附加值化学品的碳转化技术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途径。金属有机骨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MOF)是一种比表面积大,孔结构高度有序,拓扑类型多样,...
近年来,大气中CO_(2)的迅速增加威胁着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通过催化剂将CO_(2)转化为高附加值化学品的碳转化技术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途径。金属有机骨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MOF)是一种比表面积大,孔结构高度有序,拓扑类型多样,稳定性好的材料。MOF材料的特性使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包括气体吸附、存储与分离,传感,药物传递,荧光和催化等。综述MOF用于CO_(2)吸附与转化的结构优势,包括柔性的骨架、路易斯活性位点、可调的孔径以及缺陷结构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工程
金属-有机框架
CO_(2)
吸附
与
转化
环加成反应。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靶向吸附-转化水中新污染物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杨文剑
赖杨钰
+3 位作者
杨奎
祖道远
张远
马金星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6期131-138,共8页
新污染物(Emerging Contaminants,ECs)具有结构稳定且浓度低的特点,传统污水处理工艺难以完全去除,这对水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潜在威胁。高级氧化技术(Advanced Oxidation Process,AOPs)可以快速有效地降解持久性污染物,但对于真实...
新污染物(Emerging Contaminants,ECs)具有结构稳定且浓度低的特点,传统污水处理工艺难以完全去除,这对水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潜在威胁。高级氧化技术(Advanced Oxidation Process,AOPs)可以快速有效地降解持久性污染物,但对于真实水体环境中的微量ECs,AOPs需要过量的氧化剂或消耗更多的能源,使水处理成本大幅提升,甚至导致二次污染。因此,开发高效且低能耗的选择性氧化工艺对处理水中ECs具有现实意义。靶向吸附-转化技术能够有效提高自由基的利用率,高效去除微量、难降解新污染物。本文首先系统性地阐述了水清洁技术中选择性氧化策略的理念,着重介绍了电吸附-转化高效能选择性去除复杂水体中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Per-and Polyfluoroalkyl Substances,PFAS)的技术特点与发展现状,最后对未来的研究方向与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兴有机污染物
选择性氧化
靶向
吸附
-
转化
技术
氧化还原聚合物
全氟烷基化合物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稀、浓燃状态运行时间对装有吸附还原催化转化器的稀燃汽油机NO_x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
1
12
作者
孙志军
李志军
+1 位作者
洪伟
刘书亮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73-376,共4页
对装有吸附还原催化器的稀燃汽油机的稀、浓燃状态运行时间t稀、t浓及t稀/t浓的值对其排放和燃油经济性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稀、浓燃状态运行时间比值t稀/t浓减小,CO、HC排放增大,NOx排放减小,燃油消耗率增加。而随着稀、...
对装有吸附还原催化器的稀燃汽油机的稀、浓燃状态运行时间t稀、t浓及t稀/t浓的值对其排放和燃油经济性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稀、浓燃状态运行时间比值t稀/t浓减小,CO、HC排放增大,NOx排放减小,燃油消耗率增加。而随着稀、浓燃状态运行时间的增大(t稀/t浓一定),稀燃发动机NOx的排放增大,燃油消耗率降低。减小稀、浓燃状态运行时间可改善稀燃汽油机负荷增大时的NO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机械工程
稀燃汽油机
吸附
还原催化
转化
器
NOX排放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SO_2在球状活性炭上的吸附转化研究
被引量:
8
1
作者
李开喜
凌立成
宋燕
刘朗
刘振宇
张碧江
机构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出处
《煤炭转化》
CAS
CSCD
1999年第1期76-79,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文摘
研究了不同比表面积的沥青基球状活性炭(PSAC)在O2和H2O存在下脱除SO2的能力.结果表明,比表面积较大的PSAC具有较强的脱除SO2能力.在本实验条件下,三种不同比表面积的PSAC对SO2及SO2+O2的吸附量无明显区别,但对H2O的吸附量随比表面积增大而增大,与样品的脱硫活性随比表面积增大的变化规律相一致,表明较多的水有利于SO2的脱除.这可归因于水既有利于样品活性部位上的SOx转化成H2SO4,又能洗脱所生成的H2SO4,减少活性位上的H2SO4量。
关键词
球状活性炭
活性炭
吸附
转化
二氧化硫
煤
脱硫
Keywords
spherical activated carbon,SO 2 removal,mechanism
分类号
TQ424.1 [化学工程]
TD926.1 [矿业工程—选矿]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活性碳纤维吸附转化SO_2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
6
2
作者
李永贵
张海泉
陈东生
机构
无锡轻工大学
吉林工学院
出处
《产业用纺织品》
2001年第4期26-29,共4页
文摘
本文研究了粘胶基活性碳纤维 (V ACF)对模拟废气中的SO2 的物理吸附、化学吸附转化性能。研究表明V ACF对SO2 的吸附以化学吸附转化为硫酸为主反应 ,V ACF起吸附剂兼催化剂的作用。ACF作为一种新型高效纤维吸附过滤材料 ,用于大规模治理含硫废气具有广阔的前景。
关键词
活性碳纤维
过滤材料
二氧化硫
粘胶基碳纤维
吸附
转化
大气污染
废气处理
Keywords
ACF, adsorption, SO 2, viscose based activated carbon fiber, application, research
分类号
O647.3 [理学—物理化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燃煤烟气多污染物协同治理试验研究
被引量:
4
3
作者
娄彤
方晓东
陆明智
许仁发
机构
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国家环境保护电力工业烟尘治理工程技术中心
安徽淮南平圩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洁净煤技术》
CAS
2018年第5期132-135,141,共5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16YFC0203703)
文摘
为实现燃煤烟气污染物的深度脱除,在1 000 MW电站燃煤锅炉除尘器入口加装了多功能烟气污染物治理中试装置,并研究了该烟气治理装置对烟气中烟尘、SO_3和Hg等污染物吸附转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装置可以有效解决常规技术无法解决的PM_(2.5)、SO_3和Hg等排放问题。试验工况条件下,烟尘、PM_(10)、PM_(2.5)及PM1的脱除效果非常明显,脱除效率均高于99.3%(<5 mg/m^3,dry normal);当氢氧化钙为吸附剂、Ca/SO_3为1时,SO_3的脱除效果为88.78%(0.77 mg/m^3,dry normal)、Hg的脱除效率为94.272%,其中气态汞的脱除效率为75.883%。
关键词
吸附
转化
协同治理
污染物
深度脱除
Keywords
adsorption and transformation
synergistic treatment
pollutant
deep removal
分类号
X70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活性炭在烟气脱硫中的应用
被引量:
20
4
作者
何春红
郑嘉明
阮湘泉
机构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
出处
《化学工业与工程》
CAS
2002年第1期96-100,共5页
文摘
综述了应用活性炭材料脱硫的三种不同方法 ,同时介绍了活性炭材料表面结构、含氧官能团、含氮官能团。
关键词
活性炭
烟气脱硫
烟道气
吸附
法
吸附
转化
法
连续脱除法
Keywords
activated carbon
flue gas desulfurization
flue gas
分类号
X701.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TQ424.1 [化学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催化裂化吸附转化加工焦化蜡油工艺
被引量:
5
5
作者
杨万强
王志伟
陈彦斌
机构
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炼油厂
出处
《化学工业与工程技术》
CAS
2014年第4期9-13,共5页
文摘
分析了焦化蜡油(CGO)与直馏蜡油(VGO)的性质,焦化蜡油与直馏蜡油性质相差较大,主要表现在焦化蜡油残炭、碱氮化合物、胶质、沥青质及金属含量较直馏蜡油高,催化裂化(FCC)直接掺炼焦化蜡油,会造成转化率降低,产物分布恶化,运转周期缩短。通过常规催化裂化加工焦化蜡油工艺与FCC通过吸附转化工艺加工焦化蜡油比较,得出催化裂化吸附转化加工焦化蜡油工艺可以明显改善产物分布,提高转化率,降低碱氮化合物对催化剂的毒害作用,提高装置的整体经济效益。
关键词
焦化蜡油
直馏蜡油
催化裂化
吸附
转化
工艺
Keywords
coker gas oil
vacuum gas oil
catalytic cracking
denitrified catalytic cracking
分类号
TE624.4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加工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降低汽油中苯含量工艺技术的探讨
被引量:
5
6
作者
王桂芝
机构
大庆石化公司研究院
出处
《化工技术经济》
2002年第1期12-16,共5页
文摘
介绍了控制FCC汽油中苯含量的方法,重整汽油的脱苯技术及其它的汽油脱苯技术,并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提出了降低汽油中苯含量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汽油
苯
脱苯技术
FCC
MBR工艺
吸附
转化
技术
Keywords
gasoline
benzene
de-benzolized technology
分类号
TE624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加工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稀燃汽油机降低NOx排放技术方案分析研究
被引量:
7
7
作者
李志军
刘书亮
张广宇
李洧
方茂东
机构
天津大学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
出处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75-177,共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5 0 2 76 0 4 2 )
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项目 (5 9936 130 )资助
文摘
采用吸附还原催化转化器和三效催化转化器的不同组合,对一台改装的16气门电控燃油喷射稀燃汽油机进行了降低富氧下NOx排放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三效催化转化器位于吸附还原催化转化器之前的布置方案具有较好的降低稀燃汽油机NOx排放的效果。
关键词
吸附
还原催化
转化
器
三效催化
转化
器
NOx
排气净化装置
排放标准
稀燃催化器
汽油机
Keywords
Lean burn, Gasoline engine, NOx, Emission
分类号
TK411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动力机械及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Pd⁃Ag/Al2O3催化剂上CO吸附的原位漫反射红外光谱研究
被引量:
2
8
作者
吕曼丽
龚珣
秦玉才
张晓彤
宋丽娟
机构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辽宁省石油化工催化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出处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2020年第6期8-12,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U1662135)。
文摘
采用原位漫反射红外光谱技术,研究CO探针分子在浸渍法制备的Pd⁃Ag/Al2O3催化剂及Al2O3载体上的吸附行为。根据催化剂表面吸附CO后表面物种吸附形态的不同,可以判断不同制备方法所得Pd⁃Ag/Al2O3催化剂上活性中心Pd原子受到助剂Ag原子的电子效应和几何效应不同。研究发现,升温前后吸附和脱附CO时,只有Pd⁃Ag/Al2O3⁃LM⁃2催化剂上不存在CO的桥式吸附,且发现随着CO的吸附和脱附温度的升高,HCO_3^-的特征峰强度相对减弱,与此同时HCOO-的吸附特征峰相对增强,两者一致的消长关系说明HCO_3^-在升温的过程中转变为HCOO-。
关键词
Pd⁃Ag/Al2O3催化剂
原位红外漫反射
CO
吸附
与
转化
Keywords
Pd⁃Ag/Al2O3 catalyst
In⁃situ infrared diffuse reflection
Carbon monoxide
Adsorption and conversion
分类号
O643.31 [理学—物理化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稀薄燃烧汽油机NO_x排放后处理研究进展
9
作者
秦敬哲
王天友
机构
天津市公安局车辆管理所
天津大学
出处
《北京汽车》
2007年第5期34-37,共4页
文摘
降低稀燃汽油机NOx排放是实现稀薄燃烧的最大难题。文中详细阐述了降低稀燃汽油机NOx排放的吸附催化转化和选择还原催化转化技术与研究进展。认为应该充分应用稀燃发动机的排气产物作为还原物质,如HC和CO等,采用沸石和贵金属分子筛催化器对NOx进行选择还原。提出研制具备高的NOx转化效率,同时具有好的水热耐久性和高的抗硫中毒能力的选择还原催化器是我们科技工作者追求的目标。
关键词
稀燃汽油机
NOX排放
选择还原
吸附
催化
转化
分类号
U464.11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金属有机骨架用于CO_(2)的吸附和转化
被引量:
2
10
作者
张传磊
钱建磊
机构
安庆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出处
《工业催化》
CAS
2021年第1期7-15,共9页
基金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908085QB49)
2019年度安徽省省级质量工程项目(2019jyxm0291)
安庆师范大学2018年度校级质量工程(2018aqnujyxm052)。
文摘
近年来,大气中CO_(2)的迅速增加威胁着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通过催化剂将CO_(2)转化为高附加值化学品的碳转化技术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途径。金属有机骨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MOF)是一种比表面积大,孔结构高度有序,拓扑类型多样,稳定性好的材料。MOF材料的特性使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包括气体吸附、存储与分离,传感,药物传递,荧光和催化等。综述MOF用于CO_(2)吸附与转化的结构优势,包括柔性的骨架、路易斯活性位点、可调的孔径以及缺陷结构等。
关键词
催化剂工程
金属-有机框架
CO_(2)
吸附
与
转化
环加成反应。
Keywords
catalyst engineering
metal organic framework
CO_(2)adsorption and conversion
cycloaddition reaction
分类号
O643.36 [理学—物理化学]
TQ426.61 [理学—化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靶向吸附-转化水中新污染物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杨文剑
赖杨钰
杨奎
祖道远
张远
马金星
机构
广东工业大学生态环境与资源学院
广东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环境与生态前沿交叉研究院
出处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6期131-138,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2100030)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项目(2022B1515020053)。
文摘
新污染物(Emerging Contaminants,ECs)具有结构稳定且浓度低的特点,传统污水处理工艺难以完全去除,这对水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潜在威胁。高级氧化技术(Advanced Oxidation Process,AOPs)可以快速有效地降解持久性污染物,但对于真实水体环境中的微量ECs,AOPs需要过量的氧化剂或消耗更多的能源,使水处理成本大幅提升,甚至导致二次污染。因此,开发高效且低能耗的选择性氧化工艺对处理水中ECs具有现实意义。靶向吸附-转化技术能够有效提高自由基的利用率,高效去除微量、难降解新污染物。本文首先系统性地阐述了水清洁技术中选择性氧化策略的理念,着重介绍了电吸附-转化高效能选择性去除复杂水体中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Per-and Polyfluoroalkyl Substances,PFAS)的技术特点与发展现状,最后对未来的研究方向与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新兴有机污染物
选择性氧化
靶向
吸附
-
转化
技术
氧化还原聚合物
全氟烷基化合物
Keywords
emerging contaminants
selective oxidation
targeted adsorption-transformation technology
redox polymer
PFAS(Per-and Polyfluoroalkyl Substances)
分类号
X703.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稀、浓燃状态运行时间对装有吸附还原催化转化器的稀燃汽油机NO_x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
1
12
作者
孙志军
李志军
洪伟
刘书亮
机构
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出处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73-376,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276024)
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资助项目(59936130)
文摘
对装有吸附还原催化器的稀燃汽油机的稀、浓燃状态运行时间t稀、t浓及t稀/t浓的值对其排放和燃油经济性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稀、浓燃状态运行时间比值t稀/t浓减小,CO、HC排放增大,NOx排放减小,燃油消耗率增加。而随着稀、浓燃状态运行时间的增大(t稀/t浓一定),稀燃发动机NOx的排放增大,燃油消耗率降低。减小稀、浓燃状态运行时间可改善稀燃汽油机负荷增大时的NO排放。
关键词
动力机械工程
稀燃汽油机
吸附
还原催化
转化
器
NOX排放
Keywords
power machinery engineering
lean burn gasoline engine
adsorber-reduction catalytic converter
NO_x emission
分类号
TK411.25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动力机械及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SO_2在球状活性炭上的吸附转化研究
李开喜
凌立成
宋燕
刘朗
刘振宇
张碧江
《煤炭转化》
CAS
CSCD
1999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活性碳纤维吸附转化SO_2的应用研究
李永贵
张海泉
陈东生
《产业用纺织品》
2001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燃煤烟气多污染物协同治理试验研究
娄彤
方晓东
陆明智
许仁发
《洁净煤技术》
CAS
2018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活性炭在烟气脱硫中的应用
何春红
郑嘉明
阮湘泉
《化学工业与工程》
CAS
2002
2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催化裂化吸附转化加工焦化蜡油工艺
杨万强
王志伟
陈彦斌
《化学工业与工程技术》
CAS
2014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降低汽油中苯含量工艺技术的探讨
王桂芝
《化工技术经济》
2002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稀燃汽油机降低NOx排放技术方案分析研究
李志军
刘书亮
张广宇
李洧
方茂东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Pd⁃Ag/Al2O3催化剂上CO吸附的原位漫反射红外光谱研究
吕曼丽
龚珣
秦玉才
张晓彤
宋丽娟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2020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稀薄燃烧汽油机NO_x排放后处理研究进展
秦敬哲
王天友
《北京汽车》
2007
0
原文传递
10
金属有机骨架用于CO_(2)的吸附和转化
张传磊
钱建磊
《工业催化》
CAS
2021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靶向吸附-转化水中新污染物的研究进展
杨文剑
赖杨钰
杨奎
祖道远
张远
马金星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稀、浓燃状态运行时间对装有吸附还原催化转化器的稀燃汽油机NO_x排放的影响
孙志军
李志军
洪伟
刘书亮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