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蚜虫新型预警网络的构建及其绿色防控技术研究 被引量:26
1
作者 乔格侠 秦启联 +8 位作者 梁红斌 曹雅忠 许国庆 高占林 徐伟钧 武予清 李学军 赵章武 成新跃 《应用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596-1601,共6页
在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的支持下,项目组在我国大豆和小麦主产区进行了蚜虫监测预警及绿色防控技术的研究。构建了基于吸虫塔的蚜虫监测预警网络系统,在蚜虫基础生物学研究、天敌资源普查及其控蚜作用研究的基础上,研发了多项以生... 在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的支持下,项目组在我国大豆和小麦主产区进行了蚜虫监测预警及绿色防控技术的研究。构建了基于吸虫塔的蚜虫监测预警网络系统,在蚜虫基础生物学研究、天敌资源普查及其控蚜作用研究的基础上,研发了多项以生物防治为主体的蚜虫绿色防控技术,包括天敌人工助迁、人工饲养天敌释放、作物邻间作措施、物理防控、隐蔽性施药等。相关技术措施在我国的东北、华北等大豆蚜、麦蚜为害严重的大豆产区和小麦主产区共建立了4个规模较大的试验示范区,取得了较好的综合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蚜虫 吸虫 预警 绿色防控
原文传递
基于吸虫塔(Suction Trap)的蚜虫测报预警网络的构建 被引量:14
2
作者 苗麟 郑建峰 +9 位作者 程清泉 贾占录 王红托 梁红斌 张寰 李瑄 张继红 姜立云 秦启联 乔格侠 《应用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874-1878,共5页
吸虫塔(suction trap)是用来监测麦类蚜虫和大豆蚜Aphis glycines迁飞种群动态的大型植保测报设备,在欧洲和北美洲已经呈网络安装分布,为蚜虫的预警和防控提供重要依据。作者借鉴欧美吸虫塔的工作原理和设计,设计并生产了符合我国地域... 吸虫塔(suction trap)是用来监测麦类蚜虫和大豆蚜Aphis glycines迁飞种群动态的大型植保测报设备,在欧洲和北美洲已经呈网络安装分布,为蚜虫的预警和防控提供重要依据。作者借鉴欧美吸虫塔的工作原理和设计,设计并生产了符合我国地域特征的吸虫塔设备,在东北、华北、华中、华东、西北等地布点安装了21台,用于监控我国麦类蚜虫和大豆蚜的迁飞动态,初步形成覆盖我国小麦主产区和大豆主产区的吸虫塔网络系统。此吸虫塔总高8.8m,由底部轴流风机运转产生的负压在塔顶部形成吸力,将迁飞经附近的小型昆虫吸入塔管,最后落入下部的样品收集瓶中,以此获得其迁飞的动态数据。吸虫塔网络的构建和完善,不仅为麦类蚜虫和大豆蚜的监控提供支撑,同时也为其它小型迁飞性昆虫监测、种群动态、生物多样性、生物信息学等研究提供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虫 网络 监测 预警
原文传递
利用吸虫塔对麦长管蚜迁飞活动的监测 被引量:11
3
作者 李克斌 杜光青 +2 位作者 尹姣 张帅 曹雅忠 《应用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504-1515,共12页
【目的】为了明确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Fabricius)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迁飞活动规律以及南北地区间的虫源关系。【方法】我们采用了一种新型的监测小型迁飞性害虫的工具——吸虫塔(Suction trap),对麦长管蚜的迁飞活动进行自动、实时... 【目的】为了明确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Fabricius)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迁飞活动规律以及南北地区间的虫源关系。【方法】我们采用了一种新型的监测小型迁飞性害虫的工具——吸虫塔(Suction trap),对麦长管蚜的迁飞活动进行自动、实时监测。【结果】监测及分析结果表明,在小麦返青到成熟期间,吸虫塔中麦长管蚜的数量有多个高峰,但是有两个相对集中的时间段,即主要的迁入时期和迁出时期。在廊坊地区,每年4月末至5月初(抽穗到扬花期)迁入廊坊,5月下旬至6月初(小麦乳熟期)大量迁出廊坊。麦长管蚜的迁飞(或飞翔)活动具有昼夜节律,清晨、上午和傍晚是麦长管蚜迁飞活动的主要时间段,而在夜间其飞翔活动显著减少。利用HYSPLIT模型对麦长管蚜迁飞轨迹的分析结果显示,纬度低的地区蚜量高峰期早于纬度高的地区,其蚜量高峰日期具有明显的南北衔接特点。【结论】吸虫塔的监测证明了麦长管蚜在我国东部地区由南向北迁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长管蚜 迁飞活动 吸虫 监测
原文传递
辽宁东部地区飞航蜘蛛的群落组成及特征 被引量:7
4
作者 郑国 李学军 +3 位作者 王淑贤 陈强 许彪 邢星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0-44,共5页
为了解辽宁东部地区飞航蜘蛛的群落组成及特点,于2009年5—9月,采用吸虫塔对辽宁岫岩地区的飞航蜘蛛进行了调查。共采集蜘蛛标本549头,隶属于14科。对飞航蜘蛛的群落组成、时间动态、体型大小、发育阶段及性别比例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 为了解辽宁东部地区飞航蜘蛛的群落组成及特点,于2009年5—9月,采用吸虫塔对辽宁岫岩地区的飞航蜘蛛进行了调查。共采集蜘蛛标本549头,隶属于14科。对飞航蜘蛛的群落组成、时间动态、体型大小、发育阶段及性别比例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辽宁东部地区飞航蜘蛛多样性丰富,皿蛛科(58.29%)和园蛛科(11.84%)是该地区飞航蜘蛛的优势类群;在成熟蜘蛛个体中,皿蛛科(74.02%)和肖蛸蛛科(11.02%)占有较大比例。蜘蛛飞航行为贯穿于整个调查时期,方差分析表明,8月上旬—9月上旬飞航蜘蛛的个体数量显著高于其他时期。飞航蜘蛛体型均<8mm,体长<3mm的达91.44%。χ2检验显示,飞航的幼蛛个体数量显著高于成蛛;而成蛛中,雄性个体数量显著高于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蜘蛛 飞航 吸虫 生物多样性
原文传递
应用吸虫塔对麦田冠层上部空间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及时序动态的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蒋月丽 武予清 +2 位作者 乔格侠 段云 苗进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378-2384,共7页
在中国首次应用吸虫塔(suction trap)进行农田生态系统节肢动物群落调查和多样性分析。2010年4月7日-6月2日在河南省原阳县小麦田开展了吸虫塔采集节肢动物群落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小麦冠层上部空间的节肢动物群落组成较为丰富,共采集有... 在中国首次应用吸虫塔(suction trap)进行农田生态系统节肢动物群落调查和多样性分析。2010年4月7日-6月2日在河南省原阳县小麦田开展了吸虫塔采集节肢动物群落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小麦冠层上部空间的节肢动物群落组成较为丰富,共采集有8目38科64种;不同时间优势集中性较高的种群均集中在双翅目和半翅目,其次是鞘翅目和膜翅目。其中采集的优势昆虫种类为:半翅目的荻草谷网蚜(Sitobion miscanthi)、禾谷缢管蚜(Rhopalosiphum padi)、双翅目的瘿蚊科(Cecidomyiidae)、摇蚊科(Chironomidae)、膜翅目的蚜茧蜂(Aphidiidae)等。从昆虫多样性分析来看,物种丰富度、总数量以及多样性指数随时间而变化,基本呈逐渐上升趋势,但均匀度变化趋势不明显。主要害虫与天敌盛发期在5月1日以后,蚜茧蜂盛发期比其寄主麦蚜迟10~20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田 吸虫 节肢动物 多样性 群落动态
原文传递
沈阳地区吸虫塔监测大豆蚜迁飞动态及其与气象因子关系的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徐蕾 钟涛 +1 位作者 赵彤华 许国庆 《应用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65-372,共8页
【目的】明确沈阳地区吸虫塔对大豆蚜Aphis glycines(Matsumura)迁飞活动的监测效果以及对其有显著影响的气象因素,为大豆蚜防控提供预警信息。【方法】2009年至2014年采用吸虫塔(Suction trap)对大豆蚜的迁飞活动进行自动、实时监测。... 【目的】明确沈阳地区吸虫塔对大豆蚜Aphis glycines(Matsumura)迁飞活动的监测效果以及对其有显著影响的气象因素,为大豆蚜防控提供预警信息。【方法】2009年至2014年采用吸虫塔(Suction trap)对大豆蚜的迁飞活动进行自动、实时监测。结合当年田间大豆蚜动态调查,分析吸虫塔诱捕量与田间蚜量的相关性;采用逐步回归分析研究了吸虫塔诱捕量与气象因素的关系。【结果】监测及分析结果表明,吸虫塔诱捕量与田间大豆蚜量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吸虫塔诱捕的始见期和首次高峰期均早于田间发生的大豆蚜始见期和盛发期,吸虫塔的监测结果对田间蚜虫的发生可以起到预警的作用。诱捕量与气象因子的逐年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温度和降水量是影响大豆蚜有翅蚜迁飞的重要气象因素;总回归模型显示,试验期间,吸虫塔当年度诱捕量与前一年度冬季极端最低温、4—6月均温、6—7月最低温、9月均温具有正相关同步协同作用,而与6—7月降雨量和9月雨日具有负相关反向抑制作用。【结论】吸虫塔监测结果比较清晰的展示了大豆蚜的迁飞习性,很好的拟合了当年田间大豆蚜的种群动态。结合气象因子和诱捕量的预测模型研究,为吸虫塔及时准确的发挥预警功能提供必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虫 大豆蚜 气象因子 回归模型
原文传递
利用吸虫塔监测吉林省迁飞性有翅蚜群落结构及多样性 被引量:1
7
作者 潘艺元 孙嵬 +7 位作者 高悦 苏前富 张秀华 周佳春 时丰敏 赵洪文 马洪亮 高月波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9-40,共12页
为明确吉林省有翅蚜种类、迁飞动态及群落结构,丰富蚜虫多样性研究资料,并为蚜类害虫的监测预警工作提供支持,本研究于2019年-2021年利用吸虫塔在吉林省4个具有代表性的地区对有翅蚜进行了吸捕,并对55334头有翅蚜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 为明确吉林省有翅蚜种类、迁飞动态及群落结构,丰富蚜虫多样性研究资料,并为蚜类害虫的监测预警工作提供支持,本研究于2019年-2021年利用吸虫塔在吉林省4个具有代表性的地区对有翅蚜进行了吸捕,并对55334头有翅蚜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这些有翅蚜分属于9科61种,其中8种主要为害禾本科及豆科作物,本文明确了这8种蚜虫的种群动态。风场分析显示,迁入期风速小于5 m/s时蚜虫的吸捕量较多,风向对蚜虫在各监测地区之间迁移的影响没有规律性。群落多样性指数分析显示,5月Shannon-Wiener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最低,7月最高。9月为有翅蚜主要迁出期,种类丰富度相对较高,群落多样性水平低。4个地区5月优势种均为荻草谷网蚜Sitobion miscanthi(Takahashi),9月优势种均为禾谷缢管蚜Rhopalosiphum padi(Linnaeus)。群落相似性分析表明,各地5月群落与6月-9月群落相似性水平低,分布在0.16~0.48,处于极不相似及中等不相似。西部平原地区群落间相似性水平高于东部山区。本研究提供了吉林省有翅蚜群落组成和多样性基本信息,为科学制定蚜虫防控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翅蚜 吸虫 种类组成 种群动态 群落多样性
下载PDF
吸虫塔内昆虫群落日节律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张强 高月波 +4 位作者 张伟 李启云 谢昭辉 苗麟 乔格侠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46-650,共5页
采用吸虫塔内昆虫分时段取样的方法,利用物种丰富度和物种数的时序动态变化研究了不同昆虫类群在吸虫塔内的活动节律。采集的昆虫分属7目31科,共47种。研究结果表明:各类昆虫具有明显的活动日节律,同时发现蚜虫类昆虫夜间上塔数量... 采用吸虫塔内昆虫分时段取样的方法,利用物种丰富度和物种数的时序动态变化研究了不同昆虫类群在吸虫塔内的活动节律。采集的昆虫分属7目31科,共47种。研究结果表明:各类昆虫具有明显的活动日节律,同时发现蚜虫类昆虫夜间上塔数量极少,因此提出吸虫塔科学运行时间段应为06:00~18:00,文中讨论了吸虫塔对小型昆虫的监测潜力,并对吸虫塔在害虫监测预警应用方面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虫 昆虫群落 蚜虫 节律
下载PDF
吸虫塔对麦长管蚜迁飞监测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杜光青 尹姣 +2 位作者 曹雅忠 张帅 李克斌 《应用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516-1523,共8页
【目的】为了明确吸虫塔对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Fabricius)迁飞活动监测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等方法,分析田间麦长管蚜数量与吸虫塔吸捕量的相关性,分析不同气象因素对吸虫塔中麦蚜吸捕数量的影响程度。... 【目的】为了明确吸虫塔对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Fabricius)迁飞活动监测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等方法,分析田间麦长管蚜数量与吸虫塔吸捕量的相关性,分析不同气象因素对吸虫塔中麦蚜吸捕数量的影响程度。【结果】结果显示,吸虫塔的有翅蚜吸捕量与田间麦长管蚜种群密度及有翅蚜数量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即田间麦长管蚜有翅成蚜数量对吸虫塔的吸捕量具有直接影响,而吸虫塔中麦长管蚜的吸捕量也直接反映田间有翅成蚜及种群动态的实际情况。另外,在廊坊地区,吸虫塔初期监测到的有翅麦长管蚜要比小麦田间发生的早几天。通过对吸虫塔中麦长管蚜有翅成蚜吸捕量与气象因素灰色关联度分析的结果表明,降雨天气对麦长管蚜的迁飞和种群动态具有突出的影响作用,可以造成麦长管蚜有翅成蚜迁入的"突增"和种群的"骤降";同时温度和湿度是两个影响麦长管蚜迁飞的重要因素;在麦长管蚜的迁入初期,温度对其迁飞影响最大;在大风天气,风速也会对麦长管蚜的迁入或飞翔活动产生较大影响。【结论】田间麦长管蚜发生数量与吸虫塔的吸捕量存在正相关;降雨、温度和风速是影响麦长管蚜迁飞活动的主要气象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长管蚜 迁飞活动 吸虫 气象因素
原文传递
黑龙江省哈尔滨地区吸虫塔有翅蚜种群动态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爽 李新民 +6 位作者 刘春来 杨帆 夏吉星 王克勤 刘兴龙 邵天玉 徐伟钧 《应用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12-417,共6页
【目的】明确吸虫塔对作物蚜虫防控的指导意义,明确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地区有翅蚜(和大豆蚜)的种群动态,为大豆蚜虫防控提供预警信息。【方法】2009至2012年通过吸虫塔监测哈尔滨地区有翅蚜及有翅大豆蚜动态结合当年田间大豆蚜动态... 【目的】明确吸虫塔对作物蚜虫防控的指导意义,明确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地区有翅蚜(和大豆蚜)的种群动态,为大豆蚜虫防控提供预警信息。【方法】2009至2012年通过吸虫塔监测哈尔滨地区有翅蚜及有翅大豆蚜动态结合当年田间大豆蚜动态调查。【结果】哈尔滨吸虫塔全年收集有翅蚜量为0.6~1.7万头不等。具1~3个高峰(不同年份有翅蚜发生高峰数量不同),高峰期时间1个月左右,位于7月中旬至10月中旬之间。周有翅蚜量达200头时预示着有翅蚜高峰期的到来,高峰期有翅蚜量可占年有翅蚜量的90%以上。同一地区不同年份有翅蚜高峰期时间不同。吸虫塔有翅大豆蚜亦具1-3个高峰期,时间位于当年有翅蚜的高峰期时间内,为短短的1周或几周,高峰期蚜量占全年采集有翅大豆蚜量的80%~95%。田间大豆蚜只存在一个高峰,2009、2010、2012年田间大豆蚜高峰期均与吸虫塔收集的大豆蚜高峰期相重叠,且峰值日期一致。【结论】吸虫塔可以很好地反应当年田间大豆蚜的种群动态,表现在高峰期及高峰点的预测,可为大豆蚜的预测预报提供预警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虫 有翅蚜 大豆蚜 种群动态
原文传递
2014年黑河地区大豆蚜虫发生动态调查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武 洪峰 +3 位作者 项鹏 李宝华 李艳杰 高作民 《中国植保导刊》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7-59,共3页
为了明确黑河地区大豆蚜虫发生规律,2014年利用吸虫塔和田间定点、定期的方法对大豆蚜虫的扩散飞行及发生规律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在吸虫塔监测中大豆蚜虫有翅蚜于5月13日始见,10月21日结束,历时154 d;其间共出现6次峰值,其中7月初至9... 为了明确黑河地区大豆蚜虫发生规律,2014年利用吸虫塔和田间定点、定期的方法对大豆蚜虫的扩散飞行及发生规律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在吸虫塔监测中大豆蚜虫有翅蚜于5月13日始见,10月21日结束,历时154 d;其间共出现6次峰值,其中7月初至9月初的3次虫蜂数量较多。田间无翅蚜最早出现在6月24日,在整个大豆生长期间出现3个峰值;田间有翅蚜虫最早出现在7月1日,在整个大豆生长期间出现2个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蚜虫 吸虫 发生动态 扩散飞行
原文传递
利用吸虫塔研究昆虫生物多样性的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2
12
作者 邵天玉 王克勤 +2 位作者 刘兴龙 刘思竹 朱朝东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5年第12期170-173,共4页
吸虫塔是研究小型迁飞昆虫的有力工具,随着吸虫塔在多个地区的布点,为小型迁飞昆虫的监测、种群动态、生物多样性等研究提供了大量数据。综述了利用吸虫塔在生物多样性监测、生态学研究和农业研究方面的研究现状,并在吸虫塔规模化、网... 吸虫塔是研究小型迁飞昆虫的有力工具,随着吸虫塔在多个地区的布点,为小型迁飞昆虫的监测、种群动态、生物多样性等研究提供了大量数据。综述了利用吸虫塔在生物多样性监测、生态学研究和农业研究方面的研究现状,并在吸虫塔规模化、网络化和数据信息化方面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虫 生物多样性 现状 展望
下载PDF
吸虫塔监测蚜虫及其天敌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侯艳红 范志业 +6 位作者 陈琦 李彤 沈海龙 刘迪 陈莉 师兴凯 李世民 《中国植保导刊》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43-48,共6页
在漯河市农业科学院五里岗试验基地利用吸虫塔诱捕工具,2015-2017连续3年进行了节肢动物群落诱集,并对优势种群蚜虫及其天敌(草蛉、食蚜蝇和瓢虫)进行了系统监测。结果表明,3年来吸虫塔诱集的节肢动物群落的种类和比例保持相对稳定,无... 在漯河市农业科学院五里岗试验基地利用吸虫塔诱捕工具,2015-2017连续3年进行了节肢动物群落诱集,并对优势种群蚜虫及其天敌(草蛉、食蚜蝇和瓢虫)进行了系统监测。结果表明,3年来吸虫塔诱集的节肢动物群落的种类和比例保持相对稳定,无大的变动。3年时间共诱捕节肢动物50 251头,分别隶属于7目25科60多种。其中,数量最多的是半翅目的蚜虫,3年共诱集到44 146头,占总虫量的87.85%。吸虫塔下不同年份间蚜虫和天敌的发生数量不尽相同,但发生动态和峰期基本保持一致。蚜虫每年有一大一小两个发生高峰,高峰期在4月中、下旬至5月下旬和9月,高峰期内的虫口数量占总蚜虫量的86%以上。天敌昆虫的发生具有跟随现象,其发生高峰相对滞后10~20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虫 蚜虫 监测 草蛉 食蚜蝇 瓢虫
原文传递
吸虫塔监测中有翅蚜迁飞数量动态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2
14
作者 时新瑞 赵云彤 王克勤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49-952,共4页
2011-2013年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通过建立昆虫吸虫塔对蚜虫迁飞的种群动态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表明:蚜虫迁飞期一般在5月中下旬至10月中下旬,迁飞历期为150-160 d,每周的迁飞量变化很大,每年约有6-7周为大量迁飞期;... 2011-2013年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通过建立昆虫吸虫塔对蚜虫迁飞的种群动态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表明:蚜虫迁飞期一般在5月中下旬至10月中下旬,迁飞历期为150-160 d,每周的迁飞量变化很大,每年约有6-7周为大量迁飞期;吸虫塔的监测结果对田间蚜虫的发生可以起到预警的作用;蚜虫的迁飞与气象因子密切相关,前期温度是影响蚜虫羽化迁飞的重要因子,而强降水的天气可以造成迁飞蚜数量的大幅度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蚜虫 吸虫 迁飞 气象因子 数量动态
下载PDF
黑河地区大豆田间有翅蚜迁飞扩散及种群动态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武 项鹏 +2 位作者 吴俊彦 李艳杰 李宝华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77-480,共4页
2012~2014年利用昆虫吸虫塔及田间调查结合的方法对黑龙江省黑河地区大豆田间蚜虫种群的迁飞扩散动态和田间发生情况进行观测分析。结果表明:蚜虫迁飞期在5月下旬~10月下旬,迁飞期历时140~154 d,迁飞期集中在每年的9月。田间蚜虫始见于... 2012~2014年利用昆虫吸虫塔及田间调查结合的方法对黑龙江省黑河地区大豆田间蚜虫种群的迁飞扩散动态和田间发生情况进行观测分析。结果表明:蚜虫迁飞期在5月下旬~10月下旬,迁飞期历时140~154 d,迁飞期集中在每年的9月。田间蚜虫始见于6月中下旬,结束于8月末~9月初,田间蚜虫高峰期出现在8月。吸虫塔的监测数据对田间蚜虫的发生具有预警作用,可以监测到蚜虫的迁入式迁飞和迁出式迁飞的两个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虫 迁飞扩散 种群动态
下载PDF
吸虫塔与田间麦蚜种群数量变化关系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范婧芳 高军 +4 位作者 朱景全 张小龙 崔栗 王静 赵国芳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3期145-145,147,共2页
吸虫塔是长期监测小型迁飞性昆虫时空动态的大型植保设备。本研究旨在应用吸虫塔技术对田间麦蚜种群动态变化进行跟踪,并与田间系统调查数据对比分析。通过试验,结果表明,吸虫塔数据与田间系统调查数据呈一定的相关关系,能够反映田间麦... 吸虫塔是长期监测小型迁飞性昆虫时空动态的大型植保设备。本研究旨在应用吸虫塔技术对田间麦蚜种群动态变化进行跟踪,并与田间系统调查数据对比分析。通过试验,结果表明,吸虫塔数据与田间系统调查数据呈一定的相关关系,能够反映田间麦蚜种群数量动态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蚜 吸虫 种群动态 相关性
下载PDF
洛阳地区吸虫塔监测中有翅蚜和中华通草蛉种群动态简报
17
作者 韩瑞华 刘顺通 +4 位作者 张自启 段爱菊 王利霞 刘长营 王淑枝 《陕西农业科学》 2022年第6期33-37,共5页
明确吸虫塔对作物蚜虫防控的指导意义,阐明河南省洛阳地区有翅蚜和中华通草蛉(成虫)的种群动态,为蚜虫防控提供预警信息。2016-2018年通过吸虫塔监测对洛阳地区有翅蚜及中华通草蛉动态开展调查。洛阳地区吸虫塔全年采集有翅蚜量为1.88万... 明确吸虫塔对作物蚜虫防控的指导意义,阐明河南省洛阳地区有翅蚜和中华通草蛉(成虫)的种群动态,为蚜虫防控提供预警信息。2016-2018年通过吸虫塔监测对洛阳地区有翅蚜及中华通草蛉动态开展调查。洛阳地区吸虫塔全年采集有翅蚜量为1.88万~2.43万头,具有2~4个高峰,主要高峰期持续时间约50 d,从4月中旬开始,到6月上旬结束。周有翅蚜量达400头预示着有翅蚜高峰期的到来,高峰期有翅蚜量可占年有翅蚜量的80%以上。吸虫塔全年采集中华通草蛉量约为1.38~1.64千头,具有3-5个高峰,主要高峰期持续约3周,从5月中旬开始,到6月上旬结束。中华通草蛉量过40头预示着中华通草蛉高峰期的到来,高峰期中华通草蛉量可占年中华通草蛉量的55%以上。结果显示,不同年份间有翅蚜和中华通草蛉的高峰期发生时间和发生量均存在着差异,其中,2017、2018年两者高峰期有交集,中华通草蛉高峰期滞后有翅蚜高峰期约3-4周左右。吸虫塔可以很好地反应有翅蚜和中华通草蛉的种群动态,可以进一步开展蚜虫和天敌发生高峰期及高峰点的预测,可为农作物蚜虫的防治提供预警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虫 有翅蚜 中华通草蛉 种群动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