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VIR反应器吸氟效率低问题浅析 被引量:1
1
作者 程大海 《材料与冶金学报》 CAS 2010年第S1期79-81,共3页
铝电解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有害物质,这些有害物质对从事电解生产作业的人员有很大的伤害,同时对周围的大气环境造成污染,而铝电解净化系统的作用就是净化铝电解烟气,治理有害物质.本文结合净化实际生产,从铝电解烟气净化系统的... 铝电解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有害物质,这些有害物质对从事电解生产作业的人员有很大的伤害,同时对周围的大气环境造成污染,而铝电解净化系统的作用就是净化铝电解烟气,治理有害物质.本文结合净化实际生产,从铝电解烟气净化系统的主要设备、工艺方面分析了影响VIR反应器吸氟效率的因素及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器 氧化铝 铝电解 净化系统 冲板流量计 有害物质 净化技术 效率 喷射器
下载PDF
含氟充填材料释氟吸氟和再释氟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晓灵 王勤 +1 位作者 张成飞 林琼光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4期249-250,共2页
目的 为了研究含氟充填材料能否长期稳定释放氟而发挥抗龋效能,本文观察了玻璃离子水门汀和含氟复合树脂在用含氟牙膏处理前后两个时期的释氟情况。方法 第一阶段,将玻璃离子水门汀和含氟复合树脂各6 个标本,分别浸泡于去离子水中,测... 目的 为了研究含氟充填材料能否长期稳定释放氟而发挥抗龋效能,本文观察了玻璃离子水门汀和含氟复合树脂在用含氟牙膏处理前后两个时期的释氟情况。方法 第一阶段,将玻璃离子水门汀和含氟复合树脂各6 个标本,分别浸泡于去离子水中,测定其在不同时间氟的释放量;第二阶段,用含氟牙膏处理各标本后,再测定其在不同时间氟的释放量。结果 当这两种含氟充填材料释氟水平降低后,用含氟牙膏处理,其释放量明显回升,并保持平稳释放状态。结论 含氟充填材料具有吸收和再释放氟的特性。这种稳定释放的氟源的存在更具抗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填材料 牙科材料
下载PDF
Ta_2O_5及Nb_2O_5氟含量的控制研究
3
作者 杨继红 匡国珍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0-12,39,共4页
以钽液和铌液为原料,经过氨气中和沉淀-洗涤-烘干-煅烧等工序制得Ta2O5、Nb2O5粉末,研究了洗水量、煅烧时间对产品氟含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钽、铌氧化物与氢氟酸气氛接触一段时间后氟含量增加,由此可将Ta2O5、Nb2O5中的氟含量控制在... 以钽液和铌液为原料,经过氨气中和沉淀-洗涤-烘干-煅烧等工序制得Ta2O5、Nb2O5粉末,研究了洗水量、煅烧时间对产品氟含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钽、铌氧化物与氢氟酸气氛接触一段时间后氟含量增加,由此可将Ta2O5、Nb2O5中的氟含量控制在0.07%~0.12%,满足国外光纤领域对钽铌氧化物的应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2O5 NB2O5 含量控制
下载PDF
高岭石胶体的降氟作用机理 被引量:6
4
作者 王洪涛 刘连文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855-859,共5页
含氟溶液的高岭石吸附实验表明,其吸附能力与溶液的pH值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在酸性条件下,高岭石的吸氟量较大,降氟率较高;随着pH值的增大,其吸氟能力大大降低;而在碱性条件下,高岭石基本不具有吸氟能力.高岭石的吸氟量还受高岭石用... 含氟溶液的高岭石吸附实验表明,其吸附能力与溶液的pH值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在酸性条件下,高岭石的吸氟量较大,降氟率较高;随着pH值的增大,其吸氟能力大大降低;而在碱性条件下,高岭石基本不具有吸氟能力.高岭石的吸氟量还受高岭石用量和含氟溶液浓度的影响.高岭石吸附氟主要是由于体系pH值降低,高岭石表面带正电荷而吸附F-离子;另外,随着NaF浓度的提高,体系ξ电势减小,发生絮凝作用,高岭石携带F-离子沉淀下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岭石胶体 作用 PH值 机理 能力 饮水净化
下载PDF
不同桑品种吸氟性能的比较 被引量:9
5
作者 顾晓山 《江苏蚕业》 1991年第1期52-53,共2页
为探讨在田间条件下桑叶对大气氟化物的吸收积累规律,我们于1986~1987年调查了不同桑品种吸氟能力及积累差异,以期作为对氟污染严重地区,选择桑品种的参考。一、材料与方法 1、供试桑品种:桑品种共18个,亩栽500株,随机排列栽植,重复两... 为探讨在田间条件下桑叶对大气氟化物的吸收积累规律,我们于1986~1987年调查了不同桑品种吸氟能力及积累差异,以期作为对氟污染严重地区,选择桑品种的参考。一、材料与方法 1、供试桑品种:桑品种共18个,亩栽500株,随机排列栽植,重复两次。 2、取样方法: (1)1986年9月17日将两年生的18个桑品种,分上(3~4叶)、中(10~11叶、下(20~21叶)三部分叶位,分别测定含氟量,取其平均值,比较各品种相同叶位的含氟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 品种 性能
下载PDF
对桑树氟污染有关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徐和宝 刘绍考 +2 位作者 王静江 宋良芳 马荣建 《江苏蚕业》 1991年第3期12-15,共4页
通过田间监测调查与HF对桑树的熏气试验,较清净环境下桑叶氟的积累量与叶位显著相关,叶位愈下,叶氟量愈高,一般第11位的叶氟量也可达30ppm;在这环境中大田桑树桑叶的含氟量,春蚕期<夏蚕期<早秋蚕期<中秋蚕期。HF熏气试验表明,... 通过田间监测调查与HF对桑树的熏气试验,较清净环境下桑叶氟的积累量与叶位显著相关,叶位愈下,叶氟量愈高,一般第11位的叶氟量也可达30ppm;在这环境中大田桑树桑叶的含氟量,春蚕期<夏蚕期<早秋蚕期<中秋蚕期。HF熏气试验表明,桑技下层老叶的吸氟速率比上层叶为高,在0.15、0.10、0.048mg/m^3的HF浓度下,分别只需熏气0.5、1.0、2—3小时,桑叶含氟量就可达30ppm以上,出现氟伤害症状的桑叶含氟量在500ppm以上。通过不同桑品种吸氟速率的监测调查表明,吸氟速率:湖桑32号<红皮大种<大墨斗<桐乡青<育151<7311<新一之濑<7307<早青桑<大叶早生<剑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 污染 速率
下载PDF
杭锦2^#土处理含高氟水的初探 被引量:4
7
作者 宝迪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04年第4期1-2,共2页
本文研究了杭锦 2 #土经酸改性后 ,在不同温度下 ,进行焙烧后处理高氟水。探讨焙烧温度、吸附时间对吸氟作用的影响 ,以此确定最佳工艺条件。
关键词 杭锦2#土 焙烧温度 水处理 中毒 焙烧处理
下载PDF
喉显微手术耐激光“安全型”导管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应诗达 《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 1997年第2期84-85,共2页
多数市售塑料、橡胶或硅胶制导管,用于麻醉吸氧过程中,遇激光辐射,会立即燃烧及破坏,有可能引起呼吸道粘膜灼伤,术后远期可能继发气管蹼或气管狭窄等店遗症,故需认真研究改进。实验研究证实,聚四氟乙烯(Teflon)导管可在高浓度氧的环境中... 多数市售塑料、橡胶或硅胶制导管,用于麻醉吸氧过程中,遇激光辐射,会立即燃烧及破坏,有可能引起呼吸道粘膜灼伤,术后远期可能继发气管蹼或气管狭窄等店遗症,故需认真研究改进。实验研究证实,聚四氟乙烯(Teflon)导管可在高浓度氧的环境中,耐受激光最大能量密度的辐射,是制作耐激光“安全型”导管的较理想材料,本文介绍有关研究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显微手术 激光 导管 安全型
下载PDF
氟对水稻生长及铝-氟交互对水稻吸氟规律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李洋洋 刘金华 +2 位作者 王鸿斌 姜亦梅 赵兰坡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393-1398,共6页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水稻对氟的吸收规律及硫酸铝存在对水稻吸氟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施氟处理下,施氟量与水稻植株含氟量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水稻对氟存在奢侈吸收。随着水稻的生长,其对氟的吸收达到平衡,吸氟量逐渐减少,植株体...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水稻对氟的吸收规律及硫酸铝存在对水稻吸氟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施氟处理下,施氟量与水稻植株含氟量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水稻对氟存在奢侈吸收。随着水稻的生长,其对氟的吸收达到平衡,吸氟量逐渐减少,植株体内氟含量呈下降趋势。各施氟水平下,水稻植株的生长无明显差异,但分蘖数却随施氟量的增加呈极显著降低趋势。铝-氟交互条件下,水稻植株各部位的含氟量顺序为稻壳>米>根>茎叶,这可能与植物的吸氟部位和氟的吸收形态有关。植株体内氟含量随生长时间的延长也呈下降趋势,施硫酸铝处理会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降低水稻植株各部位的含氟量,但同一处理在不同时间取样,降氟效果有较大差别。氟、铝处于何种比例和作用时间才能达到理想的降氟效果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规律 生长 铝-交互
下载PDF
多孔羟基磷酸钙吸氟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许迪春 金钰 《无机盐工业》 CAS 2001年第3期9-10,共2页
研究了多孔羟基磷酸钙的吸附特性 ,并在吸附特性及吸附机理方面与活性氧化铝进行了比较。实验得出 ,羟基磷酸钙的吸附容量大于活性氧化铝 。
关键词 多孔羟基磷酸钙 特性 附机理
下载PDF
碳羟磷灰石结晶习性对吸F^-容量的控制及其机理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志良 刘羽 +2 位作者 王大伟 张芳 曾洁琼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98-401,共4页
采用模板诱导仿生合成法、均相沉淀法和溶胶 -凝胶法分别制备了片状、晶须状和等粒状长柱状碳羟磷灰石。利用TEM及SEM对其结晶习性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六方柱面m{10 10 }、平行双面c{0 0 0 1}、六方锥面o{10 11}相对发育程度决定了... 采用模板诱导仿生合成法、均相沉淀法和溶胶 -凝胶法分别制备了片状、晶须状和等粒状长柱状碳羟磷灰石。利用TEM及SEM对其结晶习性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六方柱面m{10 10 }、平行双面c{0 0 0 1}、六方锥面o{10 11}相对发育程度决定了其结晶习性。平衡吸F- 量 (Q)与结晶习性密切相关 ,c{0 0 0 1}面有利于Q的增大 ,但m{10 10 }面则相反。c{0 0 0 1}面的表面自由焓为 3.9× 10 - 5U0 ,m{10 10 }面为5 .9× 10 - 6 U0 ,o{10 11}面介于两者之间 ,这也是结晶习性控制碳羟磷灰石的平衡吸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羟磷灰石 结晶习性 晶体形貌 离子量 表面自由焓
下载PDF
不同桑树品种吸氟能力的研究
12
作者 徐和宝 王静江 《农村生态环境》 CSCD 1991年第4期59-62,共4页
1984—1987年在同一桑园内对8个桑树品种进行了系列研究,表明各品种桑叶吸收和积累大气氟化物的数量是不同的,湖桑32是吸氟能力最低的优良品种,剑持和7311是吸氟量最大的劣等品种,其余品种介于两者之间。
关键词 空气污染 桑树 能力
下载PDF
磷灰石(AP)的制备及其成分比较晶体化学与吸F行为的研究
13
作者 黄志良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2年第12期79-79,共1页
首次采用成分比较晶体化学的研究方法,利用XRD、FT—IR、TEM、DTA/TG等于段,研究合成磷灰石的成分晶体化学特征与除氟行为的关系。用sol-gel法制备了不同CO_3^(2-)掺量的等粒——短柱状碳羟磷灰石(CHAP);用两步控温均相沉淀法制备了平... 首次采用成分比较晶体化学的研究方法,利用XRD、FT—IR、TEM、DTA/TG等于段,研究合成磷灰石的成分晶体化学特征与除氟行为的关系。用sol-gel法制备了不同CO_3^(2-)掺量的等粒——短柱状碳羟磷灰石(CHAP);用两步控温均相沉淀法制备了平均长宽比可控的CHAP晶须;以胶原蛋白为模板,用仿生合成法制备了片状CHAP。采用高斯函数法拟合,建立了CHAP中CO_3^(2-)的AB混合型替换模型:在FT—TR谱中非对称伸缩振动峰Ψ_3分裂为Ψ_(3-1)、Ψ_(3F)、Ψ_(3-4),Ψ_(3F)是A型替换的Ψ_(3-2)与B型替换的Ψ_(3.3)的叠合。随CO_3^(2-)含量增加,当W CO_3^(2-)≤3.34%时,替换指数(SI)增大,且当W CO_3^(2-)=3.34%时,SI达最大值;当3.34%<W CO_3^(2-)≤7.52%时,SI减小,且当W CO_3^(2-)=7.52%时总固溶量饱和。 影响CHAP吸F^-能力的主要晶体化学因素有三个:(1)c{0001}面有利于Q的增大;m{10 0}面不利于平Q的增大,最佳晶形指数MI≤1。(2)与替换指数SI成负相关,当0.66%≤W CO_3^(2-)≤3.34%时,CHAP有较强的优先吸附CO_3^(2-)进入其晶格的能力;当3.34%≤W CO_3^(2-)≤7.52%,CHAP有较强的优先吸附F^-进入其晶格的能力而CO_3^(2-)被交换出来。(3)与结晶度C_D有关,C_D越高,晶格扩散从无序向有序演变,离子在晶格中迁移需克服的能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备 磷灰石 成分比较晶体化学 替换指数 晶形指数 纳米尺寸效应 离子交换 行为 离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