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6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B_(5)型固态金属储氢系统吸/放氢特性实验研究
1
作者 刘振安 柴牧 +4 位作者 高翎玮 谭家辉 吴岱丰 何宽芳 蒋勉 《新能源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6-116,共11页
为研究AB_(5)型固态金属储氢系统在不同温度和压力条件下的吸/放氢性能,搭建小型固态金属储氢罐实验平台,设计不同温度及压力条件下的吸/放氢循环实验,利用循环水浴系统构造换热环境对固态金属储氢罐进行循环换热,测试吸/放氢压力和温... 为研究AB_(5)型固态金属储氢系统在不同温度和压力条件下的吸/放氢性能,搭建小型固态金属储氢罐实验平台,设计不同温度及压力条件下的吸/放氢循环实验,利用循环水浴系统构造换热环境对固态金属储氢罐进行循环换热,测试吸/放氢压力和温度等关键操作参数对AB_(5)型固态金属储氢系统吸/放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达到相应吸氢反应平衡压力的条件下,较高的吸氢压力和温度对吸氢效率均具有促进作用,同时,较高的吸氢压力会加剧系统主要吸氢阶段的化合反应,伴有强烈的热交换行为,且维持不同放氢压力条件下的持续放氢需达到相应的放氢温度;同一压力条件下,较高的放氢温度可提高系统的放氢效率,使系统内部氢气压差达到相应放氢条件以维持系统持续稳定放氢的需求。上述结论可为AB_(5)型固态金属储氢系统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态金属储 / 水循环 压力 温度
下载PDF
低密度大孔容高强度球形SiO_(2)-Al_(2)O_(3)载体的可控制备及其载钯材料的吸/放氢循环性能
2
作者 张港 李殿卿 +2 位作者 冯拥军 纪富豪 叶小球 《稀有金属》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088-1103,共16页
采用模板剂-SiO_(2)联用改性并通过油柱成型法制备系列低密度、大孔容、高强度的球形SiO_(2)-Al_(2)O_(3)载体。600和1050℃焙烧后的载体经表征分析可知,模板剂的加入大幅度提高球形Al_(2)O_(3)的抗压碎强度,其中5%模板剂添加量时抗压... 采用模板剂-SiO_(2)联用改性并通过油柱成型法制备系列低密度、大孔容、高强度的球形SiO_(2)-Al_(2)O_(3)载体。600和1050℃焙烧后的载体经表征分析可知,模板剂的加入大幅度提高球形Al_(2)O_(3)的抗压碎强度,其中5%模板剂添加量时抗压碎强度增加了93.11%,且SiO_(2)的加入可有效降低球形Al_(2)O_(3)的堆密度并增大孔容。在最佳优化条件下,联用改性所制备的载体具有0.38 g·cm^(-3)的低堆密度及41.67 N·particle-1的高抗压碎强度,其平均孔径达到23.49 nm,孔容为1.00 cm^(3)·g^(-1),同时具备低密度和高强度两个难以兼容的基本特征。以改性Al_(2)O_(3)为载体,采用分批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系列高Pd负载量的氢同位素分离材料Pd/SiO_(2)-Al_(2)O_(3),并对其进行表征分析和吸/放氢循环性能测试。结果显示,该载钯材料表面光滑无裂纹,活性组分钯纳米颗粒主要负载在孔道内部,经300次吸/放氢循环测试后,30%Pd/SiO_(2)-Al_(2)O_(3)材料在102 s内达到吸附平衡,H/Pd(原子比)稳定保持在0.66~0.69,吸/放氢循环吸附性能稳定且抗粉化性能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形Al_(2)O_(3) 油柱成型法 / 循环性能
原文传递
机械球磨法添加Fe、Co及Al制备镁基储氢材料 被引量:5
3
作者 张燕莉 张旭阳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58-60,65,共4页
采用等通道转角挤压(ECAP)方式细化ZK60合金晶粒,再利用机械球磨法分别添加Fe、Co及Al制备了3种储氢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仪、储氢特性测试仪和扫描电镜研究了储氢材料的高周期吸/放氢性能及其显微组织变化。结果表明:ZK60-Fe、ZK60-Co和... 采用等通道转角挤压(ECAP)方式细化ZK60合金晶粒,再利用机械球磨法分别添加Fe、Co及Al制备了3种储氢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仪、储氢特性测试仪和扫描电镜研究了储氢材料的高周期吸/放氢性能及其显微组织变化。结果表明:ZK60-Fe、ZK60-Co和ZK60-Al的吸氢速率均随着吸/放氢循环次数增加而增大,其中ZK60-Al的吸氢速率增大最快,第200次吸/放氢循环的5min内吸氢量接近60min内总的吸氢量;随着吸/放氢循环次数增加,储氢材料中会生成MgH2而导致储氢量递减,其中ZK60-Fe吸氢量递减速率减缓最快,仅吸/放氢循环了50次就开始减缓;这3种储氢材料经多次吸/放氢循环后均会出现微粉化,微粉化增多和吸氢量减少主要发生在循环吸/放氢初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基储材料 等通道转角挤压 机械球磨法 循环/
下载PDF
TiFe系储氢合金的研究现状
4
作者 郭克星 《大型铸锻件》 2024年第2期10-17,共8页
在氢能存储中固态储氢是比较安全的一种方案,而储氢合金因其独特的优点备受关注,TiFe系储氢合金就是其中的一种。本研究综述了TiFe系储氢合金近三年来的最新研究成果,从作为储氢合金的优势、制备工艺和合金元素对储氢性能的影响三方面... 在氢能存储中固态储氢是比较安全的一种方案,而储氢合金因其独特的优点备受关注,TiFe系储氢合金就是其中的一种。本研究综述了TiFe系储氢合金近三年来的最新研究成果,从作为储氢合金的优势、制备工艺和合金元素对储氢性能的影响三方面进行了总结。作为AB型金属间化合物,其既可以作为固定存储,也可以作为移动存储,具备较大的应用优势。活化困难问题是目前TiFe系储氢合金研究的重点,目前常用的做法是进行元素替代,主要包含金属元素和稀土元素。研究证明,通过元素替代能够提高活化特性,缩短孵育时间。建议下一步可以探索其他元素对储氢性能的影响,不断提高储氢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态储 合金 能力
下载PDF
Ce替代La对合金LaNi_(4.5)Al_(0.5)储氢性能及热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伏康康 赵鑫 +5 位作者 可丹丹 齐燕亭 胡锋 蔡颖 闫和平 段亚楠 《稀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6-92,I0005,共8页
金属Ce替代LaNi_(4.5)Al_(0.5)合金中的La用以提高金属吸/放氢热力学性能。通过研究合金La1-xCexNi_(4.5)Al_(0.5)(x=0~0.4)的相结构、储氢热力学以及吸/放氢动力学发现,所制备的合金主相为六方晶系LaNi_(5)相;随着Ce替代量的增加(x=0~0... 金属Ce替代LaNi_(4.5)Al_(0.5)合金中的La用以提高金属吸/放氢热力学性能。通过研究合金La1-xCexNi_(4.5)Al_(0.5)(x=0~0.4)的相结构、储氢热力学以及吸/放氢动力学发现,所制备的合金主相为六方晶系LaNi_(5)相;随着Ce替代量的增加(x=0~0.4),合金晶体结构中a轴呈现减小的趋势、c轴及各向异性(c/a)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的趋势;储氢性能测试表明,随着Ce替代量的增加,合金的吸/放氢平台压升高,最大储氢量减小;合金吸/放氢反应热优化程度与各向异性(c/a)呈现出相同趋势,当x=0.2时,合金吸放氢反应焓变分别降低至26.33 kJ/mol和24.30 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金 P-C-T曲线 热力学 /动力学 活化能
原文传递
吸、放氢循环对V及V_(0.9)Cr_(0.1)合金储氢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邓小霞 程宏辉 +3 位作者 李慎兰 吕曼祺 陈德敏 杨柯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977-982,共6页
通过添加少量LaNi_5对V以及V_(0.9)Cr_(0.1)合金进行有控制的机械合金化处理,改善了材料的活化性能.吸、放氢循环测试表明,吸、放氢循环超过100次并脱氢后,V和V_(0.9)Cr_(0.1)合金仍然保持单一bcc结构.随着吸、放氢循环的进行,V的吸、... 通过添加少量LaNi_5对V以及V_(0.9)Cr_(0.1)合金进行有控制的机械合金化处理,改善了材料的活化性能.吸、放氢循环测试表明,吸、放氢循环超过100次并脱氢后,V和V_(0.9)Cr_(0.1)合金仍然保持单一bcc结构.随着吸、放氢循环的进行,V的吸、放氢平台压力不断增加,相同压力下吸氢量减小,且吸氢动力学有所下降.这与吸、放氢过程中晶格应变的降低和晶胞体积的减小有关.SEM观察表明,随着吸、放氢循环次数的增加,材料表面和内部形成大量的深裂纹,这对提高放氢平台压力和改善放氢动力学有促进作用.吸、放氢循环过程中,V比V_(0.9)Cr_(0.1)合金放氢容量衰减更快的原因是:吸、放氢循环前、后V的晶格应变降低和晶胞体积下降程度均比V_(0.9)Cr_(0.1)合金的要大,导致吸、放氢循环后V的吸氢量下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 V-Cr合金 机械合金化 特性 动力学 晶胞体积 晶格应变
下载PDF
Mg基非晶态储氢合金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林怀俊 黄亮君 黄建灵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9,共9页
非晶态合金是一类非平衡态材料,具有丰富的能量状态,并表现出多种亚稳特征,在很多方面展示出与晶态合金相比全新的性能。近年来,研究人员报道了一系列的新型Mg基非晶态储氢合金,与传统晶态Mg基储氢合金相比,非晶Mg基合金的原子结构均匀... 非晶态合金是一类非平衡态材料,具有丰富的能量状态,并表现出多种亚稳特征,在很多方面展示出与晶态合金相比全新的性能。近年来,研究人员报道了一系列的新型Mg基非晶态储氢合金,与传统晶态Mg基储氢合金相比,非晶Mg基合金的原子结构均匀且化学成分范围广,因此具有更大的储氢性能调控空间。由于其长程无序的原子结构,部分Mg基非晶态合金还展示了更高的储氢量、更快的储氢动力学。对Mg基非晶态储氢合金的研究进展进行评述,首先讨论了非晶态合金在储氢方面的优势和不足,进而概括了Mg基非晶态储氢合金的常用制备方法,对其研究和应用进行评述,并介绍调控其储氢性能的新策略,最后总结并展望有关Mg基非晶态储氢合金的研究、应用和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基储合金 非晶态合金 机制 /动力学 热力学
下载PDF
氢化燃烧合成制备镁基储氢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李李泉 刘小峰 +3 位作者 柳东明 朱云峰 顾昊 王以存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E02期360-365,共6页
氢化燃烧合成(Hydriding Combustion Synthesis,HCS)针对镁基储氢合金的制备而提出,具有设备简单,省能以及产物活性高等特点。将主要介绍本研究小组近期关于HCS产物TEM、SEM、XPS和AES的研究结果,系统阐明其高活性机理。还将介绍... 氢化燃烧合成(Hydriding Combustion Synthesis,HCS)针对镁基储氢合金的制备而提出,具有设备简单,省能以及产物活性高等特点。将主要介绍本研究小组近期关于HCS产物TEM、SEM、XPS和AES的研究结果,系统阐明其高活性机理。还将介绍HCS镁基储氢合金经过机械球磨改性后吸放氢动力学性能得到大幅改善,373K,100S内达到饱和吸氢量物质的量为4.6%的近期研究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基储材料 化燃烧合成 机械球磨 /动力学
下载PDF
Ti_2Ni储氢合金的充放电特性及腐蚀行为 被引量:15
9
作者 周俊凤 赵相玉 +1 位作者 马立群 丁毅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17-821,共5页
通过球磨晶态Ti2Ni合金制备非晶态Ti2Ni合金,采用X射线衍射、充放电测试、阳极极化曲线对不同结构的Ti2Ni储氢合金的充放电特性及腐蚀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晶态Ti2Ni合金的首次电化学充氢容量可达480mAh/g,但首次放氢量仅为充氢量的... 通过球磨晶态Ti2Ni合金制备非晶态Ti2Ni合金,采用X射线衍射、充放电测试、阳极极化曲线对不同结构的Ti2Ni储氢合金的充放电特性及腐蚀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晶态Ti2Ni合金的首次电化学充氢容量可达480mAh/g,但首次放氢量仅为充氢量的一半,合金内形成了大量不可逆氢化物相。随后的充放电循环中几乎没有不可逆相的形成。非晶相能够有效抑制充氢过程中不可逆相的形成,且充放氢使非晶合金间隙发生了弹性变形。此外,非晶结构使合金在碱性电解液中的自腐蚀电位升高、腐蚀电流降低,显著提高了合金的耐蚀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金 TI2NI XRD 结构 耐蚀性能
原文传递
镁基储氢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0
作者 张秋雨 杜四川 +5 位作者 马哲文 林羲 邹建新 朱文 任莉 李映辉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2158-2171,共14页
镁基储氢材料具有储氢量高、镁资源丰富以及成本低廉等优点,被认为是极具应用前景的一类固态储氢材料.然而其吸放氢焓值高且氢在镁氢化物中扩散系数低,导致吸放氢温度过高、吸放氢速度缓慢,限制了其在氢能领域的应用.近年来,大量研究工... 镁基储氢材料具有储氢量高、镁资源丰富以及成本低廉等优点,被认为是极具应用前景的一类固态储氢材料.然而其吸放氢焓值高且氢在镁氢化物中扩散系数低,导致吸放氢温度过高、吸放氢速度缓慢,限制了其在氢能领域的应用.近年来,大量研究工作聚焦于镁基储氢材料的热/动力学改性,目前已经取得了大量的成果.本文针对国内外镁基储氢材料的研究现状,归纳了镁基储氢材料的改性方法,重点阐述了合金化、催化剂添加、纳米化、氢化物复合对镁基储氢材料吸放氢热/动力学性能、微观结构、物相变化、吸放氢机理的影响.最后,对该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H_(2) 镁基储材料 机理 性能
原文传递
贮氢合金V_3TiNi_(0.56)Cr_x的充放电性能和吸放氢性能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刘守平 徐安莲 +1 位作者 田中青 田卫国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86-288,共3页
以V2O5、TiO2等原料,用自蔓延高温合成法制备了钒基贮氢合金V3TiNi0.56Crx(x=0.1、0.3),用EDXRF、XRD等方法分析了合金的组织成分,用LK98BⅡ微机电化学分析系统、PCT测试仪分别测试了合金的充放电性能和吸放氢性能。结果表明:随Cr含量... 以V2O5、TiO2等原料,用自蔓延高温合成法制备了钒基贮氢合金V3TiNi0.56Crx(x=0.1、0.3),用EDXRF、XRD等方法分析了合金的组织成分,用LK98BⅡ微机电化学分析系统、PCT测试仪分别测试了合金的充放电性能和吸放氢性能。结果表明:随Cr含量的增加,合金放电容量和吸氢量均降低;气态放氢平台的宽度变窄、倾斜度增加;电化学放电平台电压和气态放氢平台压力均增加;循环稳定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基贮合金 CR含量 电性能 性能
下载PDF
熔体快淬与退火处理对公斤级钒基贮氢合金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12
作者 胡凡 吴朝玲 +1 位作者 陈云贵 周晶晶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179-181,共3页
考察了真空高温退火工艺与熔体快淬工艺对用FeV80中间合金代替纯钒采用非自耗真空电弧熔炼制备的公斤级V-60%(TiCrFeMn)贮氢合金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高温退火,合金的BCC主相成分均匀性有所改善,初始吸放氢量有一定提高,平... 考察了真空高温退火工艺与熔体快淬工艺对用FeV80中间合金代替纯钒采用非自耗真空电弧熔炼制备的公斤级V-60%(TiCrFeMn)贮氢合金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高温退火,合金的BCC主相成分均匀性有所改善,初始吸放氢量有一定提高,平台斜率降低,熔体快淬工艺使合金的活化性能和吸放氢性都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 退火 熔体快淬 性能
下载PDF
纳米晶复合物Mg-Ni-Cr_2O_3的吸放氢性能 被引量:6
13
作者 于振兴 王尔德 +1 位作者 刘祖岩 线恒泽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743-748,共6页
在氢气作为保护气氛条件下 ,用机械合金化方法制备成Mg Ni Cr2 O3 纳米晶复合物。该复合物具有很好的吸放氢性能 ,在球磨过程中能发生吸氢反应 ,经过较长时间球磨之后 ,基本能完成吸氢 ,其放氢温度也有所降低。该复合材料充氢量在 2 0 ... 在氢气作为保护气氛条件下 ,用机械合金化方法制备成Mg Ni Cr2 O3 纳米晶复合物。该复合物具有很好的吸放氢性能 ,在球磨过程中能发生吸氢反应 ,经过较长时间球磨之后 ,基本能完成吸氢 ,其放氢温度也有所降低。该复合材料充氢量在 2 0 0℃可以于 5 0s内达到 6 .0 %以上 ;在 30 5℃ ,0 .1MPa下 ,放氢量在 5 0 0s内可达到6 .0 %以上。对该复合物的热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 ,测出了PCT曲线及吸放氢的生成热ΔH等数据 ,并分析了其吸放氢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能 材料 Mg-Ni-CrO3纳米复合物 动力学
下载PDF
放电等离子烧结制备储氢合金的应用研究现状 被引量:11
14
作者 董小平 杨丽颖 +2 位作者 庞艳荣 李志远 王青 《粉末冶金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4-47,共4页
介绍了放电等离子烧结制备储氢合金的可行性,从La-Mg-Ni系、Mg基、Ti-V基合金的微观结构及其吸放氢性能等角度综述了放电等离子烧结在储氢合金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并指出储氢合金吸放氢性能的改善原因在于适当温度的放电等离子烧结促进了... 介绍了放电等离子烧结制备储氢合金的可行性,从La-Mg-Ni系、Mg基、Ti-V基合金的微观结构及其吸放氢性能等角度综述了放电等离子烧结在储氢合金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并指出储氢合金吸放氢性能的改善原因在于适当温度的放电等离子烧结促进了合金中新相的形成,控制了合金晶粒尺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等离子烧结 合金 显微结构 性能
下载PDF
超声搅拌辅助铸造法制备新型钒基固溶体贮氢材料 被引量:10
15
作者 贺春山 《钢铁钒钛》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1-24,共4页
为了改进钒基固溶体贮氢材料的性能,采用超声搅拌辅助铸造法制备新型钒基固溶体贮氢材料V3Ti Ni0.56Co0.1Al0.2,并进行物相组成、显微组织、吸放氢性能和耐腐蚀性能的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该新型钒基固溶体贮氢材料由V基固溶体相和少量... 为了改进钒基固溶体贮氢材料的性能,采用超声搅拌辅助铸造法制备新型钒基固溶体贮氢材料V3Ti Ni0.56Co0.1Al0.2,并进行物相组成、显微组织、吸放氢性能和耐腐蚀性能的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该新型钒基固溶体贮氢材料由V基固溶体相和少量的Ti Ni相、Ti2Ni相组成,具有较佳吸放氢性能和耐腐蚀性能,室温最大吸氢量为1.781%、室温放氢平台压力为0.46 MPa,腐蚀电位较V3Ti Ni0.56正移709 m 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基固溶体贮材料 V3Ti Ni0.56Co0.1Al0.2 超声搅拌 耐腐蚀
原文传递
镁基储氢材料的吸放氢性能 被引量:9
16
作者 周惦武 刘金水 +1 位作者 卢远志 张楚慧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9,37,共6页
镁基储氢合金作为MH-Ni电池负极的候选材料,是一种很有应用前景的储氢材料。总结了纳米晶、催化剂改性等对镁基储氢材料吸放氢性能的影响,介绍了不同镁基储氢复合材料的吸放氢性能以及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原理计算方法在镁基储氢材... 镁基储氢合金作为MH-Ni电池负极的候选材料,是一种很有应用前景的储氢材料。总结了纳米晶、催化剂改性等对镁基储氢材料吸放氢性能的影响,介绍了不同镁基储氢复合材料的吸放氢性能以及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原理计算方法在镁基储氢材料吸放氢性能方面所做的一些基础理论研究,指出随着量子化学、凝聚态物理等学科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理论计算方法在研究镁基储氢材料吸放氢性能方面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基储材料 性能 纳米晶
下载PDF
Mg_(50)Ni_(50-x)Ti_x合金的吸放氢性能 被引量:5
17
作者 孙俊才 季世军 厉志红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S1期205-208,共4页
研究了Mg50 Ni50 -xTix 合金的非晶形成能力与非晶合金电极的吸放氢性能。结果表明 :在Mg50 Ni50 -xTix合金中 ,当Ti替代Ni元素的量低于 1 5% (摩尔分数 )时 ,机械合金化能够得到几乎单一的非晶态合金 ;用Ti替代Ni形成的三元非晶合金能... 研究了Mg50 Ni50 -xTix 合金的非晶形成能力与非晶合金电极的吸放氢性能。结果表明 :在Mg50 Ni50 -xTix合金中 ,当Ti替代Ni元素的量低于 1 5% (摩尔分数 )时 ,机械合金化能够得到几乎单一的非晶态合金 ;用Ti替代Ni形成的三元非晶合金能降低镁镍合金的平衡氢压 ;少量的Ti替代能改善合金的电化学吸放氢容量 ,使合金电极的吸放氢循环稳定性得到提高。这被认为是在三元合金中钛元素减缓了合金中镁元素的氧化腐蚀进程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镍基非晶合金 合金 特性
下载PDF
球磨和催化反应球磨制备的镁基复合贮氢材料及其性能 被引量:5
18
作者 胡壮麒 张海峰 +1 位作者 王爱民 丁炳哲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F01期285-290,共6页
以ZrFe1.4Cr0.6或TiO2作为催化相,利用球磨和催化反应球磨的方法制备了Mg基复合贮氢材料,研究了其吸放氢动力学特征、循环性能和抗氧化性能。即使在较低的温度下,该复合材料也具有优良的动力学性能。利用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和X射线衍射... 以ZrFe1.4Cr0.6或TiO2作为催化相,利用球磨和催化反应球磨的方法制备了Mg基复合贮氢材料,研究了其吸放氢动力学特征、循环性能和抗氧化性能。即使在较低的温度下,该复合材料也具有优良的动力学性能。利用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和X射线衍射分析对该复合材料吸放氢前后的变化进行了表征。研究表明,覆盖在Mg颗粒表面的细小的ZrFe1.4Cr0.6或TiO2粒子起到快速通过的作用,球磨引入了大量缺陷,并使部分合金粉末进入Mg基体内部,这都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吸放氢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基复合贮材料 性能 球磨 催化反应球磨 制备
下载PDF
LaNi_(5-x)Al_x(x=0~1.2)合金的循环储氢性能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程宏辉 潘金平 +2 位作者 陈伟 陈德敏 杨柯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921-1925,共5页
通过真空感应熔炼法制备了LaNi5-xAlx(x=0,0.25,0.75,1.2)储氢合金,并对其微观结构、力学性能、循环吸放氢性能及抗粉化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Al元素的加入能够明显改善合金晶体结构稳定性和储氢容量稳定性;随着Al含量的增加,合金... 通过真空感应熔炼法制备了LaNi5-xAlx(x=0,0.25,0.75,1.2)储氢合金,并对其微观结构、力学性能、循环吸放氢性能及抗粉化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Al元素的加入能够明显改善合金晶体结构稳定性和储氢容量稳定性;随着Al含量的增加,合金的抗粉化性能呈现先减弱后增强的趋势;合金的力学性能和储氢容量共同影响着其抗粉化性能,其中力学性能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在普通高纯氢气氛下,LaNi5-xAlx(x=0~1.2)合金的容量衰减主要是由于材料自身原因造成,很可能是发生了歧化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i5-xAlx 循环 粉化
原文传递
核壳结构纳米镁基复合储氢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0
作者 张秋雨 邹建新 +3 位作者 任莉 马哲文 朱文 丁文江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8-67,共10页
氢能的有效开发和应用主要需解决氢的安全、高效储运瓶颈问题。MgH2具有高储氢容量、资源丰富以及成本低廉等优点,被认为是最具发展前途的一类储氢材料。但是,MgH2较高吸放氢温度和较慢吸放氢速率限制了其实际应用。核壳结构纳米镁基储... 氢能的有效开发和应用主要需解决氢的安全、高效储运瓶颈问题。MgH2具有高储氢容量、资源丰富以及成本低廉等优点,被认为是最具发展前途的一类储氢材料。但是,MgH2较高吸放氢温度和较慢吸放氢速率限制了其实际应用。核壳结构纳米镁基储氢材料有助于材料储氢性能的改善,目前已取得了大量成果。本文针对国内外纳米镁基核壳结构储氢体系研究现状,归纳了该类储氢材料的制备方法,重点阐述和总结了其吸放氢热力学动力学性能、微观结构、物相变化,并对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和方向进行了总结和展望,指出调控核壳结构镁基材料的纳米尺寸、添加高效纳米催化剂及其综合协同作用是镁基储氢材料领域未来的研究趋势和重要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H2 镁基储材料 核壳结构 机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