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吴又可“主客交”学说对中医肝纤维化证治的启示 被引量:13
1
作者 袁建 杨宇 《河南中医》 2010年第5期428-430,共3页
"主客交"学说是中医重要理论之一,长期以来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将"主客交"应用到肝纤维化有望为肝纤维化研究提供新的思路:①肝纤维化与"主客交"的病理相似。"主""客"混处血脉导致了... "主客交"学说是中医重要理论之一,长期以来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将"主客交"应用到肝纤维化有望为肝纤维化研究提供新的思路:①肝纤维化与"主客交"的病理相似。"主""客"混处血脉导致了络病阴伤,阴伤促成了络病,络病加重了阴伤,二者互为因果,形成痼疾。肝纤维化过程中的ECM沉积、微循环障碍、血流变异常等与络病密切相关,"主客交"形成络病阴伤过程中的气血阻滞、络脉凝瘀的本质是血循环障碍。据此,肝纤维化与"主客交"可以络病为结合点,用"主客交"理论阐释肝纤维化的病因病理。②肝纤维化治疗贵在"通"。"主客交"代表方三甲散通中有补、补中寓通、以通为主、以通透邪、以通扶正,从而分解"主""客",去除痼疾。肝纤维化与"主客交"二者病机类似,故其治疗异中有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客交” 肝纤维化 络病 三甲散
下载PDF
伏邪学说的理论发展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11
2
作者 罗思宁 《中医学报》 CAS 2012年第12期1600-1601,共2页
目的:探讨伏邪学说的理论发展以及对临床的指导意义。方法:对伏邪学说的理论做了初步探析,论述了伏邪学说萌芽于先秦,初创于西晋,发展于宋、金、元,鼎盛于明、清的发展过程。并对伏邪学说的现代临床研究做了浅析。结果:伏邪学说可以应... 目的:探讨伏邪学说的理论发展以及对临床的指导意义。方法:对伏邪学说的理论做了初步探析,论述了伏邪学说萌芽于先秦,初创于西晋,发展于宋、金、元,鼎盛于明、清的发展过程。并对伏邪学说的现代临床研究做了浅析。结果:伏邪学说可以应用于肺系疾病、心系疾病、肝系疾病、肾系疾病等多个系统的病因病机研究,灵活变通,可以更好指导临床。结论:中医的伏邪学说源于古代而在当代富于强烈的启发性,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邪学说 伏气 王叔和
下载PDF
浅析“退黄以大黄为专功” 被引量:10
3
作者 张芳 孙丽霞 《环球中医药》 CAS 2016年第4期450-452,共3页
明代医家吴又可指出"黄因小便不利……是以大黄为专功,山栀次之,茵陈又其次也。"后世医家总结为"退黄以大黄为专功"思想。本文通过阐述黄疸病因病机,结合大黄泻下通腑、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之功效,简要剖析大黄退黄... 明代医家吴又可指出"黄因小便不利……是以大黄为专功,山栀次之,茵陈又其次也。"后世医家总结为"退黄以大黄为专功"思想。本文通过阐述黄疸病因病机,结合大黄泻下通腑、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之功效,简要剖析大黄退黄之机理,以利于指导临床应用大黄治疗黄疸病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疸 大黄
下载PDF
膜原及达原饮的临床指征探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马家驹 王玉光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63-468,共6页
膜原是疫疠发病的重要部位,达原饮是治疗温疫邪客膜原的代表方,但因其辛温燥烈影响了本方的临床应用。本文从《温疫论》原文出发,结合后世医家的认识,提出膜原及达原饮方证的本质为中焦的湿遏热伏重证,因疫病发病急,传染性强,病死率高,... 膜原是疫疠发病的重要部位,达原饮是治疗温疫邪客膜原的代表方,但因其辛温燥烈影响了本方的临床应用。本文从《温疫论》原文出发,结合后世医家的认识,提出膜原及达原饮方证的本质为中焦的湿遏热伏重证,因疫病发病急,传染性强,病死率高,首重祛邪,用达原饮辛温燥烈,疏利膜原,促进湿热证传变为单纯热证,即吴又可促邪溃败之意,符合分消走泄的湿热治疗原则。同时也提出温疫治疗始终要围绕邪气论治,并凝练归纳了达原饮证的应用指征,探讨了本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膜原及达原饮的理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原 达原饮 温疫论 湿遏热伏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原文传递
吴又可诊治温疫辨病特色探微 被引量:10
5
作者 胡森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93-295,共3页
依据《温疫论》原文,联系临床实际,探讨了吴又可诊治温疫的辨病特色。吴氏首辨病类,明确是否是疫病;通过辨别病原、辨别表里、辨别传变、辨别标本、辨别缓急来辨别具体中医疫病,明确疫病中医特征;辨别一个病人原有疾病、又患疫病与单纯... 依据《温疫论》原文,联系临床实际,探讨了吴又可诊治温疫的辨病特色。吴氏首辨病类,明确是否是疫病;通过辨别病原、辨别表里、辨别传变、辨别标本、辨别缓急来辨别具体中医疫病,明确疫病中医特征;辨别一个病人原有疾病、又患疫病与单纯患疫病。以上对于提高中医临床疗效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思想 温疫 辨病
原文传递
吴又可下法思想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孟繁洁 《江苏中医药》 CAS 2004年第7期44-46,共3页
明代温病学家吴又可非常重视攻邪祛病 ,善于使用下法 ,在《温疫论》中就下法思想的提出 ,应下诸证 ,下法的目的、使用特点、常用方药等论述颇详 ,且自成体系 ,为后人正确理解和研究其下法思想提供了翔实的资料 。
关键词 《温疫论》 攻邪祛病 下法
下载PDF
“逐邪勿拘结粪”说是吴又可的重要贡献 被引量:9
7
作者 戴春福 翁晓红 《中华医史杂志》 CAS 1999年第2期77-78,共2页
吴又可《温疫论》虽有“杂气”、“膜原”等著名论述,但皆不如“逐邪勿拘结粪”的逐邪学术观点之贡献大。“逐邪勿拘结粪”的观点主要是:祛邪为首务、祛邪务早、攻下重在祛邪、祛邪重用大黄。“祛邪勿拘结粪”说理论上阐明了下法祛邪... 吴又可《温疫论》虽有“杂气”、“膜原”等著名论述,但皆不如“逐邪勿拘结粪”的逐邪学术观点之贡献大。“逐邪勿拘结粪”的观点主要是:祛邪为首务、祛邪务早、攻下重在祛邪、祛邪重用大黄。“祛邪勿拘结粪”说理论上阐明了下法祛邪的重要性,临床上提高了治疗效果,对后世影响较大。近20年来,医家们治疗肺炎、流脑、乙脑等在没有大便秘结情况下早用大黄而提高疗效,便是吴氏“祛邪勿拘结粪”观点所起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法 大黄 中医药疗法 逐邪勿拘结粪
原文传递
温病名方三甲散的源流探析 被引量:8
8
作者 林宁 《中医研究》 2007年第1期52-53,共2页
详述三甲散的出处、组成、方义以及其主治病证“主客交”的含义;结合中医经典探讨其理论渊源以及清代温病学家对该方应用的发挥;简要总结该方的现代临床研究应用状况;试为该方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三甲散 主客交 温病学
下载PDF
论《温疫论》祛邪大法及其应用原则 被引量:8
9
作者 崔爱民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6期115-117,共3页
吴又可的《温疫论》是一部论述温疫的专著,对温疫的病因病机分析有许多创新性的认识,对温疫的辨证施治也有相当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独特见解,对温疫祛邪大法尤其是攻下法的应用更是得心应手,提出了很多攻邪的应用原则和注意事项,对当今各... 吴又可的《温疫论》是一部论述温疫的专著,对温疫的病因病机分析有许多创新性的认识,对温疫的辨证施治也有相当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独特见解,对温疫祛邪大法尤其是攻下法的应用更是得心应手,提出了很多攻邪的应用原则和注意事项,对当今各种传染性、感染性疾病的辨证施治有很好的临床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疫论 祛邪 应用原则
下载PDF
从《温疫论》探讨吴又可治疗疫病的临床思维 被引量:2
10
作者 马家驹 《中医学报》 2024年第1期39-43,共5页
吴又可借助于膜原提出温疫初起,不同于伤寒表证,提出治法为达原饮促邪溃败。邪客膜原(达原饮证)本质是中焦的湿遏热伏重症,舌诊可见舌质暗红或舌质紫绛,以舌上苔白厚腻如积粉为标志性症状。吴又可治疗疫病,第一步是用辛温燥烈的达原饮... 吴又可借助于膜原提出温疫初起,不同于伤寒表证,提出治法为达原饮促邪溃败。邪客膜原(达原饮证)本质是中焦的湿遏热伏重症,舌诊可见舌质暗红或舌质紫绛,以舌上苔白厚腻如积粉为标志性症状。吴又可治疗疫病,第一步是用辛温燥烈的达原饮、三消饮疏利气机,促邪溃败,将湿遏热伏传变为单纯的热证,目的只是治疗疫病初起的邪客膜原证,并非治疗疫病的主方。三消饮较达原饮,更能体现吴又可的临床思维。第二步是依据邪气溃败后的传变选择相应的治法,里传入胃用大承气汤攻下,表传用白虎汤清解里热,才是治疗的重点。因此吴又可认为治法全在后段功夫,始终着眼于促邪溃败和逐邪外出。吴又可治疗疫病的临床思维对治疗中焦湿遏热伏证具有较强的临床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病 邪客膜原证 中焦湿遏热伏证 达原饮 三消饮 大承气汤 白虎汤 《温疫论》
下载PDF
试析“时疫之邪,自口鼻而入” 被引量:7
11
作者 余真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2期6-7,共2页
根据杂气学说,认为吴又可提出“时疫之邪,自口鼻而入”的精髓在于,时疫之邪是客观的致病物质。吴氏所言疫邪侵入人体乃至发病,与《传染病学》所论病原体导致急性传染病的过程,颇相吻合。吴氏提出汗吐下法逐邪,与设想“以物制气”的精神... 根据杂气学说,认为吴又可提出“时疫之邪,自口鼻而入”的精髓在于,时疫之邪是客观的致病物质。吴氏所言疫邪侵入人体乃至发病,与《传染病学》所论病原体导致急性传染病的过程,颇相吻合。吴氏提出汗吐下法逐邪,与设想“以物制气”的精神是一致的。其提出“邪伏膜原”与传统的“伏邪学说”,本质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病物质 膜原 吻合 伏邪 出汗 发病 下法 过程 设想
下载PDF
从络病学角度浅析“主客交”学说 被引量:8
12
作者 陈禹霖 《湖南中医杂志》 2014年第4期6-7,共2页
"主客交"学说为温病学家吴有性所创,载于《瘟疫论》下卷。"主客交"可理解为病机名称,亦可理解为久治难愈的痼疾,文章从络病学角度探讨"主客交"学说,认为其病位在血脉,"主客交"可以认为是络脉... "主客交"学说为温病学家吴有性所创,载于《瘟疫论》下卷。"主客交"可理解为病机名称,亦可理解为久治难愈的痼疾,文章从络病学角度探讨"主客交"学说,认为其病位在血脉,"主客交"可以认为是络脉感受病邪的病理状态和御邪能力衰微的生理状态的综合状态,是疫毒、瘀血、痰凝、阴伤胶着的病机状态;其治宜以"搜邪通络、解离主客"为核心,以三甲散为治疗主方,可对临床一些经久难愈疾病的治疗提供有益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络病学 主客交
原文传递
思考吴又可的温疫证治 被引量:8
13
作者 张再良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8年第3期6-9,共4页
尝试从具体疾病的角度思考吴又可的温疫证治。吴又可治疗温疫关注的是气机的疏利和通达,汗下应顺势而为,务必保持胃肠道通畅。吴又可喜大黄通利,嫌黄连闭塞,认为只用苦寒药,忘其本而徒治其标。汗下之后,症状缓解,邪去正安;疏利之法达邪... 尝试从具体疾病的角度思考吴又可的温疫证治。吴又可治疗温疫关注的是气机的疏利和通达,汗下应顺势而为,务必保持胃肠道通畅。吴又可喜大黄通利,嫌黄连闭塞,认为只用苦寒药,忘其本而徒治其标。汗下之后,症状缓解,邪去正安;疏利之法达邪于表里,通利紧跟其后以驱邪外出。吴又可《温疫论》经戴天章、杨栗山等的补充和扩展、吴鞠通对其方药的议论,至何廉臣的《重订广温热论》,扩大了温热病的证治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疫论》 温疫 临床 证治
下载PDF
论吴又可治疗温疫的特点 被引量:7
14
作者 蔡春茜 徐阳 《吉林中医药》 2010年第2期95-96,共2页
吴又可在《温疫论》中论述了温疫的病因、病位、病邪传变和治疗法则及具体方法等。其治疗方法为疏利透达,直捣病所;给邪出路,分消内外;扶正养阴,调理善后。这些独特的见解,特色鲜明,富有创新,为后世温病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今天防治... 吴又可在《温疫论》中论述了温疫的病因、病位、病邪传变和治疗法则及具体方法等。其治疗方法为疏利透达,直捣病所;给邪出路,分消内外;扶正养阴,调理善后。这些独特的见解,特色鲜明,富有创新,为后世温病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今天防治疫病仍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疫 达原饮 清燥养荣汤 柴胡养荣汤 承气养荣汤 蒌贝养荣汤 人参养荣汤
下载PDF
经典名方达原饮方证分析及其传承运用探赜 被引量:7
15
作者 方正远 岳冬辉 《吉林中医药》 2021年第5期569-571,共3页
明代医家吴又可创制的名方达原饮为治疗温疫初起邪伏膜原之方剂,全方由槟榔、厚朴、草果仁、知母、芍药、黄芩、甘草7味药组成,开达膜原,辟秽化浊之功尤强,治疗温疫效果显著,后世医家受达原饮启发创制出诸多类方以适应温疫的变化。达原... 明代医家吴又可创制的名方达原饮为治疗温疫初起邪伏膜原之方剂,全方由槟榔、厚朴、草果仁、知母、芍药、黄芩、甘草7味药组成,开达膜原,辟秽化浊之功尤强,治疗温疫效果显著,后世医家受达原饮启发创制出诸多类方以适应温疫的变化。达原饮除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外,对其他系统疾病同样具有良好治疗效果。达原饮的立方本旨和组方特点值得现今治疗温疫类等传染病借鉴,可以为其临床具体运用和进一步的实验研究提供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原饮 《温疫论》 温疫
下载PDF
论温疫学派学术特色在SARS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6
16
作者 韩雪梅 《河南中医》 2003年第12期14-15,共2页
关键词 SARS 温疫学派 戾气学说 杨栗山 余师愚
下载PDF
肾络癥瘕理论与“主客交”理论治疗糖尿病肾脏疾病思想初探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佳乐 王艺 +4 位作者 薛哲哲 魏蜀吴 姜伟民 孙卫卫 王耀献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2年第3期274-276,共3页
肾络癥瘕理论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由国医大师吕仁和教授提出,王耀献教授进一步阐释了该理论以及临床应用。从中医经典的角度,进一步阐释中医理论,是发展中医理论和提高临床实践的有效方法。本文对吴又可在《温疫论》中提出的“主客交”理... 肾络癥瘕理论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由国医大师吕仁和教授提出,王耀献教授进一步阐释了该理论以及临床应用。从中医经典的角度,进一步阐释中医理论,是发展中医理论和提高临床实践的有效方法。本文对吴又可在《温疫论》中提出的“主客交”理论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同时结合肾络癥瘕理论进行理论阐释和临床应用的阐释,是对“主客交”理论的发展,亦是对肾络癥瘕理论的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理论 《温疫论》 中医经典 主客交 国医大师 糖尿病肾脏疾病 肾络癥瘕
下载PDF
浅谈《温疫论》对时疫防治的启发
18
作者 胡皓 金树英 张梅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19期49-52,共4页
文章从时疫的概念出发,总结明代著名医家吴又可所著《温疫论》中关于温疫认识与治疗的学术思想,在病因病机、传变规律、症状特点及治疗预后等方面展开论述。尤其是《温疫论》“杂气”病原学说和“邪伏膜原”的学术思想,对时疫的治疗有... 文章从时疫的概念出发,总结明代著名医家吴又可所著《温疫论》中关于温疫认识与治疗的学术思想,在病因病机、传变规律、症状特点及治疗预后等方面展开论述。尤其是《温疫论》“杂气”病原学说和“邪伏膜原”的学术思想,对时疫的治疗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以吴又可的温疫防治理论指导现代临床实践,不断完善时疫的中医防治举措,是中医药学发挥时疫防治作用的重要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疫论》 时疫 邪伏膜原
下载PDF
《温疫论》诊治疫病思路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宪正 汪受传 纪建建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365-3368,共4页
文章通过梳理《温疫论》原文,分析其对疫病所构建的临床诊疗模式。病因上提出“疠气”说,从口鼻侵入人体。病位初起在半表半里(膜原),并可陷于里及出于表,病性属热。疫邪在半表半里、里及表,各有其诊断标准和治法方剂,诊断上重视脉诊和... 文章通过梳理《温疫论》原文,分析其对疫病所构建的临床诊疗模式。病因上提出“疠气”说,从口鼻侵入人体。病位初起在半表半里(膜原),并可陷于里及出于表,病性属热。疫邪在半表半里、里及表,各有其诊断标准和治法方剂,诊断上重视脉诊和舌诊,治疗上注重“给邪出路”,灵活运用汗、吐、下及达原驱邪诸法,构建了一个脉、舌、症、治、方齐备的诊治体系。明确这些,可以更好理解《温疫论》诊治疫病的思路,对新发疫病的诊治将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疫论 疫病 临床诊疗模式
原文传递
杂气致病,理论创新;透达膜原,切合实用 被引量:6
20
作者 肖永华 刘宁 +5 位作者 赵进喜 贾海忠 张立山 戴雁彦 余秋平 王宣权 《环球中医药》 CAS 2018年第1期68-70,共3页
吴又可是温病学派的一位代表性人物,具有崇高的学术成就和地位,名著《温疫论》在温病学术发展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其理论创新精神非常值得学习。邪伏膜原理论及达原饮对临床具有指导作用,深刻领会《温疫论》学术思想有利于临床疗效... 吴又可是温病学派的一位代表性人物,具有崇高的学术成就和地位,名著《温疫论》在温病学术发展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其理论创新精神非常值得学习。邪伏膜原理论及达原饮对临床具有指导作用,深刻领会《温疫论》学术思想有利于临床疗效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疫论 伏邪 达原饮 邪伏膜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