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元末明初吴中文学研究综述 被引量:1
1
作者 周明初 程若旦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37-42,共6页
元末明初的吴中文学近来越来越受到学界的关注,相关的著述不断出现。本文从综合性研究、文学思想研究、社会文化研究等宏观方面,以及作家作品、诗社研究等微观方面入手,对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的此类论述进行整理和总结。
关键词 元朝末期 明朝初期 吴中文学 综述
下载PDF
地方认同与文学传统:论高启的苏州书写 被引量:4
2
作者 李明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40-148,共9页
高启的生活形态是南宋以来士人地方化趋势的典型呈现,而其包括《姑苏杂咏》在内的大量苏州风土诗则表现了宋元以来的“文学地方化”趋势。《姑苏杂咏》的书写形式受地方志影响较大:其创作因阅读郡志而发,呈现出独特的“不在场”写作方式... 高启的生活形态是南宋以来士人地方化趋势的典型呈现,而其包括《姑苏杂咏》在内的大量苏州风土诗则表现了宋元以来的“文学地方化”趋势。《姑苏杂咏》的书写形式受地方志影响较大:其创作因阅读郡志而发,呈现出独特的“不在场”写作方式;其编纂体例和题下注都接近地方志,甚至很多题下注直接截取自《吴郡志》和《苏州府志》。同时,高启诗的写作也显现出吴中文学传统的强大影响:在题材上,高启多写吴中风物;在形式上,高启诗继承了中晚唐吴中文人的联句传统;高启多以吴声歌曲旧题为题,并继承了传统吴声的特点,即“吴体”、杂言体与三三七句式;吴中文学悠远的隐逸传统也深深影响了高启及其诗作。此外,从高启的诗论中还可以看到皮陆《〈松陵集〉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启 地域文学 文学地志化 吴中文学
下载PDF
明中后期吴中文学蔓延之浙东地区--以张瀚诗歌为例
3
作者 王婷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第3期113-117,共5页
自朱明建朝以来,吴中地区文学思潮的流变较小,文人较少受理学思想的束缚。明前期,吴中文人侧重抒发个人的情思,书写日常生活,讲究诗歌的技巧与文采,至明中后期,又普遍倾向“简远”与“平民化”的审美追求。张瀚虽是杭人,但其深受吴中文... 自朱明建朝以来,吴中地区文学思潮的流变较小,文人较少受理学思想的束缚。明前期,吴中文人侧重抒发个人的情思,书写日常生活,讲究诗歌的技巧与文采,至明中后期,又普遍倾向“简远”与“平民化”的审美追求。张瀚虽是杭人,但其深受吴中文化的影响。吴中文学推崇博雅,张瀚诗歌则追求众体兼备、擅用典故的艺术风格;吴中文学讲究性情之真,张瀚诗歌则体现自然之音、直抒己见的审美风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中文学 张瀚诗歌 文学影响 艺术风格
下载PDF
明代吴中文学的发展轨迹
4
作者 李祥耀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61-163,共3页
明初,吴中文学因个性张扬而游离于文学主流之外,因而遭受政治打压,陷入全面萧条。此后较长一段时期,吴中文学经历过一个潜长过程,之后又逐渐复苏。至明中期,为振兴吴中地区的文学,吴中文人掀起"古文辞"运动。虽然"古文辞... 明初,吴中文学因个性张扬而游离于文学主流之外,因而遭受政治打压,陷入全面萧条。此后较长一段时期,吴中文学经历过一个潜长过程,之后又逐渐复苏。至明中期,为振兴吴中地区的文学,吴中文人掀起"古文辞"运动。虽然"古文辞"运动最终走向失败,但却推动了吴中文学的复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吴中文学 “古文辞”
原文传递
元末明初吴中文学的诗歌宗尚——以北郭文人群为中心 被引量:1
5
作者 李茜茜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2-80,共9页
元末明初吴中文学是文学史上一个不能忽视的环节。为了改革元诗弊端,吴中地区北郭文人群普遍推崇唐诗,其中北郭代表诗人高启通过对技艺层面的刻苦钻研,实现了由技艺向情性表现层面的质的转变,更加贴合了北郭文人群的唐诗宗尚,暗合了明... 元末明初吴中文学是文学史上一个不能忽视的环节。为了改革元诗弊端,吴中地区北郭文人群普遍推崇唐诗,其中北郭代表诗人高启通过对技艺层面的刻苦钻研,实现了由技艺向情性表现层面的质的转变,更加贴合了北郭文人群的唐诗宗尚,暗合了明复古运动的主张,显示出高启诗论对矫正明初纤弱诗风之弊的启示作用。入明之后,北郭文人的创作逐渐由表现情性转向歌功颂德,体现出新朝政治压力之下北郭文人的精神困境和诗学转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中文学 诗歌宗尚 北郭文人群 高启 精神困境
下载PDF
论明中叶吴中文学的两极化生存状态
6
作者 王晓辉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3-111,共9页
明中叶是明代文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时期。弘治正德年间,台阁体、茶陵派崛起于前,前七子继之于后,文学复古之浪潮风起云涌。在这股文学复古的大潮中,吴中文学的地位尤为特别。吴中文人一方面以豁达开放的心态与主流文学进行沟通交流,另... 明中叶是明代文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时期。弘治正德年间,台阁体、茶陵派崛起于前,前七子继之于后,文学复古之浪潮风起云涌。在这股文学复古的大潮中,吴中文学的地位尤为特别。吴中文人一方面以豁达开放的心态与主流文学进行沟通交流,另一方面又以坚韧执着的心态维护着本域文学之基本特色。在热闹的明中叶文坛上,处在这种格局中的吴中文学似乎有些尴尬。其实,文学即是“人”学,吴中文学的矛盾性正是源自吴中文人内心的矛盾状态:身居林泉却心存魏阙;徜徉自然又关注自我。或许正是这种包容而独立、息心又立志的两极状态,玉成了斑斓多姿而又风韵独具的吴中文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中叶 吴中文学 主流文学
下载PDF
论成化至正德时期吴中与外界的文学交流
7
作者 刘化兵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5期85-88,108,共5页
成化至正德时期(1465~1521)的吴中文学在保持地域性特色的同时,又与外界文学流派如京师茶陵派、前七子派以及陈庄体诗人有着广泛交流,呈现出开放性特征。有些吴中士人科举胜出后往往融入京师文学群体,并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自己吴中主... 成化至正德时期(1465~1521)的吴中文学在保持地域性特色的同时,又与外界文学流派如京师茶陵派、前七子派以及陈庄体诗人有着广泛交流,呈现出开放性特征。有些吴中士人科举胜出后往往融入京师文学群体,并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自己吴中主体的身份和风格;有的吴中士人虽不出仕,但也能主动利用各种途径寻求与外界的交流,并在交流中保持了自己的主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中文学 茶陵派 前七子派 陈庄派 交流
下载PDF
明中叶吴中文学的创作取向及审美流变
8
作者 王晓辉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71-180,共10页
与传统文人相比,吴中文人的个性观念和生命意识发生了转变。他们不再以科举仕进作为衡量人生价值的唯一标准,而是内倾于自我,更多地将目光投向对自我生存方式和生存环境的考察。在文学创作中,吴中文人背离了古典主义诗歌“兴观群怨”的... 与传统文人相比,吴中文人的个性观念和生命意识发生了转变。他们不再以科举仕进作为衡量人生价值的唯一标准,而是内倾于自我,更多地将目光投向对自我生存方式和生存环境的考察。在文学创作中,吴中文人背离了古典主义诗歌“兴观群怨”的老路,走上了一条以表现个人生活和个性情趣为中心的世俗化之路:内容上舍家国天下,而取生活日常;审美上舍雄浑典厚,而取平淡自然。吴中文人以对自我和生活的深情吟唱为以“复古”为盛的明代文坛注入了一股清新自然的精神活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中文学 沈周 文徵明 唐寅 徐祯卿 蔡羽
下载PDF
明中期吴中文学是否成流派初探
9
作者 李文海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56-58,共3页
明中期吴中地区涌现出以沈周、唐寅、文徵明、祝允明为代表的众多文人,但他们的文学创作长期被书画才艺所掩盖,在文学史上他们是否成一流派也无定论。试图从流派统系、流派盟主、流派风格方面对这一时期的文人、文学进行考察,进而确定... 明中期吴中地区涌现出以沈周、唐寅、文徵明、祝允明为代表的众多文人,但他们的文学创作长期被书画才艺所掩盖,在文学史上他们是否成一流派也无定论。试图从流派统系、流派盟主、流派风格方面对这一时期的文人、文学进行考察,进而确定他们是否构成文学流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中期 吴中文学 流派 考察
下载PDF
明中晚期吴中文学的平等观
10
作者 李祥耀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5期90-98,共9页
明中晚期,吴中文学平等观念渐成。首先,作家对北地文学不再一味赞扬,以刘凤为代表的作家对北地大家的优缺点都有清醒的认知,主张无论何种地域文学,其文学地位一律平等。其次,吴中作家对以代论诗的现象十分不满,他们或以肯定主体天赋为... 明中晚期,吴中文学平等观念渐成。首先,作家对北地文学不再一味赞扬,以刘凤为代表的作家对北地大家的优缺点都有清醒的认知,主张无论何种地域文学,其文学地位一律平等。其次,吴中作家对以代论诗的现象十分不满,他们或以肯定主体天赋为出发点,或以抒情达意为考量,主张平等对待古今文学。在平等对待历代文学方面,张凤翼、张献翼等人都认为历代文学各有可取之处,并将其付诸实践。这种文学平等观念为晚明、清初的文坛提供了良性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中晚期 吴中文学 平等观
下载PDF
唐寅对明中期吴中文学的继承与新变
11
作者 曹小丽 《魅力中国》 2011年第20期322-322,共1页
首先介绍明中期吴中文学的时限划分与地域界定,将明中期吴中文学大致划分为三个时期,并主要通过第二个时期的代表人物唐寅来论述吴中文学在成化年间的传承与新变。明中期吴中文学传统发生的新变主要是基于两种编码方式的结果,即:在... 首先介绍明中期吴中文学的时限划分与地域界定,将明中期吴中文学大致划分为三个时期,并主要通过第二个时期的代表人物唐寅来论述吴中文学在成化年间的传承与新变。明中期吴中文学传统发生的新变主要是基于两种编码方式的结果,即:在原有基础上堆叠一些新的符码,由量的增加而产生激变;或是插入大量的差异性符码,使原来的编码程序发生转变。进而以唐寅的创作为例对由这两种编码方式导致的新变进行论述。旨在通过唐寅的人格、言行及其创作梳理清明中期吴中文学的传承与新变,并从地域变迁的角度进一步把握唐寅文学的成就和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中期 吴中文学 唐寅 博雅 隐逸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