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语音情感识别的语谱特征提取算法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唐闺臣 冯月芹 +2 位作者 梁瑞宇 包永强 赵力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152-156,174,共6页
语音情感识别的精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不同情感间的特征差异性。从分析语音的时频特性入手,结合人类的听觉选择性注意机制,提出一种基于语谱特征的语音情感识别算法。算法首先模拟人耳的听觉选择性注意机制,对情感语谱信号进行时域和频... 语音情感识别的精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不同情感间的特征差异性。从分析语音的时频特性入手,结合人类的听觉选择性注意机制,提出一种基于语谱特征的语音情感识别算法。算法首先模拟人耳的听觉选择性注意机制,对情感语谱信号进行时域和频域上的分割提取,从而形成语音情感显著图。然后,基于显著图,提出采用Hu不变矩特征、纹理特征和部分语谱特征作为情感识别的主要特征。最后,基于支持向量机算法对语音情感进行识别。在语音情感数据库上的识别实验显示,提出的算法具有较高的语音情感识别率和鲁棒性,尤其对于实用的烦躁情感的识别最为明显。此外,不同情感特征间的主向量分析显示,所选情感特征间的差异性大,实用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音情感识别 听觉选择性注意 语谱 支持向量机
下载PDF
新的听觉注意显著图计算模型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王雪君 夏秀渝 +1 位作者 张欣 何培宇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142-1147,共6页
外源性听觉注意计算模型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计算声学信号的听觉显著图,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有效的自底而上听觉显著图计算模型。该模型首先通过听觉外周计算模型处理得到信号每个频率通道的听觉神经响应,并对各通道分帧求短时能量得... 外源性听觉注意计算模型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计算声学信号的听觉显著图,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有效的自底而上听觉显著图计算模型。该模型首先通过听觉外周计算模型处理得到信号每个频率通道的听觉神经响应,并对各通道分帧求短时能量得到听觉图谱,然后以听觉流的时间特性为基础,采用高斯滤波器组对各通道能量谱进行不同尺度的时域滤波,再利用中心-周边差算子计算各频率通道的听觉显著度,最后将各通道听觉显著度线性合并得到声学信号的听觉显著图。本文对不同声学信号、信噪比进行实验研究,仿真结果及分析表明该听觉显著图计算模型比现有模型能更准确地计算声学信号的显著度,突出信号突变时刻的显著性,对低信噪比信号也有较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觉选择性注意 听觉显著图 显著 外源注意
下载PDF
基于方位特征的听觉选择性注意计算模型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吕菲 夏秀渝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34-644,共11页
经典的听觉注意计算模型主要针对声音强度、频率、时间等初级听觉特征进行研究,这些特征不能较好地模拟听觉注意指向性,必须寻求更高级的听觉特征来区分不同声音.根据听觉感知机制,本文基于声源方位特征和神经网络提出了一种双通路信息... 经典的听觉注意计算模型主要针对声音强度、频率、时间等初级听觉特征进行研究,这些特征不能较好地模拟听觉注意指向性,必须寻求更高级的听觉特征来区分不同声音.根据听觉感知机制,本文基于声源方位特征和神经网络提出了一种双通路信息处理的自下而上听觉选择性注意计算模型.模型首先对双耳信号进行预处理和频谱分析;然后,将其分别送入where通路和what通路,其中where通路用于提取方位特征参数,并利用神经网络提取声源的局部方位特征,接着通过局部特征聚合和全局优化法得到方位特征显著图;最后,根据方位特征显著图提取主导方位并作用于what通路,采用时频掩蔽法分离出相应的主导音.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引入方位特征作为聚类线索,利用多级神经网络自动筛选出值得注意的声音对象,实时提取复杂声学环境中的主导音,较好地模拟了人类听觉的方位分类机制、注意选择机制和注意转移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觉选择性注意 方位特征 自下而上 神经网络
下载PDF
听觉选择性注意的可塑性及其神经机制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朱莉 郑奋 +2 位作者 邓娟 闫铮 徐晓玲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47-661,共15页
本文旨在研究音乐训练是否能增强基于音高和空间位置的听觉选择性注意力,以及音乐训练对听觉可塑性的神经机制.听觉感知实验中,受试者根据音高差异或空间位置差异,选择两个同时播放的数字之一.听觉认知实验在安静和噪声环境中播放频率... 本文旨在研究音乐训练是否能增强基于音高和空间位置的听觉选择性注意力,以及音乐训练对听觉可塑性的神经机制.听觉感知实验中,受试者根据音高差异或空间位置差异,选择两个同时播放的数字之一.听觉认知实验在安静和噪声环境中播放频率分辨率不同的复合音,记录受试者听觉脑干频率跟随响应(frequency-following responses,FFRs).本文提出分析FFR的四种方法,即包络相关频率跟随响应(envelope-related frequency-following response,FFRENV)的短时锁相值、瞬时相位差极性图、相位差均值矢量以及时间细节结构相关频率跟随响应(temporal-fine-structure-related frequency-following response,FFRTFS)的幅度谱信噪比.实验结果表明,在完成基于音高的任务时,受过音乐训练的受试者准确率更高、反应时间更短.外界噪声不影响两组人群在基频(fundamental frequency,F0)的神经元锁相能力,但是显著降低了谐波处的神经元锁相能力.受过音乐训练的受试者的神经元在基频处的锁相能力和谐波处抗噪能力均增强,且其FFRTFS幅度谱信噪比与基于音高的行为学准确率呈正相关.因此,受过音乐训练的受试者其音高选择性注意感知能力的提高取决于认知神经能力的增强,经过音乐训练后,F0处FFRENV的锁相能力、谐波处FFRTFS的抗噪和持续锁相能力以及谐波处FFRTFS幅度谱信噪比均明显增强.音乐训练对听觉选择性注意具有显著的可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觉可塑 频率跟随响应 听觉选择性注意 神经机制 音高 音乐训练
下载PDF
幅度调制稳态听觉刺激脑电信号响应及选择性注意力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郑德智 贾弘茹 +3 位作者 姜凤敏 朱美意 那睿 张帅磊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45-1052,共8页
闭锁症患者不能自主控制眼球运动,无法使用视觉刺激脑-机接口(BCI)技术实现意识交流,听觉刺激脑-机接口技术不受视觉限制,可实现这类患者的意识交流,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对不同受试者在幅度调制频率变化的听觉诱发刺激下的响应特征进行... 闭锁症患者不能自主控制眼球运动,无法使用视觉刺激脑-机接口(BCI)技术实现意识交流,听觉刺激脑-机接口技术不受视觉限制,可实现这类患者的意识交流,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对不同受试者在幅度调制频率变化的听觉诱发刺激下的响应特征进行研究,获得人体大脑听觉通频带的幅频特性。然后,基于受试者的听觉通频带频率特征,设计了全新的听觉选择注意力实验范式,选择响应幅值较强的刺激频率作为受试者的刺激频率,并提出了改进的空间相干脑电(EEG)信号解算方法,提高了算法的鲁棒性,获得了相对更高的准确率,受试者通过注意力选择实现脑-机接口的二分类控制。实验获得了不同受试者的大脑听觉通频带频率特征,得到了人体大脑在35~94 Hz调制频率范围内的听觉幅频特性曲线,发现了响应幅值在35~44 Hz调制频率范围最强。利用改进的空间相干算法,将提出的基于通频带特征的实验范式和固定频率组合的实验范式进行比较,由3名受试者的对比实验表明,所提实验范式和改进的空间相干算法获得了更高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觉脑-机接口(BCI) 听觉稳态反应 听觉选择性注意 空间相干 听觉通频带
下载PDF
基于稀疏字典的听觉显著性计算 被引量:2
6
作者 陈曦 夏秀渝 《计算机系统应用》 2016年第4期201-205,共5页
听觉注意显著性计算模型是研究听觉注意模型的基本问题,显著性计算中选择合适的特征是关键,本文从特征选择的角度提出了一种基于稀疏字典学习的听觉显著性计算模型.该模型首先通过K-SVD字典学习算法学习各种声学信号的特征,然后对字典... 听觉注意显著性计算模型是研究听觉注意模型的基本问题,显著性计算中选择合适的特征是关键,本文从特征选择的角度提出了一种基于稀疏字典学习的听觉显著性计算模型.该模型首先通过K-SVD字典学习算法学习各种声学信号的特征,然后对字典集进行归类整合,以选取的特征字典为基础,采用OMP算法对信号进行稀疏表示,并直接将稀疏系数按帧合并得到声学信号的听觉显著图.仿真结果表明该听觉显著性计算模型在特征选择上更符合声学信号的自然属性,基于基础特征字典的显著图可以突出噪声中具有结构特征的声信号,基于特定信号特征字典的显著图可以实现对特定声信号的选择性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觉选择性注意 听觉显著图 显著 字典学习
下载PDF
中年人听觉选择性注意的老化:来自事件相关电位(ERP)的证据
7
作者 李商 马慕云 +7 位作者 林晓冰 陈幸明 巫春婉 廖媚 陈怡君 江丽晶 曾翠芳 党彩萍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51-658,共8页
目的:探讨听觉选择性注意的老化是否出现在中年期。方法:参考Go/NoGo实验范式,采用E-prime2.0编制听觉选择性注意任务(选择和抑制条件),对20名中年和21名配对青年两组人群进行测试,同时用ERP记录脑电数据,最后用MATLAB(R2013b)和SPSS 1... 目的:探讨听觉选择性注意的老化是否出现在中年期。方法:参考Go/NoGo实验范式,采用E-prime2.0编制听觉选择性注意任务(选择和抑制条件),对20名中年和21名配对青年两组人群进行测试,同时用ERP记录脑电数据,最后用MATLAB(R2013b)和SPSS 16.0软件分析任务效应和年龄效应。结果:第一,任务效应显著,即在额区(Fz电极点)选择条件诱发的N1波幅比抑制条件更负更大(F_((2,78))=10.89,η_(p)^(2)=0.22,P<0.01);抑制条件诱发的P2波幅比选择条件更正更大(F_((1,39))=52.13,η_(p)^(2)=0.57,P<0.001);第二,年龄效应显著:(1)中年组的N1波幅比青年组更负更大(F_((1,39))=10.91,η_(p)^(2)=0.22,P<0.01);(2)中年组N1和P2的潜伏期都显著长于青年组(F_((1,39))=8.05,η_(p)^(2)=0.17,P<0.01;F_((1,39))=79.02,η_(p)^(2)=0.67,P<0.001);(3)选择和抑制条件上,N1波幅和N1与P2的潜伏期均体现了注意老化,但在抑制上比选择上体现得更多。结论:中年人出现了听觉选择性注意的老化,且主要体现在抑制活动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觉选择性注意 老化 事件相关电位 N1 P2 中年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