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研究耳蜗植入术后听觉言语康复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听觉行为分级(CAP)、言语可懂度分级(SIR)及视频和录音言语清晰度分析法分别对295例人工耳蜗植入术后患者进行听觉言语康复效果评估。结果 2例蜗神经细小合并内耳畸形患者...目的研究耳蜗植入术后听觉言语康复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听觉行为分级(CAP)、言语可懂度分级(SIR)及视频和录音言语清晰度分析法分别对295例人工耳蜗植入术后患者进行听觉言语康复效果评估。结果 2例蜗神经细小合并内耳畸形患者开机听阈为45 d B,其余听阈为25~40 d B。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助听器的佩戴、植入年龄、植入后时间、术前残余听力、内耳畸形程度、脑白质病变对CAP及SI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手术方法、中耳炎、Waardenburg综合征对CAP、SI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植入后时间、脑白质病变与CAP、SIR显著相关。结论大部分患者可从人工耳蜗植入术中获得满意效果,其听觉言语康复程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展开更多
目的调查分析不同家庭状况对学龄前人工耳蜗植入儿童术后听觉言语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对2013年2月~2014年4月75例行单侧人工耳蜗植入术的1~6岁儿童分别在术前及术后3、6、12个月进行听觉行为分级标准(categories of auditory perfor...目的调查分析不同家庭状况对学龄前人工耳蜗植入儿童术后听觉言语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对2013年2月~2014年4月75例行单侧人工耳蜗植入术的1~6岁儿童分别在术前及术后3、6、12个月进行听觉行为分级标准(categories of auditory performance,CAP)和言语可懂度分级标准(speech intelligibility rating,SIR)评估,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家庭状况(常居地、就学地点、经济状况、语言、主要教育者及其文化水平)儿童术后12个月听觉言语分级差异。结果 75例患儿人工耳蜗植入术前及术后3、6、12个月CAP平均分级分别为1.00、2.60、4.73、6.50级,SIR平均分级分别为1.00、1.54、2.51、3.53级,每相邻2个时间段的分级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经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去大城市就学、说普通话家庭和家庭主要教育者为父母的儿童术后12个月CAP分级高;术后12个月说普通话家庭儿童的SIR分级高于说方言家庭儿童;家庭主要教育者的文化程度越高,术后12个月时患儿的CAP及SIR分级越高。结论儿童术后听觉言语康复效果与康复时间和家庭教育氛围有明显关系,家庭成员文化程度越高,交流语言为普通话者术后康复效果好。展开更多
目的:人工耳蜗植入的主要目的是恢复语前聋患儿听觉功能,使其获得正常的言语发育、学习和社交能力,改善其生活质量。以往的研究多集中于单纯听觉或言语能力的改善。本研究评估人工耳蜗植入术后患者听觉言语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探...目的:人工耳蜗植入的主要目的是恢复语前聋患儿听觉功能,使其获得正常的言语发育、学习和社交能力,改善其生活质量。以往的研究多集中于单纯听觉或言语能力的改善。本研究评估人工耳蜗植入术后患者听觉言语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探索人工耳蜗植入术对患者听觉言语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2021年2月采用便利抽样法,在湖南省某三级甲等医院人工耳蜗植入随访中心数据库中抽取171例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的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听觉行为分级量表(Categories of Auditory Performance,CAP)、父母版言语空间特性问卷(Speech/Spatial and Qualities of Hearing Scale-Parents’Version,SSQ-P)、听力植入体使用儿童的家庭生活质量问卷(Children Using Hearing Implants Quality of Life,CuHI-QoL)对入选青少年患者家属进行调查。采用t检验与方差分析探讨不同年龄段(<2.5岁组、2.5~4.5岁组与>4.5岁年组)在术后不同时段(<2.5年组、2.5~4.5年组与>4.5年组)患者的听觉言语能力及家庭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其相关性;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患者生活质量与评价听觉能力的量表(CAP、言语感知、空间听力、其他听力特征)得分的关系。结果:术后<2.5年组的患者CAP和SSQ-P评分均低于2.5~4.5年组与>4.5年组(均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术后年限和CuHI-QoL评分(父母期望、生活质量)分别与CAP、SSQ-P及其维度评分呈正相关(均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示CAP评分和言语感知能力是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R2=0.170,P<0.01)。结论:术后2.5年为患者听觉语言能力的增长期,稳定后增长速度变缓。随着术后年限的延长,患者的听觉言语能力逐渐增强,生活质量逐步提高。展开更多
目的探究听觉诱发电位(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AEP)检查P1波峰、P1潜伏期与外中耳畸形患儿术后听觉行为分级(CAP)及言语可懂度分级(SIR)的相关性及对听力改善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外中耳畸形患儿82例,比较...目的探究听觉诱发电位(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AEP)检查P1波峰、P1潜伏期与外中耳畸形患儿术后听觉行为分级(CAP)及言语可懂度分级(SIR)的相关性及对听力改善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外中耳畸形患儿82例,比较术前、术后12个月P1波峰、P1潜伏期、CAP、SIR分级,分析其相关性,采用有意义听觉整合量表(MAIS)评分评价术后12个月患儿听力康复情况,比较患儿临床资料、P1波峰、P1潜伏期,评价P1波峰、P1潜伏期对听力改善的评估价值。结果术后12个月P1波峰低于术前,P1潜伏期短于术前,CAP、SIR分级高于术前(P<0.05);术前、术后12个月P1波峰、P1潜伏期与CAP、SIR分级均呈负相关(P<0.05);不同MAIS评分患儿术前听力损失程度、术前、术后12个月后CAP、SIR分级、P1波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1波峰、P1潜伏期联合评估听力改善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最大,为0.872,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4.19%、85.00%。结论P1波峰、P1潜伏期与外中耳畸形患儿术后CAP、SIR分级均存在负相关性,采用AEP检查P1波峰、P1潜伏期在评估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听力改善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研究耳蜗植入术后听觉言语康复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听觉行为分级(CAP)、言语可懂度分级(SIR)及视频和录音言语清晰度分析法分别对295例人工耳蜗植入术后患者进行听觉言语康复效果评估。结果 2例蜗神经细小合并内耳畸形患者开机听阈为45 d B,其余听阈为25~40 d B。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助听器的佩戴、植入年龄、植入后时间、术前残余听力、内耳畸形程度、脑白质病变对CAP及SI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手术方法、中耳炎、Waardenburg综合征对CAP、SI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植入后时间、脑白质病变与CAP、SIR显著相关。结论大部分患者可从人工耳蜗植入术中获得满意效果,其听觉言语康复程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文摘目的:人工耳蜗植入的主要目的是恢复语前聋患儿听觉功能,使其获得正常的言语发育、学习和社交能力,改善其生活质量。以往的研究多集中于单纯听觉或言语能力的改善。本研究评估人工耳蜗植入术后患者听觉言语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探索人工耳蜗植入术对患者听觉言语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2021年2月采用便利抽样法,在湖南省某三级甲等医院人工耳蜗植入随访中心数据库中抽取171例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的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听觉行为分级量表(Categories of Auditory Performance,CAP)、父母版言语空间特性问卷(Speech/Spatial and Qualities of Hearing Scale-Parents’Version,SSQ-P)、听力植入体使用儿童的家庭生活质量问卷(Children Using Hearing Implants Quality of Life,CuHI-QoL)对入选青少年患者家属进行调查。采用t检验与方差分析探讨不同年龄段(<2.5岁组、2.5~4.5岁组与>4.5岁年组)在术后不同时段(<2.5年组、2.5~4.5年组与>4.5年组)患者的听觉言语能力及家庭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其相关性;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患者生活质量与评价听觉能力的量表(CAP、言语感知、空间听力、其他听力特征)得分的关系。结果:术后<2.5年组的患者CAP和SSQ-P评分均低于2.5~4.5年组与>4.5年组(均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术后年限和CuHI-QoL评分(父母期望、生活质量)分别与CAP、SSQ-P及其维度评分呈正相关(均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示CAP评分和言语感知能力是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R2=0.170,P<0.01)。结论:术后2.5年为患者听觉语言能力的增长期,稳定后增长速度变缓。随着术后年限的延长,患者的听觉言语能力逐渐增强,生活质量逐步提高。
文摘目的探究听觉诱发电位(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AEP)检查P1波峰、P1潜伏期与外中耳畸形患儿术后听觉行为分级(CAP)及言语可懂度分级(SIR)的相关性及对听力改善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外中耳畸形患儿82例,比较术前、术后12个月P1波峰、P1潜伏期、CAP、SIR分级,分析其相关性,采用有意义听觉整合量表(MAIS)评分评价术后12个月患儿听力康复情况,比较患儿临床资料、P1波峰、P1潜伏期,评价P1波峰、P1潜伏期对听力改善的评估价值。结果术后12个月P1波峰低于术前,P1潜伏期短于术前,CAP、SIR分级高于术前(P<0.05);术前、术后12个月P1波峰、P1潜伏期与CAP、SIR分级均呈负相关(P<0.05);不同MAIS评分患儿术前听力损失程度、术前、术后12个月后CAP、SIR分级、P1波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1波峰、P1潜伏期联合评估听力改善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最大,为0.872,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4.19%、85.00%。结论P1波峰、P1潜伏期与外中耳畸形患儿术后CAP、SIR分级均存在负相关性,采用AEP检查P1波峰、P1潜伏期在评估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听力改善方面具有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