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什么”句否定意义的形成与识解机制 被引量:41
1
作者 袁毓林 刘彬 《世界汉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03-317,共15页
本文主要探讨疑问代词"什么"的否定用法及其成因,揭示表示否定意义的"什么"句的语义形成与识解机制。文章首先描写了"什么"句表示否定意义的七种主要环境,指出这种"什么"句主要表示对某种事物... 本文主要探讨疑问代词"什么"的否定用法及其成因,揭示表示否定意义的"什么"句的语义形成与识解机制。文章首先描写了"什么"句表示否定意义的七种主要环境,指出这种"什么"句主要表示对某种事物(或性状、行为、观点等)的合理性的否定,也就是认为它不具有合理性。文章还指出,疑问代词"什么"表示否定往往是对"引述内容"的否定,是一种元语言否定(即语用否定),而不是语义否定。接着,文章着重揭示了"什么"句表示否定意义的内在原因:"什么"所否定的对象在意义上往往具有"反通常性"的特点,说话人由反常的迹象而心生疑惑;在"疑善信恶"原则的指导下,对相关的事情进行否定性猜测,即不相信某种正面和积极的可能性,转而相信某种负面和消极的可能性,从而使得整个"什么"句涌现出否定意义,即否定某种事物或行为的合理性。同时,文章还揭示了听话人在识解表示否定意义的"什么"句时所采取的策略,即基于"疑善信恶"这种反常思想。最后,文章还探讨了疑问和否定的相通性:疑问和否定都是一种否定性语境,都具有向下蕴涵的语义推理特点,并且可以允准否定极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什么” 元语言否定 疑善信恶 语义识解策略 向下蕴涵 否定极项
原文传递
“和”“或(者)”替代的机制及相关的辖域关系 被引量:2
2
作者 彭家法 李天一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55-566,639,共13页
多种结构存在“和”“或(者)”相互替代的现象,这些结构包括:否定结构、表囊括所有的条件句和假设句、全称量化句、唯一性结构等。“或(者)”在向下蕴涵语境下作子集解读,“和”与其他运算符共现时的语义辖域为并列连词(∧)取宽域,其他... 多种结构存在“和”“或(者)”相互替代的现象,这些结构包括:否定结构、表囊括所有的条件句和假设句、全称量化句、唯一性结构等。“或(者)”在向下蕴涵语境下作子集解读,“和”与其他运算符共现时的语义辖域为并列连词(∧)取宽域,其他运算符(X)取窄域(Xp∧Xq),这是不同结构中“和”“或(者)”替代的条件。从可能世界的角度可以将替代结构分为两大类,一类具有[+单选]的性质,一类具有[+全选]的性质。“和”“或(者)”的替代机制还受词汇语义特征、语境等因素的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 “或(者)” 向下蕴涵 子集解读 辖域关系 可能世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