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11文学”:新世纪美英文学的审美转向? |
张和龙
|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1
|
|
2
|
小说何为?——从麦克尤恩的《星期六》看小说的功能 |
宋艳芳
|
《国外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9
|
|
3
|
后9·11文学的幻想:厄普代克的《恐怖分子》 |
罗小云
|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0
|
|
4
|
论《安德鲁的大脑》中的叙事治疗机制 |
袁源
|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
2017 |
3
|
|
5
|
边缘生存的想像:罗斯的《反美阴谋》中的另类历史 |
罗小云
|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
2012 |
2
|
|
6
|
挥之不去的梦魇:保罗·奥斯特《黑暗中的人》的创伤叙事 |
魏婷
|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8 |
1
|
|
7
|
“后9·11”文学中西方“紧急状态”解析 |
吴荣兰
|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
|
2019 |
0 |
|
8
|
从不舒适的地带到疗伤之所——乔纳森·弗兰岑小说家庭主题探析 |
路遥
|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0 |
|
9
|
美国后9·11文学的伦理阐释 |
任冰
|
《活力》
|
2016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