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中国口译理论话语体系的建构 被引量:11
1
作者 任文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1-26,127-128,共6页
较长时间以来,针对口译理论建构问题,中国口译学界存在几种较为普遍的观点或心态:口译学科"无"理论;中国口译研究欠缺传统理论话语资源;世界范围内口译研究的"欧洲/西方中心主义"即便是一个事实,却未必是一个问题... 较长时间以来,针对口译理论建构问题,中国口译学界存在几种较为普遍的观点或心态:口译学科"无"理论;中国口译研究欠缺传统理论话语资源;世界范围内口译研究的"欧洲/西方中心主义"即便是一个事实,却未必是一个问题。鉴于此,笔者首先从理论的定义、呈现方式和性质出发,论证国内外提出的各种口译理论样态并不少见。其次,从张佩瑶对"翻译话语"的论述出发,提出中国存在有待发掘与整理的较为丰富的传统口译话语资源。第三,从中国口译实践、教育和研究的现状出发,探讨中国口译学者如何通过"内视与外眺"、"后顾与前瞻"等方式,对口译研究中的"西方中心主义"进行反拨,为口译理论话语体系建构做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口译话语 口译理论建构 内视外眺 后顾前瞻
原文传递
略论徐悲鸿与林风眠比较研究的理论价值与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程明震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10,161,共3页
本文以徐悲鸿与林风眠作为研究对象,从一元与多元、专横与兼容、后顾与前瞻三方面展开,对徐悲鸿与林风眠的艺术观念、艺术思想、作品定位进行比较分析和价值判断,其意义在于通过此课题的研究,有利于我们重新看待中国与世界的关系,认清... 本文以徐悲鸿与林风眠作为研究对象,从一元与多元、专横与兼容、后顾与前瞻三方面展开,对徐悲鸿与林风眠的艺术观念、艺术思想、作品定位进行比较分析和价值判断,其意义在于通过此课题的研究,有利于我们重新看待中国与世界的关系,认清中国美术的现状,并能于新时代激发艺术的创造性,以期树立中国现代艺术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悲鸿林风眠 一元多元 专横兼容 后顾前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