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影响后路腰椎椎间融合固定的因素及其预防对策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彩华 吴金伟 黄伟韬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5期30-32,共3页
目的探讨后路腰椎椎间融合固定术后伴发融合器移位的硬性因素及相应的预防策略。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行后路腰椎椎间融合固定术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术后均对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调查,对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目的探讨后路腰椎椎间融合固定术后伴发融合器移位的硬性因素及相应的预防策略。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行后路腰椎椎间融合固定术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术后均对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调查,对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及统计,并且探讨相应处理策略。结果在术后随访6个月,显示7例患者伴发融合器移位情况,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1. 67%(7/60),发生移位的7例患者并发症发生原因同融合器选择不当、术前未进行影像学合理评估、术中操作不规范及未进行有效固定等因素有关。结论对于实施后路腰椎椎间融合固定术的患者,术后伴发融合器移位的因素众多,为此需要采取合理的预防策略,以促进患者康复及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腰椎融合固定术 影响因素 预防策略
下载PDF
后路腰椎植骨融合固定术与经椎间孔椎体间植骨融合固定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对比 被引量:9
2
作者 王建武 赵强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1年第3期357-359,共3页
目的后路腰椎植骨融合固定术与经椎间孔椎体间植骨融合固定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4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21例患者采用后路腰椎植骨融合固定术治疗,视作... 目的后路腰椎植骨融合固定术与经椎间孔椎体间植骨融合固定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4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21例患者采用后路腰椎植骨融合固定术治疗,视作对照组,21例患者采用经椎间孔椎体间植骨融合固定术治疗,视作观察组,对比2组围术期指标、手术前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腰腿痛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各项围术期指标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术后1个月的腰腿痛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更低(P<0.05);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术后1个月的ODI更低(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低于对照组的19%χ^(2)=7.469 5,P<0.05)。结论经椎间孔椎体间植骨融合固定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优于后路腰椎植骨融合固定术,利于改善患者术后腰椎功能,减轻腰腿痛程度,且并发症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移位 后路腰椎植骨融合固定术 植骨融合固定术 治疗结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