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显微镜辅助下前路颈椎间盘切除融合内固定术与后路经皮颈椎内镜下椎间盘摘除术治疗单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2年疗效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廖从刚 杜宇 +3 位作者 任强 陈飚 朱军 陈亮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CSCD 2023年第6期547-553,共7页
目的:对比显微镜辅助下前路颈椎间盘切除融合内固定术(ACDF)与后路经皮颈椎内镜下椎间盘摘除术(PPECD)治疗单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51例单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并接受手术治疗患者的... 目的:对比显微镜辅助下前路颈椎间盘切除融合内固定术(ACDF)与后路经皮颈椎内镜下椎间盘摘除术(PPECD)治疗单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51例单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并接受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显微镜辅助下ACDF组25例,PPECD组26例。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住院时间和手术并发症。采用颈肩部/上肢的痛觉视觉模拟评分(VAS)和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的组内和组间差异。24个月随访时记录颈部功能障碍指数(NDI),与术前比较并计算改善率,拍摄颈椎动力位X线片观察颈椎稳定性。结果:两组患者均完成24个月随访,NDI改善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及住院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MacNab疗效评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PECD组患者术后1、3个月的VAS评分优于ACDF组(P<0.05),但术后6、12、24个月随访时V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24个月随访颈椎动力位X线片未见邻近节段退变加重及椎体不稳等影像表现。结论:显微镜辅助下ACDF与PPECD治疗单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短期疗效均满意,前者手术时间短且术中透视次数少,后者创伤小、住院时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镜 颈椎内镜 前路颈椎间盘切除融合内固定 后路颈椎内镜椎间盘摘除术 根型颈椎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