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谈英语名词性从句的译法
1
作者 俞书琼 凌勇 《才智》 2011年第35期188-189,共2页
笔者多年在高校从事英语语法和翻译教学工作,在教学实践中,切身感受到名词性从句的翻译非常具有灵活性。有些可按原句的句序翻译,有些则不然,而要采取一些其它方法处理,本文主要阐述名词性从句不按正常句序的翻译方法。
关键词 主句 从句 句序
原文传递
藏族翻译史概述 被引量:5
2
作者 达哇才让 《民族翻译》 2012年第1期22-30,共9页
藏文翻译在传承藏族传统文化,吸收外来文明,推动藏文化的演变、发展、繁荣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从藏族早期翻译、松赞干布至甘丹颇章时期翻译、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翻译三个方面概述了藏族翻译史。
关键词 藏族 概述
下载PDF
论康拉德小说的叙事技巧 被引量:3
3
作者 刘旭彩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115-117,共3页
康拉德的叙述技巧不仅是复杂多变的,而且充满悬念,深刻地反映着主题。他的叙述技巧表现为灵活性和流动性,以马洛作为主要叙述者,既是故事的叙述者和参与故事情节的主要人物,也是帮助作者完成控制小说素材中的距离技巧的关键人物;“距离... 康拉德的叙述技巧不仅是复杂多变的,而且充满悬念,深刻地反映着主题。他的叙述技巧表现为灵活性和流动性,以马洛作为主要叙述者,既是故事的叙述者和参与故事情节的主要人物,也是帮助作者完成控制小说素材中的距离技巧的关键人物;“距离观”的运用主要是在作品时间上、空间上和态度上的距离变化中体现出的;“置后译解”来描写康拉德的印象主义叙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技巧 “距离观” “置解”
下载PDF
“先看后译”——一项关于实用翻译教学的实证研究
4
作者 孙乃荣 张尚莲 姚爽 《海外英语》 2013年第6X期146-148,182,共4页
文章分析了传统实用翻译教学的现状,提出了在"功能目的论"和"看易写"以及"模仿-借用-创新"等理念支持下,实施"先看后译"的教学方法。通过一项教学实验,该文从翻译速度,选词,句子结构等方面分... 文章分析了传统实用翻译教学的现状,提出了在"功能目的论"和"看易写"以及"模仿-借用-创新"等理念支持下,实施"先看后译"的教学方法。通过一项教学实验,该文从翻译速度,选词,句子结构等方面分析比较了实验班和对照班的译文结果,从而证明了"先看后译"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用翻教学 功能目的论 选词 句子结构 先看
下载PDF
后殖民主义视域下的翟译《醉翁亭记》简析 被引量:6
5
作者 喻海燕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40-41,共2页
本文对《醉翁亭记》原作的主题风格、语言技巧和背景知识进行了剖析。从译者身份、翻译目的、翻译策略和技巧等方面,结合后殖民主义译论对翟译《醉翁亭记》进行了评析。
关键词 原作 殖民主义 评析
下载PDF
观赏植物品种文化负载名的歇后式英译模式建构
6
作者 李卫清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4期61-65,共5页
观赏植物品种文化负载名因中英文化的差异,翻译起来颇有难度,因此翻译中避繁就简、文化缩水的倾向屡见不鲜。受中国歇后语结构的启发,建构植物品种文化负载名的歇后式英译模式,即"迻译—解译",旨在为此类翻译提供一种思路,尽... 观赏植物品种文化负载名因中英文化的差异,翻译起来颇有难度,因此翻译中避繁就简、文化缩水的倾向屡见不鲜。受中国歇后语结构的启发,建构植物品种文化负载名的歇后式英译模式,即"迻译—解译",旨在为此类翻译提供一种思路,尽可能减少英译时的文化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品种文化负载名 式英模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