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98篇文章
< 1 2 8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明代徽州汪公入黔考——兼论贵州屯堡移民社会的建构 被引量:42
1
作者 万明 《中国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35-148,共14页
在贵州安顺屯堡地区,人们大多以明初屯军后裔自居,始于徽州、随后移入贵州的正月十八抬汪公的古风犹存,对汪公的信仰远远超过了祖先崇拜的范畴,汪公成为屯堡的保护神。本文在对屯堡进行社会调查的基础上,从家族入手,追寻徽州汪氏家族一... 在贵州安顺屯堡地区,人们大多以明初屯军后裔自居,始于徽州、随后移入贵州的正月十八抬汪公的古风犹存,对汪公的信仰远远超过了祖先崇拜的范畴,汪公成为屯堡的保护神。本文在对屯堡进行社会调查的基础上,从家族入手,追寻徽州汪氏家族一支与汪公入黔的关系,探讨作为社会文化现象的抬汪公仪式在屯堡移植和保存的意蕴,并以此作为探究文化与国家、社会之间互动关系的一个视角,说明明初大规模军事移民的国家行为,伴随着文化移植和文化认同的过程,国家观念通过文化传播深入民间社会,同时民间信仰起了社会整合作用。文化在国家和社会二者之间架起了沟通之桥,不仅参与了移民社会的建构,而且产生了一种令人震撼的力量,延续至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民社会 贵州 徽州 建构 明代 社会文化现象 祖先崇拜 社会调查 互动关系 国家行为 军事移民 文化认同 文化移植 民间社会 文化传播 国家观念 整合作用 民间信仰 保护神 明初 家族 作为 后裔 仪式
原文传递
敦煌归义军曹氏统治者为粟特后裔说 被引量:37
2
作者 荣新江 《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5-72,共8页
848— 10 3 6年间以敦煌为中心存在的归义军政权 ,大体上可以分成两个阶段 ,以 914年为界 ,前期由张氏家族掌权 ,后期由曹氏掌权。前后期的归义军政权 ,在内政和外交等方面 ,有许多明显的不同 ,迄今没有圆满的解说。本文提出曹氏统治者... 848— 10 3 6年间以敦煌为中心存在的归义军政权 ,大体上可以分成两个阶段 ,以 914年为界 ,前期由张氏家族掌权 ,后期由曹氏掌权。前后期的归义军政权 ,在内政和外交等方面 ,有许多明显的不同 ,迄今没有圆满的解说。本文提出曹氏统治者出自粟特后裔 ,并从敦煌粟特曹姓的来源、粟特人担任归义军要职的情况、曹氏与回鹘于阗的联姻、粟特人在曹氏政权中的地位等方面加以论证 ,从而对曹氏政权的特性及其对敦煌历史的贡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义军 粟特人 敦煌 后裔 政权 统治者 联姻 内政 外交 情况
原文传递
太昊和少昊传说的考古学研究 被引量:34
3
作者 栾丰实 《中国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3-18,共16页
全面分析先秦两汉关于太昊和少昊的传说可知 ,太昊和少昊都属于古史传说时期的较早阶段 ,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是古代东方地区两个主要的支系 ,或可称为两大部族。据有关文献的注解和太昊、少昊后裔的居住区域 ,一般认为太昊部族主要... 全面分析先秦两汉关于太昊和少昊的传说可知 ,太昊和少昊都属于古史传说时期的较早阶段 ,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是古代东方地区两个主要的支系 ,或可称为两大部族。据有关文献的注解和太昊、少昊后裔的居住区域 ,一般认为太昊部族主要分布于豫东、皖北和鲁西南地区 ,少昊部族主要分布于鲁中南地区 ,向北可延伸到鲁北中部一带。距今 50 0 0年前后 ,豫东、皖北和鲁西南地区是大汶口文化的分布区 ,其居民应为传说中的太昊部族。这一地区的大汶口文化和海岱地区东部的同时期文化之间具有较多的共性 ,进而可以推定其自东部的沂沭河流域迁徙而来。少昊部族所处的时代大体与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相当 ,结合传说中少昊部族的地望 ,即主要分布于泰山南北两侧地区 ,可以认为这一地区的大汶口文化 (至少是晚期 )应是少昊部族所创造的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昊 太昊 大汶口文化 考古学研究 古史传说 后裔 两汉 时期 时代 地望
原文传递
安禄山等杂胡的内亚文化背景——兼论粟特人的“内亚化”问题 被引量:18
4
作者 钟焓 《中国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7-84,共18页
本文通过对史书中有关安禄山等杂胡记载的考察,论述了唐代活动在北方的原出粟特地区的“杂胡”在文化上所受到的突厥等内亚游牧民族的各种影响,并结合个案指出当时的“杂胡”实际上并不具有统一的族属意识,其成员认同胡人还是突厥往往... 本文通过对史书中有关安禄山等杂胡记载的考察,论述了唐代活动在北方的原出粟特地区的“杂胡”在文化上所受到的突厥等内亚游牧民族的各种影响,并结合个案指出当时的“杂胡”实际上并不具有统一的族属意识,其成员认同胡人还是突厥往往要视个人具体情况而定。此外文章还揭示了粟特后裔在晚唐五代的进一步“内亚化”,从而动态地分析了入居北方边境地带的粟特人所经历的文化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粟特人 文化背景 游牧民族 晚唐五代 文化变迁 突厥 北方 史书 族属 后裔
原文传递
吐蕃统治下的敦煌粟特人 被引量:18
5
作者 郑炳林 王尚达 《中国藏学》 CSSCI 1996年第4期43-53,共11页
唐沙州敦煌县从化乡是敦煌粟待人建立的聚落,以安城为中心形成了以粟特人为主体的贸易集市,集市的管理人员和行头几乎全部由粟特人担任。纪末,敦煌被吐蕃占领,在吐蕃统治敦煌这60余年里粟特人处境怎样?他们在政治、经济上的势力及... 唐沙州敦煌县从化乡是敦煌粟待人建立的聚落,以安城为中心形成了以粟特人为主体的贸易集市,集市的管理人员和行头几乎全部由粟特人担任。纪末,敦煌被吐蕃占领,在吐蕃统治敦煌这60余年里粟特人处境怎样?他们在政治、经济上的势力及其变化如何?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对此还没有专文论述。池田温先生《八世纪中叶敦煌的粟特人聚落》一文认为粟特人作为一个聚落“在八世纪末吐著占据敦煌时就基本消亡了,其中有势力的人有的归还了本国,有的散入回鹘势力圈内或其他地方,剩下的一些粟特人后裔则依附于汉人的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粟特人 吐蕃 敦煌 统治 后裔 聚落 回鹘 集市 贸易 先生
下载PDF
奚琴、嵇琴、胡琴名实考论 被引量:13
6
作者 李葆嘉 岳峰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6-62,共7页
本文引进历史语言学和文化学方法 ,并利用新发现的文献材料以阐明并推定如下结论 :1 唐宋“嵇、奚”同音 ,嵇琴即奚琴 ,“奚”为本字 ;隋唐陕甘晋边鄙的奚部史称“稽落” ,奚琴当经“稽”而讹“嵇”。 2 后汉魏晋北朝时期 ,“胡”逐... 本文引进历史语言学和文化学方法 ,并利用新发现的文献材料以阐明并推定如下结论 :1 唐宋“嵇、奚”同音 ,嵇琴即奚琴 ,“奚”为本字 ;隋唐陕甘晋边鄙的奚部史称“稽落” ,奚琴当经“稽”而讹“嵇”。 2 后汉魏晋北朝时期 ,“胡”逐步专指西域以及中亚部族 ,“奚”成为东胡鲜卑后裔的自称 ;3 隋唐“胡琴”的词义经过了初作“胡琵琶”别称而衍生“忽雷”另称 ,再泛指或虚指“胡人弦鸣乐器”。 4 奚琴的琴筒及琴杆的分离型组配 ,与中原古典弦鸣乐器的形制迥然不同 ,排除了奚琴类乐器是中原古典弦鸣乐器后裔的可能。 5 马尾胡琴由党项所制或传入 ;奚琴形制仿借和弦间轧法的形成 ,再以马尾胡琴的弓弦与之相配则成为汉地二弦的雏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奚琴 胡琴 乐器 琵琶 和弦 马尾 形制 中原 后裔 隋唐
原文传递
何文哲墓志考释——兼谈隋唐时期在中国的中亚何国人 被引量:14
7
作者 卢兆荫 《考古》 1986年第9期841-848,873-874,共10页
何文哲(墓志作"悊","哲"古作"悊")墓志是1966年在西安西郊发现的。墓志长93、宽87厘米(图一、二)。盖题篆书"大唐故右领军卫上将军赠泰子少保何公墓志铭"。志文正书,共60行,行57字。志文记载,... 何文哲(墓志作"悊","哲"古作"悊")墓志是1966年在西安西郊发现的。墓志长93、宽87厘米(图一、二)。盖题篆书"大唐故右领军卫上将军赠泰子少保何公墓志铭"。志文正书,共60行,行57字。志文记载,何文哲,字子洪,其先为中亚何国人,唐文宗大和四年(830年)四月一日死于长安县义宁里私第,享年六十七岁。他先后在德宗、顺宗、宪宗、穆宗、敬宗、文宗六朝任职,并参预了一些重要的政治事件。何文哲一家是已发现的唯一有明确记载的何国质子的后裔。该志的出土,给研究唐朝和何国的关系增添了一份可靠的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隋唐时期 墓志铭 神策军 节度使 中亚 昭武九姓 文献记载 后裔 长庆 德宗
原文传递
北周康业墓石榻画像札记 被引量:14
8
作者 郑岩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67-76,共10页
关键词 北周 札记 画像 传承关系 安伽墓 葬具 墓志 后裔
原文传递
戈裕良传考论——戈裕良与我国古代园林叠山艺术的终结(下) 被引量:10
9
作者 曹汛 《建筑师》 2004年第5期98-105,共8页
关键词 衙前 家书 后裔 考论 冯桂芬 乾隆 太仓 书院 中国 苏州
下载PDF
纳西族先民的迁徙路线及特点 被引量:9
10
作者 赵心愚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7-20,共4页
纳西族族源与居住在西北河湟地区的古羌人有着渊源关系。纳西族先民的迁徙路线并非一条而有多条 ,其特点多为沿江河南北向迁徙 ,但有的路线则为跨流域的迁徙。多条迁徙路线的存在 ,可能是丽江纳西族与同为么些人后裔的纳日人、纳木依人... 纳西族族源与居住在西北河湟地区的古羌人有着渊源关系。纳西族先民的迁徙路线并非一条而有多条 ,其特点多为沿江河南北向迁徙 ,但有的路线则为跨流域的迁徙。多条迁徙路线的存在 ,可能是丽江纳西族与同为么些人后裔的纳日人、纳木依人语言等出现较大区别的一个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西族 族源 迁徙路线 古羌人 迁徙特点 后裔 纳日人 纳木依人 语言特点
原文传递
继代选育中用BLUP法对公猪进行逆向再评定的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周忠孝 郭传甲 刘文忠 《中国畜牧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5-17,共3页
用带亲缘相关阵的BLUP法(BLUP-1),不带亲缘相关阵的BLUP法(BLUP- 2)及最小二乘法(LS),就日增重、背膘厚及外形评分三性状对SD-I系种公猪进行了逆向遗传再评定,以探讨BLUP法在猪继代选育中的应用。结果表明:①对遗传力较高的性状用综合... 用带亲缘相关阵的BLUP法(BLUP-1),不带亲缘相关阵的BLUP法(BLUP- 2)及最小二乘法(LS),就日增重、背膘厚及外形评分三性状对SD-I系种公猪进行了逆向遗传再评定,以探讨BLUP法在猪继代选育中的应用。结果表明:①对遗传力较高的性状用综合指数法选择是比较理想的;②BLUP法较LS法精确,且以BLUP-1最精确,估计误差方差(PEV)最小;③选育中可用经加权而成的BLUP综合育种值代替多性状育种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UP 继代选育 种公猪 后裔 测定
下载PDF
赵弼生平著述考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剑国 陈国军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5-74,共10页
本文考证赵弼的生平事迹 ,包括籍贯、生卒年、仕历、著述及后裔等。主要结论是 :赵弼是明重庆府巴县 (今重庆 )人。生于元末至正二十四年(136 4 ) ,约卒于明景泰元年 (14 5 0 )稍后。永乐元年 (14 0 3)以明经修行荐举入仕 ,历任新繁、... 本文考证赵弼的生平事迹 ,包括籍贯、生卒年、仕历、著述及后裔等。主要结论是 :赵弼是明重庆府巴县 (今重庆 )人。生于元末至正二十四年(136 4 ) ,约卒于明景泰元年 (14 5 0 )稍后。永乐元年 (14 0 3)以明经修行荐举入仕 ,历任新繁、资县、汉阳三县儒学教谕。宣德八年 (14 33)七十岁致仕 ,家汉阳。正统中曾寓居麻城 ,卒葬汉阳。永乐中至宣德三年创作《效颦集》 ,后又续补 ,约正统元年 (14 36 )定稿。宣德七年修《汉阳府志》。致仕后著《雪航肤见》十卷、《事物纪原删定》二十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弼 生平事迹 籍贯 生卒年 仕历 著述 后裔 明朝 学者 小说作家
原文传递
古羌人的起源及其迁徙 被引量:8
13
作者 史文 《民族论坛》 1987年第2期22-29,共8页
羌氐戎的起源及其关系古代羌人是中国民族大家庭中一个历史悠久影响深远的民族。早在古老的甲骨卜辞即甲骨文上就有了记载。甲骨文上的羌方是指羌人方国而言的。羌方即羌人部落的代.
关键词 古羌人 羌人部落 迁徙 迁飞 咸鸟 陶船 《说文解字》 夷城 成纪 板循蛮 汉水流域 后裔 夷水 传说 赤狄 土船 宜都郡
下载PDF
琼·里斯生平及其作品 被引量:6
14
作者 孙妮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5-19,共5页
关键词 伯莎 《简·爱》 梅森 夏绿蒂·勃朗特 故事 长篇小说 女作家 后裔 生平 东山
原文传递
中国境内出土发现的波斯萨珊银币 被引量:7
15
作者 康柳硕 《新疆钱币》 2004年第3期63-77,共15页
波斯,位于亚洲西部。汉晋时期,中国史书称为安息,因其王阿萨息斯而得名。公元226年,古波斯人的后裔中有一个名叫阿尔达希尔(ArdashirI)的人,他可能是安息帝国的一个封君,推翻了阿萨息斯王朝,在泰西封(今伊拉克巴格达附近)建立了... 波斯,位于亚洲西部。汉晋时期,中国史书称为安息,因其王阿萨息斯而得名。公元226年,古波斯人的后裔中有一个名叫阿尔达希尔(ArdashirI)的人,他可能是安息帝国的一个封君,推翻了阿萨息斯王朝,在泰西封(今伊拉克巴格达附近)建立了萨珊王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君 汉晋时期 波斯 出土 后裔 史书 中国史 巴格达 帝国
原文传递
成吉思汗在西南的后裔 被引量:7
16
作者 东人达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1-25,共5页
在我国西南的云南、贵州、四川、重庆,生活着近7万名蒙古族民众,其中成吉思汗所属的奇渥温部后裔约占半数以上。几百年来,在对西南环境的适应过程中,他们形成了以山区农业为主的经济生活,原来的游牧文化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但是,他们通... 在我国西南的云南、贵州、四川、重庆,生活着近7万名蒙古族民众,其中成吉思汗所属的奇渥温部后裔约占半数以上。几百年来,在对西南环境的适应过程中,他们形成了以山区农业为主的经济生活,原来的游牧文化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但是,他们通过家谱、墓碑、口授的方式,传承着家族的历史和自己作为蒙古人的执著信念。西南蒙古族具有明显的民族特征,其中内涵着宝贵的民族人文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吉思汗 后裔 西南地区 蒙古族
下载PDF
浅谈彝族的色彩崇拜和装饰图案 被引量:6
17
作者 杨柳 《华夏文化》 2002年第1期63-64,共2页
关键词 塑造 装饰图案 勇敢 历史文化传统 创造 民族性格 聪明 彝族 后裔 大家庭
下载PDF
西安长安区郭杜镇清理的三座宋代李唐王朝后裔家族墓 被引量:7
18
作者 王磊 呼安林 王久刚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6-53,共18页
2003年4月,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配合邮电学院南郊新梭区体育馆基建工程,在西安市长安区郭杜镇茅坡村南清理了宋代李唐王朝后裔家族墓三座(图一),现简报如下。
关键词 李唐王朝 西安市 长安区 家族 后裔 宋代 清理 基建工程
原文传递
关于王安石的师承与后裔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成国 《河北学刊》 2003年第4期169-172,共4页
王安石的师承渊源明确可考者有杜子野、张铸、谭三人 ,而向来遭受质疑的周敦颐与李觏也应与王安石存在着人际上的交往和思想上的交流。王安石的后嗣绵延不绝 ,虽然多因北宋后期的党争而仕宦坎坷 ,但绝非诸多宋人笔记中所载之情况。
关键词 王安石 师承 后裔 渊源
下载PDF
唐代吐蕃名相禄东赞后裔五世仕唐考 被引量:4
20
作者 吴丰培 《西藏研究》 1983年第4期83-85,共3页
唐代吐蕃名相禄东赞(按:禄即论的异译,大臣之义,藏文献作噶·东赞,今据《唐书》)是一位传奇式人物,就是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派往唐王朝求婚的名臣、大家都熟知的“五难婚使”的故事,说明他是非常聪慧机智的。他至长安,见到李世民(太宗)... 唐代吐蕃名相禄东赞(按:禄即论的异译,大臣之义,藏文献作噶·东赞,今据《唐书》)是一位传奇式人物,就是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派往唐王朝求婚的名臣、大家都熟知的“五难婚使”的故事,说明他是非常聪慧机智的。他至长安,见到李世民(太宗),应对得体,得到李世民的赏识,封他为右卫大将军”,以琅琊公主外孙段氏妻之。则当时不仅文成公主远嫁松赞干布,结成甥舅关系,而禄东赞亦与唐王室有姻娅关系,他的儿子钦陵也到长安“入侍”,故后来他的孙子论躬仁(《唐书》作弓仁)谓:“宰相为论,因而氏焉”。率部归降,子孙因家自银川,至于京兆。就很自然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蕃 唐王朝 松赞干布 唐代 李世民 后裔 文成公主 名相 长安 孙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