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1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颅顶慢电位的神经生理学基础与临床应用
1
作者 于贤成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 1996年第1期52-54,共3页
1、神经生理学基础 1.1.诱发电位的构成:诱发电位中主要由两种神经元电位构成,即动作电位与突触后电位。 1.1.1.动作电位:此主要由[Na^+]细胞外/[Na^+]细胞内值所决定的。动作电位传播到引导电极时,首先记录到一正性电位,阴极的动作电... 1、神经生理学基础 1.1.诱发电位的构成:诱发电位中主要由两种神经元电位构成,即动作电位与突触后电位。 1.1.1.动作电位:此主要由[Na^+]细胞外/[Na^+]细胞内值所决定的。动作电位传播到引导电极时,首先记录到一正性电位,阴极的动作电位向前传播达到引导电极时,则记录到负性电位,再除极继续向前传播并离开引导电极,则记录到另一个正性电位,即构成三相电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顶慢电位 皮层诱发电位 神经生理学 动作电位 基础与临床 多发性脑梗塞痴呆 电位 引导电极 兴奋性 突触
下载PDF
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时心肌单相动作电位变化
2
作者 冯志强 余微 +3 位作者 刘先泽 喻式程 崔泽忠 俞利平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1991年第Z1期36-37,共2页
用银质接触电极经胸骨左缘第4肋间隙穿刺触及心包壁层和用导管经左颈总动脉插入心室记录左室心外膜和心内膜单相动作电位(MAP)的技术,观察了22只家兔和4只犬在用加压素致心肌缺血和阻闭呼吸致缺氧以及在缺血背景下用肾上腺素诱发的室性... 用银质接触电极经胸骨左缘第4肋间隙穿刺触及心包壁层和用导管经左颈总动脉插入心室记录左室心外膜和心内膜单相动作电位(MAP)的技术,观察了22只家兔和4只犬在用加压素致心肌缺血和阻闭呼吸致缺氧以及在缺血背景下用肾上腺素诱发的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VTA)时的MAP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相动作电位 左颈总动脉 加压素 肋间隙 室性早搏 壁层 电位 去极化
下载PDF
《江苏医药》1991年第17卷主题词索引
3
《江苏医药》 CAS CSCD 1991年第12期686-695,共10页
关键词 患者 临床观察 疗效观察 血清丙二醛 巨球蛋白 左旋多巴 卡比多巴 除极 电位 治疗方法 血浆血栓素 江苏医药
下载PDF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沿树突传输的计算机辅助分析
4
作者 刘学宗 张英才 +1 位作者 童隆正 张淑华 《医疗设备信息》 1992年第2期1-5,共5页
一、引言电生理信号的计算机辅助分析是近年来提出的方法,它比以前常用的信号处理方法更精确,因为它能准确地反映出 A/D 转换装置,微机,软件的有机结合,使数据采集,数据显示,数据分析,电生理分析等多个环节结合在一起,从而起到节省人力... 一、引言电生理信号的计算机辅助分析是近年来提出的方法,它比以前常用的信号处理方法更精确,因为它能准确地反映出 A/D 转换装置,微机,软件的有机结合,使数据采集,数据显示,数据分析,电生理分析等多个环节结合在一起,从而起到节省人力和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触 电位 树突传输 计算机分析
下载PDF
生后早期大鼠初级视皮层Ⅰ层中间神经元电学特性研究
5
作者 许兴哲 李延海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977-982,共6页
目的:研究视觉发育可塑性关键期内大鼠初级视皮层Ⅰ层中间神经元的电学特性,以期通过分析其电学特性进一步区分神经元的类型。方法:采用脑片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技术,观察13~15天SD大鼠初级视皮层Ⅰ层单眼反应区(Oc1M)中间神经元的被动、... 目的:研究视觉发育可塑性关键期内大鼠初级视皮层Ⅰ层中间神经元的电学特性,以期通过分析其电学特性进一步区分神经元的类型。方法:采用脑片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技术,观察13~15天SD大鼠初级视皮层Ⅰ层单眼反应区(Oc1M)中间神经元的被动、主动电学特性和动作电位的发放特征。结果:大鼠初级视皮层Ⅰ层中间神经元动作电位的后电位表现为后去极化和后超极化两种形式。后去极化的幅度能够达到15.11±3.02 mV;而后超极化的幅度为-6.22±0.53 m V。基于后电位的不同,将Ⅰ层中间神经元分为后去极化神经元(ADPNs)和后超极化神经元(AHPNs)两类。对两类神经元的电学特性进行统计比较发现,ADPNs具有较高的静息电位、较低的阈电位和较高的能障(P<0.05)。此外,两类神经元在动作电位峰幅值、最大下降斜率、峰展宽以及频率适应性上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视觉发育可塑性关键期内,大鼠初级视皮层Ⅰ层中间神经元可根据其电学特性分为ADPNs和AHPNs两种类型,二者可以进一步通过其被动和主动电学特性以及动作电位发放特性加以区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皮层 Ⅰ层中间神经元 电学特性 电位 大鼠
下载PDF
冠心病病人后电位与左心室功能的关系
6
作者 李振有 《国际内科学杂志》 1989年第1期45-46,共2页
先前有几组研究检验冠心病病人后电位与左心室功能的关系,但这些报告均未引用血流动力学资料。本文作者用带微处理机的心电图测定后电位,并从血流动力学观点检验后电位与左心室功能的关系。研究对象为经左室造影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证... 先前有几组研究检验冠心病病人后电位与左心室功能的关系,但这些报告均未引用血流动力学资料。本文作者用带微处理机的心电图测定后电位,并从血流动力学观点检验后电位与左心室功能的关系。研究对象为经左室造影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50(男42,女8)例陈旧性心肌梗塞(MI)患者。病人符合下列全部标准:①根据典型胸痛和血清酶改变确定 MI 的临床诊断;②至少1支大冠状动脉有≥70%的明显狭窄;③无合并其他心脏病;④无传导障碍。平均年龄为56.8(35~73)岁。病人均为急性MI 发作后3个月以上者。所有病人记录有窦性心律的平均信号心电图。后电位的测量是自 QRS 复合波结束到超过噪音水平两倍电压点的时间。Q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心室功能 电位 血流动力学 冠心病 病人记录 心电图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 陈旧性心肌梗塞 左室室壁瘤 微处理机
下载PDF
用于后电位体表检测的双向数字滤波器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7
作者 许小汉 于晓岚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403-409,共7页
从体表记录后电位,高通数字滤波器的振铃现象会使QRS波群后的后电位被振铃信号淹没。采用双向高通数字滤波器可以克服这一缺点。本文介绍用微处理器实现双向滤波器的原理和过程,最后结果显示了双向数字滤波器的优点。
关键词 体表 电位 双向滤波器 微处理器
下载PDF
三七总皂苷抗大鼠心肌肥大的作用及其神经机制 被引量:24
8
作者 莫宁 周燕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131-1134,共4页
目的 探讨三七总皂苷 (PNS)抗腹主动脉缩窄大鼠压力超负荷性心肌肥大的神经机制。方法 ①用腹主动脉缩窄法建立心肌肥大模型 ,将大鼠分为假手术对照组、腹主动脉缩窄组及低、中、高剂量组 ,3个剂量组分别每日腹腔注射5 0、10 0和 15 0... 目的 探讨三七总皂苷 (PNS)抗腹主动脉缩窄大鼠压力超负荷性心肌肥大的神经机制。方法 ①用腹主动脉缩窄法建立心肌肥大模型 ,将大鼠分为假手术对照组、腹主动脉缩窄组及低、中、高剂量组 ,3个剂量组分别每日腹腔注射5 0、10 0和 15 0mgPNS·kg-1。 3wk后处死大鼠检测全心重量/体重 (HW/BW )、左室重量指数 (LVI) ,左心室组织切片HE染色后测心肌纤维直径 (MD)。②细胞内生物电记录技术观察PNS对大鼠星状神经节 (SG)的快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f EPSP)、膜电位、膜电阻及对外源性乙酰胆碱引起的膜除极化反应的影响。结果 ①高剂量组的HW /BW、LVI及MD显著低于缩窄组 ,P <0 0 1;中剂量组与缩窄组比较MD显著降低 ,P <0 0 5 ;低剂量组与缩窄组比较 ,HW/BW ,LVI和MD三项指标均无显著的变化。②PNS在 0 10~ 0 16g·L-1浓度范围内可使大鼠星状神经节f EPSP可逆性减小 ,PNS还可拮抗高钙对f EPSP的易化作用 ,但对膜电位、膜电阻及外源性ACh引起的膜除极反应无显著的影响。结论 PNS对f EPSP的抑制可能是其抗压力超负荷性心肌肥大的神经机制 ,而抑制作用则是通过突触前机制产生 ,且与拮抗Ca2 + 内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总皂苷 心肌肥大 压力超负荷 星状神经节 快兴奋性突触电位 细胞内生物电记录
下载PDF
阿片类药物成瘾的受体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9
作者 刘海青 白波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71-573,共3页
阿片成瘾是以失去控制地使用阿片类药物为特征的慢性复发性疾病,包括躯体依赖和精神依赖。躯体依赖主要表现为耐受和戒断反应,而精神依赖主要表现为心理渴求和持续性强迫觅药行为。关于阿片类药物成瘾的机制,人们做了大量的研究,而... 阿片成瘾是以失去控制地使用阿片类药物为特征的慢性复发性疾病,包括躯体依赖和精神依赖。躯体依赖主要表现为耐受和戒断反应,而精神依赖主要表现为心理渴求和持续性强迫觅药行为。关于阿片类药物成瘾的机制,人们做了大量的研究,而阿片类药物只有作用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才能引起突触后电位的变化和一系列级联反应,最终导致靶细胞产生相应的生物学效应[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片类药物成瘾 受体机制 慢性复发性疾病 精神依赖 躯体依赖 主要表现 靶细胞膜 突触电位
原文传递
刺激嗅神经诱发的鲫鱼Mauthner细胞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被引量:11
10
作者 张英才 张淑华 《首都医学院学报》 1992年第2期105-109,共5页
直接刺激嗅神经在Mauthner细胞上引起分级的复合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嗅神经诱发的EPSP包含两个性质不同的成分。第1成分的潜伏期短(平均为0.62ms),持续时间短,对高频率刺激不敏感。第2成分继第1成分之后发生,持续时间长达4 ms以上... 直接刺激嗅神经在Mauthner细胞上引起分级的复合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嗅神经诱发的EPSP包含两个性质不同的成分。第1成分的潜伏期短(平均为0.62ms),持续时间短,对高频率刺激不敏感。第2成分继第1成分之后发生,持续时间长达4 ms以上,为典型的复合波形状,对高频率刺激敏感,当后续刺激的间隔期由27 s缩短至100 ms时,其幅度衰减为原来的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触电位 MAUTHNER细胞 嗅神经
下载PDF
棉铃虫成虫复眼的光谱敏感性及超极化后电位的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杨智勇 吴卫国 +2 位作者 冯汉平 吴炜 张青文 《生物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85-90,共6页
采用胞内记录方法研究了雄性棉铃虫小网膜细胞对光刺激的反应特性。结果如下:(1)小网膜细胞对562nm的光最敏感,另外对400nm、483nm光也较敏感;(2)对这三种敏感光的光强度反应曲线(V/LogIcurve)与... 采用胞内记录方法研究了雄性棉铃虫小网膜细胞对光刺激的反应特性。结果如下:(1)小网膜细胞对562nm的光最敏感,另外对400nm、483nm光也较敏感;(2)对这三种敏感光的光强度反应曲线(V/LogIcurve)与对白光的类似,在一定范围内,随光强度的增加反应增大,呈近似“S”形曲线;(3)超极化后电位的幅值随闪光刺激强度的增大、刺激时程的延长、对刺激光的敏感程度的增加而增大;(4)感受器的去极化电位与超极化后电位的比值不受刺激强度及光谱的影响,但随闪光刺激时程的延长而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铃虫 小网膜细胞 光谱敏感性 超极化电位
下载PDF
边缘型维生素A缺乏对幼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及干预效果 被引量:8
12
作者 春婷 李廷玉 +1 位作者 刘友学 瞿平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526-530,共5页
目的了解胚胎期开始的边缘型维生素A缺乏(MVAD)对幼鼠学习记忆的损害及幼年期干预的效果。方法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边缘型维生素A缺乏组(MVAD组)、维生素A干预组(VAI组)。正常对照组(幼鼠10只)母鼠和幼鼠均给予VA充足饲料;MVAD组(幼鼠1... 目的了解胚胎期开始的边缘型维生素A缺乏(MVAD)对幼鼠学习记忆的损害及幼年期干预的效果。方法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边缘型维生素A缺乏组(MVAD组)、维生素A干预组(VAI组)。正常对照组(幼鼠10只)母鼠和幼鼠均给予VA充足饲料;MVAD组(幼鼠19只)母鼠和幼鼠均给予边缘型维生素A缺乏饲料;VAI组(幼鼠9只)母鼠给予边缘型维生素A缺乏饲料,幼鼠于生后4周开始给予VA充足饲料。待各组幼鼠长至7周龄,用穿梭箱主动回避反应实验测试学习记忆功能,离体脑片检测海马长时程增强(LTP),激光共聚焦检测脑片强直刺激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变化。结果(1)穿梭箱主动回避反应实验达到学会标准的训练次数:VAI组(28.8±4.1)次和MVAD组(45.6±12.1)次分别多于正常对照组(17.1±4.4)次(P<0.01),MVAD组的训练次数多于VAI组(P<0.05);(2)海马脑片诱发LTP的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fEPSP)斜率增加的百分比:MVAD组(22.9±9.4)%和VAI组(29.5±13.7)%小于正常对照组(57.5±27.3)%(P<0.01),VAI组与MVAD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激光共聚焦检测脑片强直刺激后细胞内相对荧光强度:MVAD组(65.1±17.0)和VAI组(85.8±17.1)低于正常对照组(113.6±20.5)(P<0.01),MVAD组低于VAI组(P<0.05)。结论胎儿期开始的MVAD可导致幼鼠学习记忆功能和海马LTP受损,生后4周给予VA干预,其学习记忆功能有部分恢复;VA可以通过调节细胞钙离子内流而影响LT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A缺乏 边缘型 幼鼠 干预效果 学习记忆功能 正常对照组 细胞内钙离子浓度 兴奋性突触电位 主动回避反应 海马长时程增强 激光共聚焦 相对荧光强度 强直刺激 VAI 海马LTP 钙离子内流 实验测试 离体脑片 海马脑片
原文传递
脑卒中注意障碍患者事件相关电位P300与注意评定量表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马喆喆 巩尊科 +5 位作者 温炜婷 王聪 姚睿 苏彩霞 陈姣姣 王世雁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113-1115,共3页
脑卒中后认知障碍(post 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PSCI)是指在脑卒中事件后6个月内出现、达到认知障碍诊断标准的一系列综合征,表现为执行、记忆、注意力、定向和思维等损害,在我国卒中患者3个月内认知障碍发生率高达56.6%。注意是... 脑卒中后认知障碍(post 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PSCI)是指在脑卒中事件后6个月内出现、达到认知障碍诊断标准的一系列综合征,表现为执行、记忆、注意力、定向和思维等损害,在我国卒中患者3个月内认知障碍发生率高达56.6%。注意是认知加工的基础,卒中后注意障碍患者往往不能集中注意力,对康复指令的反应下降甚至有偏差,进而影响其对信息的理解与反馈,不能集中精力进行认知、言语及肢体等方面的训练,从而延缓了康复进程,降低了生存质量。事件相关电位P300能瞬时记录大脑皮质中同步活动的锥体神经元突触后电位的总和,可反映患者在执行特定任务或受到信息刺激时的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障碍 康复进程 诊断标准 突触电位 信息刺激 大脑皮质 认知障碍 认知功能
下载PDF
群峰电位的定量分析及其在苦参碱研究中的应用(英文) 被引量:6
14
作者 陈庆梅 王绪平 +1 位作者 张恒义 郑筱祥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03-305,共3页
目的开发一自动分析群峰电位的软件系统,并用于研究苦参碱对中枢神经诱发放电的抑制作用。方法针对Powerlab系统记录的电信号,设计一套分析系统,用于自动检测群峰电位参数;在青霉素诱导海马CA1区兴奋性放电模型中,施加不同剂量的苦参碱... 目的开发一自动分析群峰电位的软件系统,并用于研究苦参碱对中枢神经诱发放电的抑制作用。方法针对Powerlab系统记录的电信号,设计一套分析系统,用于自动检测群峰电位参数;在青霉素诱导海马CA1区兴奋性放电模型中,施加不同剂量的苦参碱,记录脑片信号,应用上述软件系统进行分析。结果用此系统处理数据比人工处理方便、迅速,结果直观明了,正确检出率可达到81.7%。分析表明,0.10 g/L苦参碱对青霉素诱发的兴奋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比0.05 g/L苦参碱的作用强;ACSF对PS各参数的影响不显著。结论本分析软件可大大提高分析效率,有较强的实用性。高剂量的苦参碱能够很好地抑制青霉素钠诱导的海马CA1区兴奋性电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碱 群体峰电位 场突触电位 定量分析 中枢神经系统 软件 研制
下载PDF
蛋白酪氨酸激酶参与β-淀粉样蛋白对大鼠在体海马CA1区长时程增强的抑制 被引量:7
15
作者 郭芬 李新毅 +1 位作者 王晓晖 祁金顺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63-271,共9页
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protein,Aβ)对突触可塑性和认知功能的伤害效应已被广泛报道,但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通过观察Aβ25-35和蛋白酪氨酸激酶(protein tyrosine kinase,PTK)特异性抑制剂genistein对大鼠在体海马CA1区长时程增强(l... 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protein,Aβ)对突触可塑性和认知功能的伤害效应已被广泛报道,但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通过观察Aβ25-35和蛋白酪氨酸激酶(protein tyrosine kinase,PTK)特异性抑制剂genistein对大鼠在体海马CA1区长时程增强(long-term potentiation,LTP)的效应,揭示Aβ抑制海马LTP可能的PTK机制。实验采用电生理学方法,利用自制的刺激/记录绑定电极引导和记录大鼠在体海马CA1区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field excita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s,fEPSPs)、双脉冲易化(paired-pulse facilitation,PPF)以及高频刺激(high-frequency stimuli,HFS)诱导的LTP。结果显示:(1)侧脑室内注射Aβ25-35(20nmol)不影响基础性fEPSPs,但能显著抑制HFS诱导的LTP,fEPSPs平均幅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2)类似于Aβ25-35的效应,侧脑室内注射genistein(200nmol)也不影响基础性fEPSPs,但明显抑制HFS诱导的LTP,具有与Aβ25-35有相似的压抑程度;(3)联合给予Aβ25-35(20nmol)和genistein(200nmol)后,两者对LTP产生的抑制效应并未进一步加强,与单独给予Aβ25-35或genistein的压抑效应相比,没有显著区别;(4)分别或联合给予Aβ25-35和genistein均未影响海马CA1区PPF。以上结果表明,脑室内注射Aβ25-35能够明显抑制大鼠在体海马CA1区HFS诱发的LTP,提示阿尔茨海默病时脑内产生的Aβ有可能通过影响海马突触可塑性而伤害学习和记忆功能;Aβ25-35和PTK抑制剂genistein对海马LTP表现出的同等程度抑制以及联合给药后效应维持不变,提示PTK系统可能参与了Aβ对在体大鼠海马LTP的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酪氨酸激酶 Β-淀粉样蛋白 场兴奋性突触电位 长时程增强 海马
原文传递
脑电非线性动力学分析在麻醉深度监测中的应用现状及前景 被引量:7
16
作者 余海 刘斌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5期395-396,共2页
关键词 非线性动力学分析 麻醉深度监测 脑电活动 脑电图(EEG) 中枢神经系统 突触电位 EEG波形 锥体细胞 活动状态 脑电监测
下载PDF
高中生物学重要概念“神经调节”相关知识的解析
17
作者 高超 马腾禹 李琛霖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3-95,共3页
对高中生物学中的重要概念“神经调节”教学过程中产生的疑问进行剖析,为该概念的教学提供帮助。
关键词 神经调节 局部电位 突触电位 神经纤维
下载PDF
中枢兴奋性传递的突触后电位小波熵分析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爱华 顾建文 郑崇勋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28-431,共4页
采用细胞内记录方法提取了离体大鼠海马脑片CA1区锥体神经元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应用小波熵研究了EPSP所包含的信息.在计算了EPSP的小波熵、幅度、上升和下降相速率等参数并对其进行相关矩阵分析后,发现EPSP小波熵与其幅度、上升和... 采用细胞内记录方法提取了离体大鼠海马脑片CA1区锥体神经元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应用小波熵研究了EPSP所包含的信息.在计算了EPSP的小波熵、幅度、上升和下降相速率等参数并对其进行相关矩阵分析后,发现EPSP小波熵与其幅度、上升和下降相速率等参数均具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是EPSP最具代表性的一个特征参数.进而分析了大黄酸对中枢兴奋性传递的作用,发现神经元在灌流大黄酸前后小波熵参数值变化显著.研究表明,小波熵能较全面地表征EPSP信号特征,比传统参数更具代表性,并能较灵敏地反映神经元兴奋性改变,较好地反映神经元间的信息传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奋性突触电位 小波熵 海马 神经元
下载PDF
离体脊髓运动神经元突触反应的表观受体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罗浩 张艳 汪萌芽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3期173-177,共5页
目的:探讨离体脊髓运动神经元(MN)对下行激活的突触反应的表观受体动力学分析方法。方法:应用新生大鼠(8~14 d)脊髓切片MN细胞内记录技术,在腹外侧索(iVLF)电刺激在MN诱发的兴奋性突触后电位(iVLF-EP-SP)中,选择动力学过程不同的3种类... 目的:探讨离体脊髓运动神经元(MN)对下行激活的突触反应的表观受体动力学分析方法。方法:应用新生大鼠(8~14 d)脊髓切片MN细胞内记录技术,在腹外侧索(iVLF)电刺激在MN诱发的兴奋性突触后电位(iVLF-EP-SP)中,选择动力学过程不同的3种类型iVLF-EPSPs,应用受体的动力学分析中结合动力学曲线和解离动力学曲线的直线化公式,分别对iVLF-EPSP的上升相和下降相进行直线化和回归分析,求出表观结合速率常数K1、表观解离速率常数K2、表观平衡解离常数KT和表观最大反应Vmax值。结果:在15个记录到iVLF-EPSPs的MNs中,对6个MNs的iVLF-EPSPs参数分析表明幅度和曲线下面积与电刺激强度呈正相关(P<0.01和P<0.05)。选阈强度(T)电刺激诱发的上升相和下降相动力学不同的3种类型iVLF-EPSPs进行分析,其结合动力学曲线的直线化回归的相关系数(r)为0.9397~0.9621(均P<0.01),而解离动力学曲线的相应值为-0.8836~-0.9690(均P<0.01),并求得K1,K2,KT和Vmax值分别为0.364~2.330 T-1.ms-1,0.055~0.189ms-1,0.025~0.284 T,1.968~4.367 mV。结论:突触反应的递质与受体作用动力学过程可以用表观受体动力学方法进行分析,可能是突触可塑性等研究中进行受体动力学监测的一个简单可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神经元 兴奋性突触电位 受体动力学 药效动力学
下载PDF
电针对大鼠海马兴奋性突触后电位长时程增强的作用 被引量:5
20
作者 马骋 闫丽萍 沈梅红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3期169-171,共3页
目的 观察电针对麻醉状态下正常和东莨菪碱引起的学习记忆减退模型大鼠海马突触EPSP长时程增强 (LTP)的作用。方法 引导大鼠海马齿状回颗粒细胞层突触后兴奋性电位群 (EPSPs) ,强直刺激 (HFS)大脑皮层前穿质区引起海马突触LTP反应 ;... 目的 观察电针对麻醉状态下正常和东莨菪碱引起的学习记忆减退模型大鼠海马突触EPSP长时程增强 (LTP)的作用。方法 引导大鼠海马齿状回颗粒细胞层突触后兴奋性电位群 (EPSPs) ,强直刺激 (HFS)大脑皮层前穿质区引起海马突触LTP反应 ;用东莨菪碱制备学习记忆障碍模型 ;观察电针大椎和肾俞穴对正常和模型大鼠海马LTP的影响。结果 电针对HFS诱发的海马突触LTP效应 ,其作用强于未电针组 ,部分参数和时段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且维持时间长于后者 ;东莨菪碱i.p可显著抑制HFS诱发的海马突触LTP(P <0 .0 1) ,电针能显著对抗这一抑制作用 (P <0 .0 1;P <0 .0 5 )。结论 电针对HFS引起的海马突触LTP有一定的易化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马兴奋性突触电位 长时程增强 学习记忆障碍 电针 动物实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