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董卓进京述论 被引量:13
1
作者 陈勇 《中国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109-121,共13页
董卓进京述论陈勇东汉末年董卓进京,剥夺了何太后作为帝国最高决策者的地位,并将代少帝继统的献帝,完全控制在自己手中,汉魏之际皇权嬗替的进程,由此而发轫。黄山《后汉书集解校补》在比较了董卓、曹操时期宰相制度异同后指出:“... 董卓进京述论陈勇东汉末年董卓进京,剥夺了何太后作为帝国最高决策者的地位,并将代少帝继统的献帝,完全控制在自己手中,汉魏之际皇权嬗替的进程,由此而发轫。黄山《后汉书集解校补》在比较了董卓、曹操时期宰相制度异同后指出:“(曹操)使大权归于一己,固自以为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汉书集解 董太后 何太后 王允传 白波军 陈留 丁原 皇甫嵩 《三国志》 执金吾
原文传递
读《诸葛亮文译注》札记
2
作者 刘廷武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5期30-34,共5页
读《诸葛亮文译注》札记刘廷武诸葛亮是我国一位杰出的历史人物。巴蜀书社出版的《诸葛亮文译注》(以下简称“译注”)是了解和研究他的重要资料。该书注释简明,译文较准确而通畅,但有的注释和某些语句的翻译还需再斟酌。我读此书时... 读《诸葛亮文译注》札记刘廷武诸葛亮是我国一位杰出的历史人物。巴蜀书社出版的《诸葛亮文译注》(以下简称“译注”)是了解和研究他的重要资料。该书注释简明,译文较准确而通畅,但有的注释和某些语句的翻译还需再斟酌。我读此书时随手记之,略陈已见,现录于此,与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蜀书社 后汉书集解 后汉书 刘聪载记 《出师表》 张裔 《三国志》 赵广汉 历史人物 西域传
下载PDF
土地成了被追逐的财富
3
作者 许倬云 程农 《国际汉学》 2003年第1期297-320,共24页
工商活动的发展中国统一后人口的增长,导致了人均占有耕地的比率下降到很低的水平,只给农户留下很小的农作空间。如果农业不是劳动密集型的,多余的劳动力就必须迁徙到新的土地上,或者进入到非农行业,如工商业里去。事实上,在中国历史的... 工商活动的发展中国统一后人口的增长,导致了人均占有耕地的比率下降到很低的水平,只给农户留下很小的农作空间。如果农业不是劳动密集型的,多余的劳动力就必须迁徙到新的土地上,或者进入到非农行业,如工商业里去。事实上,在中国历史的早期,工商业似乎曾一度有机会兴盛起来。早在战国时期,伴随着地区间的频繁联系、货币制度的发展,以及城市中心的增长,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商业的繁荣,那些在生意上获得成功的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社会结构 商业的繁荣 史记会注考证 中国古代史研究 战国时期 城市中心 春陵 后汉书集解 人均占有耕地 补注
原文传递
汉寿亭侯
4
作者 寒操 《民主与科学》 1992年第4期45-46,共2页
往年,在京剧《甘露寺》中,乔玄有一句唱词,道是“他有个二弟寿亭侯”。后来,有识之士提出了意见。于是演员们把这句唱词改成了“他有个二弟汉寿亭侯”。这涉及对“汉寿亭侯”的理解。一种理解是,“汉”是朝代名,“寿亭”是地名,“侯”... 往年,在京剧《甘露寺》中,乔玄有一句唱词,道是“他有个二弟寿亭侯”。后来,有识之士提出了意见。于是演员们把这句唱词改成了“他有个二弟汉寿亭侯”。这涉及对“汉寿亭侯”的理解。一种理解是,“汉”是朝代名,“寿亭”是地名,“侯”是爵位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寿亭侯 三国志演义 罗贯中 毛宗岗 云长 侯印 贾诩 汉寿 后汉书集解 嘉靖本
下载PDF
东汉第五永祖饯于长乐观考
5
作者 陈树淑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0-70,共1页
《后汉书》卷80下《文苑列传下·高彪》载:“时京兆第五永为督军御史,使督幽州,百官大会,祖饯于长乐观。议郎蔡邕等皆赋诗,彪乃独作箴。”(中华书局,1965年,第2650页)王先谦《后汉书集解》卷88下引惠栋曰:“长乐当作平乐。”又曰:... 《后汉书》卷80下《文苑列传下·高彪》载:“时京兆第五永为督军御史,使督幽州,百官大会,祖饯于长乐观。议郎蔡邕等皆赋诗,彪乃独作箴。”(中华书局,1965年,第2650页)王先谦《后汉书集解》卷88下引惠栋曰:“长乐当作平乐。”又曰:“《谢承书》云:‘蔡邕等天下名才士人皆会,祖饯于平乐馆。’”(中华书局,1984年,第925页)王先谦认为是“祖饯于平乐馆”,但经考证发现此观点有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祖饯 后汉书 蔡邕 王先谦 后汉书集解 中华书局 平乐馆
原文传递
李固生涯的三个回合和汉末名士婞直之风的滋长——汉末清议人物剪影之二
6
作者 何满子 《瞭望》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5期33-33,共1页
历史事件的时限很难截然划界,但要谈汉末清议人物,必须从李固谈起,虽然他所面对和置他于死地的是外戚,与党锢之祸的由于阉宦不同。李固(94—147)直到40岁,即顺帝刘保阳嘉二年(133),才与张衡、马融一起被皇帝征召对策。据《后汉书》本传... 历史事件的时限很难截然划界,但要谈汉末清议人物,必须从李固谈起,虽然他所面对和置他于死地的是外戚,与党锢之祸的由于阉宦不同。李固(94—147)直到40岁,即顺帝刘保阳嘉二年(133),才与张衡、马融一起被皇帝征召对策。据《后汉书》本传,这以前他“究览坟籍,结交英贤,四方有志之士多慕其风而来学。”大概凛于朝政险恶,曾多次辞谢征辟,谢承《后汉书》说他“五察孝廉,益州再举茂才,不应;五府连辟,皆辞以疾。”这次对策,李固拔为第一(王先谦《后汉书集解引袁宏《汉纪》)。对照一下同时召对的张衡、马融二人,张衡后来知难而退,作《归田赋》独善其身去了;马融十七经师,却是个犬儒主义,临了“不敢复违忤势家,遂为梁冀草奏李固,又作大将军《西第颂》,以此颇为正直所羞。”(《后汉书》本传》)虽然是为了保命,倒底沾了李固的血。一比,只有李固是条硬汉。这次对策,李固攻讦了一通宫廷群小和外戚擅权之害政,特別借抨击安帝的乳母王圣委婉地讥议了顺帝的保姆宋娥。顺帝也不是什么明君,但他吃过祖奶妈王圣和宦官的苦头,嗣君之位一度被他们构陷废黜,安帝死后另立了北乡侯刘懿,幸亏一场宫廷政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汉书 西第颂 坟籍 犬儒主义 后汉书集解 党锢之祸 阳嘉 势家 王圣 乡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