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试论“大X的”的语用功能与语法性质 |
余光武
李平川
蔡冰
|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6
|
|
2
|
日语“te-iru”的“后景化”功能 |
孙敦夫
|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9
|
|
3
|
“全称否定+只”构式的定景机制及其语法效应 |
鲁承发
|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5
|
|
4
|
图形—背景理论与《木兰辞》经典意象翻译——《木兰辞》两英译文对比赏析 |
周兰
|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
|
2012 |
2
|
|
5
|
电视摄像构图中前景与后景布局方法研究 |
于桂凤
|
《科技传播》
|
2016 |
2
|
|
6
|
反喻性“A不是B”句的语篇模式和信息组配 |
郝琳
|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2
|
|
7
|
《青春之歌》摄影手记 |
聶晶
|
《电影艺术》
|
1960 |
0 |
|
8
|
从目前國産影片中的后景談起 |
郭超人
|
《电影艺术》
|
1956 |
1
|
|
9
|
英语篇章语言学BFP原则视角下的“譬喻构式句”解读——以《遗教三经》为例探讨其熏习功能的实现 |
李涛
陈建军
赵金文
|
《大连大学学报》
|
2020 |
1
|
|
10
|
中国文化的体现者之景嘉 |
|
《书法》
|
2019 |
0 |
|
11
|
我的想法——导演瑣記 |
吳天
|
《电影艺术》
|
1956 |
0 |
|
12
|
三个杰出的镜头 |
汪岁寒
|
《电影艺术》
|
1958 |
0 |
|
13
|
定语与谓语的语篇功能研究 |
邓正君
朱长波
|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2 |
0 |
|
14
|
油菜花开嬉戏童年 |
叶祥东
|
《人像摄影》
|
2012 |
0 |
|
15
|
环境·气氛·人物——《早春二月》摄影创作手记 |
李文化
|
《电影艺术》
|
1980 |
0 |
|
16
|
“V到”小句的语篇功能考察 |
葛立胜
|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9 |
0 |
|
17
|
论审美对象 |
谭容培
|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
2002 |
0 |
|
18
|
叙事篇章中存现句的前后景转化 |
李挺
|
《当代修辞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5
|
|
19
|
英汉下指功能新解——兼评van Hoek(1997)的回指理论模式 |
余泽超
|
《外语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4
|
|
20
|
中高级留学生叙述语篇中的篇章组织问题分析——以“着”的后景配置关系为例 |
王春燕
|
《国际汉语文化研究》
|
2021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