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美国经济的金融化(上)
被引量:53
- 1
-
-
作者
格·R.克里普纳
丁为民
常盛
李春红
-
机构
天津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
出处
《国外理论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15,共9页
-
文摘
美刊《社会经济评论》第3卷第2期发表了美国学者格莱塔·R.克里普纳题为《美国经济的金融化》的文章,以系统的经验证明上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继服务业、信息经济、后工业主义兴起后出现一个新的特征——金融化:美国经济、美国企业(无论是金融企业还是非金融企业)的利润越来越多并已经主要地来自金融渠道而非商品制造和贸易。而且通过探讨金融化的含义,论文还回答了社会科学中两个长期争论的问题,一是谁控制了现代公司,二是全球化侵蚀国家主权已达到什么样的程度。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
关键词
金融化
收入
程度
后工业主义
利润
财政管理
金融
财政金融
美国
美利坚合众国
北美洲
企业
企业管理
现金流量
现金流
房地产业
第三产业
服务业
服务行业
服务部门
证券
-
分类号
F171.2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F837.12
-
-
题名波斯特的信息方式理论述评
- 2
-
-
作者
李彦
孙乃龙
-
机构
山东工商学院政治与社会发展学院
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
出处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2-36,共5页
-
文摘
20世纪电子设备作为媒介的传播环节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日益深刻的影响,波斯特认为,当电子媒介进入我们日常交往时,其语言的多变性引发了意义的去中心化及自我意识的消解。信息方式促成了语言的重构与主体的变化。以前的“后工业社会”理论已不足以全面解释现在变化了的主体与现实。为此,他以“主体的重构”为基点把电子传播媒介、后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和批判理论交汇在一起构建了一种新的理论———信息方式理论。
-
关键词
波斯特
信息方式理论
后工业主义
后结构主义
-
Keywords
mode of information
post-industrialism
post-strueturalism
-
分类号
B152
[哲学宗教—世界哲学]
-
-
题名论后工业社会主义
被引量:4
- 3
-
-
作者
阿德里安·里特尔
郑一明
-
机构
英国北安普顿高等教育学院高级讲师
不详
-
出处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36-47,共12页
-
文摘
本文评论了 2 0世纪 6 0年代以来关于后工业社会的种种观点 ,揭示了“后工业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思潮所具有的内涵 ,特别是它在“市场”问题上与“社会民主市场”及“市场社会主义”的区别。
-
关键词
后工业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
社会民主市场
市场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
-
分类号
F04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
-
题名后工业社会主义的社会发展最终目标的思想及其评价
被引量:2
- 4
-
-
作者
喻志刚
-
机构
贵州大学马列部
-
出处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464-465,共2页
-
文摘
后工业社会主义秉承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传统,从人道主义和人性异化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的思想,认为通过科技进步可以消除工业社会导致的人的异化现象,并对未来的社会形态提出了种种设想。这些思想区别于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不可避免的带有空想社会主义的色彩。
-
关键词
后工业社会主义
人道主义
马克思主义
-
分类号
D64
[政治法律—政治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