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通过与后外侧入路手术相比,探讨SuperPATH入路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月—12月收治并符合选择标准的84例髋关节疾病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40例采用SuperPATH入路行...目的通过与后外侧入路手术相比,探讨SuperPATH入路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月—12月收治并符合选择标准的84例髋关节疾病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40例采用SuperPATH入路行THA(SuperPATH组),44例采用后外侧入路行THA(PSA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疾病类型、合并基础疾病及术前下肢血栓形成、髋关节Harris评分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切口长度、术后引流量、下地时间以及术后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量表)评分,X线片复查示假体位置。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0.3个月。SuperPATH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切口长度、术后引流量及下地时间均优于PSA组(P<0.05)。SuperPATH组术后2周及1个月时Harris评分显著优于PSA组(P<0.05);术后3、6个月时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SuperPATH组SF-36量表各项评分均高于PSA组(P<0.05)。术后X线片复查示假体位置良好。结论与后外侧入路相比,选择SuperPATH入路行THA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手术安全性高的优势,能获得更好的临床疗效。展开更多
目的总结后外侧倒L形入路3.5 mm T形支撑钢板治疗单纯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3月—2016年1月,采用后外侧倒L形入路3.5 mm T形支撑钢板内固定治疗单纯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13例。男6例,女7例;年龄28~52岁,平均43岁。左...目的总结后外侧倒L形入路3.5 mm T形支撑钢板治疗单纯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3月—2016年1月,采用后外侧倒L形入路3.5 mm T形支撑钢板内固定治疗单纯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13例。男6例,女7例;年龄28~52岁,平均43岁。左侧5例,右侧8例;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6例,摔伤3例,高处坠落伤4例。术前行X线片、CT三维重建和MRI检查,均为单纯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Schatzker分型:Ⅱ型4例,Ⅲ型9例。受伤至手术时间5~9 d,平均7 d。结果术后1例患者切口皮肤坏死,给予清创植皮后创面愈合;余均Ⅰ期愈合。13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16个月,平均13个月。所有患者术后3个月X线片示骨折线均模糊,术后12个月骨折线均消失。无切口感染、重要血管神经损伤、内固定物松动或断裂以及关节面再次移位塌陷等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时按改良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功能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获89~97分,平均94分;均达优。结论后外侧倒L形入路3.5 mm T形支撑钢板内固定可作为治疗单纯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的首选手术方式之一。展开更多
目的评价采用后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的价值。方法自2009-03—2012-06采用后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23例,处理外踝骨折时钢板放置于腓骨后侧或外侧,对后踝骨折行钢板或螺钉固定。观察术后切口及骨折愈合情况...目的评价采用后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的价值。方法自2009-03—2012-06采用后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23例,处理外踝骨折时钢板放置于腓骨后侧或外侧,对后踝骨折行钢板或螺钉固定。观察术后切口及骨折愈合情况,术后3、12个月采用AOFAS踝-后足评分标准评价踝关节功能。结果术后3个月23例均获得随访,术后12个月2例失访。术后7 d 2例外侧和内侧切口周围同时出现张力性水泡,2例外侧切口周围出现张力性水泡,未出现切口感染。1例出现足背外侧麻木,术后3个月复诊时症状消失。术后3个月X线片显示23例骨折线均模糊,AOFAS评分:优12例,良8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86.96%。术后12个月X线片显示骨折线均消失,AOFAS评分:优17例,良2例,可2例,优良率90.48%。结论采用后外侧入路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三踝骨折可以一次性复位固定外踝和后踝骨折,联合内侧切口可以一个体位下完成三踝骨折的治疗,对软组织破坏少,骨折可获得解剖复位,术后踝关节功能恢复佳、并发症少。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通过与后外侧入路手术相比,探讨SuperPATH入路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月—12月收治并符合选择标准的84例髋关节疾病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40例采用SuperPATH入路行THA(SuperPATH组),44例采用后外侧入路行THA(PSA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疾病类型、合并基础疾病及术前下肢血栓形成、髋关节Harris评分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切口长度、术后引流量、下地时间以及术后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量表)评分,X线片复查示假体位置。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0.3个月。SuperPATH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切口长度、术后引流量及下地时间均优于PSA组(P<0.05)。SuperPATH组术后2周及1个月时Harris评分显著优于PSA组(P<0.05);术后3、6个月时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SuperPATH组SF-36量表各项评分均高于PSA组(P<0.05)。术后X线片复查示假体位置良好。结论与后外侧入路相比,选择SuperPATH入路行THA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手术安全性高的优势,能获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文摘目的总结后外侧倒L形入路3.5 mm T形支撑钢板治疗单纯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3月—2016年1月,采用后外侧倒L形入路3.5 mm T形支撑钢板内固定治疗单纯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13例。男6例,女7例;年龄28~52岁,平均43岁。左侧5例,右侧8例;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6例,摔伤3例,高处坠落伤4例。术前行X线片、CT三维重建和MRI检查,均为单纯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Schatzker分型:Ⅱ型4例,Ⅲ型9例。受伤至手术时间5~9 d,平均7 d。结果术后1例患者切口皮肤坏死,给予清创植皮后创面愈合;余均Ⅰ期愈合。13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16个月,平均13个月。所有患者术后3个月X线片示骨折线均模糊,术后12个月骨折线均消失。无切口感染、重要血管神经损伤、内固定物松动或断裂以及关节面再次移位塌陷等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时按改良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功能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获89~97分,平均94分;均达优。结论后外侧倒L形入路3.5 mm T形支撑钢板内固定可作为治疗单纯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的首选手术方式之一。
文摘目的评价采用后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的价值。方法自2009-03—2012-06采用后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23例,处理外踝骨折时钢板放置于腓骨后侧或外侧,对后踝骨折行钢板或螺钉固定。观察术后切口及骨折愈合情况,术后3、12个月采用AOFAS踝-后足评分标准评价踝关节功能。结果术后3个月23例均获得随访,术后12个月2例失访。术后7 d 2例外侧和内侧切口周围同时出现张力性水泡,2例外侧切口周围出现张力性水泡,未出现切口感染。1例出现足背外侧麻木,术后3个月复诊时症状消失。术后3个月X线片显示23例骨折线均模糊,AOFAS评分:优12例,良8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86.96%。术后12个月X线片显示骨折线均消失,AOFAS评分:优17例,良2例,可2例,优良率90.48%。结论采用后外侧入路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三踝骨折可以一次性复位固定外踝和后踝骨折,联合内侧切口可以一个体位下完成三踝骨折的治疗,对软组织破坏少,骨折可获得解剖复位,术后踝关节功能恢复佳、并发症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