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区动员与“后单位”社区公共性的重构 被引量:28
1
作者 刘博 李梦莹 《行政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17-123,共7页
后单位社区的公共性主体从高度凝聚于单位到重新归聚于社区,其内部动员机制经历单位制消解下从指令性到赋权性的内部演进路径。近年来,后单位社区的治理进程和社区建设更是展现了基层社会动员模式的变迁进路。基于L社区两次动员实践的... 后单位社区的公共性主体从高度凝聚于单位到重新归聚于社区,其内部动员机制经历单位制消解下从指令性到赋权性的内部演进路径。近年来,后单位社区的治理进程和社区建设更是展现了基层社会动员模式的变迁进路。基于L社区两次动员实践的回溯与比较发现,各动员主体的行动均受制于单位体制隐形在场的制度和惯习约制,并且以社区动员的内卷化、精英替代和话语体系多元为表征的动员困境的生成,恰与"国家—单位—个人"的社会整合方式向"国家—社区—个人"的新型整合框架转型相同步。基于后单位社区现实的独特性,构建权力边界更加清晰完善的赋权式动员更符合后单位社区新公共性重塑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位社区 社区动员 公共性 制度变迁
原文传递
嵌入联结领域:后单位社区安全治理的新框架 被引量:11
2
作者 周延东 《公安学研究》 2018年第2期25-46,122-123,共23页
社会安全理论及其实践发展脉络由"实体主义"逐渐迈向"认同理念",因此,社区安全的核心也在于"认同的安全"。在总结剖析哈贝马斯"公共领域"、黄宗智"第三领域"的基础上,学界尝试提出兼... 社会安全理论及其实践发展脉络由"实体主义"逐渐迈向"认同理念",因此,社区安全的核心也在于"认同的安全"。在总结剖析哈贝马斯"公共领域"、黄宗智"第三领域"的基础上,学界尝试提出兼具"国家在场"和"社会支持"双重属性的"联结领域"概念。后单位社区安全出现困境和危机的根源在于"认同的分裂"与"联结领域的中断"。对此,应当以嵌入联结领域为切入点,探索构建后单位社区安全的治理框架。从基本思路来看,一是促进"公共体系"与"个人场域"双向嵌入以满足国家控制和居民服务的双重需求;二是挖掘联结领域多元载体,从"参与治理"迈向"合作治理",既发挥主体各自优势,又形成整体集合优势;三是不断适应后单位时代"分散条状"的部门专业化新治理体系,进一步提升基础性权力作用,从"权威治理"迈向"弥散化治理"。从具体实践来看,一是以联结政府与居民为核心,重塑基层党组织、社区居委会与社区警务效能;二是充分挖掘传统单位、市场企业、社会组织与关键个体等差异化、地方性的联结载体资源;三是完善和提升政府制度化建设与专业化监管能力,规避社会治理主体的"选择性服务"问题,最终实现后单位社区安全有序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结领域 单位社区 社区安全治理
下载PDF
基于场域理论的后单位社区空间生产研究——以徐矿社区为例 被引量:8
3
作者 操小晋 朱喜钢 +1 位作者 余思奇 邓元媛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67-578,共12页
后单位时代社区公共性的式微是经济制度转型的社会特征,探究后单位社区的空间演变机制对可持续社区治理具有参考意义。文章桥接列斐伏尔的三元空间结构和布迪厄的4种资本类型,建立基于场域理论实践观上的空间生产研究框架。并以徐矿社... 后单位时代社区公共性的式微是经济制度转型的社会特征,探究后单位社区的空间演变机制对可持续社区治理具有参考意义。文章桥接列斐伏尔的三元空间结构和布迪厄的4种资本类型,建立基于场域理论实践观上的空间生产研究框架。并以徐矿社区为案例,运用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的质性方法,分析从“一元连续型网络结构”到“多元离散型团体结构”的多维空间生产过程。结果表明:1)单位到后单位社区转型的空间生产差异机制一方面由单位制向社区制转型的制度变化所形塑,另一方面受现代性的自由流动和管制结构的调整等因素影响。2)后单位社区行动者在居民构成和权力关系的重组中调适惯习,在争夺社区资本的过程中,伴随制度空间的重构、物质空间的改造、社会空间的异化和主体意识的觉醒。3)以居委会为代言的政府话语在空间实践中采取规训策略构建理想的社区空间,与潜在的居民抵抗形成彼此连接但不融通的整体关系。4)后单位社区的空间生产主要由老旧小区改造的地方政策响应、空间生产中的权力博弈与倾斜、单位路径依赖累积与动能缺失、以及现代性流动下的熟人社会松动4种动力驱使。制定以居民为核心的治理目标与对策,促进社区权力的共同享有是未来可持续社区治理的重要导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域理论 三元空间辩证法 单位社区 空间生产 社区治理 徐州
下载PDF
基于社区人力资产的后单位社区公共空间更新研究--以重庆市沙坪坝区中心湾社区为例 被引量:7
4
作者 黄瓴 吉悦 《上海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3-31,共9页
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社区人力资源资本化发展是适应城市更新新形势的必然要求。作为承载计划经济时期历史记忆和空间格局的一类过渡型社区--后单位社区,虽然存在转型需求与资源供给不匹配的突出矛盾,但同时又具有“人力富裕、空间冗余... 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社区人力资源资本化发展是适应城市更新新形势的必然要求。作为承载计划经济时期历史记忆和空间格局的一类过渡型社区--后单位社区,虽然存在转型需求与资源供给不匹配的突出矛盾,但同时又具有“人力富裕、空间冗余”的典型在地性特征和基础性优势。社区人力资产具有能动性与创造力强的特点,是应对后单位社区更新困境的重要潜力与抓手。以转型成功的后单位社区--重庆市沙坪坝区中心湾社区为例,通过梳理人力资产在社区公共空间更新各阶段中的构成与作用,提炼基于人力资产的后单位社区公共空间更新思路:优先整合人力资产、建立动态资产评估机制、推动“人-空间-服务”整体发展,明确指出政府在更新中应重视人力价值挖潜、智慧机制建设和起步经济支持,以期为同类型后单位社区的转型发展与风险预防提供在地化更新路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人力资产 单位社区 社区公共空间 社区更新 在地途径
下载PDF
完整社区理念下后单位社区资产更新路径研究——以成都市新桂东社区为例
5
作者 张文杰 巫雪松 《华中建筑》 2024年第1期93-97,共5页
要随着市场化的改革,单位大院逐渐让位于现代化共建共享社区,虽然单位社区逐渐解体,但其保留的全社会职能和社区服务能力仍受到社区居民的普遍认可。该文通过解读当下完整社区的工作目标,以后单位社区既有资产的完整性为依托,梳理社区... 要随着市场化的改革,单位大院逐渐让位于现代化共建共享社区,虽然单位社区逐渐解体,但其保留的全社会职能和社区服务能力仍受到社区居民的普遍认可。该文通过解读当下完整社区的工作目标,以后单位社区既有资产的完整性为依托,梳理社区内物质、环境、文化、人力四类资产特征,以完整社区的规划理念承接原单位社区“全功能性”特质,从激活存量物质资产、重组大院环境资产、识别单位文化资产、赋权动员人力资产四个方面提出后单位社区的资产更新方法。以成都市新桂东社区为例,针对社区内现有资产补充完善完整社区的建设要求,针对性提出相应的更新规划策略,以期为同类型后单位社区的转型发展提供更新路径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整社区 资产更新 单位社区 社区更新
下载PDF
基于社会资本提升的收缩型城市“后单位”社区的治理创新路径——以黑龙江省S市L社区为例 被引量:2
6
作者 李梦莹 刘博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23年第2期77-86,共10页
当前,全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核心要义之一即是市域社区治理创新的有效达成。随着部分收缩型城市遭遇人口流失、产业衰退、社会要素消解的持续挑战,其原本依托单位组织的“后单位”社区治理也随着单位制解体而产生诸多困境。作为社... 当前,全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核心要义之一即是市域社区治理创新的有效达成。随着部分收缩型城市遭遇人口流失、产业衰退、社会要素消解的持续挑战,其原本依托单位组织的“后单位”社区治理也随着单位制解体而产生诸多困境。作为社区动员和治理实践的关键因素,“后单位”社区的社会资本由高度凝聚于单位到重新扩散至社区,其内在的变迁逻辑恰与单位制度变革下城市基层社会的治理机制变迁同步。基于此,当前社区治理创新就需要动员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社区活动,通过内外部的互惠、信任和互动的社区行动提升社会资本。通过创新社区管理机制、发展社区社会组织、培育社区公共精神和优化社区软硬件环境等举措协同推进社区治理创新的实践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资本 收缩型城市 单位社区 社区治理
下载PDF
后单位社区共同体网络营造的实践逻辑——基于内蒙古L 后单位社区微信群的经验研究
7
作者 赵晓峰 包智俊 《长白学刊》 2024年第5期141-156,共16页
城市社区兼顾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但其本质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互联网的发展不但促进了城市居民间的沟通交流,也为后单位社区共同体的再营造创造了可能。以单位人与外来人的融合为焦点,考察内蒙古L后单位社区转型背景及共同体网络... 城市社区兼顾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但其本质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互联网的发展不但促进了城市居民间的沟通交流,也为后单位社区共同体的再营造创造了可能。以单位人与外来人的融合为焦点,考察内蒙古L后单位社区转型背景及共同体网络营造的成功经验,探究后单位社区共同体网络营造的实践逻辑。研究发现,通过“重构关系—激发行动—塑造精神”可实现后单位社区共同体的网络营造。其中,微信群可以在实体场景与虚拟场景的转换中,以年轻群体和退休群体为衔接,修复再造破裂的关系网络;微信群搭建的虚拟沟通平台可以使居民在沟通交流中实现利益协商,在单位人退场与外来人进场中实现利益让渡,在外来人参与社区利益共享中实现利益互换,动态整合差异化利益,促成集体行动产生;重构关系网络与激发集体行动可以推动单位人重拾集体记忆并逐渐形成社区群体认同,外来人提升自身价值并逐渐认同个体居民身份,在单位人与外来人共同向“社会人”的转变中形成整体性情感并塑造社区公共精神。回归共同体以人为中心的理论内涵,以互联网为工具再造社区,为未来社区的发展提供新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位社区 共同体 网络营造 社会转型 差异化 单位
下载PDF
后单位社区社会权威的重塑——以南京市S社区安全自治管理小组为例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凯 李蕊 《唯实》 2010年第3期78-82,共5页
权威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特殊现象深刻影响着社会的发展。目前后单位社区日益凸显出权威真空的问题,尤其是社会权威的缺失。重塑后单位社区社会权威,须从完善自治组织权力生成机制、强化精英人物的个人魅力、提高社区自治组织工作绩效等... 权威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特殊现象深刻影响着社会的发展。目前后单位社区日益凸显出权威真空的问题,尤其是社会权威的缺失。重塑后单位社区社会权威,须从完善自治组织权力生成机制、强化精英人物的个人魅力、提高社区自治组织工作绩效等几个方面入手。重塑社会权威对后单位社区建设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位社区 权威 社会权威
下载PDF
从单位社区到后单位社区:组织场域视角下社区集体行动的逻辑
9
作者 范子艾 蒋祖存 《决策咨询》 2020年第4期90-96,共7页
单位制度的解体,意味着原有的“国家—单位—个人”的社区行动结构向“国家—社区—个人”发生变化,由此导致社区集体行动的发生路径和逻辑的变迁。本文基于组织场域视角进行分析,从社区场域的宏观、中观、微观层面来探寻从单位制时期... 单位制度的解体,意味着原有的“国家—单位—个人”的社区行动结构向“国家—社区—个人”发生变化,由此导致社区集体行动的发生路径和逻辑的变迁。本文基于组织场域视角进行分析,从社区场域的宏观、中观、微观层面来探寻从单位制时期到后单位时期社区集体行动路径和逻辑的变化。在宏观层面,从国家主导到国家—社会—市场协同运作背后体现权力逻辑、社会逻辑和市场逻辑的变迁;在中观层面,从单位主导、社区边缘化到社区主导、单位隐形在场体现主体要素、规制性要素、规范性要素、文化—认知要素的变化;在微观层面,从指令性行动主导到赋权式行动主导体现政治契机、道德契机和社会契机三要素的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位社区 单位社区 组织场域 社区集体行动
下载PDF
后单位混合社区农民工与市民的融合困境 被引量:7
10
作者 谷玉良 福鹏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6期29-34,共6页
在城市,社区是农民工融人城市的起点。混合居住模式逐渐在农民工城市融入研究领域得到重视。然而,从实践看,即便是混合居住,农民工与市民的融合也遭遇了困境。通过实地观察和深度访谈对襄阳南漳新华书店单位混合社区进行了调研,研究发现... 在城市,社区是农民工融人城市的起点。混合居住模式逐渐在农民工城市融入研究领域得到重视。然而,从实践看,即便是混合居住,农民工与市民的融合也遭遇了困境。通过实地观察和深度访谈对襄阳南漳新华书店单位混合社区进行了调研,研究发现,农民工与市民的融合表现出双重不情愿与双重勉强感的特征。要解决这种融合困难,明确管理主体和责任、强化社区服务和管理、扩大社区交往是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位混合社区 农民工 融合困境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