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后踝内侧垂直联合线后前入路治疗后踝骨折的临床研究
1
作者 张先启 余正友 林四龙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4年第3期272-275,共4页
目的 探讨参考后踝内侧垂直联合线(PVSL)行闭合复位经皮后前(PA)入路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后踝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于我院后踝骨折患者23例,均参考PVSL行闭合复位经皮PA入路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记录... 目的 探讨参考后踝内侧垂直联合线(PVSL)行闭合复位经皮后前(PA)入路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后踝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于我院后踝骨折患者23例,均参考PVSL行闭合复位经皮PA入路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记录患者术后骨折复位、踝关节功能恢复、并发症发生及恢复情况。结果 23例患者术后获得6~20个月的随访。术后所有患者后踝骨折块均得到良好复位,移位均小于2 mm。X射线显示,患者骨折均全部愈合,骨折愈合时间3~6个月。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为76~100分,平均(89.8±8.2)分;术后踝关节功能优17例、良5例、中1例,优良率为95.7%。所有患者均未发生螺钉松动、断裂等并发症。结论 参考PVSL闭合复位经皮PA入路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后踝骨折手术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骨折 内固定术 踝内侧垂直联合线
下载PDF
不同手术入路方式治疗脊髓夹持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1
2
作者 潘霆 杨正杰 施克勤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2016年第12期27-28,共2页
目的:研究不同手术入路方式治疗脊髓夹持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江苏省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2013-06/2015-06收治的90例脊髓夹持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n=30)、B组(n=30)和C组(n=30)进行研究.A组给予单纯前入路... 目的:研究不同手术入路方式治疗脊髓夹持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江苏省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2013-06/2015-06收治的90例脊髓夹持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n=30)、B组(n=30)和C组(n=30)进行研究.A组给予单纯前入路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B组给予单纯后入路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C组则给予后前联合入路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组间治疗效果.结果:按照术后的JOA评分,C组术后改善率及优良率均高于A、B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等指标均低于B、C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出现脊髓损伤、神经损伤、脑脊液漏、颈部肿块以及椎动脉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高于A、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脊髓夹持型颈椎病时,采用后前联合入路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较单纯入路的手术方式好,且单纯后入路手术方式的效果最差.因此,在临床治疗时应合理进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夹持型颈椎病 联合 临床比较
下载PDF
后前联合入路治疗下颈椎小关节绞锁脱位临床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梁亮科 关宏刚 孙秀良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95-96,共2页
目的探讨后前联合入路治疗下颈椎难复性小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18例下颈椎小关节绞锁脱位患者,入院后均行颅骨牵引后复位失败,后采用同期后路切开复位,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结果18例患者术后脱位均得到纠正,随访平均时间18个月... 目的探讨后前联合入路治疗下颈椎难复性小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18例下颈椎小关节绞锁脱位患者,入院后均行颅骨牵引后复位失败,后采用同期后路切开复位,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结果18例患者术后脱位均得到纠正,随访平均时间18个月,无植骨不融合及并发症,ASIA残损分级较术前平均提高1.6级。结论同期后路切开复位、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是治疗下颈椎小关节绞锁脱位的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脱位 减压术 外科 联合
下载PDF
基层医院后前联合入路加用生物膜治疗创伤性下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莫松全 吴天清 +4 位作者 杨松运 李春梅 安明和 潘东川 陶建红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2年第6期635-636,651,共3页
目的:探讨在西部地区县级基层医院开展后前联合入路手术方法加用生物膜治疗创伤性下颈椎骨折脱位的疗效。探索适合基层医院治疗颈椎复合性损伤的工作模式,更好地为基层人民服务。方法:通过选择本院下颈椎骨折脱位、小关节交锁合并不同... 目的:探讨在西部地区县级基层医院开展后前联合入路手术方法加用生物膜治疗创伤性下颈椎骨折脱位的疗效。探索适合基层医院治疗颈椎复合性损伤的工作模式,更好地为基层人民服务。方法:通过选择本院下颈椎骨折脱位、小关节交锁合并不同程度的脊髓损伤患者32例,采用先从颈椎后路切开复位;再从颈椎前路切开,切除后纵韧带,彻底解除对脊髓的压迫,安放生物膜保护脊髓,取相同大小和形状的自体髂骨块植入间隙内;安放内固定物。然后比较手术前后患者的ASIA运动功能指数评分和JOA评分、Frankel分级。结果:32例患者术后均恢复了颈椎椎体的正常序列及生理弧度。随访期间内固定位置良好,无植骨块脱出或钢板、螺钉松动、断裂等并发症。术后JOA评分和ASIA运动功能指数评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脊髓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获得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基层医院后前联合入路加用生物膜治疗创伤性下颈椎骨折脱位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 联合 下颈椎 生物膜
下载PDF
腰骶椎结核患者手术方式的选择及其疗效观察
5
作者 曹云 陈玉龙 彭五四 《西部医学》 2011年第9期1771-1772,共2页
目的探讨腰骶椎结核手术方式的选择原则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2例腰及腰骶段脊柱结核患者根据其全身情况、病变范围、程度等情况综合判断,分别采用前路、后前联合及分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融合术治疗,并观察各种手术方式的治疗效... 目的探讨腰骶椎结核手术方式的选择原则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2例腰及腰骶段脊柱结核患者根据其全身情况、病变范围、程度等情况综合判断,分别采用前路、后前联合及分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融合术治疗,并观察各种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结果 42例患者均获随访,伴有神经症状者均获不同程度改善,随访患者植骨块无滑脱,内固定无松动,椎体间植骨融合时间6~13月,平均7.2个月。术后2例(分别为Frankel B和C级)患者神经症状改善不明显。42例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及局部窦道形成,无一例病灶复发。结论手术方式的选择,需根据患者的全身情况,病变范围及程度等具体情况综合判断,重建脊柱稳定性是脊柱结核手术的最终目的 ,术后加强抗结核药物的治疗,辅以适当外固定,可有效维持脊柱畸形的矫正,保证脊柱良好的稳定性,有利于结核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 腰骶椎结核
下载PDF
胆囊后-前三角联合入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效果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戚发田 戚鹏飞 崔勇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2年第1期65-67,共3页
目的探讨胆囊后-前三角联合入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06—2021-06商城县人民医院普通外科行LC治疗的137例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胆囊后-前三角联合入路组(联合组,68... 目的探讨胆囊后-前三角联合入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06—2021-06商城县人民医院普通外科行LC治疗的137例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胆囊后-前三角联合入路组(联合组,68例)和胆囊前三角入路组(对照组,69例)。比较2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检测手术前后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炎症因子指标。统计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联合组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患者的TNF-α、CRP、NE水平均高于术前,但联合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胆囊前三角入路比较,胆囊后-前三角联合入路LC治疗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手术用时和术中出血量少,对机体的炎性应激反应影响小,有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三角 胆囊-三角 慢性结石性胆囊炎 炎性因子
下载PDF
经咽后颈椎前入路内固定治疗Hangman骨折 被引量:3
7
作者 常浩胜 高磊 +6 位作者 曹振孝 张在谦 白艳红 任志龙 杜小平 王瑜 刘利军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2年第7期615-616,共2页
目的探讨经咽后颈椎前入路内固定治疗Hangman骨折的适应证并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笔者对Hang-man骨折12例,均采取下颌下横切口,经咽后间隙颈椎前入路,C2、3椎间盘摘除,椎间植骨融合,前路钢板内固定。结果全部患者得到随访3个月~3年... 目的探讨经咽后颈椎前入路内固定治疗Hangman骨折的适应证并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笔者对Hang-man骨折12例,均采取下颌下横切口,经咽后间隙颈椎前入路,C2、3椎间盘摘除,椎间植骨融合,前路钢板内固定。结果全部患者得到随访3个月~3年,颈椎疼痛症状消失,上肢麻木、无力等神经症状恢复正常;X线片显示椎间融合率100%,颈椎生理前凸及解剖序列完全恢复。结论经咽后颈椎前入路C2、3椎间融合内固定术,手术操作简单安全,并发症少,术后颈椎即刻稳定性和远期稳定性良好,颈椎活动度影响小,适用于所有类型Hangman骨折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经咽颈椎 HANGMAN骨折
原文传递
两种手术入路治疗累及后外侧Schatzker Ⅳ型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8
8
作者 翟启麟 庄健 +2 位作者 杨军 高如峰 罗从风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2年第6期834-840,共7页
目的 比较内侧联合后外侧入路和后内侧倒L切口联合前外侧入路治疗累及后外侧SchatzkerⅣ型胫骨平台骨折的安全性及中期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研究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自2016-2020年收治的累及后外侧的SchatzkerⅣ型胫骨平台骨... 目的 比较内侧联合后外侧入路和后内侧倒L切口联合前外侧入路治疗累及后外侧SchatzkerⅣ型胫骨平台骨折的安全性及中期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研究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自2016-2020年收治的累及后外侧的SchatzkerⅣ型胫骨平台骨折、符合入组条件的患者共57例,按不同手术入路进行分组,其中采用内侧联合后外侧入路治疗的患者30例,采用后内侧倒L切口联合前外侧入路治疗的患者27例。收集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记录受伤至内固定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等,术后随访评估骨折复位情况、下肢力线、膝关节活动范围及手术并发症,根据HSS、SF36量表进行膝关节功能评分。将两组资料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内侧联合后外侧入路组,13例采用内侧单钢板固定,17例内侧双钢板固定,后外侧平台均采用支撑钢板固定。手术时间平均为(133.7±23.2) min,术中出血量平均(318.3±111.0) mL,末次随访时膝关节平均活动范围为127.2°(0~5°;115~140°),平均HSS评分为93.9±3.2,平均SF36评分为91.5±3.3,1例患者术后出现内侧切口浅表感染,8例患者已行内固定取出术。后内侧倒L切口联合前外侧入路组,均采用后内侧钢板、前外侧钢板固定,有11例采用后外侧平台支撑钢板固定,手术时间平均为(157.0±31.3) min,术中出血量平均(403.7±142.1) mL。末次随访时膝关节平均活动范围为128.3°(0~10°;110~140°),平均HSS评分为94.2±3.3,平均SF36评分为91.6±3.6。2例患者出现前外侧切口浅表感染,7例患者已行内固定取出术。所有患者下肢力线均正常,未见其他并发症。两组相比,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他数据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内侧联合后外侧入路、后内侧倒L切口联合前外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内侧伴后外侧骨折都是安全有效的,手术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SchatzkerⅣ型 内侧联合外侧 内侧联合外侧
下载PDF
改良前外侧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 Pilon 骨折合并腓骨骨折的效果分析
9
作者 林伟 《医药前沿》 2024年第27期84-86,共3页
目的:观察改良前外侧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合并腓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3年6月栖霞市杨础中心卫生院骨科收治的68例胫骨Pilon骨折合并腓骨骨折患者,按照术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35... 目的:观察改良前外侧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合并腓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3年6月栖霞市杨础中心卫生院骨科收治的68例胫骨Pilon骨折合并腓骨骨折患者,按照术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35例采用改良前外侧手术入路,对照组33例采用后外侧联合前内侧手术入路。观察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踝足疼痛情况、踝关节功能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和1年,观察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低于对照组;术后,观察组踝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后外侧联合前内侧手术入路相比,改良前外侧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合并腓骨骨折可显著提高临床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骨折愈合,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PILON骨折 合并症 腓骨骨折 改良外侧 外侧联合内侧 临床效果
下载PDF
膝关节后内侧联合前外侧入路手术治疗过伸型胫骨平台双髁骨折的临床体会 被引量:2
10
作者 赵苛棋 徐少南 《浙江创伤外科》 2021年第2期310-311,共2页
目的探究膝关节后内侧联合前外侧入路手术治疗过伸型胫骨平台双髁骨折的疗效,为患者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间收治的过伸型胫骨平台双踝骨折患者12例临床治疗情况,患者均行后内侧倒L入路联合前外侧... 目的探究膝关节后内侧联合前外侧入路手术治疗过伸型胫骨平台双髁骨折的疗效,为患者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间收治的过伸型胫骨平台双踝骨折患者12例临床治疗情况,患者均行后内侧倒L入路联合前外侧入路治疗,对患者治疗前后行Lysholm评分,评价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同时分析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12例患者治疗前Lysholm评分为(35.2±3.2)分,明显低于治疗后(91.3±9.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经过治疗后Lysholm评分显示,膝关节功能恢复为优的为4例,良为7例,可1例,差0例,优良率为91.7%;12例患者经过治疗后骨折愈合时间为(4.3±0.3)天,开始负重时间为(41.9±5.2)天,住院时间为(21.9±2.1)天,骨折愈合较快,开始负重时间以及住2院时间较短。结论膝关节后内侧联合外前侧入路有助于呈现出开阔的手术视野,对过伸型胫骨平台双踝骨折患者能够提供有效关节支撑,有助于术后快速恢复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 内侧联合外侧 双踝骨折 关节功能
下载PDF
后内侧联合前外侧入路治疗累及后内髁的胫骨平台双髁骨折21例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朱贤平 王勇 滕晓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12年第1期37-38,44,共3页
目的探讨后内侧联合前外侧手术入路治疗后内髁受累及的胫骨平台双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1例累及后内髁的SchatzkerⅤ型、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其中累及双后髁的5例,不累及外后髁的16例,手术均采用后内侧联合前外侧入路,手术中对... 目的探讨后内侧联合前外侧手术入路治疗后内髁受累及的胫骨平台双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1例累及后内髁的SchatzkerⅤ型、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其中累及双后髁的5例,不累及外后髁的16例,手术均采用后内侧联合前外侧入路,手术中对于累及后外侧髁的患者,关节镜下监视行前外侧开窗,通过骨隧道复位、植骨支撑、固定。结果本组21例患者获得平均(12.24±2.48)个月的随访,骨折均获骨性愈合,愈合时间4~9月,无切口皮肤坏死、关节不稳及内外翻畸形愈合等发生。膝关节功能:优13例,良5例,可2例,差1例。骨折复位满意度:优15例,良4例,可1例,差1例。结论对于累及后内侧髁的胫骨平台双髁骨折,采用后内侧联合前外侧入路能有效取得骨折的复位、牢靠固定,并可早期进行功能训练,远期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 双髁骨折 内侧联合外侧
下载PDF
后内侧联合前外侧手术入路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昌洪 《中外医学研究》 2018年第36期157-159,共3页
目的:分析后内侧联合前外侧手术入路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定笔者所在医院骨科2015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70例,均行后内侧联合前外侧手术入路治疗,比较治疗前后Lysholm评分,并分析术后恢复情况... 目的:分析后内侧联合前外侧手术入路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定笔者所在医院骨科2015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70例,均行后内侧联合前外侧手术入路治疗,比较治疗前后Lysholm评分,并分析术后恢复情况、膝关节功能、并发症。结果:患者术后Lysholm评分显著较术前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0例研究对象术后平均开始负重时间为(42.06±6.26)d,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4.52±0.26)d,平均住院时间为(22.26±2.04)d。其中显效28例、有效4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7.14%。其中膝关节僵直1例、膝关节不稳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86%。结论:后内侧联合前外侧手术入路可有效缩短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恢复时间,改善膝关节功能,减少并发症,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侧联合外侧手术 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 效果
下载PDF
漂浮体位下后内侧联合前外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双髁骨折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朱强 张阳春 +3 位作者 薛春堂 杜增峰 余慧平 马志远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20年第4期34-38,共5页
目的探讨漂浮体位下后内侧联合前外侧入路治疗累及后内侧髁胫骨平台双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累及后内侧髁的胫骨平台双髁骨折患者54例膝关节,均为单膝损伤,其中C1型13例,C2型17例,C3型24例。手术均采用漂浮体位下通过后内侧联合前... 目的探讨漂浮体位下后内侧联合前外侧入路治疗累及后内侧髁胫骨平台双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累及后内侧髁的胫骨平台双髁骨折患者54例膝关节,均为单膝损伤,其中C1型13例,C2型17例,C3型24例。手术均采用漂浮体位下通过后内侧联合前外侧入路,术中探查半月板、韧带损伤情况并予以相应的修复,骨折予以复位、植骨支撑、钢板固定,术后制定康复方案,定期随访。结果本组54例患者平均住院时间18.7±5.6 d,随访6~49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7.86±3.57月;愈合时间为7.45±1.34月。住院时间与性别和年龄均无关,但与AO分型有关;愈合时间和总有效率均与性别无关,但均与年龄和AO分型有关。术后无1例发生切口及深部感染、切口周围皮瓣坏死、关节不稳、骨筋膜室综合征和内、外翻畸形愈合等并发症。术后至取出内固定装置,无1例出现钢板螺钉松动和断裂、膝关节明显强直。根据Sanders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显效31例,有效17例,尚可5例,无效1例,总有效例数48例,总有效率为88.89%。结论采用漂浮体位下后内侧联合前外侧入路可有效取得骨折的复位、固定牢靠,远期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双髁骨折 漂浮体位 内侧联合外侧 疗效分析
下载PDF
对Schatzker 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进行后内侧联合前外侧入路钢板内固定手术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梁华辉 彭杰威 +2 位作者 王康振 宋伟毅 唐剑邦 《当代医药论丛》 2019年第22期92-94,共3页
目的:探讨对Schatzker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进行后内侧联合前外侧入路钢板内固定手术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期间中山市中医院收治的67例Schatzker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这些患者入院后,均对其进行后内侧... 目的:探讨对Schatzker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进行后内侧联合前外侧入路钢板内固定手术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期间中山市中医院收治的67例Schatzker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这些患者入院后,均对其进行后内侧联合前外侧入路钢板内固定手术.然后观察这些患者手术的效果.结果:手术后,这些患者的骨折部位均骨性愈合,其术毕至骨折部位愈合的平均时间为(13.8±2.6)周,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99%(2/67).在手术后即刻、手术后6个月、手术后12个月,这些患者患侧胫骨平台内翻角(TP-TSA)和胫骨平台后倾角(PS)相比,P>0.05.在对患者进行末次随访时,这些患者膝关节HSS的平均评分及膝关节屈曲的平均角度分别为(85.1±4.3)分和(113.8±2.9)°,其手术的优良率为94.0%.结论:对Schatzker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进行后内侧联合前外侧入路钢板内固定手术的效果较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hatzkerⅥ型胫骨平台骨折 内侧联合外侧 钢板内固定手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