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71篇文章
< 1 2 7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名优茶机采适期的研究 被引量:53
1
作者 骆耀平 唐萌 +2 位作者 蔡维秩 文冬华 温正军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13,共5页
根据名优茶生产对鲜叶原料的要求,以一芽一、二叶及其对夹叶为标准芽叶,研究三个采摘时期机采鲜叶的机械组成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标准芽叶达84.9%~75.0%(采摘期二)时机采,可以获得较高比率的名优茶原料,为机采适期。本试验条件下,按采... 根据名优茶生产对鲜叶原料的要求,以一芽一、二叶及其对夹叶为标准芽叶,研究三个采摘时期机采鲜叶的机械组成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标准芽叶达84.9%~75.0%(采摘期二)时机采,可以获得较高比率的名优茶原料,为机采适期。本试验条件下,按采摘期二标准进行名优茶机采,春茶机采间隔期约20 d。按鱼叶开展时间确定机采间隔期,春季鱼叶展后15d,秋季鱼叶展后12d为机采适期。杭州茶区春季平均展叶间隔期为5.4d/叶,秋季为4.2d/叶。适当调整机采时间,可获相应的名优茶生产原料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优茶 机采适期 标准芽叶 机械组成
下载PDF
加工工艺对名优绿茶主要品质化学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41
2
作者 倪德江 陈玉琼 姜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84-88,共5页
对用相同鲜叶加工成8种名优绿茶的茶多酚、氨基酸和可溶性糖的分析结果表明,各名茶间差异较大。未经揉捻的名茶茶多酚含量高于经过揉捻的名茶;扁形茶中氨基酸和可溶性糖的含量高于其它名茶。叶绿素分析表明,各名茶间Chla、Py... 对用相同鲜叶加工成8种名优绿茶的茶多酚、氨基酸和可溶性糖的分析结果表明,各名茶间差异较大。未经揉捻的名茶茶多酚含量高于经过揉捻的名茶;扁形茶中氨基酸和可溶性糖的含量高于其它名茶。叶绿素分析表明,各名茶间Chla、Pya的差异较大,其次是Chlb,而Cdb、Cda、Pyb的差异较小。凡经揉捻的名茶Chla的含量低于未经揉捻的名茶(龙井制法的扁形茶例外),而Pya的含量则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 工艺 品质 化学成分 名优茶 叶加工
下载PDF
名优茶氨基酸含量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45
3
作者 王云 李春华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6年第6期1121-1126,共6页
本文对不同茶树品种、不同鲜叶摊放程度、不同加工艺、不同名优茶形状对名优茶氨基酸含量的影响以及加工过程中氨基酸含量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茶树品种鲜叶氨基酸含量差异较大,高低可达1.5倍至20几倍;鲜叶适度摊放... 本文对不同茶树品种、不同鲜叶摊放程度、不同加工艺、不同名优茶形状对名优茶氨基酸含量的影响以及加工过程中氨基酸含量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茶树品种鲜叶氨基酸含量差异较大,高低可达1.5倍至20几倍;鲜叶适度摊放,能有效地提高茶叶中氨基酸的含量,鲜叶摊放至含水量约70%时,其氨基酸含量最高,但摊放过度,其含量又会下降;与炒青和烘青工艺比较,半烘炒工艺的成茶中的多数游离氨基酸含量较高,炒青工艺次之;不同形状对名茶氨基酸含量有较大影响,由相同原料加工成的扁形或毛峰形名茶其氨基酸含量较高,其次是卷曲形和针形名茶;在名茶加工过程中,氨基酸含量有一定的增加趋势,干茶氨基酸含量比鲜叶增加0.06%,这对名茶良好香味的形成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酸含量 变化 影响因素 名优茶
下载PDF
名优绿茶杀青工艺研究 被引量:25
4
作者 倪德江 陈玉琼 +1 位作者 袁芳亭 周继荣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592-594,共3页
对 30型滚筒连续杀青机的杀青温度和时间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杀青温度和时间对杀青叶品质有较大影响 ;在温度低于 16 0℃时杀青 ,随温度的升高 ,茶叶茶多酚和氨基酸含量增加 ,可溶性糖和叶绿素含量下降 ;随杀青时间的延长 ,氨基酸和... 对 30型滚筒连续杀青机的杀青温度和时间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杀青温度和时间对杀青叶品质有较大影响 ;在温度低于 16 0℃时杀青 ,随温度的升高 ,茶叶茶多酚和氨基酸含量增加 ,可溶性糖和叶绿素含量下降 ;随杀青时间的延长 ,氨基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呈上升趋势 ,而叶绿素和茶多酚则呈下降之势 ;当杀青温度超过16 0℃时 ,在任一时间内茶叶都会焦变。 30型滚筒连续杀青机杀青的适宜温度是 140℃ ,时间为 35~ 5 5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优茶 杀青机 杀青温度 品质 绿 品质
下载PDF
我国名优茶发展现状与趋势 被引量:29
5
作者 周智修 段文华 +1 位作者 吴海燕 司智敏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71-178,共8页
通过对1994~2011年连续九届3948只"中茶杯"名优茶评比茶样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六大茶类名优茶均呈现发展态势,绿茶是发展的主茶类,乌龙茶、黑茶稳步增长,红茶、白茶和黄茶呈恢复性增长。四大茶区中,江南茶区获奖率最高,发展势头强... 通过对1994~2011年连续九届3948只"中茶杯"名优茶评比茶样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六大茶类名优茶均呈现发展态势,绿茶是发展的主茶类,乌龙茶、黑茶稳步增长,红茶、白茶和黄茶呈恢复性增长。四大茶区中,江南茶区获奖率最高,发展势头强劲;浙江名优茶产业引领我国名优茶发展,江苏名优茶总体质量位居全国前列,山东显现强烈的市场竞争意识,福建、四川、湖北、贵州、广东和安徽等省也占重要地位。无性系品种茶样比例不断提高,福鼎大白茶、白叶一号、福鼎大毫茶、龙井系列品种等是主要无性系良种。名优茶质量不断提高,但外形同类化趋势明显;卫生安全状况良好,有机茶发展较快;名优茶机制率、按标准生产率和商标持有率等逐年提高到比较高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优茶 现状 趋势
下载PDF
茶树新梢节间与展叶角度生长变化及对名优茶机采的影响 被引量:29
6
作者 骆耀平 宋婷婷 +2 位作者 文东华 唐萌 蔡维秩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20-424,共5页
以浙农113、龙井43、浙农139盆栽茶树为试验材料,研究新梢生育过程中的节间和展叶角度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品种节间生长变化与新梢生长一样,遵循慢-快-慢"的S"型生育规律.3品种中,浙农139节间最长,龙井43节间较短.春季,鱼叶展... 以浙农113、龙井43、浙农139盆栽茶树为试验材料,研究新梢生育过程中的节间和展叶角度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品种节间生长变化与新梢生长一样,遵循慢-快-慢"的S"型生育规律.3品种中,浙农139节间最长,龙井43节间较短.春季,鱼叶展后12 d节间生长量仅为最长生长量的50%左右,此时进行机采,破碎率高;18 d时,鲜叶原料不符合名优茶生产要求;鱼叶展后15 d,节间长度和展叶角度已达适合机采状态,此时机采可有效控制破碎率的增加.适当增施肥料,能增加节间生长长度,有利于机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优茶 机采 节间 展叶角度 鱼叶
下载PDF
机械化采茶的利弊分析及发展前景 被引量:29
7
作者 唐小林 《中国茶叶加工》 2008年第4期10-12,共3页
机械化采茶效率是手工采茶的近10倍以上,是解决当前茶叶初制劳动力严重缺乏的根本手段,但对茶树品种、茶园栽培管理、树形修剪、采摘面培养、采摘时机掌握、采摘鲜叶的分级处理、制茶工艺配套等都有较严格的要求,要求操作人员技术熟练... 机械化采茶效率是手工采茶的近10倍以上,是解决当前茶叶初制劳动力严重缺乏的根本手段,但对茶树品种、茶园栽培管理、树形修剪、采摘面培养、采摘时机掌握、采摘鲜叶的分级处理、制茶工艺配套等都有较严格的要求,要求操作人员技术熟练。目前的采茶机械尚不能完全适用于名优茶鲜叶原料的采摘。名优茶鲜叶原料要求幼嫩、匀齐,使用目前普遍采用的采茶机械采茶难以达到要求,鲜叶采摘仍基本依靠人工采茶。名优茶加工属劳动高度密集型行业,手工采摘鲜叶是制约其发展的瓶颈,名优茶生产发展的突破点在于实现机械化采摘。名优茶生产中机械化采茶虽然任务十分艰巨,但前景十分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优茶 机械化采 利弊 发展 前景
下载PDF
自然环境下茶树嫩梢识别方法研究 被引量:24
8
作者 韦佳佳 陈勇 +3 位作者 金小俊 郑加强 石元值 张浩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77-381,共5页
嫩梢识别是实现名优茶智能采摘的前提。本文以茶树嫩梢为研究对象,基于色彩因子开展了自然环境下嫩梢识别研究,提出了采用RGB空间的R-B、YIQ空间的I、Lab空间的b、HSI空间的S,以及YCrCb空间的Cb 5种色彩因子进行图像灰度化,并选择合适... 嫩梢识别是实现名优茶智能采摘的前提。本文以茶树嫩梢为研究对象,基于色彩因子开展了自然环境下嫩梢识别研究,提出了采用RGB空间的R-B、YIQ空间的I、Lab空间的b、HSI空间的S,以及YCrCb空间的Cb 5种色彩因子进行图像灰度化,并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图像阈值分割,最后采用中值滤波的方法消除噪声。试验结果表明,这些方法都能够在自然环境下有效地区分嫩梢和背景,为后续名优茶智能化采茶机的研究打下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优茶 嫩梢识别 色彩因子 阈值分割
下载PDF
实施品牌营销,推进茶产业升级发展 被引量:22
9
作者 鲁成银 《中国茶叶》 2010年第6期4-6,共3页
茶产业要发展就要抓住品牌。所有的茶叶产品,无论是走茶叶科技创新还是走文化战略之路,都只是打造品牌的支撑,没有品牌就没有更大的收益。全国茶业农业产值的75%依靠名优茶,茶产业主要是靠名优茶维系的,但名优茶下一步究竟应该怎样发展... 茶产业要发展就要抓住品牌。所有的茶叶产品,无论是走茶叶科技创新还是走文化战略之路,都只是打造品牌的支撑,没有品牌就没有更大的收益。全国茶业农业产值的75%依靠名优茶,茶产业主要是靠名优茶维系的,但名优茶下一步究竟应该怎样发展,茶产业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要回答好这些问题,进一步做强茶业,茶产业需要进行一系列重大调整与转变,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从卖茶叶产品向实施品牌营销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牌营销 产业 产业升级 叶产品 可持续发展 名优茶 科技创新
下载PDF
名优绿茶新型鲜叶筛分机分级效果初步研究 被引量:20
10
作者 袁海波 鲁成银 +4 位作者 毛祖法 尹军峰 吕闰强 许勇泉 陆德彪 《中国茶叶》 2011年第8期19-21,共3页
近年来,名优茶“采摘难”成为制约名优茶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难题和技术瓶颈。虽然名优茶机采效果较传统采茶设备有显著提高,然而我国茶园面貌复杂,蓬面、长势等差异较大,机采鲜叶难以直接使用,有必要进行筛分处理。目前我国鲜叶筛分... 近年来,名优茶“采摘难”成为制约名优茶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难题和技术瓶颈。虽然名优茶机采效果较传统采茶设备有显著提高,然而我国茶园面貌复杂,蓬面、长势等差异较大,机采鲜叶难以直接使用,有必要进行筛分处理。目前我国鲜叶筛分设备以竹制滚筒式筛分机为主,操作方便、成本低廉,但使用过程中易出现挂叶、红变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筒式筛分机 分级效果 鲜叶 名优绿 筛分设备 可持续发展 名优茶 成本低
下载PDF
茶叶陈化机理及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1
作者 霍建聪 李湘利 《四川农业科技》 2005年第4期40-41,共2页
关键词 技术研究进展 陈化机理 保鲜 干燥食品 保存期限 外界条件 商品价值 农产品 季节性 主产区 名优茶 绿 劣变 风味 新鲜
下载PDF
名优茶采摘机器人机械手结构参数优化与仿真 被引量:16
12
作者 王先伟 吴明晖 +2 位作者 周俊 邵佩迪 陈善本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84-89,共6页
为提高名优茶采摘机器人采摘效率,减小机械手的操作空间和结构尺寸,基于名优茶特性、采摘要求以及结构化茶园种植模式,设计一种4自由度关节型名优茶采摘机械手。根据名优茶生长分布空间以及采摘机器人移动平台结构,确立机械手几何工作空... 为提高名优茶采摘机器人采摘效率,减小机械手的操作空间和结构尺寸,基于名优茶特性、采摘要求以及结构化茶园种植模式,设计一种4自由度关节型名优茶采摘机械手。根据名优茶生长分布空间以及采摘机器人移动平台结构,确立机械手几何工作空间,然后以机械手工作空间主截面包络面最优为目标函数,以轨迹区域约束、杆件尺寸和关节角度限制为约束条件,建立机械手结构参数优化模型,采用MATLAB优化工具箱来求解。最后通过蒙特卡洛法以及MATLAB机器人工具箱对机械手工作空间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机械手能包容名优茶采摘所要求的全部目标空间。该研究为名优茶采摘机械手进一步分析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优茶 采摘机械手 工作空间 D-H法 蒙特卡洛法
下载PDF
几种名优茶的滋味化学研究 被引量:15
13
作者 廖鸿雁 戴前颖 +2 位作者 齐灿 顾辰辰 蔡海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11期6510-6512,6515,共4页
[目的]分析各理化成分与茶汤滋味因子浓度、鲜度、厚度的关系。[方法]通过测定几种名优绿茶的理化成分,结合感官审评结果,考察了水浸出物、氨基酸、可溶性糖、茶多酚、可溶性果胶等化学成分对几种名优茶滋味的影响。[结果]水浸出物含量... [目的]分析各理化成分与茶汤滋味因子浓度、鲜度、厚度的关系。[方法]通过测定几种名优绿茶的理化成分,结合感官审评结果,考察了水浸出物、氨基酸、可溶性糖、茶多酚、可溶性果胶等化学成分对几种名优茶滋味的影响。[结果]水浸出物含量对茶汤浓度高低有较大的贡献;氨基酸含量高,鲜度的表现越明显,而可溶性糖、茶多酚含量越高,鲜度表现越不明显;厚度受多种呈味成分的综合作用,其中可溶性果胶对厚度的影响较大。[结论]得到了各化学成分与茶汤滋味(浓度、鲜度、厚度)的关系,为茶叶品质的判断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优茶 滋味 化学成分
下载PDF
天然无咖啡碱茶叶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李斌 郑永球 +1 位作者 尹逸 陈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33-35,共3页
以天然无咖啡碱南昆山毛叶茶为材料,通过染色体数目和组型分析,证明其是一种进化程度较高的乔木型、大叶类茶树;生物碱组成和含量的单株测定结果表明:南昆山毛叶茶在有性群体品种中低咖啡碱含量单株比例可达 81.82%;低咖啡碱单株... 以天然无咖啡碱南昆山毛叶茶为材料,通过染色体数目和组型分析,证明其是一种进化程度较高的乔木型、大叶类茶树;生物碱组成和含量的单株测定结果表明:南昆山毛叶茶在有性群体品种中低咖啡碱含量单株比例可达 81.82%;低咖啡碱单株的理化成分与一般茶树品种没有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咖啡碱 染色体 理化成分 名优茶 开发利用
下载PDF
不同茶树品种名优茶机采适期研究 被引量:14
15
作者 江新凤 李延升 +5 位作者 杨普香 郭金 彭华 蔡海兰 李琛 林蕾 《蚕桑茶叶通讯》 2015年第5期28-29,共2页
目前,名优茶采摘基本上是手工采摘模式,由于劳动力严重缺乏,茶叶无法及时有效地采下,采摘问题已成为制约江西名优茶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名优茶机械化采摘是名优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茶产业稳步发展的需要,因此开展名优茶机... 目前,名优茶采摘基本上是手工采摘模式,由于劳动力严重缺乏,茶叶无法及时有效地采下,采摘问题已成为制约江西名优茶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名优茶机械化采摘是名优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茶产业稳步发展的需要,因此开展名优茶机械化采摘的研究也显得尤为重要[1~2]。1材料与方法1.2试验设计1.2.1试验地管理概况2013年4月底修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优茶 树品种 一芽二叶 产业发展 白毫早 鲜叶 槠叶齐 一芽三叶 乌牛早 一芽一叶
下载PDF
湖南传统名优茶产地土壤特性的调查研究 Ⅱ——土壤营养状况 被引量:10
16
作者 彭福元 刘继尧 +3 位作者 张亚莲 童雄才 曾跃辉 罗淑华 《茶叶通讯》 1999年第1期3-7,共5页
调查分析了湖南17县的传统名优茶产区土壤酸度及养分状况。结果显示,土壤pH为4.5~5.5,有机质大部分样品在2.5%以上,全氮与全磷含量多数在0.1%以上,有效氮磷钾含量分别超过120,10和100mg/kg土,代... 调查分析了湖南17县的传统名优茶产区土壤酸度及养分状况。结果显示,土壤pH为4.5~5.5,有机质大部分样品在2.5%以上,全氮与全磷含量多数在0.1%以上,有效氮磷钾含量分别超过120,10和100mg/kg土,代换性钙为30~200mg/100g土,代换性镁在8mg/100g土左右,有效铁、有效锰一般在100和10mg/100g土以上。优质高产茶园土壤有机质及养分含量比低产茶园的丰富,自然土壤又高于茶园,表明自然土壤开垦成茶园后,如不注意土壤培肥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营养 名优茶 土壤特性 土壤PH值 土壤有机质 叶品质
下载PDF
浙江茶叶机械化采摘修剪的现状与发展建议 被引量:13
17
作者 俞燎远 《中国茶叶》 2016年第1期4-6,共3页
浙江省自20世纪80年代恢复试制名优茶以来,名优茶产销量快速增长,产业经济效益显著提高,茶农种茶积极性充分释放。但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茶区劳动力大量向城镇第二、三产业转移,加上采茶作业环境差、劳动强度大,使得茶叶采摘用... 浙江省自20世纪80年代恢复试制名优茶以来,名优茶产销量快速增长,产业经济效益显著提高,茶农种茶积极性充分释放。但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茶区劳动力大量向城镇第二、三产业转移,加上采茶作业环境差、劳动强度大,使得茶叶采摘用工紧缺的矛盾十分突出,全省80%以上茶场出现用工荒,劳动力短缺已经成为阻碍茶叶产业发展的一个关键限制因素,实现茶叶全程机械化耕作、施肥、修剪、采摘、加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优茶 机采 产业经济效益 劳动力短缺 用工荒 机械化耕作 鲜叶 园建设 限制因素
下载PDF
名优茶鲜叶原料分级机研究 被引量:13
18
作者 骆耀平 王永镜 +3 位作者 张兰兰 唐萌 蔡维秩 温正军 《茶叶》 2012年第1期27-33,共7页
名优茶鲜叶原料分级机研究表明,采用本研究自制的名优茶鲜叶原料分级机,可对机采茶叶进行有效分级,经分级的原料,较好地实现了以芽叶大小分级归类,从中可获得较为整齐一致一芽二叶为主的名优茶生产原料。不同展叶状态的芽叶其个体大小... 名优茶鲜叶原料分级机研究表明,采用本研究自制的名优茶鲜叶原料分级机,可对机采茶叶进行有效分级,经分级的原料,较好地实现了以芽叶大小分级归类,从中可获得较为整齐一致一芽二叶为主的名优茶生产原料。不同展叶状态的芽叶其个体大小差异大,以个体大小作为分级方式,所获的同一等级原料中会出现不同展叶状态的芽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优茶 鲜叶 分级 机械组成
下载PDF
有机名优茶生产技术规范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陆德彪 吴关宝 毛祖法 《茶叶》 1999年第2期95-97,共3页
通过对有机名优茶生产条件与特性的研究,总结提出了有机名优茶对生态条件、基地选择、肥培管理、病虫害防治、加工技术和后续管理等技术要求,为名优茶向有机条发展提供了可操作性的技术规范。
关键词 名优茶 有机食品 技术规范 生产技术
下载PDF
手持式名优茶嫩梢采摘机械手设计与试验优化 被引量:11
20
作者 贾江鸣 叶玉泽 +3 位作者 程培林 朱赢鹏 傅霞萍 陈建能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6-92,共7页
针对名优茶机械化采摘难的问题,根据茶叶采摘农艺要求和手工采摘动作的分析,设计了一种手持式名优茶嫩梢采摘机械手,模拟人手指夹住茶叶并通过提拉进行采摘。通过采摘机械手的运动分析,得到了影响采摘效率的因素磁钢距离、主动手指角速... 针对名优茶机械化采摘难的问题,根据茶叶采摘农艺要求和手工采摘动作的分析,设计了一种手持式名优茶嫩梢采摘机械手,模拟人手指夹住茶叶并通过提拉进行采摘。通过采摘机械手的运动分析,得到了影响采摘效率的因素磁钢距离、主动手指角速度和主动手指转角的参数变动范围。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分析方法,研究影响因素对采摘成功率的交互影响,以采摘成功率为响应值建立二次回归模型,各因素对采摘成功率的影响显著性主次排序为:主动手指角速度、磁钢距离、主动手指转角;运用Design-Expert 11.0软件的优化模块,以采摘成功率为优化目标对各因素进行优化,得到优化参数为:磁钢距离40.04 mm、主动手指转角153.0°、主动手指角速度3.38 rad/s。以优化后的参数进行采摘试验,结果表明采摘成功率为74.3%,3次采摘平均速度为25.2个/min,试验值与预测值的相对误差小于5%,优化模型结果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优茶 采摘机械手 响应面 采摘成功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