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48篇文章
< 1 2 8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段异体骨移植治疗骨肿瘤 被引量:66
1
作者 黄长明 王臻 +1 位作者 童星杰 刘继中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406-409,共4页
目的 探讨大段异体骨移植在骨肿瘤保肢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观察了 1991年 9月~ 1998年 10月,应用大段异体骨修复 79例骨肿瘤患者瘤段骨切除后骨缺损的治疗情况。男 55例,女 24例;年龄 9~ 70岁,平均 28.8岁。骨肉瘤 38例... 目的 探讨大段异体骨移植在骨肿瘤保肢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观察了 1991年 9月~ 1998年 10月,应用大段异体骨修复 79例骨肿瘤患者瘤段骨切除后骨缺损的治疗情况。男 55例,女 24例;年龄 9~ 70岁,平均 28.8岁。骨肉瘤 38例,恶性骨巨细胞瘤 12例,其他肿瘤 29例。骨段移植 24例,半关节移植 50例,复合人工关节移植 5例。植入异体骨长度 8~ 22 cm,平均 13.5 cm。非交锁型髓内钉固定 16例,交锁型髓内钉固定 53例,钢板固定 5例,复合人工关节移植 5例。结果 67例患者得到随访,时间 5个月~ 7年,平均 2.8年,结果异体骨愈合 62例,不愈合 5例。主要并发症 :复发 8例,感染 8例,骨不连 5例,骨折 4例,内固定失败 4例,关节面吸收塌陷 7例。功能按 Mankin标准评定 :优 25例,良 23例,中 11例,差 8例。结论 大段异体骨移植是一种修复骨肿瘤瘤段切除后骨缺损的有效手段;牢固的髓内固定有利于异体骨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瘤 冷冻保存 同种异体移植
原文传递
大块冷冻同种异体骨移植后免疫学改变 被引量:35
2
作者 屠重棋 龚全 +2 位作者 裴福兴 杨天府 胡云洲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421-423,共3页
目的 探讨大块冷冻同种异体骨移植后免疫功能改变。方法 本组 21例,男 9例,女 12例;年龄 19~ 59岁,平均 30.5岁。 15例分别于术前 4 d及术后 14、 28 d检测其空腹外周血各项免疫学指标,其中 7例及另外 3例分别于术后 3、 6、 9、... 目的 探讨大块冷冻同种异体骨移植后免疫功能改变。方法 本组 21例,男 9例,女 12例;年龄 19~ 59岁,平均 30.5岁。 15例分别于术前 4 d及术后 14、 28 d检测其空腹外周血各项免疫学指标,其中 7例及另外 3例分别于术后 3、 6、 9、 12、 24、 36、 48个月进行同位素骨扫描检查,结合 3例组织学检查综合观察 21例大块冷冻同种异体骨移植后的免疫反应。结果 (1)外周血 T淋巴细胞亚群 (OKT3+ ,OKT4+ ,OKT8+ )及血清补体 (C3,C4)和循环免疫复合物 (CiC)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 0.05)。 (2)同位素骨扫描显示 :术后 3~ 6个月移植的异体骨两端及髓腔内同位素浓集明显低于正常骨,而异体骨两端所对应的自体骨端同位素浓集明显于高于正常骨,此过程于植入后 9个月开始减弱,可达数年。以宿主受区大量 T淋巴细胞为主的炎性细胞浸润为其组织学特征。结论 (1)大段冷冻异体骨移植后宿主全身免疫机能改变不明显,其反应是以局部炎症为主的细胞免疫过程。 (2)异体骨可作为修复大块骨缺损的良好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瘤 移植免疫学 同种异体移植
原文传递
同种异体骨移植用于骨缺损修复的应用现状 被引量:46
3
作者 左健 康建敏 潘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18期3395-3398,共4页
背景:创伤、感染和骨种瘤等原因导致的骨缺损难以自身愈合,目前治疗主要以骨移植为主。同种异体骨移植与实质脏器移植有所不同,诱发的免疫排斥反应相对较小,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目的:总结中国同种异体骨移植治疗骨肿瘤、创伤性骨缺... 背景:创伤、感染和骨种瘤等原因导致的骨缺损难以自身愈合,目前治疗主要以骨移植为主。同种异体骨移植与实质脏器移植有所不同,诱发的免疫排斥反应相对较小,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目的:总结中国同种异体骨移植治疗骨肿瘤、创伤性骨缺损和脊柱病变的现状。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及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1983-01/2011-10有关同种异体骨移植在各种骨科疾病中应用的文章,英文检索词为"bone allograft;bone trans plantation;repair;bone defect",中文检索词为"同种异体骨,骨移植,修复,骨缺损"。排除重复性及非中英文语种研究,共保留27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同种异体骨移植作为临床上修复骨缺损的方法,广泛用于骨折、骨肿瘤切除后导致骨缺损的修复、脊柱和关节疾患的治疗。虽然同种异体骨移植存在细菌和病毒感染、骨折、不愈合、延迟愈合等危险,但是由于它在修复骨缺损时具有的一些优点:结构类似于自体骨,排斥反应较异种骨轻,而且不存在自体骨移植引起的供区损伤、延长手术时间等问题,使其成为修复骨缺损的常用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种异体移植 骨缺损 骨肿瘤 骨折 脊柱 综述文献
下载PDF
同种异体骨移植研究进展 被引量:38
4
作者 张贝利 张伟滨 邓廉夫 《国外医学(骨科学分册)》 2005年第3期164-167,共4页
同种异体骨移植作为将同种异体骨组织移植到体内骨骼缺损处的一种技术,在骨与关节损伤修复、人工关节置换后翻修、骨肿瘤病灶清除、脊柱融合术等许多骨科手术中,有极其广泛的应用。该文从同种异体骨移植的历史、植入材料的采集和处理、... 同种异体骨移植作为将同种异体骨组织移植到体内骨骼缺损处的一种技术,在骨与关节损伤修复、人工关节置换后翻修、骨肿瘤病灶清除、脊柱融合术等许多骨科手术中,有极其广泛的应用。该文从同种异体骨移植的历史、植入材料的采集和处理、手术方式选择、愈合方式及机制、手术后免疫反应等方面进行综述,以加深对同种异体骨移植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种异体移植 人工关节置换 脊柱融合术 组织移植 损伤修复 病灶清除 植入材料 方式选择 愈合方式 免疫反应 骨肿瘤 手术中 手术后
下载PDF
骨髓间质干细胞降低大鼠移植物抗宿主反应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6
5
作者 田莹 邓宇斌 +2 位作者 王亚柱 王晔 朱文标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9-33,共5页
目的探讨MSCs对GVHD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建立大鼠同种异体骨髓移植模型,同时输入供者的T淋巴细胞诱导出移植物抗宿主反应,联合或不联合移植供体来源的MSCs,观察受鼠的生存时间,同时利用RT-PCR法研究Th1/Th2淋巴细胞亚群的比例,用ELISA... 目的探讨MSCs对GVHD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建立大鼠同种异体骨髓移植模型,同时输入供者的T淋巴细胞诱导出移植物抗宿主反应,联合或不联合移植供体来源的MSCs,观察受鼠的生存时间,同时利用RT-PCR法研究Th1/Th2淋巴细胞亚群的比例,用ELISA法检测移植后体内IL-4细胞因子的浓度。结果GVHD组的平均生存时间为(17.30±2.33)天,实验组的平均生存时间为(24.10±2.36)天,与单独移植HSCs相比,MSCs与HSCs共移植明显延长的受鼠的生存时间。同时,GVHD组Th1/Th2细胞比值为1.29±0.06,IL-4因子的浓度平均为(14.84±2.59)pg/mL,实验组Th1/Th2细胞比值为(0.77±0.14),IL-4因子的浓度平均为(40.09±13.99)pg/mL。MSCs与HSCs共移植降低了体内Th1/Th2淋巴细胞亚群的比例,提高了体内IL-4细胞因子的浓度。结论MSCs与HSCs共移植能有效抑制HSCs移植后致死性GVHD的发生,延长生存时间,同时MSCs可能通过作用于体内Th1/Th2淋巴细胞亚群的比例,促进体内IL-4细胞因子的分泌从而间接发挥了抑制GVHD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质干细胞 造血干细胞移植 同种异体移植 移植物抗宿主病
下载PDF
去细胞神经同种异体移植的运动功能恢复 被引量:33
6
作者 衷鸿宾 卢世璧 +1 位作者 侯树勋 赵庆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533-535,共3页
目的 研究去细胞同种异体神经移植修复大型哺乳类动物粗大和长段周围神经缺损的效果。 方法  15只犬分为去细胞神经同种异体移植组 (实验组 ) 6只、自体神经移植组 (对照组Ⅰ ) 6只、新鲜神经同种异体移植组 (对照组Ⅱ ) 3只。右侧... 目的 研究去细胞同种异体神经移植修复大型哺乳类动物粗大和长段周围神经缺损的效果。 方法  15只犬分为去细胞神经同种异体移植组 (实验组 ) 6只、自体神经移植组 (对照组Ⅰ ) 6只、新鲜神经同种异体移植组 (对照组Ⅱ ) 3只。右侧坐骨神经主干造成 5cm长缺损 ,分别以上述三种神经移植物桥接修复。术后 6个月进行步态分析。 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Ⅰ功能恢复一般情况相似 ,对照组Ⅱ无任何恢复 ;实验组和对照组Ⅰ的右后肢运动及步态周期非常相似 ,踝关节跖屈及背伸肌群的肌力均有一定程度的恢复 ,但不及正常犬。 结论 化学去细胞神经同种异体移植修复犬坐骨神经长段缺损 ,在术后 6个月近期运动功能恢复与自体神经移植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细胞神经 同种异体移植 运动功能 周围神经损伤 动物实验
原文传递
同种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大鼠心脏的迁移及分化 被引量:29
7
作者 牛丽丽 郑敏 +7 位作者 曹丰 谢超 李海民 岳文 高艳红 白慈贤 祝善俊 裴雪涛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8-42,共5页
目的 探讨同种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MSC)在大鼠心脏定居存活情况、同种异体移植是否可行。正常心脏微环境与梗死心脏微环境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MSC)迁移、分化的影响。方法 雌性Wistar大鼠 35只 ,①正常心脏MSC移植组 (1 0只 ) ;... 目的 探讨同种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MSC)在大鼠心脏定居存活情况、同种异体移植是否可行。正常心脏微环境与梗死心脏微环境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MSC)迁移、分化的影响。方法 雌性Wistar大鼠 35只 ,①正常心脏MSC移植组 (1 0只 ) ;②急性心肌梗死对照组 (AMI,1 0只 ) ;③心肌梗死MSC移植组 (1 0只 ) ;④单个核细胞治疗组 (5只 )。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造成心肌梗死模型。分离纯化来自雄性Wistar大鼠的骨髓MSC ,于冠脉结扎后 1~ 3h植入到雌性正常大鼠和心肌梗死大鼠心脏组织 ,模拟同种异体细胞移植治疗。于细胞移植后 1 0周取心脏检测各种指标。结果(1 )经纯化的大鼠MSC在同种异体大鼠心脏可定居、生存 ,而未经纯化的单个核细胞移植在同种异体大鼠心脏未见存活 ;(2 )在正常心脏微环境中 ,带蓝色荧光的供体MSC细胞核呈小岛屿状分布 ,与宿主心肌纤维排列无关 ;而在心肌梗死模型大鼠心脏微环境中 ,蓝色细胞核分布广泛 ,呈椭圆形 ,似心肌细胞核 ,其排列方向与宿主心肌纤维排列方向一致 ,免疫组化检测胞浆心肌特异蛋白染色阳性。结论 纯化的MSC具有免疫耐受特性 ,无需加用免疫抑制剂 ,可进行同种异体移植 ;同种异体MSC在正常心脏微环境中不发生迁移、分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种异体移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大鼠 心脏迁移 微环境 免疫耐受
原文传递
脱氧鸟苷培养处理的同种异体肌腱移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5
8
作者 唐林俊 陈秉礼 +3 位作者 丁钦蓉 黄朝梁 周言忠 吴祖尧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75-178,共4页
本研究用脱氧鸟苷培养处理鸡趾屈腱,去除其抗原呈递细胞后做活体异体移植.通过混合淋巴细胞培养实验、术趾主动屈曲功能、移植腱腱周粘连定量、羟脯氨酸含量、生物力学测定、血管染色、大体形态及组织学形态观察等证实处理腱免疫源性... 本研究用脱氧鸟苷培养处理鸡趾屈腱,去除其抗原呈递细胞后做活体异体移植.通过混合淋巴细胞培养实验、术趾主动屈曲功能、移植腱腱周粘连定量、羟脯氨酸含量、生物力学测定、血管染色、大体形态及组织学形态观察等证实处理腱免疫源性显著降低,活体异体移植后达到自体腱移植相同良好效果,而对照未处理新鲜异体移植腱被排斥.并发现增生活跃的纤维细胞生成细胶原原纤维(直径33.3nm),形成以细胶原原纤维为主并与原粗胶原原纤维(直径317.0nm)并存的新生移植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氧鸟苷 肌腱移植 同种异体移植
原文传递
低温冷冻和酒精处理的同种异体周围神经移植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21
9
作者 顾玉荣 蒋电明 朱天亮 《创伤外科杂志》 2002年第1期31-34,共4页
目的 比较低温冷冻和酒精处理的同种异体周围神经移植的疗效。方法 取 45只成年雄性SD大白鼠 ,随机分为A、B、C、D 4组。A、B、C组为实验组 ,每组 1 0只 ;D组为供体组 ,1 5只。切取双侧坐骨神经 1 5mm作为供体神经。A组的供体神经在 -... 目的 比较低温冷冻和酒精处理的同种异体周围神经移植的疗效。方法 取 45只成年雄性SD大白鼠 ,随机分为A、B、C、D 4组。A、B、C组为实验组 ,每组 1 0只 ;D组为供体组 ,1 5只。切取双侧坐骨神经 1 5mm作为供体神经。A组的供体神经在 - 1 96℃下保存 3周 ,37℃生理盐水复温后桥接于受体一侧坐骨神经 1 0mm缺损段 ;B组用 70 %酒精浸泡 8小时后 ,桥接于受体一侧坐骨神经 1 0mm缺损段 ;C组的供体神经不经任何预处理 ,桥接于受体一侧坐骨神经 1 0mm缺损段。术后 1 7周进行电生理测定 ,光镜观察及移植异体神经中段的轴突计数。结果 A、B实验组的电生理测定及移植神经中段的轴突计数结果无显著性差异 ,光镜下的形态学变化相似。A、B组与C组 ,电生理测定与移植体中段轴突计数均有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神经 同种异体移植 酒精 低温保存
下载PDF
未分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29
10
作者 张晓玲 戴尅戎 +3 位作者 汤亭亭 张超 周芸 周光炎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35-137,共3页
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面MHC-I、MHC-Ⅱ类抗原与共刺激分子CD80(B7-1)和CD86(B7-2)的表达及探讨MSC的抗原性。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MSC表面MHC-I、MHC-Ⅱ类抗原与共刺激分子CD80(B7-1)和CD86(B7-2)的表达,测定淋巴细胞MSC混合... 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面MHC-I、MHC-Ⅱ类抗原与共刺激分子CD80(B7-1)和CD86(B7-2)的表达及探讨MSC的抗原性。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MSC表面MHC-I、MHC-Ⅱ类抗原与共刺激分子CD80(B7-1)和CD86(B7-2)的表达,测定淋巴细胞MSC混合反应的强度。结果MSC表达高水平的MHCI类抗原,不表达MHCⅡ类抗原,低表达CD86(B7-2),不表达CD80(B7-1),IFN-γ刺激48h后,MHCI类抗原表达增加,MHCⅡ类抗原表达,CD80(B7-1)、CD86(B7-2)也均有表达。未分化的MSC经γ-干扰素(IFN-γ)刺激之后,不会引起很强的免疫排斥反应,表现为弱免疫原性。结论未分化的MSC抗原性较弱,具有同种异体移植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 间充质干细胞 MHC抗原 共刺激分子 同种异体移植
原文传递
冷冻保存带血管异体骨移植治疗儿童骨缺损 被引量:26
11
作者 周建生 胡汝麒 +4 位作者 潘功平 刘振华 肖玉周 张先龙 陈晓东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83-185,共3页
目的:报道采用冷冻保存带血管同种异体骨移植修复儿童骨缺损的治疗结果。方法:自1992~1995年对20例儿童大块骨缺损采用吻合血管的冷冻保存同种异体骨移植进行修复。年龄3~13岁,平均7.9岁,骨缺损长度6.0~12... 目的:报道采用冷冻保存带血管同种异体骨移植修复儿童骨缺损的治疗结果。方法:自1992~1995年对20例儿童大块骨缺损采用吻合血管的冷冻保存同种异体骨移植进行修复。年龄3~13岁,平均7.9岁,骨缺损长度6.0~12.0cm。供骨取自患儿父、母或同胞子女,术后4周应用免疫抑制剂。随访2~5年,平均3年7个月。结果:术后3个月异体骨与宿主骨全部骨性愈合,4~6个月患肢功能恢复正常,无不良反应。结论:对治疗儿童大块骨缺损,应用吻合血管的冷冻保存同种异体骨移植术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种异体移植 骨缺损 儿童 冷冻保存
原文传递
培养角膜干细胞羊膜片移植治疗角膜缘功能障碍 被引量:22
12
作者 潘志强 张文华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2000年第9期524-526,共3页
临床观察培养的角膜干细胞羊膜移植片治疗角膜缘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 :人角膜缘干细胞原代培养后接种生长于羊膜上 ,临床选择角膜缘烧伤后 (碱烧伤、酸烧伤、其他化学烧伤等 )角膜新生血管的患者进行干细胞羊膜片移植 ,术后观察角膜上... 临床观察培养的角膜干细胞羊膜移植片治疗角膜缘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 :人角膜缘干细胞原代培养后接种生长于羊膜上 ,临床选择角膜缘烧伤后 (碱烧伤、酸烧伤、其他化学烧伤等 )角膜新生血管的患者进行干细胞羊膜片移植 ,术后观察角膜上皮、组织浸润和新生血管情况。结果 :术后患者自觉症状轻 ,视力有一定提高 ,角膜缘移植片紧密贴附 ,角膜上皮完整 ,轻度基质炎性浸润 ,浅层新生血管减少 ,深层新生血管充盈减轻 ,睑球粘连得到松解。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角膜干细胞 羊膜同种异体移植 角膜缘功能障碍
原文传递
深低温冷冻异体骨生物力学特性与储存时间的关系 被引量:20
13
作者 杨克强 王臻 +4 位作者 桑宏勋 吕昌伟 王海强 彭磊 李光新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2000年第3期183-185,179,共4页
目的:研究深低温冷冻法储骨时间与皮质骨生物力学特性的关系。方法:用深低温冷冻法储存的腓骨皮质作标本,分别将储存1年和7年的腓骨皮质做成弯曲及压缩试件,在Instron 1195型电子拉伸试验机上测试两组的极限弯曲强度... 目的:研究深低温冷冻法储骨时间与皮质骨生物力学特性的关系。方法:用深低温冷冻法储存的腓骨皮质作标本,分别将储存1年和7年的腓骨皮质做成弯曲及压缩试件,在Instron 1195型电子拉伸试验机上测试两组的极限弯曲强度,弹性模量及极限压缩强度,所得数据进行组间t检验。结果:1年组和7年组的极限弯曲强度差异不明显(P>0.05),弹性模量差异不明显(P>0.05),极限压缩强度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深低温冷冻法储骨,皮质骨的生物力学特性受储存时间长短影响不显著。只要确保无污染,储存骨的使用不应受储存时间长短的影响,术中术后处理亦不应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低温冷冻骨 生物力学 同种异体移植
下载PDF
人工关节假体复合大段同种异体骨移植重建肢体功能 被引量:21
14
作者 王臻 黄耀添 +6 位作者 胡蕴玉 马平 王全平 于会东 刘继中 马真胜 张毅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2期727-729,共3页
目的 探讨采用复合人工关节假体大段同种异体骨移植的方法治疗肢体恶性骨肿瘤的手术原理及效果。 方法 骨肿瘤患者 16例 ,年龄 19岁~ 60岁 ,其中骨肉瘤 4例 ,软骨肉瘤 2例 ,恶性骨巨细胞瘤 3例 ,纤维肉瘤 3例 ,其它恶性骨肿瘤 4例... 目的 探讨采用复合人工关节假体大段同种异体骨移植的方法治疗肢体恶性骨肿瘤的手术原理及效果。 方法 骨肿瘤患者 16例 ,年龄 19岁~ 60岁 ,其中骨肉瘤 4例 ,软骨肉瘤 2例 ,恶性骨巨细胞瘤 3例 ,纤维肉瘤 3例 ,其它恶性骨肿瘤 4例。肢体功能重建方法包括 :复合股骨近端的全髋关节置换术 3例 ,复合股骨近端的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7例 ,复合股骨下端或胫骨上端的全膝关节置换 6例。 结果 本组 16例经 1 5~ 5 0年随访 ,1例死亡 ,12例无瘤存活 ,3例带瘤存活。多数患者术后获得了较好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 结论 人工关节假体复合大段同种异体骨移植 ,适合恶性骨肿瘤肢体挽救术和保肢手术后的二次返修术 ,具有人工关节和大段同种骨移植双重优点 ,手术设计应注重生物力学原理和大段同种骨愈合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关节 骨肿瘤 同种异体移植
原文传递
同种异体骨移植的免疫反应 被引量:23
15
作者 陆军 吴苏稼 施鑫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4期388-391,共4页
关键词 同种异体移植 免疫反应 免疫原 骨重建
下载PDF
超低温冷冻保存后同种异体神经移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0
16
作者 瞿玉兴 董天华 +2 位作者 张志霖 何双华 项炜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2002年第1期59-62,共4页
目的 探索大鼠同种异体神经移植的可行性。方法 取Wistar大鼠坐骨神经 ,经超低温冷冻保存后移植于SD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处。分成超低温冷冻同种神经移植组 (A)、新鲜同种神经移植组(B)、及自体神经移植组 (C)。 3组均在术后 3、8、12、1... 目的 探索大鼠同种异体神经移植的可行性。方法 取Wistar大鼠坐骨神经 ,经超低温冷冻保存后移植于SD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处。分成超低温冷冻同种神经移植组 (A)、新鲜同种神经移植组(B)、及自体神经移植组 (C)。 3组均在术后 3、8、12、16周行大体观察 ,检测形态学、电生理变化及血清IL 2、TNF水平。结果 A、C组的腓肠肌萎缩 ;足无明显畸形 ,趾无缺损、无溃疡。B组的腓肠肌萎缩 ;足部溃疡伴趾部分缺损。A、C组在术后 8周刺激神经移植段近端有动作电位出现 ,B组在术后 12周出现。A组动作电位的波幅较B组高。血清IL 2 ,C组与B组差别有显著性 (P <0 .0 5 ) ,A组与C组比较差别无显著性 (P >0 .0 5 )。光镜下A组空泡变性、炎性细胞浸润少。电镜下见髓鞘厚薄基本相同 ,轴突密度高 ,雪旺细胞发育较完善 ,明显优于B组。结论 超低温冷冻保存能降低同种异体神经的抗原性 ,在不用免疫抑制剂情况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种异体神经移植 动物实验 超低温保存 周围神经损伤
原文传递
不同生长阶段软骨细胞构建同种异体软骨的研究 被引量:16
17
作者 王健 夏万尧 +1 位作者 崔磊 曹谊林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2-23,共2页
目的 研究不同生长阶段山羊软骨细胞 ,形成同种异体组织工程化软骨组织的能力 ,为软骨组织工程寻找种子细胞来源。方法 取胎羊 (孕 10 0d)、新生羊 (10d龄 )及成年羊 (9个月龄 )各大关节软骨组织。酶消化法获取软骨细胞与生物材料Plur... 目的 研究不同生长阶段山羊软骨细胞 ,形成同种异体组织工程化软骨组织的能力 ,为软骨组织工程寻找种子细胞来源。方法 取胎羊 (孕 10 0d)、新生羊 (10d龄 )及成年羊 (9个月龄 )各大关节软骨组织。酶消化法获取软骨细胞与生物材料Pluronic形成复合物 ,接种于异体羊 (9个月龄 )腹部皮下。按不同时间段取材。所取标本进行大体观察、称重 ,并作组织学检测 ,对新生的软骨组织进行评价。结果 各组接种处均有组织工程化软骨组织形成。胚胎组新生软骨的重量最大 (81.8± 17.9)mg及存留时间最长 (>12个月 )。结论 胚胎软骨细胞可以作为组织工程化软骨的种子细胞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骨细胞 构建 同种异体软骨 同种异体移植 组织工程 聚环氧乙烯
原文传递
不同冷冻温度和保存时间对同种异体神经移植后神经功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8
18
作者 王秋根 应明 +1 位作者 鲁树荣 崔义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1998年第1期53-55,共3页
目的研究并探索一种最合适保存同种异体神经的冷冻温度和时间,以获最小的排斥反应和最好的神经再生。方法取100只大白鼠,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按异体神经的保存时间分成20分钟、1周和3周组;各组根据保存的温度再分成-... 目的研究并探索一种最合适保存同种异体神经的冷冻温度和时间,以获最小的排斥反应和最好的神经再生。方法取100只大白鼠,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按异体神经的保存时间分成20分钟、1周和3周组;各组根据保存的温度再分成-196℃、-80℃及-40℃组,每组各为10只大白鼠。对照组:10只大鼠,新鲜异体神经不作处理即行神经移植。各组分别于术后6周和12周观察神经电图变化。结果随着保存温度的降低与时间的延长,同种异体神经移植后,运动诱发电位的潜伏期缩短;诱发电位的峰值、振幅积分增加;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加快。结论经冷冻保存的同种异体神经移植后,神经近断端再生轴突能通过并长入远断端。冷冻温度以-196℃为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神经 同种异体移植 低温保藏 组织保存
原文传递
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口腔黏膜缺损中的应用 被引量:23
19
作者 胡开进 王新木 +6 位作者 侯锐 谭芳奕 姚小虎 林萍 岳杰 张晶 戴建武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CAS 2007年第3期173-175,共3页
一、背景技术 脱细胞真皮基质的研究经历了漫长的过程,1985年Heck等报道应用异体真皮作为自体表皮的移植载体,将二者复合移植于动物模型和烧伤患者的切痂创面,取得了较好的创面修复和抑制瘢痕增生的效果。但此后的应用和研究发现,... 一、背景技术 脱细胞真皮基质的研究经历了漫长的过程,1985年Heck等报道应用异体真皮作为自体表皮的移植载体,将二者复合移植于动物模型和烧伤患者的切痂创面,取得了较好的创面修复和抑制瘢痕增生的效果。但此后的应用和研究发现,同种异体皮肤移植所引发的免疫排斥反应主要源于表皮细胞、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等细胞,由此推动真皮的无细胞化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 口腔黏膜缺损 同种异体皮肤移植 免疫排斥反应 复合移植 成纤维细胞 自体表皮 异体真皮
原文传递
同种异体头皮、面颈部和双耳廓复合组织移植术 被引量:19
20
作者 姜会庆 胡心宝 +7 位作者 李幼生 汪涌 李元新 汪军 洪志坚 解伟光 陈一飞 黎介寿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16-419,共4页
目的 探讨采用同种异体头皮、面颈部和双耳廓复合组织移植术 ,修复“巨大恶性黑色素瘤病灶扩大切除术”后头面部及颌颈部巨大组织缺损的效果和可行性。方法 供体选择血型相配的脑死亡者。切取层次在头顶部达骨膜或帽状筋膜层间 ,双侧... 目的 探讨采用同种异体头皮、面颈部和双耳廓复合组织移植术 ,修复“巨大恶性黑色素瘤病灶扩大切除术”后头面部及颌颈部巨大组织缺损的效果和可行性。方法 供体选择血型相配的脑死亡者。切取层次在头顶部达骨膜或帽状筋膜层间 ,双侧颞部达颞深筋膜浅层 ;面颈部紧贴颧骨、下颌骨切取 ,包括咀嚼肌、耳廓、胸锁乳突肌、颈部血管、颈外血管。受区先经修整 ,移植时首先将双侧供、受体的外耳道对合并缝合 ,然后吻合供、受体颈部血管 ,最后间断缝合额部颞皮肤及顶枕部头皮。术后采用FK5 0 6、骁悉 (MMF)、激素 (Pred)、赛尼哌 (zenapax)四联免疫抑制方案。观察移植头皮瓣生长及排斥情况 ,同时监测FK5 0 6血浓度及免疫学指标。并于术后第 1、4、8h及第 7天、14天、1月取活检送病理检查。结果 移植的头皮瓣及双耳廓血循环良好 ,皮肤色泽正常、温热。缝合处一期愈合 ,头发生长良好 ,1个月生长约 0 8cm ,且无明显脱发。术后各次头皮取活检送病理检查结果均未显示有急性排斥反应。术后 1个月时FK5 0 6浓度维持在 2 0mg ml左右。结论 同种异体头皮瓣 (包括双耳 )移植术 ,可用以修复头面颈巨大组织缺损。良好的组织配型 ,合理的免疫抑制剂联合应用方案 ,可以有效地预防移植的超急性和急性排斥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种异体移植 颈部软组织 免疫抑制剂 复合组织移植 面颈部 耳廓 急性排斥反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8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