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包豪斯--同济建筑的建构教育与实践探索 被引量:5
1
作者 袁烽 孙童悦 《时代建筑》 2022年第3期40-49,共10页
包豪斯思想对于同济大学建筑教育具有重要的启蒙作用。包豪斯注重时代技术与艺术融合的精神内涵,深刻影响了同济建筑教育思想的生根和发展。随着老一代建筑教育家的不断耕耘,注重空间设计、融合在地文化与新技术工艺的思路,启发了同济... 包豪斯思想对于同济大学建筑教育具有重要的启蒙作用。包豪斯注重时代技术与艺术融合的精神内涵,深刻影响了同济建筑教育思想的生根和发展。随着老一代建筑教育家的不断耕耘,注重空间设计、融合在地文化与新技术工艺的思路,启发了同济建筑建构教育体系的延伸与发展。十余年来,随着数字化设计科学的迅猛发展,以及广泛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合作,不断增强促进了同济包豪斯思想与数字技术文化的融合,并呈现出鲜明的发展特色。文章通过系统介绍近年来开展的教学体系改革、课程模块建设、书籍编撰出版、期刊论文发表,建设“数字未来”全球线上、线下一体学习平台,以及建筑实践探索等持续性的、系列化、立体化的行动,完整论述了同济大学对建筑包豪斯思想的传承、探索与发展,指出了在继承同济学派注重空间建构特色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同济建筑教育思想与实验探索正在与时俱进、持续关注数字智能技术赋能下,设计科学与文化艺术融合的时代创新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济建筑教育 包豪斯思想 数字包豪斯 数字建构 “数字未来”
下载PDF
承前启后,开拓进取 同济大学建筑系“新三届” 被引量:2
2
作者 支文军 徐蜀辰 邓小骅 《时代建筑》 2015年第1期32-39,共8页
同济大学建筑系"新三届"群体既是新旧教育体制转型的亲历者,又是同济大学建筑教育改革的参与者,也是中国建筑发展的推动者。文章聚焦同济大学"新三届"群体在中国建筑发展中的传承作用,并从教育、学术和实践等多个... 同济大学建筑系"新三届"群体既是新旧教育体制转型的亲历者,又是同济大学建筑教育改革的参与者,也是中国建筑发展的推动者。文章聚焦同济大学"新三届"群体在中国建筑发展中的传承作用,并从教育、学术和实践等多个角度进行梳理,以期呈现同济大学"新三届"建筑学人在学界与业界的贡献与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济大学建筑 同济精神 “新三届” 同济学派 同济建筑教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