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核和同核原生质体技术在食用菌遗传育种上的应用 被引量:23
1
作者 潘迎捷 陈明杰 +5 位作者 汪昭月 马爱民 凌霞芬 贺东梅 冯志勇 伯海英 《食用菌学报》 1994年第2期56-62,共7页
单核和同核原生质体是食用菌原生质体技术中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由于单核和同核原生质体是没有经过减数分裂形成的无性后代,为食用菌遗传和育种研究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材料。本文阐述了食用菌单核和同核原生质体的发现和作用以及在食用菌... 单核和同核原生质体是食用菌原生质体技术中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由于单核和同核原生质体是没有经过减数分裂形成的无性后代,为食用菌遗传和育种研究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材料。本文阐述了食用菌单核和同核原生质体的发现和作用以及在食用菌遗传研究上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生质体 食用菌类 育种
下载PDF
Supported dual-atom catalysts: Preparation, characterization, and potential applications 被引量:13
2
作者 Jing Zhang Qiu-an +4 位作者 Huang Juan Wang Jing Wang Jiujun Zhang Yufeng Zhao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83-798,共16页
Developing sustainable and clean electrochemical energy conversion technologies is a crucial step in addressing the challenges of energy shortage and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Exploring and developing new electrocataly... Developing sustainable and clean electrochemical energy conversion technologies is a crucial step in addressing the challenges of energy shortage and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Exploring and developing new electrocatalysts with excellent performance and low cost will facilitate the commercial use of these energy conversion technologies. Recently, dual-atom catalysts(DACs) have attracted considerable research interest since they exhibit higher metal atom loading and more flexible active sites compared to single-atom catalysts(SACs). In this paper, the latest preparation methods and characterization techniques of DACs are systematically reviewed. The advantages of homonuclear and heteronuclear DACs and the catalytic mechanism and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ies between the two DACs are highlighted. The current applications of DACs in the field of electrocatalysis are summarized. The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of DACs in the future are prospected. The ultimate goal is to provide new idea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new catalysts with excellent properties by customizing diatomic catalysts for electrochemical appl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ual–atoms catalyst HOMONUCLEAR HETERONUCLEAR ELECTROCATALYST Energy conversion and storage device
下载PDF
稀土与2-噻吩甲酰三氟丙酮和邻菲■啉同核与异核配合物的合成及共发光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高改玲 张安运 +1 位作者 钱博 黄凤霞 《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42-44,共3页
稀土与2-噻吩甲酰三氟丙酮和邻菲啉同核与异核配合物的合成及共发光效应的研究高改玲张安运钱博黄凤霞(陕西师范大学化学系西安710062)稀土-有机螯合剂类配合物,以其独特的荧光性能,在生物免疫荧光分析、痕量元素分析等... 稀土与2-噻吩甲酰三氟丙酮和邻菲啉同核与异核配合物的合成及共发光效应的研究高改玲张安运钱博黄凤霞(陕西师范大学化学系西安710062)稀土-有机螯合剂类配合物,以其独特的荧光性能,在生物免疫荧光分析、痕量元素分析等方面日益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TTA 邻菲LUO啉 配合物 荧光
原文传递
同核与异体:陶瓷绘事与文本叙事的关系研究
4
作者 蔡芳 《中国比较文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86-201,共16页
陶瓷叙事性图像一直与文学故事互文见义,它的直观形象性对于传播意蕴闳深的文本叙事大有裨益,它对文学传统起到了模仿、影响和传承的作用,却总是被叙事研究所忽视。本文通过对同一个故事题材在图文两种媒介上的表现进行对比分析,揭示陶... 陶瓷叙事性图像一直与文学故事互文见义,它的直观形象性对于传播意蕴闳深的文本叙事大有裨益,它对文学传统起到了模仿、影响和传承的作用,却总是被叙事研究所忽视。本文通过对同一个故事题材在图文两种媒介上的表现进行对比分析,揭示陶瓷图像的三种叙事功能,即赓续口传文学、锚定印刷文本和复现佚失的文本,说明图像化文本与文字文本一致的能指内核。通过对比图文的叙事效果,故事在图文中的呈现存在着三种特性差异:强化戏剧性、弱化文本权威性和有意味的虚化。本文取材于希腊瓶画和中国瓷绘的所有释例,都旨在说明:陶瓷绘事与文本叙事是在互为映射的基础上形成的开放的互释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绘事 文本叙事 故事与话语 异体
原文传递
同核双金属烯烃聚合催化剂
5
作者 袁世芳 闫艺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737-1748,共12页
与单核金属配合物催化剂相比,双核金属配合物催化剂所具的双金属活性中心对烯烃聚合催化活性和所得聚合物的性能(包括聚合物微结构、分子量大小和分子量分布)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综述了双金属配合物作为均相催化剂催化乙烯聚合及共聚... 与单核金属配合物催化剂相比,双核金属配合物催化剂所具的双金属活性中心对烯烃聚合催化活性和所得聚合物的性能(包括聚合物微结构、分子量大小和分子量分布)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综述了双金属配合物作为均相催化剂催化乙烯聚合及共聚合的最新研究,归纳思路包括不同的金属类型,即基于前过渡金属(Zr,Ti,Hf)和后过渡金属(Ni,Fe,Co)的双核金属组合;不同的配体化合物,即CGC配体、酚氧亚胺配体、氮杂环胺配体、α-二亚胺和亚胺吡啶配体等。这些研究表明,前过渡金属催化剂不仅解决了乙烯自聚还实现了乙烯与α-烯烃共聚;后过渡金属催化剂高效催化乙烯自聚合,其中铁和钴催化剂获得高度线性聚乙烯,镍催化剂则产生多支链聚乙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金属配合物 催化活性 聚烯烃微结构 特征
原文传递
同核异质粳稻不育系特性比较 被引量:33
6
作者 汤述翥 孙叶 +5 位作者 张宏根 顾燕娟 陆驹飞 田舜 余波 顾铭洪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21-526,共6页
对由粳稻品种苏秋、六千辛转育成的2套同核异质不育系的不育性、可恢复性、开花习性及异交特性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1)BT型、HL型不育系花粉以染败为主,WA型不育系花粉以典败为主;BT型苏秋A和BT型六千辛A分别有0.06%和3.72%的自交结实率... 对由粳稻品种苏秋、六千辛转育成的2套同核异质不育系的不育性、可恢复性、开花习性及异交特性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1)BT型、HL型不育系花粉以染败为主,WA型不育系花粉以典败为主;BT型苏秋A和BT型六千辛A分别有0.06%和3.72%的自交结实率,不育性最不稳定。2)不育系的花粉败育程度影响穗颈伸出剑叶叶鞘的长度,败育越彻底,穗伸出度越短。3)BT型不育系的花时、花期与保持系最为接近;HL型不育系花时稍有滞后,花期相仿;WA型不育系花时明显滞后,花期明显拉长,开花不集中。4)BT型、HL型不育系的异交结实率无显著差异,但明显高于WA型不育系。5)BT型不育系的可恢复性最好,HL型不育系次之,WA型不育系最难恢复。提出了用HL型不育系部分替代BT型不育系的设想,以解决目前生产上杂交粳稻BT型不育系不育性不够稳定及细胞质单一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粳稻 异质雄性不育系 不育性 可恢复性 开花习性
下载PDF
水稻同核异质广亲和不育系细胞质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23
7
作者 汤述翥 张亚东 +3 位作者 孙红芹 叶全宝 陈秀花 顾铭洪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02-207,共6页
利用同核异质广亲和不育系真系秋光 A,研究 3种不育细胞质对杂交稻 16个性状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 :(1)不育细胞质在结实率、每穗实粒、单株产量、株高 4个性状上表现显著的负效应 ,在抽穗期、千粒重 2个性状上表现显著的正效应 ,单株... 利用同核异质广亲和不育系真系秋光 A,研究 3种不育细胞质对杂交稻 16个性状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 :(1)不育细胞质在结实率、每穗实粒、单株产量、株高 4个性状上表现显著的负效应 ,在抽穗期、千粒重 2个性状上表现显著的正效应 ,单株穗数、每穗总粒及 8个品质性状不育细胞质效应不显著 ,不育细胞质效应与相对效应的分析结果基本一致 ;(2 )不育细胞质遗传效应的大小与细胞质的可恢复性有关 ,BT型细胞质的可恢复性较好 ,细胞质效应较小 ,WA型细胞质最难恢复 ,细胞质效应最大 ;(3)品种间组合和亚种间组合的不育细胞质效应无显著差异 ,但杂种不育细胞质效应的大小与恢复系恢复力的强弱有关 ;(4 )某性状不育细胞质效应的大小和有无决定于该性状与育性性状的密切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广亲和不育系 异质 雄性不育系 细胞质效应
下载PDF
普通小麦T型、V型和K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花粉败育机理的细胞学研究 被引量:21
8
作者 李传友 孙兰珍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8,共8页
从细胞学的角度对小麦83(21)35核背景的T型、V型和K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花粉败育机理进行了研究。发现三类不育系的小孢子发生过程基本正常,T型不育系的花粉主要在小孢子后期发生败育,以典败型和圆败型为主;V型不育系... 从细胞学的角度对小麦83(21)35核背景的T型、V型和K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花粉败育机理进行了研究。发现三类不育系的小孢子发生过程基本正常,T型不育系的花粉主要在小孢子后期发生败育,以典败型和圆败型为主;V型不育系的花粉主要在小孢子后期至二细胞花粉期败育,以圆败型和浅染败型为主;而K型不育系的花粉主要在二细胞花粉后期至三细胞花粉期败育,以浅染败型和深染败型为主。药室合并现象普遍发生是T型不育系花药的一个突出特点,而V型和K型人育系花药各壁层的发育是正常的。核质发育关系不协调是不育系花粉败育的根本原因。细胞学观察结果可以作为不育细胞质类型划分的一项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细胞质 雄性不育 异质 花粉败育
下载PDF
双孢蘑菇同核原生质体育种技术研究 Ⅰ.同核原生质体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24
9
作者 马爱民 贺冬梅 潘迎捷 《食用菌学报》 1995年第3期1-5,共5页
通过对溶壁酶组成及浓度、渗透压稳定剂、菌丝培养方法等研究,建立了有效的双孢蘑菇原生质体制与再生系统,采用1.5%Lywallzyme、0.6M KCl为渗透压稳定剂,25℃酶解4小时,原生质体的产量可达到10^7个/... 通过对溶壁酶组成及浓度、渗透压稳定剂、菌丝培养方法等研究,建立了有效的双孢蘑菇原生质体制与再生系统,采用1.5%Lywallzyme、0.6M KCl为渗透压稳定剂,25℃酶解4小时,原生质体的产量可达到10^7个/ml,纯化后的原生质体在0.6M蔗糖为渗透压稳定剂的PDMA培养基中,25℃恒温培养5 ̄7天,再生率达1%以上,根据原生质体再生菌落出现时间的先后顺序,并以菌落形态特征,菌丝生长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孢蘑菇 原生质体 分离 鉴定 育种
下载PDF
不同核背景的玉米CMS系内源激素关系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唐祈林 荣廷昭 胡长远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2002年第3期209-211,共3页
采用两套同核异质系 ,研究了不同核背景和不同孢质内源激素含量与玉米CMS的关系。结果表明 ,不同核背景以及不同孢质的CMS之间内源激素含量有差异 ;较高的ABA和较低GA、IAA含量、特别是较低的GA3 /ABA、IAA/ABA浓度可能是花粉发生败育... 采用两套同核异质系 ,研究了不同核背景和不同孢质内源激素含量与玉米CMS的关系。结果表明 ,不同核背景以及不同孢质的CMS之间内源激素含量有差异 ;较高的ABA和较低GA、IAA含量、特别是较低的GA3 /ABA、IAA/ABA浓度可能是花粉发生败育的一个重要原因 ;不育系中较高的GA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内源激素 雄性不育 异质系
下载PDF
几个水稻同核异质雄性不育系育性遗传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田郎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4年第1期16-29,共14页
本文分别以花粉可育率和田间结实率为指标,采用保持系(p1)×恢复系(p2)杂交组合的六个群体及P1、P2、F1、F2、B1(F1×p1)和B2(F1×p2),分别与不育系测交的方法,对三个同核异质雄性不育... 本文分别以花粉可育率和田间结实率为指标,采用保持系(p1)×恢复系(p2)杂交组合的六个群体及P1、P2、F1、F2、B1(F1×p1)和B2(F1×p2),分别与不育系测交的方法,对三个同核异质雄性不育系的育性遗传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其结果表明:(1)恢复系为古223时,以花粉可育率和田间结实率为指标,D汕A、G汕A和W汕A三个不育系的雄性不育及其育性恢复均受两对独立主效基因的控制;(2)恢复系为IR24时,以花粉可育率为指标,D汕A和W汕A雄性不育及其育性恢复均受三对主效基因的控制,其中一对独立,两对连锁,交换值为25%;而G汕A的雄性不育及其育性恢复仍受控于两对独立主效基因。以田间结实率为指标,该三个不育系的雄性不育及其育性恢复均受两对独立主效基因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雄性不育 遗传 异质
下载PDF
水稻同核异质广亲和不育系的选育及主要农艺性状分析 被引量:14
12
作者 占小登 曹立勇 +1 位作者 翟虎渠 程式华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41-244,共4页
通过杂交、花药培养和籼粳属性分子标记检测 ,育成广亲和保持系国广 B。以生产上广为应用的 6种不育质源野败型、矮败型、冈型、D型、印水型和 K型为不育细胞质供亲 ,以广亲和保持系国广 B为细胞核供体 ,进行同核异质广亲和不育系的转... 通过杂交、花药培养和籼粳属性分子标记检测 ,育成广亲和保持系国广 B。以生产上广为应用的 6种不育质源野败型、矮败型、冈型、D型、印水型和 K型为不育细胞质供亲 ,以广亲和保持系国广 B为细胞核供体 ,进行同核异质广亲和不育系的转育 ,经过连续 7代回交作核置换育成一套同核异质广亲和不育系 ,并对该套不育系的主要性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 ,在相同的细胞核背景下 ,不同细胞质源不育系的主要性状除分蘖盛期的分蘖数和剑叶叶角表现有显著差异外 ,其它性状表现的差异均未达显著水准 ,说明该套不育系的考察性状主要由核基因控制 ,细胞质效应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异质 广亲和不育系 选育 农艺性状
下载PDF
K、V型小麦同核异质雄性不育系及保持系花药内游离氨基酸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传友 孙兰珍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5年第1期57-61,共5页
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对小麦K、V型同核异质雄性不育系及保持系-K149A、V149A、149B花药内游离氨基酸的组成和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3个材料花药内游离氨基酸的组成和含量没有明显差... 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对小麦K、V型同核异质雄性不育系及保持系-K149A、V149A、149B花药内游离氨基酸的组成和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3个材料花药内游离氨基酸的组成和含量没有明显差异。(2)从小孢子期开始,一些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出现了显著差异。与149B相比,K149A、V149A花药内缺乏游离脯氨酸和谷氨酸而积累了较多的丙氨酸。(3)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小孢子期及二胞花粉期,3个材料间花药内游离氨基酸总量基本一致,到三胞花粉期则都呈现下降趋势,下降幅度149B>K149A>V149A,最终游离氨基酸总量V149A>K149A>149B。此外,天冬氨酸、丝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和精氨酸也表现出类似的变化规律。(4)不育花药内游离脯氨酸及其它氨基酸含量的变化是花粉败育过程中内部物质代谢紊乱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不育系 异质 游离氨基酸
下载PDF
辐射水稻雄性不育性在异源胞质背景的遗传表达 被引量:8
14
作者 王乃元 李毓 +1 位作者 蔡之军 梁康迳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12,共4页
60 Coγ射线辐射水稻恢复系获得 4个隐性单基因不等位雄性不育突变体。用雄性不育突变株 可育株杂合体植株作父本 ,与 1 5个种质的同核异质代换系 (作母本 ) ,杂交配组成 60个组合。结果F1代小穗正常可育 ,F2 代分离出数量不等的雄性不... 60 Coγ射线辐射水稻恢复系获得 4个隐性单基因不等位雄性不育突变体。用雄性不育突变株 可育株杂合体植株作父本 ,与 1 5个种质的同核异质代换系 (作母本 ) ,杂交配组成 60个组合。结果F1代小穗正常可育 ,F2 代分离出数量不等的雄性不育株。未发现雄性不育基因与异源胞质互作表现完全可育的基因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源胞质 水稻 雄性不育性 遗传表达 可育株 小穗 异质 正常 辐射 ^60Coγ射线
下载PDF
水稻同核异质雄性不育系的选育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梅启明 《湖北农业科学》 1998年第1期7-10,共4页
利用海南野败质型、红莲质型、日本BT质型、滇型、田东野稻质型、隆安野稻质型、Disi质型、冈比亚卡质型、印尼水田谷质型、矮秆野败质型、K型和马协不育系等12种不同细胞质来源的雄性不育系,同18个常规品种杂交,并经连续... 利用海南野败质型、红莲质型、日本BT质型、滇型、田东野稻质型、隆安野稻质型、Disi质型、冈比亚卡质型、印尼水田谷质型、矮秆野败质型、K型和马协不育系等12种不同细胞质来源的雄性不育系,同18个常规品种杂交,并经连续回交选育,于B7F1选育出了粳选2号和粳选6号细胞核和不同细胞质相结合的同核异质雄性不育系稳定系统24个。研究结果表明,粳选2号和粳选6号同核异质雄性不育系中典败花粉型、圆败花粉型和染败花粉型细胞质不育因子的表达,可能分别受核内相对应基因调控,属于多种核质基因对应性互作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异质 雄性不育系 选择育种
下载PDF
水稻3种不育细胞质遗传效应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孙叶 顾燕娟 +3 位作者 张宏根 田舜 汤述翥 顾铭洪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4,共4页
利用粳稻品种六千辛、苏秋、苏蕾转育成的3套同核异质不育系研究不育细胞质在8个主要经济性状上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①不育细胞质在结实率、每穗实粒、单株产量、株高4个性状上表现出显著的负效应,抽穗期、单株穗数、每穗总粒、千粒重... 利用粳稻品种六千辛、苏秋、苏蕾转育成的3套同核异质不育系研究不育细胞质在8个主要经济性状上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①不育细胞质在结实率、每穗实粒、单株产量、株高4个性状上表现出显著的负效应,抽穗期、单株穗数、每穗总粒、千粒重4个性状的不育细胞质效应不显著。②不同不育细胞质的遗传效应存在差异,BT型不育系细胞质效应较小,红莲型不育系次之,野败型不育系细胞质效应最明显。因不育细胞质效应只表现在与不育性相关的性状上,选择可恢复性好的不育系与恢复力强的恢复系配组,可提高杂种F1的结实率,从而消除或减小不育细胞质负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异质雄性不育系 细胞质效应
下载PDF
射频场照射下同核体系的弛豫 被引量:11
17
作者 许峰 黄永仁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415-419,共5页
根据WBR理论和同核体系的特点 ,构造出了一个相应的三维转动 ,利用Wigner旋转矩阵的特性并借助于计算机代数语言 ,计算出了射频场照射下同核体系完整的弛豫方程组 .在此基础上 ,给出了射频场照射下纵向与横向弛豫时间的计算公式 ,并从... 根据WBR理论和同核体系的特点 ,构造出了一个相应的三维转动 ,利用Wigner旋转矩阵的特性并借助于计算机代数语言 ,计算出了射频场照射下同核体系完整的弛豫方程组 .在此基础上 ,给出了射频场照射下纵向与横向弛豫时间的计算公式 ,并从理论上研究了射频场的照射对同核体系弛豫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 :1)射频场的照射对同核体系的弛豫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2 )在射频场的照射下 ,同核体系的纵向弛豫时间T1 小于无射频场时的T1 ,而横向弛豫时间T2 大于无射频场时的T2 .3)纵向弛豫时间T1 随射频场的增强而逐渐减小 ,横向弛豫时间T2 随射频场的增强而逐渐增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 弛豫 射频场 三维转动 体系 自旋体系 NMR
原文传递
籼型杂交水稻品质性状的细胞质遗传效应研究——Ⅰ.稻米外观品质及氨基酸含量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易小平 陈芳远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1991年第1期25-32,共8页
选用6个同核异质雄性不育系和相应保持系与两个恢复系,按7×2不完全双列杂交组配成14个组合为材料,研究了粒形、垩白、氨基酸含量3项指标,结果表明:粒长、粒宽、粒厚、长/宽比、长/厚比、无垩白米率、垩白等级、17种氨基酸含量、必... 选用6个同核异质雄性不育系和相应保持系与两个恢复系,按7×2不完全双列杂交组配成14个组合为材料,研究了粒形、垩白、氨基酸含量3项指标,结果表明:粒长、粒宽、粒厚、长/宽比、长/厚比、无垩白米率、垩白等级、17种氨基酸含量、必需氨基酸总量、氨基酸总量在同核异质及同质异核的不同组合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说明这3项指标不仅受到细胞核基因的控制,而且受到核质互作及细胞质基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质雄性不育 细胞质遗传 水稻/籼型杂交水稻 异质雄性不育系 品质性状
下载PDF
四种细胞质六千辛A粳稻不育系育种利用特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朱正斌 张宏根 +4 位作者 刘超 李鹏 裔传灯 汤述翥 顾铭洪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8,共8页
对由粳稻品系六千辛转育成的4种细胞质的一套同核异质不育系的不育性、开花习性、异交特性及可恢复性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1)包台(BT)型、红莲(HL)型、茶野(CL)型六千辛A花粉以染败为主,WA型六千辛A花粉100%典败;BT型六千辛A平均自交... 对由粳稻品系六千辛转育成的4种细胞质的一套同核异质不育系的不育性、开花习性、异交特性及可恢复性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1)包台(BT)型、红莲(HL)型、茶野(CL)型六千辛A花粉以染败为主,WA型六千辛A花粉100%典败;BT型六千辛A平均自交结实率为0.60%,生产应用的安全性较差;HL型、CL型六千辛A无自交结实现象,不育性较BT型六千辛A稳定。(2)不育系的花粉败育程度影响倒一节间长度,花粉败育越彻底,倒一节间越短,从而使穗伸出度和株高相应缩短;因此,WA型六千辛A表现包颈,而BT型、HL型、CL型六千辛A均无包颈。(3)WA型六千辛A开花不集中,花时明显滞后,花期明显拉长,异交结实率低;HL型、CL型六千辛A的开花习性及异交结实率与BT型六千辛A无显著差异,明显好于WA型六千辛A。(4)BT型六千辛A的可恢复性最好,HL型、CL型六千辛A次之,WA型六千辛A最难恢复;从BT型粳稻恢复系中可以筛选到HL型或CL型粳稻不育系的恢复系。HL型、CL型粳稻不育系较好地协调了育性稳定性、开花习性和可恢复性几方面的矛盾。因此,选育HL型、CL型粳稻不育系及其相应的恢复系,可能是解决目前生产上杂交粳稻BT型不育系育性不够稳定及细胞质单一问题的突破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异质雄性不育系 不育性 开花习性 可恢复性
下载PDF
纯位移核磁共振氢谱及其应用 被引量:11
20
作者 周秋菊 向俊锋 +2 位作者 唐亚林 崔洁 武宁宁 《波谱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02-513,共12页
J耦合引起的核磁共振(NMR)信号多重裂分的数目和耦合常数反映了磁性原子核之间的化学键数目和空间位置信息,是研究分子结构的重要依据之一.但是当分子中磁性原子核数目增加时,NMR谱图特别是一维核磁共振氢谱(1D ~1H NMR)中,J耦合所... J耦合引起的核磁共振(NMR)信号多重裂分的数目和耦合常数反映了磁性原子核之间的化学键数目和空间位置信息,是研究分子结构的重要依据之一.但是当分子中磁性原子核数目增加时,NMR谱图特别是一维核磁共振氢谱(1D ~1H NMR)中,J耦合所致的多重裂分造成谱图重叠,严重干扰结构指认和定量分析.利用纯位移(亦称宽带同核去耦)~1H NMR谱图可以消除J耦合效应(即将相邻质子间耦合所引起的多重裂分融合成一个单峰),得到与去耦碳谱相似的、只含化学位移信息的谱图.该文首先介绍了三种最受关注的获取纯位移核磁共振氢谱技术——BIRD、ZS和PSYCHE的基本原理,随后综述了纯位移~1H NMR谱图的典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耦合 纯位移(宽带去耦)磁共振氢谱 BIRD ZS PSYCHE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