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休谟的情感主义道德赞同理论
1
作者 胡炎桂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1-58,共8页
18世纪的英国道德情感主义者们在不预设道德判断的情况下提出了各自的赞同理论,而休谟无疑是其中的集大成者。与哈奇森一样,休谟认为道德上的赞同(或谴责)作为一种感觉(或情绪)源于人性中的情感机制。然而,哈奇森“道德感官”的概念却... 18世纪的英国道德情感主义者们在不预设道德判断的情况下提出了各自的赞同理论,而休谟无疑是其中的集大成者。与哈奇森一样,休谟认为道德上的赞同(或谴责)作为一种感觉(或情绪)源于人性中的情感机制。然而,哈奇森“道德感官”的概念却不足以说明道德赞同的形成机制。由此,休谟在《人性论》中通过同情机制这一概念重新描绘了人性中的自然情感机制,并以此为基础论证道德赞同的形成。这一独创性观点的提出对情感主义的发展意义重大,通过对同情机制的阐发,休谟在道德情感主义视域下为道德赞同所依赖的情感机制找到了新的表达形式,从而为此后情感主义道德赞同理论所必须解释的心理机制问题提供了理论范本。然而,当休谟基于人性中的同情机制来解释道德赞同的产生根源时,他认为,无论是自然美德还是人为美德,当我们通过同情对之表达赞许时,赞许的依据都是那种品质的效用倾向,这意味着休谟道德赞同理论中的同情机制始终处在效用的制约之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情机制 道德赞同 效用 道德情感主义
下载PDF
当代台湾小说在大陆传播的动力机制 被引量:1
2
作者 赵小琪 《长江学术》 2006年第3期8-16,共9页
当代台湾小说在祖国大陆的传播与接受,存在着一个较为稳定的动力结构,这个动力结构,主要由补偿机制、同情机制、过滤机制构成。三者相互扭结、渗透,形成一个总的合力,共同推动当代台湾小说在祖国大陆传播与接受行为的发生和延续。这个... 当代台湾小说在祖国大陆的传播与接受,存在着一个较为稳定的动力结构,这个动力结构,主要由补偿机制、同情机制、过滤机制构成。三者相互扭结、渗透,形成一个总的合力,共同推动当代台湾小说在祖国大陆传播与接受行为的发生和延续。这个动力系统结构是以补偿机制为基石,以同情机制为中心,以过滤机制为调节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偿机制 同情机制 过滤机制 动力系统
下载PDF
“同情”话语的必然性——休谟在其哲学思想中论述同情的原因及必要性
3
作者 杨兴凤 《南方论丛》 2013年第6期46-56,45,共12页
同情是理解休谟的情感理论和道德理论的基础,对休谟来说,同情既是人性一个强有力的原则,也是人的道德感的来源。实质上,更准确地来说,他的哲学思想中对同情的依赖和赋予同情极重要的地位是必然的:18世纪英国的"同情"语境以及... 同情是理解休谟的情感理论和道德理论的基础,对休谟来说,同情既是人性一个强有力的原则,也是人的道德感的来源。实质上,更准确地来说,他的哲学思想中对同情的依赖和赋予同情极重要的地位是必然的:18世纪英国的"同情"语境以及英国经验主义寻求理想性经验的历史决定了休谟的哲学思想中对同情的论述和倚重;休谟在自然法语境下所担负的道德学世俗化的任务决定了他要利用同情机制来实现调和人性的基础的争论;18世纪英国情感主义者的著述作为休谟哲学思想的渊源而决定了他需要用同情机制来解决"他人的情感"问题,以建立其道德学;休谟的同情机制本身所包含的认知性,以及同情机制起着贯通情感学说与道德学说的作用,决定了休谟的《人性论》对同情机制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情 理想性经验 他人的情感 同情机制
原文传递
传情之道——浅析休谟的同情发生机制
4
作者 黄翠新 《钦州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69-72,共4页
同情伦理学在西方伦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由于同情的传递、感染,可以使情感在人类中产生共鸣。但对于同情的发生机制,直到休谟才做了比较系统深入的研究。他认为同情的发生有人性论的依据、认识论的基础,有自我的存在、人类身体结构... 同情伦理学在西方伦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由于同情的传递、感染,可以使情感在人类中产生共鸣。但对于同情的发生机制,直到休谟才做了比较系统深入的研究。他认为同情的发生有人性论的依据、认识论的基础,有自我的存在、人类身体结构和心灵结构的相似性及经验论方面的依据。虽然休谟没有彻底解决道德相对主义的困境,但他的研究成果为后人进行道德研究提供了不同的思路和角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谟 同情发生机制 人性论 观念 印象
下载PDF
可行的社会与理想的社会——“新斯密问题”的一个解读视角
5
作者 王长刚 罗卫东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2-19,33,156,共10页
斯密对《道德情感论》第六版所作大幅修改被视为晚年的重要思想转变,由此衍生出关于其思想在"1759—1776—1790"间发展的"新斯密问题"。对主要文本的梳理表明,斯密区分了"可行的社会"与"理想的社会&... 斯密对《道德情感论》第六版所作大幅修改被视为晚年的重要思想转变,由此衍生出关于其思想在"1759—1776—1790"间发展的"新斯密问题"。对主要文本的梳理表明,斯密区分了"可行的社会"与"理想的社会"。在《道德情感论》第一版和《国富论》中,斯密以人类天性中的同情共感秉性和交换倾向为核心原理,解释了人类社会的基本运行机制,以及商业社会如何带来社会的繁荣与公平。斯密也逐渐认识到商业社会中社会成员并不幸福,这只是一个次优的可行选择。通过《道德情感论》第六版中的大幅修订,斯密将第一版中的同情共感机制立体化,探索建设一个繁荣幸福的理想社会的可能路径。理想社会虽然更值得追求,但能否实现却是未定的。"新斯密问题"仍然可以在斯密的整体思想框架内作出解释,体现了其思想的发展与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斯密问题 同情共感机制 商业社会 可行的社会 理想的社会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