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种同域分布的草原蝗虫对植物挥发性化合物的嗅觉反应 被引量:6
1
作者 陈湖海 赵云鲜 康乐 《中国科学(C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21-428,共8页
亚洲小车蝗(Oedaleus decorus asiaticus B.-Bienko)和鼓翅皱膝蝗(Angaracrisbarabensis Pall)为内蒙古草原同域分布、生活时间重叠、但食性不同的两种蝗虫,亚洲小车蝗为禾草专食者,鼓翅皱膝蝗为蒿草专食者。利用触角电位技术(EAG)比较... 亚洲小车蝗(Oedaleus decorus asiaticus B.-Bienko)和鼓翅皱膝蝗(Angaracrisbarabensis Pall)为内蒙古草原同域分布、生活时间重叠、但食性不同的两种蝗虫,亚洲小车蝗为禾草专食者,鼓翅皱膝蝗为蒿草专食者。利用触角电位技术(EAG)比较研究了这两种蝗虫的雌雄个体对37种植物挥发性化合物的嗅觉反应,结果发现,这两种蝗虫的雌雄个体对绿叶挥发化合物的EAG反应要高于对萜类及芳香族化合物的反应,其中6个碳原子的醇(1-己醇、反-2-己烯-1醇、顺-2-己烯-1-醇、顺-3-已烯-1-醇)、醛(顺-2-己烯-1-醛)、酯(反-3-己烯基乙酸酯),以及7个碳原子的1-庚醇引起的EAG反应最强;对具有醇、醛功能团的单萜类化合物的反应高于其他单萜类化合物,倍半萜类化合物引起的嗅觉反应较低;在所实验的芳香族化合物中,苯甲醛引起的反应最强,对绿叶挥发化合物的反应,亚洲小车蝗高于鼓翅皱膝蝗,亚洲小车蝗雄虫的反应高于其雌虫,鼓翅皱膝蝗无性别差异。测定两种蝗虫的雌虫对6种化合物的剂量反应曲线,两种蝗虫对所测化合物的EAG反应浓度为10(-3)~10^(-2)mol/L,只有鼓翅皱膝蝗对松油醇的反应阈浓度为10^(-2)mol/L。对苯甲醛与正己醛的反应随浓度增加EAG反应增强。比较触角不同部分对植物挥发性化合物的EAG反应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小车蝗 鼓翅皱膝蝗 植物挥发性化合物 嗅觉反应 触角电位
原文传递
金线鲃属两个同域种的mtDNA序列变异
2
作者 李维贤 李梅章 昝瑞光 《湛江海洋大学学报》 2004年第6期68-70,共3页
关键词 大头金线鲃 尖头金线 mtDNA序列变异
下载PDF
嫩江下游人工林中黑线姬鼠与黑线仓鼠的消化道形态及其取食策略 被引量:15
3
作者 徐兴军 吕建伟 +3 位作者 谢振丽 计沈斌 周双涛 王昌河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31-136,共6页
对嫩江下游流域人工林区两同域共存优势种黑线姬鼠东北亚种(Apodemus agrarius mantchuricus)与黑线仓鼠三江平原亚种(Cricetulus barabensis manchuricus)夏季主要食物组成及消化道形态结构的适应性变化进行了比较分析。二者均以当年... 对嫩江下游流域人工林区两同域共存优势种黑线姬鼠东北亚种(Apodemus agrarius mantchuricus)与黑线仓鼠三江平原亚种(Cricetulus barabensis manchuricus)夏季主要食物组成及消化道形态结构的适应性变化进行了比较分析。二者均以当年生植物嫩茎、叶、种子及昆虫为主要取食对象,但黑线姬鼠对茎和叶的采食频次小于黑线仓鼠,而种子、根和昆虫类在黑线姬鼠的食物中出现的频次则相对较高。与食物组成相适应,黑线仓鼠的胃、盲肠和大肠在长度及重量上均显著大于黑线姬鼠,这是黑线仓鼠对高纤维和低蛋白食物的适应性调整。研究结果表明,两种啮齿动物在长期的进化中产生了不同的食物资源利用模式,而其消化道形态结构的变化则可能是其在长期的种间竞争和进化压力下进行食物资源分享的一种功能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存 食物组成 消化道形态 资源分割
下载PDF
金线属两个同域穴居物种的mtDNA序列变异 被引量:2
4
作者 李维贤 李梅章 昝瑞光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311-313,共3页
对洞穴鱼种犀角金线(Sinocyclocheilusrhinocerous)及与之同域的软鳍金线(S.malacopterus)的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的部分序列进行了测定和分析。发现两种之间有45个变异位点,占测序总位点的12 89%.其中在密码子第3位置上的变异有33个... 对洞穴鱼种犀角金线(Sinocyclocheilusrhinocerous)及与之同域的软鳍金线(S.malacopterus)的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的部分序列进行了测定和分析。发现两种之间有45个变异位点,占测序总位点的12 89%.其中在密码子第3位置上的变异有33个,占全部变异点的73 33%.转换与颠换比值为6 5∶1.种间遗传距离为12 9%,表明这两个同域种间的血缘关系可能较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犀角金线鲃 软鳍金线鲃 穴居 mtDNA序列变异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