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陆岩板俯冲与折返的穿时性:桐柏造山带晚二叠-三叠纪高压变质地体提供的制约 被引量:8
1
作者 刘晓春 江博明 李三忠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2251-2258,共8页
桐柏造山带高压变质地体主要由两个高压岩片(Ⅰ和Ⅱ)及其北侧的绿片岩相构造混杂岩带和南侧的蓝片岩-绿片岩带构成.高压岩片Ⅰ以北、南两条低温榴辉岩带为代表,构成桐柏山背形构造的两翼;高压岩片Ⅱ以桐柏杂岩中早白垩纪片麻状花岗岩内... 桐柏造山带高压变质地体主要由两个高压岩片(Ⅰ和Ⅱ)及其北侧的绿片岩相构造混杂岩带和南侧的蓝片岩-绿片岩带构成.高压岩片Ⅰ以北、南两条低温榴辉岩带为代表,构成桐柏山背形构造的两翼;高压岩片Ⅱ以桐柏杂岩中早白垩纪片麻状花岗岩内含有退变榴辉岩的变质岩包体为代表,构成桐柏山背形构造的核部.综合U-Pb,Lu-Hf,Rb-Sr和40Ar-39Ar同位素年代学研究表明,高压岩片Ⅰ的峰期变质年龄为255 Ma,高压岩片Ⅱ的主期变质作用发生在232-220 Ma,北侧构造混杂岩带的变质年龄为256 Ma.这种沿造山带横向上不同岩片的穿时性在红安-大别-苏鲁造山带高压/超高压变质岩中普遍存在,可以用同俯冲拆离/折返的构造模型来解释.不仅如此,桐柏造山带高压岩片Ⅰ的变质时间比红安造山带与之对应的高压岩片约早15 Myr,表明同一岩片在造山带纵向上可能也存在穿时性,采用翘翘板式俯冲/折返模型可以解释这种年代学差异以及华南陆块向西俯冲变浅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二叠-三叠纪 俯冲折返 翘翘板式俯冲折返 高压变质地体 桐柏造山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