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技术辅助下新型同声传译的认知负荷与译文质量研究
1
作者 苏雯超 李德凤 《外语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5-135,F0003,共12页
本文采用眼动追踪研究方法,考察在汉译英方向,有技术辅助同传和无技术辅助同传的认知负荷和译文质量,并探讨同传能力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在语音识别技术和机器翻译技术辅助下的新型同声传译能显著降低学生译员的认知负荷,并提高译文... 本文采用眼动追踪研究方法,考察在汉译英方向,有技术辅助同传和无技术辅助同传的认知负荷和译文质量,并探讨同传能力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在语音识别技术和机器翻译技术辅助下的新型同声传译能显著降低学生译员的认知负荷,并提高译文质量。但是,相比学生译员,技术辅助同传的优势对职业译员而言不够显著。本文从记忆压力、双语转换压力以及“天花板效应”等角度对研究结果进行了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辅助 能力 认知负荷 译文质量
原文传递
学生译员同传能力发展特征研究
2
作者 高彬 赵竹轩 《外语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9-56,65,共9页
本研究通过对学生译员IPDR日志的追踪分析,探索同传能力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整体变化规律。研究发现,学生译员的同传能力发展特征与阶段性教学目标的要求基本一致。同传策略能力是最受关注的核心范畴,语言熟练度是限制同传能力发展的重... 本研究通过对学生译员IPDR日志的追踪分析,探索同传能力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整体变化规律。研究发现,学生译员的同传能力发展特征与阶段性教学目标的要求基本一致。同传策略能力是最受关注的核心范畴,语言熟练度是限制同传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学生译员与教师的同传评估标准参数较为一致,但相较于信息的准确性,学生译员更关注译语的流畅性。理解分析、同步性、双语能力和情绪等范畴所占比重随着同传学习的深入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反映了学生译员认知加工和元认知能力的发展。研究结果对口译教学及人才培养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译能力 能力 能力评估 学生译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