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戏剧本质体认与中国现代戏剧的经典化运作 被引量:20
1
作者 朱寿桐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86-204,209,共19页
与同时期的其他文体相比,中国现代戏剧经典作品的积累较为薄弱,这与现代剧作家对戏剧本质总体把握的某种歧误有着密切关系。戏剧的本质特性在于情节构思、人物刻画及表演形态等方面的合理炫张。中国现代戏剧通过对传统戏曲的反思与批判... 与同时期的其他文体相比,中国现代戏剧经典作品的积累较为薄弱,这与现代剧作家对戏剧本质总体把握的某种歧误有着密切关系。戏剧的本质特性在于情节构思、人物刻画及表演形态等方面的合理炫张。中国现代戏剧通过对传统戏曲的反思与批判,初步形成了以文学性取代戏剧性的体认思维,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现代戏剧经典化的进程。此后,在艺术规律的作用下,中国现代戏剧通过情节和人物关系的合理炫张逐步走向经典化。然而,以曹禺关于《雷雨》"太像戏"的反思为代表,对中国现代戏剧本质的科学认知再次遭受挫折,情节和人物关系的合理炫张在理论上面临着被错误搁置的命运,中国现代戏剧进一步经典化的运作由此受到相当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剧本质 合理 经典化 文学化 戏剧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