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杜仲胶与合成反式-1,4-聚异戊二烯等温结晶行为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刘奇 于欢 +1 位作者 杨凤 方庆红 《高分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71-79,共9页
首先通过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1 H-NMR)和凝胶渗透色谱(GPC)对所选用的杜仲胶(EUG)和合成反式-1,4-聚异戊二烯(TPI)进行了微观结构分析,进而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偏光显微镜(POM)对EUG和TPI的等温结晶行为进行了对比研究,重点... 首先通过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1 H-NMR)和凝胶渗透色谱(GPC)对所选用的杜仲胶(EUG)和合成反式-1,4-聚异戊二烯(TPI)进行了微观结构分析,进而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偏光显微镜(POM)对EUG和TPI的等温结晶行为进行了对比研究,重点讨论了二者链化学组成和微观结构的不同对二者等温结晶行为的影响。Avrami方程分析DSC数据结果及POM观察结果显示,EUG和TPI的成核方式和生长机理各不相同。EUG主要为均相成核,而TPI则为异相成核。EUG的等温结晶行为对温度有着更高的敏感性。EUG的结晶活化能(147.2kJ/mol)大于TPI的(114.8kJ/mol)。在37℃下熔体等温结晶,EUG所得主要为β球晶,而TPI为α和β两种球晶并存,且TPI中引发剂残渣等灰分的异相成核作用导致很早就发生了球晶间的相互碰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温结晶行为 差示扫描量热法 偏光显微镜 杜仲胶 合成反式-1 4-聚异戊二烯
原文传递
环氧化改性杜仲胶与合成反式-1,4-聚异戊二烯的性能对比 被引量:4
2
作者 杨凤 姚琳 +1 位作者 刘奇 方庆红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45-52,共8页
基于天然杜仲胶(EUG)与人工合成反式-1,4-聚异戊二烯(TPI)微观链结构和化学组成的差异,分别采用乳液工艺和溶液工艺对二者进行了环氧化改性。采用差示扫描量热、偏光显微镜(POM)、拉力试验、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动态力学分析对比研究了环... 基于天然杜仲胶(EUG)与人工合成反式-1,4-聚异戊二烯(TPI)微观链结构和化学组成的差异,分别采用乳液工艺和溶液工艺对二者进行了环氧化改性。采用差示扫描量热、偏光显微镜(POM)、拉力试验、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动态力学分析对比研究了环氧度对环氧化杜仲胶(EEUG)和环氧化合成反式-1,4-聚异戊二烯(ETPI)的结晶行为、拉伸性能、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环氧度的增加,EEUG和ETPI结晶度均降低,球晶尺寸减小,EEUG在环氧度超过摩尔分数20.6%后聚集态结构由结晶转变为无定型;ETPI在环氧度超过摩尔分数13.8%后DSC曲线上没有出现熔融峰和结晶峰,但POM下仍可观察到少量小球晶。环氧基团的不均匀分布导致了ETPI的局部结晶。拉伸性能显示随着环氧度增加,EEUG硫化胶拉伸强度降低,断裂伸长率明显增加,在环氧度摩尔分数大于20.6%后实现了材料由刚而韧的塑料向软而韧的弹性体的转变。ETPI硫化胶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均低于TPI硫化胶。动态力学性能证实EUG的环氧化改性导致其聚集态结构的转变,且这种转变与环氧度之间有明确的对应关系。ETPI力学行为的改变与环氧度之间没有明确的对应关系。EEUG-20.6和ETPI-13.8的硫化胶显示出最大的0℃时tanδ值和最小的60℃时tanδ值,说明通过控制环氧度来控制材料的聚集态结构,可同时改善材料的抗湿滑性能和低滚动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化 杜仲胶 合成反式-1 4-聚异戊二烯 乳液工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