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合乎自然与合乎天道:古典德性论的好生活及其实现方式
1
作者
陈治国
《世界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8-107,161,共11页
作为中西古典伦理政治哲学领域的德性论传统的各自重要代表,早期儒学和早期斯多亚主义在一种广大无外的、具有生物学特征的宇宙视域下,分别将人类个体的好生活规定为“合乎天道”与“合乎自然”,并且提出了“天下仁义”或“世界正义”...
作为中西古典伦理政治哲学领域的德性论传统的各自重要代表,早期儒学和早期斯多亚主义在一种广大无外的、具有生物学特征的宇宙视域下,分别将人类个体的好生活规定为“合乎天道”与“合乎自然”,并且提出了“天下仁义”或“世界正义”的命题。不过,由于两个学派对作为宇宙基本运作原理的“天”或“天道”与宇宙之自然以及同之密切相关的人类之自然本性持有不同理解,两种好生活的发展路径——亦即人的自然本性尤其是核心本性的实现方式——体现出一定分野。而无论早期斯多亚主义的世界正义观,还是早期儒学的天下仁义论,既不是规范主义的、他律的,也不是完全利他主义的,乃是一种自我完善论或自我实现论。此外,两个学派对于两种共同体以及两种人类个体身份的区分,也为追求好生活的个体应该如何在凡俗世界中进行非凡俗的慎思与行动,提供了富有洞见的深刻教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斯多亚主义
早期儒学
合乎
自然
合乎
天道
世界正义
原文传递
筷子文化
2
作者
谢金勇
姚映佳
《管理观察》
2009年第21期248-249,共2页
虽然思维是人类共有,但在东西方不同的地理环境、人文交流环境等条件的制约下,东西方社会的思维习惯、层次、角度等却向着不同的方向相对独立地发展起来。中国和西方国家再饮食文化和习惯上就有很大差异。单从吃饭的家伙来看,中国人...
虽然思维是人类共有,但在东西方不同的地理环境、人文交流环境等条件的制约下,东西方社会的思维习惯、层次、角度等却向着不同的方向相对独立地发展起来。中国和西方国家再饮食文化和习惯上就有很大差异。单从吃饭的家伙来看,中国人吃饭用筷子,西方人进餐用刀叉,各有自己的习惯。刀叉和筷子,不仅带来了进食习惯的差异,进而影响了东西方人生活观念。西方人讲究法制,任何事情都以法来讲,而东方人讲人情。中国的这种合理是力求万事万物合于自然之理,即“合乎道”。体现的是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而西方的关注点并不在于自然,他们关住的是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筷子
刀叉
合乎
自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合乎自然与合乎天道:古典德性论的好生活及其实现方式
1
作者
陈治国
机构
山东大学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暨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出处
《世界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8-107,161,共11页
基金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项目编号:15CWHJ17)研究成果
山东省首批“泰山学者”青年专家人才工程经费资助
文摘
作为中西古典伦理政治哲学领域的德性论传统的各自重要代表,早期儒学和早期斯多亚主义在一种广大无外的、具有生物学特征的宇宙视域下,分别将人类个体的好生活规定为“合乎天道”与“合乎自然”,并且提出了“天下仁义”或“世界正义”的命题。不过,由于两个学派对作为宇宙基本运作原理的“天”或“天道”与宇宙之自然以及同之密切相关的人类之自然本性持有不同理解,两种好生活的发展路径——亦即人的自然本性尤其是核心本性的实现方式——体现出一定分野。而无论早期斯多亚主义的世界正义观,还是早期儒学的天下仁义论,既不是规范主义的、他律的,也不是完全利他主义的,乃是一种自我完善论或自我实现论。此外,两个学派对于两种共同体以及两种人类个体身份的区分,也为追求好生活的个体应该如何在凡俗世界中进行非凡俗的慎思与行动,提供了富有洞见的深刻教益。
关键词
早期斯多亚主义
早期儒学
合乎
自然
合乎
天道
世界正义
分类号
B502.32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B222.1
原文传递
题名
筷子文化
2
作者
谢金勇
姚映佳
机构
齐齐哈尔大学艺术学院
出处
《管理观察》
2009年第21期248-249,共2页
文摘
虽然思维是人类共有,但在东西方不同的地理环境、人文交流环境等条件的制约下,东西方社会的思维习惯、层次、角度等却向着不同的方向相对独立地发展起来。中国和西方国家再饮食文化和习惯上就有很大差异。单从吃饭的家伙来看,中国人吃饭用筷子,西方人进餐用刀叉,各有自己的习惯。刀叉和筷子,不仅带来了进食习惯的差异,进而影响了东西方人生活观念。西方人讲究法制,任何事情都以法来讲,而东方人讲人情。中国的这种合理是力求万事万物合于自然之理,即“合乎道”。体现的是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而西方的关注点并不在于自然,他们关住的是人。
关键词
筷子
刀叉
合乎
自然
分类号
G633.6 [文化科学—教育学]
TS971 [轻工技术与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合乎自然与合乎天道:古典德性论的好生活及其实现方式
陈治国
《世界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0
原文传递
2
筷子文化
谢金勇
姚映佳
《管理观察》
200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