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1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我国民族的识别问题 被引量:454
1
作者 费孝通 《中国社会科学》 1980年第1期147-162,共16页
本文分析了我国民族情况的特点,以说明我国发生民族识别问题的背景;并用具体例子说明在民族识别的科研工作中怎样以马列主义为指导思想,对中国各民族的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我国民族识别研究还要继续进行。本文对当前有待研究的民族... 本文分析了我国民族情况的特点,以说明我国发生民族识别问题的背景;并用具体例子说明在民族识别的科研工作中怎样以马列主义为指导思想,对中国各民族的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我国民族识别研究还要继续进行。本文对当前有待研究的民族识别问题提出了意见,希望对这方面的研究工作有所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地区 民族识别 民族成分 民族 达斡尔 识别问题 语言分析 苦聪人 单一民族 聚居区
原文传递
谈深入开展民族调查问题 被引量:160
2
作者 费孝通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3期2-6,共5页
今天,在座的好多是少数民族同志,有西藏的藏族,新疆的维吾尔族,东北的朝鲜族,北方的蒙古族和南方的壮族、苗族、土家族等。大家希望我讲一讲。我就谈谈如何深入开展民族调查的问题。首先,我们回顾一下三十多年来所搞的民族调查工作。我... 今天,在座的好多是少数民族同志,有西藏的藏族,新疆的维吾尔族,东北的朝鲜族,北方的蒙古族和南方的壮族、苗族、土家族等。大家希望我讲一讲。我就谈谈如何深入开展民族调查的问题。首先,我们回顾一下三十多年来所搞的民族调查工作。我是1950年到贵州的,从那年开始就搞民族调查。在这以前,什么叫少数民族,我们也不大清楚。通过中央访问团的几次调查,搜集到不少资料,了解了有些什么民族,但是还不全,不很清楚。后来,中央组织了几次调查。1956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 民族调查 深入开展 白马藏族 中华民族 汉族 蒙古族 苗族 壮族 民族
下载PDF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民族关系 被引量:94
3
作者 郝时远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13,共13页
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本文依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以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为出发点,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 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本文依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以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为出发点,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快民族发展与“两种资源”保护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同时,针对学术界在观察、思考我国民族问题方面及相关的国际比较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个别观点,结合国内外民族问题的理论与实践做了分析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巩固和发展 国际比较研究 民族问题 坚持和完善 理论与实践 工作主题 繁荣发展 民族发展 民族 出发点 学术界 国内外
原文传递
北魏洛阳城和北邙陵墓——鲜卑遗迹辑录之三 被引量:98
4
作者 宿白 《文物》 1978年第7期42-52,100,共12页
公元五世纪末,拓跋统治集团为了进一步与汉族地主阶级相勾结,以保持其对黄河南北广大领域的继续统治,决定自平城南迁洛阳。洛阳自古以来即是汉文化的中心地区。迁都洛阳,必然引起北方鲜卑各族和中原地区以汉族为主的各民族间的迅速融合... 公元五世纪末,拓跋统治集团为了进一步与汉族地主阶级相勾结,以保持其对黄河南北广大领域的继续统治,决定自平城南迁洛阳。洛阳自古以来即是汉文化的中心地区。迁都洛阳,必然引起北方鲜卑各族和中原地区以汉族为主的各民族间的迅速融合;也必然加速北魏政权的彻底封建化。《洛阳伽蓝记》卷二记永安二年(529年),南朝梁人陈庆之自洛阳归来后,"钦重北人,特异于常",并说:"自晋宋以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魏 洛阳伽蓝记 中原地区 拓跋 墓志 遗迹 民族 统治集团 鲜卑 陵墓
原文传递
英语教学与英美文化 被引量:94
5
作者 杜瑞清 《外语教学》 1987年第3期17-21,共5页
一谈及英语教学,人们往往只想到听、说、读、写、译几项基本技能的培养和训练。近年来,在打好基本功的基础上,又意识到要扩大知识面,为国家培养更合适的英语人才。因此,各个外语院系除继续加强基本功的训练外,还开设了不少文化知识课程... 一谈及英语教学,人们往往只想到听、说、读、写、译几项基本技能的培养和训练。近年来,在打好基本功的基础上,又意识到要扩大知识面,为国家培养更合适的英语人才。因此,各个外语院系除继续加强基本功的训练外,还开设了不少文化知识课程,使我国的英语教学向前大大地迈进了一步。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对英语语言所表现的英美文化我们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学生虽然学习了语音、语法、词汇,有相当的听、说、读、写、译能力和一定的知识面,但并没有真正理解和掌握英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内涵 英语教学 英美文化 英语语言 民族 英语专业 基本功 教学过程 文化模式 英语人才
下载PDF
思维模式与线性序列——汉式英语语序特色 被引量:75
6
作者 贾德霖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14-18,共5页
人的大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我们称之为思维。人类的思维主要是抽象思维,它是以语言为中介来反映现实的。现实是思维的基础,也是思维所反映的对象,而语言则是思维的工具。思维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不具有直接的现实性。对思维进... 人的大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我们称之为思维。人类的思维主要是抽象思维,它是以语言为中介来反映现实的。现实是思维的基础,也是思维所反映的对象,而语言则是思维的工具。思维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不具有直接的现实性。对思维进行研究,必须有中介,这个中介就是语言。语言是思维的直接现实。思维的规律就是客观现实规律在人脑中的反映。对各民族来说,人们对客观现实的认识过程是基本一致的。思维是统一的。客观现实包含着各种要素,它们以“行为”要素为核心连接成一条线性序列链,以语言为载体,得以表现。这就是大多数语言所共有的基本句式,也是思维的基本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维模式 线性序列 思维习惯 英语语序 语言 民族 汉式英语 抽象思维 基本句式 汉语
原文传递
汉语的颜色词(大纲) 被引量:72
7
作者 张清常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63-80,共18页
汉语表示颜色的词语极为丰富。这些词语由单音词、复音词构成,又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在中国民间文学中扩展成为若干美丽的词组,使汉语在表达颜色方面表现得多采多姿。这些词语的产生和发展,受到中国社会文化发展的一定影响。在先秦。颜色... 汉语表示颜色的词语极为丰富。这些词语由单音词、复音词构成,又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在中国民间文学中扩展成为若干美丽的词组,使汉语在表达颜色方面表现得多采多姿。这些词语的产生和发展,受到中国社会文化发展的一定影响。在先秦。颜色就已经与古人的世界观、哲学思想联系起来,后来又与政治挂钩。古代原来只用颜色表现王朝“德”的象征,随后表现等级制度,现代竟发展到用颜色表示政治立场。中国数千年来这些对颜色的安排,已经影响到中国民间风俗与民族心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颜色词语 上古汉语 民族心理 汉语颜色词 复音词 单音词 民族语言 卜辞 民族 语言学著作
原文传递
略论图腾与宗教起源和夏商图腾 被引量:71
8
作者 于省吾 《历史研究》 1959年第11期60-69,共10页
一、略论图腾与宗教起源莫尔根叙述图腾二字的来历说:"在阿吉布洼方言中,有图腾(totem)——往往发音为dodain——的一词,是表示一氏族的象征或徽章的;从而狼之图形,便是狼氏族之图腾.由这种事实,斯库尔克拉夫特便运用’图腾制度’... 一、略论图腾与宗教起源莫尔根叙述图腾二字的来历说:"在阿吉布洼方言中,有图腾(totem)——往往发音为dodain——的一词,是表示一氏族的象征或徽章的;从而狼之图形,便是狼氏族之图腾.由这种事实,斯库尔克拉夫特便运用’图腾制度’这一术语来表示氏族组织".一般说来,原始氏族社会的出现距今约五万年左右(据苏联史学家的说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起源 图腾崇拜 少数民族 氏族社会 图腾制度 夏商 民族 精神生活 后汉书 原始社会
原文传递
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三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被引量:57
9
作者 江泽民 《中国民族》 1999年第10期4-6,共3页
关键词 民族地区的发展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 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少数民族干部 处理民族问题 民族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民族自治地方 邓小平理论
原文传递
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少数民族文化保护 被引量:58
10
作者 杨福泉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32-37,共6页
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少数民族文化保护杨福泉一中国各少数民族在改革开放十多年来,在经济上有了长足发展,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如果从文化的发展上看,在现代工业社会文化潮流的冲击下,体现民族特色的民族传统文化正大量流失,... 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少数民族文化保护杨福泉一中国各少数民族在改革开放十多年来,在经济上有了长足发展,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如果从文化的发展上看,在现代工业社会文化潮流的冲击下,体现民族特色的民族传统文化正大量流失,不少民族的服饰、语言、传统民居、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传统文化 我国现代化进程 少数民族文化 民族地区 纳西族 基诺族 民族 印第安人 文化变迁 民族服装
下载PDF
论中华民族的共同性 被引量:63
11
作者 谷苞 《新疆社会科学》 1985年第3期1-10,共10页
目前,中国境内有五十六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着各自的族名,同时,五十六个民族又有一个共同的族名,即中华民族。在中国近代史上存在着多种矛盾,而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和中国各族人民反侵略的斗争,则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为了保家卫... 目前,中国境内有五十六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着各自的族名,同时,五十六个民族又有一个共同的族名,即中华民族。在中国近代史上存在着多种矛盾,而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和中国各族人民反侵略的斗争,则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为了保家卫国,为了不愿作亡国奴,从东北黑龙江流域,到蒙古草原、新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少数民族 民族 中华民族 共同性 民族 汉族人 经济文化 共同发展 维吾尔族 少数民族地区
下载PDF
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被引量:59
12
作者 习近平 《中国民族》 2019年第10期21-24,共4页
(2019年9月27日)同志们,朋友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前夕,我们隆重召开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首先,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受到表彰的模范集体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
关键词 民族团结进步 民族地区发展 共有精神家园 民族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民族平等
原文传递
迈向人民的人类学 被引量:55
13
作者 费孝通 《社会科学战线》 1980年第3期109-114,共6页
在这样一个时刻,千里迢迢,远涉重洋来到这北美胜地丹佛,接受应用人类学会给我今年的马林诺斯基纪念奖,我的心情已经远远超过了寻常的欣慰和感激。这一时刻把我带回到了四十二年前我和我的这位在我一生的学术事业上打上了深刻烙印的老师... 在这样一个时刻,千里迢迢,远涉重洋来到这北美胜地丹佛,接受应用人类学会给我今年的马林诺斯基纪念奖,我的心情已经远远超过了寻常的欣慰和感激。这一时刻把我带回到了四十二年前我和我的这位在我一生的学术事业上打上了深刻烙印的老师分手时的情景。他再三叮嘱我,一定要把对中国社会文化的研究继续下去。他对我们中国人民和中国文化怀着深厚的同情和爱慕,具体地表现在他对我们这些中国学生的那种诲人不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人类学 社会文化 应用人类学 中国人民 马林诺斯基 中国社会 社会科学 被调查者 民族 社会生活
原文传递
多民族国家和谐稳定的基本要素及其形成 被引量:44
14
作者 王希恩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0-18,共9页
建立单一民族国家不是解决当代民族问题的必然出路,多民族结构是世界绝大多数国家面对的既定现实。这已为世人所公认。但怎样的多民族国家才能有利于民族问题的解决与民族关系的和谱稳定.学术界尚欠深入探讨。本文对此作了有益的尝试... 建立单一民族国家不是解决当代民族问题的必然出路,多民族结构是世界绝大多数国家面对的既定现实。这已为世人所公认。但怎样的多民族国家才能有利于民族问题的解决与民族关系的和谱稳定.学术界尚欠深入探讨。本文对此作了有益的尝试。文章认为,平等的民族关系、共同的国家认同和一体性的社会联系是建立和谐稳定多民族国家的基本要素。这些要素的形成可以是一个自然过程.更可以是通过国家机制的作用自觉实现的过程。这种国家机制应是先进的国家性质、民主合理的国家形式和平等团结的民族政策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国家 多元文化主义 民族关系 民族政策 和谐稳定 国家认同 民族平等 解决民族问题 民族 基本要素
原文传递
少数民族文学史编写中的问题——一九六一年四月十七日在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召开的少数民族文学史讨论会上的发言 被引量:50
15
作者 何其芳 《文学评论》 1961年第5期66-87,共22页
一我们的讨论会从三月二十六日开到四月十七日,历时二十四天。我们的会议是开得好的,是很有内容很有收获的。我们讨论了编写少数民族文学史工作中的一些原则性的问题。我们对《蒙古族文学简史》、《白族文学史》和《苗族文学史》提了许... 一我们的讨论会从三月二十六日开到四月十七日,历时二十四天。我们的会议是开得好的,是很有内容很有收获的。我们讨论了编写少数民族文学史工作中的一些原则性的问题。我们对《蒙古族文学简史》、《白族文学史》和《苗族文学史》提了许多修改意见。我们还在会议中交流了工作经验,并且制订了今后的工作计付划的草案。可以说我们相当圆满地完成了这次会议给我们提出的任务。只是会议的时间比起原来的计划延长了许多天而已。我们的会议是努力贯彻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政策的。对编写工作中的某些原则性的问题,对三部文学史中的某些作品的评价,会上都发表了不同的意见,而且有时争论得很热烈。经过了这样的争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文学史 中国文学史 文学作品 文学艺术 文学研究 克思主义 列宁主义 民族 蒙古族文学 白族
原文传递
关于“民族”一词的使用和译名的问题 被引量:49
16
作者 林耀华 《历史研究》 1963年第2期171-190,共20页
近几年来,我国学术界在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民族问题理论的过程中,由于对"民族"一词的体会、使用和翻译的不一致,给有关的研究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我们觉得这个问题有必要加以讨论,现在把我个人的一些初步认识和意见提出来... 近几年来,我国学术界在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民族问题理论的过程中,由于对"民族"一词的体会、使用和翻译的不一致,给有关的研究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我们觉得这个问题有必要加以讨论,现在把我个人的一些初步认识和意见提出来,请同志们指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 人们共同体 恩格斯 斯大林 现代民族 原始时代 克思主义 民族 列宁主义 社会主义
原文传递
关于中国民族关系史上的几个问题——在中国民族关系史座谈会上的讲话 被引量:47
17
作者 白寿彝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6期1-12,共12页
民族关系史是一个重要问题,无论从理论上、从政治实践上来说,还是从历史研究工作上来说,都是很重要的。这个问题,翁独健同志在五十年代就提出来了。从那时以来,这个会是第一次讨论这个问题。从民族史研究的发展来看,从整个史学界... 民族关系史是一个重要问题,无论从理论上、从政治实践上来说,还是从历史研究工作上来说,都是很重要的。这个问题,翁独健同志在五十年代就提出来了。从那时以来,这个会是第一次讨论这个问题。从民族史研究的发展来看,从整个史学界的工作来看,这个会是很重要的。我们相信,在这个会以后,民族关系史的研究将不断向前发展。它将成为民族工作和当代史学史上一件重要的事情。这次会上,同志们拿出许多文章,其中有些文章写得很好。从发展的观点来看,这项研究工作一定能达到很好的水平。今天,我想谈谈关于中国历史上民族关系的几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民族关系 民族关系史 汉族 少数民族 民族 民族英雄 匈奴 主体民族 部落 座谈会
下载PDF
关于英汉谚语的对译 被引量:39
18
作者 陈文伯 《外国语》 1987年第6期40-45,共6页
人们喜欢用汉语谚语去译英语谚语(或相反),并把这种办法称之为套用、对照或对译。本文是对这种办法的一个初步研究。谚语被称为人民智慧的结晶。不能否认各民族间有思想上的共性,否则翻译就不可能,但也不能否认谚语具有较强的民族性。... 人们喜欢用汉语谚语去译英语谚语(或相反),并把这种办法称之为套用、对照或对译。本文是对这种办法的一个初步研究。谚语被称为人民智慧的结晶。不能否认各民族间有思想上的共性,否则翻译就不可能,但也不能否认谚语具有较强的民族性。各民族的文化特点不同,因此会在对译上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值得注意的是:问题的产生多半来自对文化的差异和语言的差异估计不足或不予考虑。范存忠教授在《漫谈翻译》中说:“两种语言之间,在词组或句子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汉谚语 民族 汉语谚语 英谚 英语谚语 民族 文化特点 两种语言 汉语成语 词组
原文传递
我国西南地区青铜剑的研究 被引量:45
19
作者 童恩正 《考古学报》 1977年第2期35-55,共21页
我国西南地区古代各民族使用青铜剑的时代,就现有资料而言,大约是从春秋以至西汉中期。由于它延续的时期较长,富于地方特点,类型复杂,形制多变,长期以来,引起了人们的注意。解放以前,西南地区的青铜剑虽有少量出土,但大多被封建文人深... 我国西南地区古代各民族使用青铜剑的时代,就现有资料而言,大约是从春秋以至西汉中期。由于它延续的时期较长,富于地方特点,类型复杂,形制多变,长期以来,引起了人们的注意。解放以前,西南地区的青铜剑虽有少量出土,但大多被封建文人深藏密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地区 青铜剑 西南夷 石寨山 考古学 地方特点 西汉中期 出土 形制 民族
原文传递
中国历史上的民族斗争与融合 被引量:42
20
作者 范文澜 《历史研究》 1980年第1期3-9,共7页
本文是作者范文澜同志在一九六二年夏间交给《历史研究》编辑部的。原稿首页空白处有"附记"一则,全文如下: "附记:这是我在一些学校里曾经讲过的发言稿,因为预备得不够充分,难免言者以为无罪,听者却认为该受呵责。现在... 本文是作者范文澜同志在一九六二年夏间交给《历史研究》编辑部的。原稿首页空白处有"附记"一则,全文如下: "附记:这是我在一些学校里曾经讲过的发言稿,因为预备得不够充分,难免言者以为无罪,听者却认为该受呵责。现在我把发言稿整理出来,予以发表。按照百家争鸣的方针,史学界同仁可以展开争论。我愿意虚心接受好的意见,如果我的论点不正确,那就改正好了。" 话虽如此,但在当时情况下,作者顾虑仍所难免,所以没有发表。现在重读一过,觉其中精义,甚多启发。作者弃世,忽忽十年。公布遗文,感怀无限。附记提到一些学校,据编者所知,系中央党校、北京大学和武汉大学。在场者大概都还记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历史 民族斗争 汉族 民族融合 历史研究 游牧民族 民族 华夏族 马克思恩格斯 史学工作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