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生长阶段遮荫对番茄光合作用、干物质分配与叶N、P、K的影响 被引量:46
1
作者 刘贤赵 康绍忠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2264-2271,共8页
对番茄植株做了两种不同程度的遮荫处理 ,观测了夏季午间遮荫对光合速率、干物质积累量及其在根、茎、叶之间的分配 ,和叶 N、P、K的含量以及经济产量的影响 ,发现不同时期遮荫影响不同。 (1 )遮荫增加三个阶段 (开花早期、盛花期和开... 对番茄植株做了两种不同程度的遮荫处理 ,观测了夏季午间遮荫对光合速率、干物质积累量及其在根、茎、叶之间的分配 ,和叶 N、P、K的含量以及经济产量的影响 ,发现不同时期遮荫影响不同。 (1 )遮荫增加三个阶段 (开花早期、盛花期和开花后期 )的气孔导度和胞间 CO2 浓度 ,显著降低开花早期中午的净光合速率 ,但盛花期中度遮荫 (4 0 %遮荫 )使净光合速率随着时间的增加逐渐上升 ,在开花后期表现更加明显 ,平均净光合速率比对照高 2 0 %以上 ,蒸腾速率也增加较多。 (2 )开花早期和盛花期重度遮荫 (如本实验中的 75 %遮荫 )显著降低根、茎的干重 ,而开花后期中度遮荫的根、茎干重高于对照 ,但遮荫对叶干重的影响不明显。 (3 )开花早期和盛花期遮荫不明显影响叶片中 N、P、K的含量 ,但开花后期中度遮荫使 N、P、K含量增加。 (4 )开花早期两种遮荫对果实产量影响较小 ,但盛花期重度遮荫使产量降低 ,全部产量中无效部分所占的比例上升 ,开花后期中度遮荫的总产量和有效产量增加 ,单果重也增加。这些结果表明 ,在某些时期中度遮荫可以克服夏天辐射过强、气温过高对番茄的不良影响 ,对番茄生长、干物质积累和提高产量等有利 ,在生产上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阶段 遮荫 番茄 光合作用 干物质分配 n 净光合速率 矿质营养状况 P K
下载PDF
光皮树不同家系叶片氮、磷化学计量特征及其与土壤养分的关系 被引量:8
2
作者 张志才 黄金华 +3 位作者 叶代全 李文芳 何祯祥 成向荣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3-58,共6页
在福建省洋口国有林场研究了20个光皮树优良家系幼苗叶片氮(N)、磷(P)化学计量特征及其与土壤养分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光皮树不同家系之间叶片N含量为11.75~17.09mg·g^(-1),平均为14.62mg·g^(-1);叶片P含量为0.76~1.18mg... 在福建省洋口国有林场研究了20个光皮树优良家系幼苗叶片氮(N)、磷(P)化学计量特征及其与土壤养分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光皮树不同家系之间叶片N含量为11.75~17.09mg·g^(-1),平均为14.62mg·g^(-1);叶片P含量为0.76~1.18mg·g^(-1),平均为0.93mg·g^(-1);叶片N/P为13.44~18.03,平均值为15.82。多数家系(16~18个)之间叶片N、P含量及N/P没有显著差异,尤其是叶N/P变异较小,表明总体上叶片化学计量特征在光皮树不同家系之间是相对稳定的。因此,光皮树叶片化学计量特征具有种内相对稳定性。叶N含量与土壤水解N(AN)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叶P含量与土壤有效P(AP)以及叶片N/P与土壤AN/AP之间均没有显著相关性。因此,叶片N/P并不能作为光皮树营养限制的唯一指标,结合土壤养分特征才有助于光皮树营养需求的综合评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皮树 n P 土壤养分
下载PDF
湘西南石漠化地区灌丛植物叶N、P化学计量特征 被引量:6
3
作者 景宜然 邓湘雯 +4 位作者 魏辉 李艳琼 邓东华 刘豪健 项文化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15-422,共8页
以湘西南石漠化地区灌丛植物叶片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功能群植物以及3种不同石漠化程度(轻度、中度、重度)下植物叶片N、P化学计量特征.结果表明:湘西南石漠化地区常见植物叶片平均N含量为12.89 g·kg^(-1),P含量为1.19 g·kg... 以湘西南石漠化地区灌丛植物叶片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功能群植物以及3种不同石漠化程度(轻度、中度、重度)下植物叶片N、P化学计量特征.结果表明:湘西南石漠化地区常见植物叶片平均N含量为12.89 g·kg^(-1),P含量为1.19 g·kg^(-1),N/P值为11.24,大部分植物生长受到N的限制.不同生活型之间植物叶片N含量为落叶灌木>常绿灌木>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P含量与N/P值为落叶灌木>多年生草本.不同科植物之间叶片N、P含量和N/P值差异显著,禾本科植物叶片N、P含量最低,与其他科植物共同受N限制;豆科植物叶片N含量和N/P值最高,主要受P限制.双子叶植物与C3植物叶片N、P含量分别高于单子叶植物与C4植物,N/P值差异均不显著.固氮植物叶片N含量以及N/P值均高于非固氮植物,P含量差异不显著.各样地中植物叶片N、P含量之间的相关性显著,N/P值与N含量的相关性显著,仅与中度石漠化样地P含量差异显著.不同石漠化程度之间植物叶N、P含量以及N/P值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漠化 植物功能群 n P化学计量
原文传递
亚高寒草甸围封地内3种植物叶片的氮磷化学计量特征 被引量:2
4
作者 贾芸 刘旻霞 +2 位作者 陈世伟 安嫣菲 安琪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44-150,共7页
氮(N)和磷(P)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限制性元素,对植物生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探讨了青藏高原亚高寒草甸围封地内,3种植物叶片氮磷化学计量特征在不同样地中的变化及其与土壤养分的关系.结果表明:甘青蒿(Artemisia tangutica)和... 氮(N)和磷(P)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限制性元素,对植物生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探讨了青藏高原亚高寒草甸围封地内,3种植物叶片氮磷化学计量特征在不同样地中的变化及其与土壤养分的关系.结果表明:甘青蒿(Artemisia tangutica)和垂穗披碱草(Elymus dahuricus)的叶N变异系数分别为14.9%和24.34%,均高于叶P变异系数的8.12%和20.90%,表明其叶片内N比P活跃;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与之相反,变异系数为叶N(12.56%)小于叶P(14.49%).不同样地内,甘青蒿和垂穗披碱草的叶N、P含量均呈显著性差异(P<0.05),紫花苜蓿的叶P含量呈极显著差异(P<0.01),表明植物在不同样地中叶片养分差异显著.甘青蒿和垂穗披碱草的叶N、P含量与土壤N、P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紫花苜蓿叶N与土壤养分均无显著相关性,叶N∶P值与土壤P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这表明试验样地内,甘青蒿和垂穗披碱草的生长倾向于土壤N、P元素的影响,紫花苜蓿则更倾向于受到P元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 P n:P 围封地 亚高寒草甸
下载PDF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香蕉光合作用及光合碳循环过程中叶氮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36
5
作者 孙谷畴 赵平 +1 位作者 曾小平 彭少麟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3期429-434,共6页
生长在高CO2 浓度 (70 0± 5 6 μl·L-1) 1周的香蕉叶片 ,其光合速率 (Pn ,μmol·m-2 ·s-1)为 5 .14± 0 .32 ,较生长在大气CO2 浓度 (35 6± 30lμl·L-1)的高 2 2 .1% ,而生长在较高CO2 浓度下 8周 ,... 生长在高CO2 浓度 (70 0± 5 6 μl·L-1) 1周的香蕉叶片 ,其光合速率 (Pn ,μmol·m-2 ·s-1)为 5 .14± 0 .32 ,较生长在大气CO2 浓度 (35 6± 30lμl·L-1)的高 2 2 .1% ,而生长在较高CO2 浓度下 8周 ,叶片Pn较生长在大气CO2 浓度的低 18.1% ,表现香蕉叶片对较长期高CO2 浓度的驯化和光合作用抑制 .生长在高CO2 浓度的香蕉叶片有较低光下呼吸速率 (Rd) ,而不包括光下呼吸的CO2 补偿点则变幅较小 .最大羧化速率 (Vcmax)和电子传递速率 (J)分别较生长在大气CO2 浓度的低 30 .5 %和 14 .8% ,根据气体交换速率计算的表观量子产率 (α ,molCO2·mol-1光量子 ) ,生长在较高CO2 浓度下 8周的叶片为 0 .0 14± 0 .0 1,而生长在大气CO2 浓度下的为 0 .0 2 5±0 .0 0 5 .较高CO2 浓度下叶片的表观量子产率降低 44% .光能转换效率 (electrons·quanta-1)亦从 0 .2 0 3降低至0 .136 .生长在较高CO2 浓度下香蕉叶片的叶氮在Rubicos分配系数 (PR)、叶氮在生物力能学组分分配系数(PB)和叶氮在光捕组分的分配系数 (PL)均较生长在大气CO2 浓度低 ,表明在高CO2 浓度下较长期生长 (8周 )的香蕉叶片多个光合过程受抑制 ,光合活性明显降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 高CO2浓度 光合速率 n分配 光合碳循环
下载PDF
千年桐种源叶片内源激素比较及其与碳氮关系 被引量:7
6
作者 林晗 陈辉 +4 位作者 吴承祯 谢安强 陈灿 李键 林勇明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02-106,共5页
以11个不同种源千年桐叶片为试验材料,测定4种内源激素———赤酶素(GA)、玉米核苷(ZR)、吲哚乙酸(IAA)、脱落酸(ABA)的含量。结果表明:11个种源千年桐叶片的GA、IAA、ZR、ABA存在极显著差异,从变异系数的离散程度看,4种内源激素的差异... 以11个不同种源千年桐叶片为试验材料,测定4种内源激素———赤酶素(GA)、玉米核苷(ZR)、吲哚乙酸(IAA)、脱落酸(ABA)的含量。结果表明:11个种源千年桐叶片的GA、IAA、ZR、ABA存在极显著差异,从变异系数的离散程度看,4种内源激素的差异程度为GA>ZR>IAA>ABA。IAA与ABA之间呈现出显著的相关关系(P<0.05),GA与IAA之间呈现出较明显的相关关系(P<0.1)。各种源内源激素平衡性具有一定差异,体现了不同种源适应能力的不同。在叶片C、N含量的相关性中,GA/ABA和GA与叶N含量呈一定程度的负相关,与C/N呈极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年桐 种源 内源激素 n含量 C/n
下载PDF
不同固定程度沙地油蒿比叶面积和叶N含量的比较 被引量:6
7
作者 张军红 侯新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39-42,共4页
研究了生长在不同固定程度沙地(固定、半固定和流动)上的油蒿比叶面积和叶N含量的变化,并分析了不同固定程度沙地的土壤水分、养分和机械组成。结果表明:随着沙地固定程度的增加,油蒿叶N含量显著增加,固定和半固定沙地油蒿比叶面积无显... 研究了生长在不同固定程度沙地(固定、半固定和流动)上的油蒿比叶面积和叶N含量的变化,并分析了不同固定程度沙地的土壤水分、养分和机械组成。结果表明:随着沙地固定程度的增加,油蒿叶N含量显著增加,固定和半固定沙地油蒿比叶面积无显著差异,两者均显著低于流动沙地;随着沙地固定程度的增加,土壤水分状况逐渐恶化,土壤有机质和总N含量呈现递增的趋势,土壤中粉粒含量逐渐递增而细沙粒和粗沙粒含量减少。随沙地固定程度的增加,油蒿叶N含量增加,可以使土壤水分条件较差的地方生长的油蒿获得与土壤水分丰富区植株相当的水分利用效率,即生长在同一地区的油蒿因环境异质性存在明显的策略位移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蒿 面积 n含量 土壤水分 土壤理化性质
下载PDF
策勒绿洲外围2种植物幼苗对NaCl的生理响应 被引量:8
8
作者 曾杰 曾凡江 +1 位作者 郭海峰 邢文娟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73-678,共6页
2006年8~10月,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策勒绿洲外围,研究了不同浓度NaCl处理对疏叶骆驼刺(Alhagi sparsifolia Shap.)、多枝柽柳(Tamarix ramosissima Ledeb.)一年生幼苗生理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①2种植物幼苗的水势(ψ)和... 2006年8~10月,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策勒绿洲外围,研究了不同浓度NaCl处理对疏叶骆驼刺(Alhagi sparsifolia Shap.)、多枝柽柳(Tamarix ramosissima Ledeb.)一年生幼苗生理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①2种植物幼苗的水势(ψ)和净光合速率(Pn)均随NaCl浓度的增加呈明显下降趋势,但下降幅度不尽一致;然而,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n)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规律;②在较高NaCl浓度下,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2种植物幼苗的廿都呈下降趋势,而柽柳幼苗的Pn无明显变化,骆驼刺幼苗的Pn则出现进一步下降的特征;③柽柳较骆驼刺具有更强的耐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骆驼n(athagi sparsifolia Shap.) 多枝柽柳(Tamarix ramosissima Ledeb.) 盐分 生理指标 策勒 新疆
原文传递
Catchment environmental change over the 20th Century recorded by sedimentary leaf wax n-alkane δ^(13)C off the Pearl River estuary 被引量:2
9
作者 XU ShenDong ZHANG Jie +1 位作者 WANG XianXu JIA GuoDong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5期975-980,共6页
The compound-specific stable carbon isotope compositions(δ^(13)C) of leaf wax n-alkanes from two short sediment cores recovered off the Pearl River estuary(PRE) were analyzed to check for their capability of indicati... The compound-specific stable carbon isotope compositions(δ^(13)C) of leaf wax n-alkanes from two short sediment cores recovered off the Pearl River estuary(PRE) were analyzed to check for their capability of indicating decadal scale catchment environmental change. Sedimentary long-chain n-alkanes exhibited an odd-over-even predominance, with a maximum at n-C_(29) or n-C_(31), indicating their leaf wax origin was from vascular plants. The δ^(13)C values of C_(29) and C_(31) n-alkane in all the sediment samples were in the range of -28.8‰ to -31.2‰, consistent with the C_3 plant-dominated vegetation in the Pearl River catchments. The time series of δ^(13)C records from the two cores were comparable and displayed a decreasing trend from the early 20 th century to the end of the 1970s, followed by a reversal in that change leading to continued increase for ca. 15 years. After being corrected for the effect of atmospheric CO_2 rise and δ^(13)C_(atm) decline, the δ^(13)C_(29) records largely retained their raw changing pattern; the post-1980 increase being more conspicuous. The slightly decreasing trend in corrected δ^(13)C records before around 1980 may have been caused by an increase in precipitation, whereas the subsequent increase of δ^(13)C is likely associated with the observed dry climate and/or intensive anthropogenic deforestation. Our results thus demonstrate that leaf wax n-alkanes buried in the sediments off the PRE may well reflect change in the regional climate and/or human activity in the river catchments over the past centu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af wax n-alkanes compound-specific δ^(13)C values environmental change Pearl River estuary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