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建防己科植物叶脉序比较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刘剑秋 李和阳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2期80-84,共5页
系统观察了福建防己科 7属 1 3种植物的叶脉特征 .根据脉序差异分为三种类型 ,即 :掌状脉 ,复出掌状脉和顶聚脉 .脉序的类型与属的划分不具相关性 .由于各种间在脉的起源点、一级脉的数目、分支方式、是否形成脉环、二级脉的夹角、走向... 系统观察了福建防己科 7属 1 3种植物的叶脉特征 .根据脉序差异分为三种类型 ,即 :掌状脉 ,复出掌状脉和顶聚脉 .脉序的类型与属的划分不具相关性 .由于各种间在脉的起源点、一级脉的数目、分支方式、是否形成脉环、二级脉的夹角、走向及脉环的行为上 ,存在着种间差异 ,且形状稳定 .这表明 ,防己科植物的脉序具有分类学价值 ,同时还可为该科的系统学研究提供有用资料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己科 叶脉 分类 掌状脉 复出掌状脉 顶聚脉
下载PDF
贵州小檗属植物(小檗科)叶脉序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王永 何顺志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76-486,共11页
采用制作叶脉标本和透明叶标本的方法,对贵州产28种2变种小檗属植物叶脉特征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贵州小檗属植物的脉序类型有5种:半达缘羽状脉、花环状半达缘羽状脉、简单弓形羽状脉、花环状弓形羽状脉和混合型。叶脉分支一般有五级... 采用制作叶脉标本和透明叶标本的方法,对贵州产28种2变种小檗属植物叶脉特征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贵州小檗属植物的脉序类型有5种:半达缘羽状脉、花环状半达缘羽状脉、简单弓形羽状脉、花环状弓形羽状脉和混合型。叶脉分支一般有五级:①一级脉构架均为羽状脉,粗度有很粗、粗、中等粗细和纤细四种类型,分支方式包括单轴分支和合轴分支;②粗二级脉构架中有分支达缘或分支均不达缘,与中脉夹角变化各异,内二级脉存在或缺失,细二级脉半达缘、真曲行或简单弓形,间二级脉类型复杂多变但频度种间有差异;③三级脉贯串型、结网型或分支型;④四、五级脉网状或自由分支且常混合在一起。脉间区从发育差到良好,小脉从不分支到不均等分支等各种类型均有,叶缘末级脉缺失、不完整、钉状和环状。大部分种类叶缘具齿,每1cm齿数目和齿内腺点的特性等特征在不同种类间有区别,具有鉴定价值,但齿其它特征复杂多变或种间区别较小,同时齿内脉性状也不稳定。此外,齿的有无会对脉序类型产生影响。小檗属植物叶脉类型存在种间差异,具有重要的分类学价值,叶脉类型的变化和复杂程度显示了该属植物的进化特点;叶齿的有无和齿特征具有分类学和系统学意义。基于叶脉特征的研究结果并结合重要的外部形态学特征编制了贵州小檗属植物的分种检索表。研究结果可为小檗属植物分类寻找新的依据并探讨其系统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檗科 小檗属 叶脉 分类学 贵州
下载PDF
绣球亚科的脉序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郝刚 胡启明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55-160,共6页
本文对绣球亚科全部9个属中选取45个种或变种作了叶脉序的研究。绣球亚科除黄山梅属外,大体呈曲行羽状脉。叉叶蓝属,蛛网萼属和草绣球属同具真曲行羽状脉和相似的高级脉序;赤壁草属和冠盖藤属表现出明显的环结曲行羽状脉式样;钻... 本文对绣球亚科全部9个属中选取45个种或变种作了叶脉序的研究。绣球亚科除黄山梅属外,大体呈曲行羽状脉。叉叶蓝属,蛛网萼属和草绣球属同具真曲行羽状脉和相似的高级脉序;赤壁草属和冠盖藤属表现出明显的环结曲行羽状脉式样;钻地风属多呈现分支曲行羽状脉式样;常山属和绣球属包含多种过渡类型,与其它属密切相连。黄山梅属脉序为独特的羽状达缘型式样,明显表现出向掌状脉的过渡,与其它属不同。脉序研究支持Takhtajan系统把黄山梅属提升为亚科的处理,同时又表明从脉序性状来看,绣球亚科各属之间性状彼此重叠,没有十分明确的界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绣球科 绣球亚科 叶脉 黄山梅属
下载PDF
十字花科芸薹族植物叶脉序的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刘颖 孙稚颖 李法曾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44-550,共7页
对中国十字花科芸薹族6属9种植物进行叶片脉序的比较观察,结果表明:脉序可分为两大类型:Ⅰ.分枝曲行羽状脉,如芸薹属、芝麻菜属和两节荠属;Ⅱ.环结曲行羽状脉,如萝卜属、诸葛菜属和线果芥属。从脉序上看,芸薹属与两节荠属和芝麻菜属的... 对中国十字花科芸薹族6属9种植物进行叶片脉序的比较观察,结果表明:脉序可分为两大类型:Ⅰ.分枝曲行羽状脉,如芸薹属、芝麻菜属和两节荠属;Ⅱ.环结曲行羽状脉,如萝卜属、诸葛菜属和线果芥属。从脉序上看,芸薹属与两节荠属和芝麻菜属的亲缘关系比和萝卜属、诸葛菜属、线果芥属近。此外,芸薹属植物的脉序,依据二级间脉可将其分为两种亚类型:Ⅰ.简单型,如羽衣甘蓝;Ⅱ.复合型,如芸薹、青菜和芥菜,由此认为在芸薹属中羽衣甘蓝是比较原始的种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脉 芸薹族 十字花科 中国
下载PDF
紫荆族的脉序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张奠湘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1994年第4期45-57,共13页
本文对代表豆科云实亚科紫荆族全部五个属.即紫荆属、腺叶紫荆属、格里芬豆属、拟羊蹄甲属和羊蹄甲属的几乎全部系或亚组的134个种或种下分类单元的叶脉序进行了研究,并描述了本族20个基本脉序类型.在紫荆族中,腺叶紫荆属和拟... 本文对代表豆科云实亚科紫荆族全部五个属.即紫荆属、腺叶紫荆属、格里芬豆属、拟羊蹄甲属和羊蹄甲属的几乎全部系或亚组的134个种或种下分类单元的叶脉序进行了研究,并描述了本族20个基本脉序类型.在紫荆族中,腺叶紫荆属和拟羊蹄甲属的脉序式样非常相似;紫荆属的种类的脉式样以全绿叶,一级脉不及绿等特征组合有别于本族其它属;格里芬豆属的脉序高度特化,有别于紫荆亚族的所有类群;羊蹄甲属是叶脉序式样最多样化的类群.在羊蹄甲属中,羊蹄甲亚属和显托亚属的脉序式样非常多样化.Elayuna亚属的两个组和Barklya亚属的脉序式样非常相似.Barklya亚属的仅有种了香叶羊蹄甲的脉序仅以其叶全缘区别于Elayuna亚属.脉序性状支持把Cansenia系、白花羊蹄甲系、羊蹄甲系、绿花羊蹄甲亚组、总状花羊蹄甲亚组、Elayuna亚属、伞房系、Chloroxanthae系、棒花系、掌叶组和萼管组等作为自然类群的观点.在本族植物的脉序类型中,一级脉及缘、全缘叶、发育完好的脉岛等性状常相关出现;另一方面,一级脉不及缘,具二小叶或叶深裂,脉岛发育不完善及盲脉多分枝等性状常相关出现.如同形态和花粉性状,脉序性状能为紫荆族的分类提供另一方面的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科 紫荆族 叶脉
下载PDF
内蒙古地区锦鸡儿属3种植物叶脉序比较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江莎 暴艳 +4 位作者 古松 林霖 陈芳芳 马成仓 高玉葆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75-286,共12页
以内蒙古地区锦鸡儿属3种植物小叶锦鸡儿、中间锦鸡儿、柠条锦鸡儿为对象,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了它们的叶脉序特征,并测定相应的数量指标。结果表明,3种锦鸡儿植物叶片在脉序类型、三级脉类型、高级脉类型、盲脉类型及分枝、网眼形态上... 以内蒙古地区锦鸡儿属3种植物小叶锦鸡儿、中间锦鸡儿、柠条锦鸡儿为对象,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了它们的叶脉序特征,并测定相应的数量指标。结果表明,3种锦鸡儿植物叶片在脉序类型、三级脉类型、高级脉类型、盲脉类型及分枝、网眼形态上没有明显的差别;在各级脉粗细、二级脉夹角、三级脉疏密度以及网眼发育等特征上均表现出随地理分布自东向西逐步递增、递减、密集和趋于完善的变化特点,且有交叉重叠现象;在一级脉的粗细、二级脉的分枝、二级间脉的类型、三级脉疏密等特征上,中间锦鸡儿和柠条锦鸡儿差异较小。研究发现,内蒙古地区锦鸡儿属3种植物在多数叶脉序形态特征和一些数量化指标上没有明显的差异,其亲缘关系较为紧密,但中间锦鸡儿和柠条锦鸡儿在种间关系上可能更为接近;3个种自东向西呈现很强的相似性和渐变性分布,表现出地理渐变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锦鸡儿属 叶脉 形态特征 种间关系
下载PDF
广义李属植物叶脉序特征及其分类学意义 被引量:6
7
作者 黄文鑫 吴保欢 +2 位作者 石文婷 羊海军 崔大方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23,共13页
对广义李属〔Prunus Linn.(s.l.)〕70种(含67种和3变种)植物的叶脉序特征进行了描述和比较。结果显示:广义李属植物的二级脉分为达缘脉、半达缘脉、花环状半达缘脉和简单弓形脉,二级脉间三级脉分为对生贯穿、混合贯穿和网状,四级脉分为... 对广义李属〔Prunus Linn.(s.l.)〕70种(含67种和3变种)植物的叶脉序特征进行了描述和比较。结果显示:广义李属植物的二级脉分为达缘脉、半达缘脉、花环状半达缘脉和简单弓形脉,二级脉间三级脉分为对生贯穿、混合贯穿和网状,四级脉分为规则网状和不规则网状,五级脉分为规则网状、不规则网状和自由分支,脉间区发育分为差、中和良,游离端小脉分为不分支、简单分支、二歧分支和不均等分支。广义李属中亚属(类群)间叶脉序存在一定差异,主要体现在二级脉和游离端小脉的形态上。从二级脉看,李亚属(Subg.Prunus Linn.)和稠李亚属〔Subg.Padus(Moench)Koehne〕多为花环状半达缘脉,桃亚属(Subg.Amygdalus Linn.)和樱亚属(Subg.Cerasus A.Gray)多为半达缘脉,桂樱亚属(Subg.Laurocerasus Koehne)为半达缘脉、花环状半达缘脉和简单弓形脉,臀果木类群(Pygeum group)为简单弓形脉,臭樱类群(Maddenia group)为达缘脉和半达缘脉。从游离端小脉看,李亚属多为不分支,桃亚属、稠李亚属、桂樱亚属和臀果木类群多为二歧分支或不均等分支,樱亚属和臭樱类群多为不分支或简单分支。依据叶脉序特征,矮樱组(Sect.Microcerasus C.K.Schneid.)应移出樱亚属,李属(Prunus Linn.)和杏属(Armeniaca Scop.)合并为李亚属;支持贡山臭樱(Prunus gongshanensis J.Wen)作为喜马拉雅臭樱(Prunus himalayana J.Wen)的变种处理,磐安樱(Prunus pananensis Z.L.Chen,W.J.Chen et X.F.Jin)并入尾叶樱桃(Prunus dielsiana C.K.Schnei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李属 叶脉 形态特征 分类学
下载PDF
玉叶金花属及其近缘属植物的叶脉序特征研究
8
作者 张朵 李进 段婷婷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89-1706,共18页
玉叶金花属(Mussaenda L.)种间变异式样复杂,属内杂交现象突出,其分类一直备受争议。为探索玉叶金花属及其近缘属裂果金花属(Schizomussaenda Li)、假玉叶金花属(Psudomussaenda Wernham)叶脉序特征在属间及种间分类学意义,从而为其作... 玉叶金花属(Mussaenda L.)种间变异式样复杂,属内杂交现象突出,其分类一直备受争议。为探索玉叶金花属及其近缘属裂果金花属(Schizomussaenda Li)、假玉叶金花属(Psudomussaenda Wernham)叶脉序特征在属间及种间分类学意义,从而为其作为药用以及园林植物资源的鉴定、开发利用提供依据,该研究采用清净法制作叶脉标本,观察了22种该类群的叶脉序特征,基于叶脉序特征进行了聚类分析,并编制了分种检索表。结果表明:(1)玉叶金花属及其近缘属叶脉序特征具有一致性,一级脉都为羽状脉,间二级脉频度均为每个脉间区少于一条,粗二级脉与中脉夹角均为锐角,三级脉多为贯穿型,脉间区排列均不规则。(2)属间或属内种间有分类学价值的叶脉序特征为粗二级脉脉序类型、粗二级脉与中脉夹角、粗二级脉间距、粗二级脉与中脉连接方式、间二级脉及近缘二级脉的存在与否、三级脉贯穿类型、四级脉类型、游离端小脉分支情况、脉间区发育情况。(3)聚类分析显示该类群22种植物聚为12支,聚类分析中,裂果金花属及假玉叶金花属嵌入玉叶金花属内,显示了较近的亲缘关系。综上可知,玉叶金花属及其近缘类群的叶脉序特征可以为其分类提供新的研究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茜草科 玉叶金花族 玉叶金花属 叶脉 分类学 聚类分析
下载PDF
15种忍冬属植物叶脉形态及分类
9
作者 吕小旭 马倩 +1 位作者 王风林 关鉴茹 《广西林业科学》 2023年第2期246-252,共7页
植物叶片的显微结构常作为植物分类的主要依据。为探究忍冬属(Lonicera)植物在叶脉序上的差异性,采用脉络法或清净法对15种忍冬属植物叶片进行处理,观察脉序并测定脉岛数。结果表明,15种忍冬属植物多具四级脉序结构;一级脉构架类型均为... 植物叶片的显微结构常作为植物分类的主要依据。为探究忍冬属(Lonicera)植物在叶脉序上的差异性,采用脉络法或清净法对15种忍冬属植物叶片进行处理,观察脉序并测定脉岛数。结果表明,15种忍冬属植物多具四级脉序结构;一级脉构架类型均为环节曲形羽状脉,二级脉与主脉夹角均为锐角。15种忍冬属植物叶脉序特征包括三级脉为贯串型或结网型;三级脉和四级脉构成网眼;网眼具盲脉,盲脉多回分支;具有五级脉等。叶脉岛数具有差异,可作为辅助特征鉴别忍冬属植物。叶脉序及叶脉岛数可作为忍冬属植物分类鉴定的依据之一,利用以上特征编制了检索表对15种忍冬属植物进行区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忍冬属 叶脉 叶脉岛数 显微结构 植物分类
下载PDF
麻栎和栓皮栎叶脉序与环境因子关系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益菻 陈丹丹 +2 位作者 郝凡 张通 张硕新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1-36,共6页
麻栎(Quercus acutissima)和栓皮栎(Q.variabilis)是我国重要的森林树种,为了进一步揭示栎类叶脉结构对于环境变化的适应,利用叶脉序信息转换软件LEAF GUI对中国北方自然分布的麻栎和栓皮栎的叶脉序进行量化分析,并与环境因子进行比较... 麻栎(Quercus acutissima)和栓皮栎(Q.variabilis)是我国重要的森林树种,为了进一步揭示栎类叶脉结构对于环境变化的适应,利用叶脉序信息转换软件LEAF GUI对中国北方自然分布的麻栎和栓皮栎的叶脉序进行量化分析,并与环境因子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麻栎叶面积、叶周长和叶脉间距离与年平均温度呈正相关,网眼数、节点数和叶脉密度与年平均降水量呈负相关;栓皮栎叶面积、叶周长和叶脉间距离与年平均温度呈正相关性,网眼面积与年平均降水量呈正相关性,网眼数、环形结构、节点数和叶脉密度与年平均降水量呈负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栎 栓皮栎 叶脉 环境 相关性
下载PDF
中国狸尾豆属及其近缘属植物的叶脉序特征分析
11
作者 段微微 周盛茂 赵雪利 《福建农业科技》 CAS 2023年第2期34-45,共12页
探究狸尾豆属Uraria Desv.及其近缘属蝙蝠草属Christia Moench、算珠豆属Urariopsis Schindl.叶脉序特征在属间及种间的变异规律和分类学意义,为其作为药用植物资源的鉴定、开发利用及保护提供资料。采用清净法制作标本,观察和描述了该... 探究狸尾豆属Uraria Desv.及其近缘属蝙蝠草属Christia Moench、算珠豆属Urariopsis Schindl.叶脉序特征在属间及种间的变异规律和分类学意义,为其作为药用植物资源的鉴定、开发利用及保护提供资料。采用清净法制作标本,观察和描述了该类群12个物种的叶脉序特征,基于叶脉序特征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并编制分种检索表。结果表明:(1)狸尾豆属及其近缘属叶脉序特征具有一致性,主要体现在其都为直行羽状脉,间二级脉为复合型(铺地蝙蝠草除外),三级脉为网结型与贯穿型兼有,叶缘末级脉汇聚于叶缘;(2)属间或属内种间有分类价值的叶脉序特征有顶生小叶叶形、顶生小叶长宽比、二级脉对数及间距、二级脉及三级脉与主脉夹角的变化、脉间区发育情况、盲脉分支情况等;(3)聚类分析显示这12个种聚为两大支,狸尾豆属、蝙蝠草属和算珠豆属物种未各自聚为一支,其中台湾蝙蝠草和长圆叶狸尾豆与狸尾豆属物种聚为一支,而短序算珠豆与蝙蝠草属物种聚为一支,分别显示出较近的亲缘关系。研究显示顶生小叶叶形、顶生小叶长宽比、二级脉类型、二级脉对数及脉间距、二级脉与主脉夹角及其变化、三级脉与主脉夹角变化、脉间区发育情况、盲脉分支情况是狸尾豆属及其近缘属具有分类价值的叶脉序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科 狸尾豆属 蝙蝠草属 叶脉 分类学
下载PDF
植物叶脉自然选择过程的拓扑优化模拟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马龙飞 李立州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32-136,12,共5页
为了研究叶脉及其分布形式(叶脉序)对改善植物叶片动力学特性的影响,并发掘其工程价值,通过拓扑优化模拟叶脉的发生和自然选择过程。基于变密度法对一系列以真实植物叶片为基础建立的"双层薄板结构"叶片的有限元模型进行了拓... 为了研究叶脉及其分布形式(叶脉序)对改善植物叶片动力学特性的影响,并发掘其工程价值,通过拓扑优化模拟叶脉的发生和自然选择过程。基于变密度法对一系列以真实植物叶片为基础建立的"双层薄板结构"叶片的有限元模型进行了拓扑优化;在拓扑优化过程中,以变形能最小(自然频率最大)为目标函数,以85%的体积缩减量为约束条件,得出了5种不同尺寸模型的拓扑优化结果。结果表明:5种模型的拓扑优化结果分别与真实的阔叶叶片脉序和条形叶片脉序相吻合,本文方法是可行的;5种模型优化后的自然频率分别提高了55.28%、296.89%、81.35%、220.37%、61.78%,植物叶脉对增强叶片动力学性能是具有显著贡献的。研究结果为板壳结构加强筋的优化设计提供了仿生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拓扑优化 有限元法 叶脉 植物叶片 动力学特性
下载PDF
中国沟瓣属植物叶脉序特征观测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杨容 刘全儒 +2 位作者 何毅 王珊 王立成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63-667,共5页
利用清净标本制作法对8种沟瓣属(Glyptopetalum Thw.)植物的叶脉序进行了细致的观察,探讨了叶脉序在沟瓣属中的分类学价值.研究结果表明:1)沟瓣属植物在叶脉序特征上显示出一些共性,叶脉序类型均为环结曲行羽状脉,一级脉直行,叶缘末级... 利用清净标本制作法对8种沟瓣属(Glyptopetalum Thw.)植物的叶脉序进行了细致的观察,探讨了叶脉序在沟瓣属中的分类学价值.研究结果表明:1)沟瓣属植物在叶脉序特征上显示出一些共性,叶脉序类型均为环结曲行羽状脉,一级脉直行,叶缘末级脉结环状,均不具边脉;2)不同种在一级脉、二级脉、间二级脉、三级脉、网眼、盲脉上存在一定差异,可结合宏观特征作为本属植物的分类依据;3)叶脉序特征支持曾被合并的近缘类群大陆沟瓣与长梗沟瓣、细梗沟瓣与皱叶沟瓣各为独立的分类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脉 沟瓣属 分类
下载PDF
陕西小檗属14种植物叶脉序式样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博强 刘潘莲 +4 位作者 沈坤 王宇坤 姜悦 王磊 杨文权 《陕西林业科技》 2021年第2期1-7,共7页
为探索叶脉序特征在小檗属植物分类上的意义,对陕西14种小檗属植物的叶脉序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陕西14种小檗属植物的叶脉序分为花环状半达缘脉和花环状弓形脉2种。叶脉分支一般有5级:①一级脉均为羽状脉,有粗、中等、细三种... 为探索叶脉序特征在小檗属植物分类上的意义,对陕西14种小檗属植物的叶脉序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陕西14种小檗属植物的叶脉序分为花环状半达缘脉和花环状弓形脉2种。叶脉分支一般有5级:①一级脉均为羽状脉,有粗、中等、细三种类型;②粗二级脉的分叉角变化有上端二级脉比下端尖、上端二级脉比下端钝、分叉角度几乎一致、最底端二级脉所形成的角比上端都尖4种类型,细二级脉半达缘或真曲形,间二级脉均为复合型;③三级脉贯串型或结网型;④四、五级脉共同构成网眼,网眼发育不完善,形状不规则,大小的变异幅度不一;⑤盲脉从不分支到不均等分支的各种类型都有。说明小檗属种间的叶脉序特征存在着差异,具有重要的分类和鉴定意义。基于叶脉序特征编制了陕西14种小檗属植物的分种检索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 小檗属 叶脉 分类
下载PDF
黄土高原丘陵区枣和酸枣叶脉序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晓鹏 李新岗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9-36,共8页
为了研究枣(Ziziphus jujuba Mill.)和酸枣(Z.jujuba var.spinosa)叶脉序的关系,选用黄土高原丘陵枣区的枣(55个)、酸枣(28个)和过渡型(7个)共计90个样品,利用LEAF GUI叶脉序分析技术,测定了叶脉密度(VLA)、叶脉间距离(IVD)和节点数(Nod... 为了研究枣(Ziziphus jujuba Mill.)和酸枣(Z.jujuba var.spinosa)叶脉序的关系,选用黄土高原丘陵枣区的枣(55个)、酸枣(28个)和过渡型(7个)共计90个样品,利用LEAF GUI叶脉序分析技术,测定了叶脉密度(VLA)、叶脉间距离(IVD)和节点数(Nodes)等14个指标,主成分分析选出8个枣叶脉序特征指标,研究了枣和酸枣叶脉序指标特点及特征。结果表明,在干旱、贫瘠生境中生长的酸枣,其叶脉间距离(0.094 mm)、网眼面积(2.84×10-4 mm 2)和节点数(17823个)都显著低于黄土高原丘陵区枣园栽培条件下的枣(p<0.05),而酸枣的叶脉密度(7.14 mm·mm-2)显著高于栽培条件下的枣,表现出很高的生态适应性。并且,枣叶脉序特征指标的变异系数范围(15.24%~74.69%)大于酸枣(20.37%~52.84%)。因此,枣和酸枣可以通过权衡叶脉序指标之间的关系,采取不同的适应策略。酸枣相比枣,更倾向于选择高叶脉密度、低网眼面积、低节点数的适应策略。对陕北样品聚类分析,在相似系数为1.8时,分为I、II两大类群;对黄土高原丘陵区的样品聚类分析,在1.69时,分为I、II两大类群,分别为酸枣和枣,过渡型在两个类群中都有。说明酸枣经过渡型向枣的演化,也说明叶脉序可以区分枣和酸枣。而栽培枣被分为4个类群,相似系数为1.29,种间结构较为复杂,是由长期的人工选择和营养繁殖模式所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枣 叶脉 特征指标 黄土高原丘陵区
下载PDF
25种广义花楸属(Sorbus)植物叶脉序特征研究
16
作者 王博强 王宇坤 +3 位作者 沈坤 姜悦 王磊 杨文权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CSCD 2022年第3期8-14,24,共8页
目的:探索叶脉序特征在花楸属(Sorbus)植物分类上的意义。方法:以25种花楸属植物的腊叶标本为材料,通过制作叶脉序标本及对叶脉序特征进行聚类分析。结果:25种广义花楸属植物的一级脉均为羽状脉;二级脉为达缘脉或半达缘脉,粗二级脉间距... 目的:探索叶脉序特征在花楸属(Sorbus)植物分类上的意义。方法:以25种花楸属植物的腊叶标本为材料,通过制作叶脉序标本及对叶脉序特征进行聚类分析。结果:25种广义花楸属植物的一级脉均为羽状脉;二级脉为达缘脉或半达缘脉,粗二级脉间距分为规则、不规则、向基部渐减3种类型,细二级脉有或无,间二级脉无,或每个二级脉区间通常为1条、每个二级脉区间多于1条和每个二级脉区间少于1条;二级脉间三级脉对生贯穿、互生贯穿、混合贯穿或网状;四级脉不规则网状、对生贯穿和互生贯穿或混合贯穿,脉间区发育分为差、中和良3种,游离端小脉末端不分支、简单分支、二歧分支或不均等分支;根据叶脉序特征进行聚类分析,可将25种花楸属植物分成4组。结论:花楸属植物的叶脉序特征可为属下植物的分类提供新的研究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楸属 叶脉 分类 聚类分析
下载PDF
Plant ontogenetic changes in vein and stomatal trait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economic traits in leaves of three Mediterranean oaks
17
作者 Sonia Mediavilla Ignacio Martin Alfonso Escudero 《Journal of Plant Ecology》 SCIE CSCD 2021年第6期1090-1104,共15页
Aims We compared vein and stomatal traits of seedlings and adults of three Mediterranean Quercus species.Previous work suggests that gas-exchange rates tend to be higher at the seedling stage than in adults.Our object... Aims We compared vein and stomatal traits of seedlings and adults of three Mediterranean Quercus species.Previous work suggests that gas-exchange rates tend to be higher at the seedling stage than in adults.Our objective was to determine whether vein and stomatal traits vary throughout whole-plant ontogeny in parallel with the changes in gas-exchange rates.We addressed the following alternative hypotheses:hypothesis 1—seedlings show higher vein and stomatal densities than adults;and hypothesis 2—seedlings have lower investments in vascular tissues to reduce construction costs.Methods Ten specimens from each growth stage were randomly sampled for each species in a location in central-western Spain.We measured mean stomatal and vein traits(size and number of stomata per unit of leaf area,vein density,vein volume,vein to epidermis distance),leaf mass per area and lamina thickness.Important Findings Minor vein density and vein volume per area increased with tree age,which seems inconsistent with the ontogenetic trends in gas-exchange rates.This discrepancy is in support of our hypothesis 2,and it suggests that,at the seedling stage,reducing investments in vascular tissues in benefit of maximizing growth rates is a priority.Larger interveinal distances in seedlings were compensated by smaller vein to epidermis distances.The thin leaves of the seedlings may thus constitute as a necessary trait for achieving shorter path length distances for the transport of water to evaporation sites without the need for a strong investment in costly vascular tissu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af venation leaf life span plant ontogenetic changes Quercus species stomatal traits
原文传递
福建薯蓣属植物叶脉序特征及其分类学意义 被引量:9
18
作者 方玉霖 刘剑秋 姜业芳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2期65-69,共5页
系统观察了福建薯蓣属 1 4种植物的叶脉特征 .根据脉序差异可分为两种类型 ,即羽状脉、弧形脉 ,由于各种间在一级脉的数目、方式、二级脉的夹角、走向、三级脉的类型、网眼发育情况、叶缘末级脉序类型以及盲脉分支情况等方面 ,存在种间... 系统观察了福建薯蓣属 1 4种植物的叶脉特征 .根据脉序差异可分为两种类型 ,即羽状脉、弧形脉 ,由于各种间在一级脉的数目、方式、二级脉的夹角、走向、三级脉的类型、网眼发育情况、叶缘末级脉序类型以及盲脉分支情况等方面 ,存在种间差异 ,且形状稳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 薯蓣属 叶脉特征 分类学意义 叶脉类型 植物分类 形态学
下载PDF
中国拳参属(蓼科)植物叶脉序式样的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刘利霞 侯元同 李法曾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554-1561,共8页
用清净标本制作法对中国产拳参属(Bistorta)(蓼科)12种1变种植物的叶脉序式样在光镜下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叶脉序式样可分为3种类型:(1)环结曲行羽状脉,边缘末级脉不完全,加粗且外卷;(2)环结曲行羽状脉,二级脉与其余各级脉近等粗,... 用清净标本制作法对中国产拳参属(Bistorta)(蓼科)12种1变种植物的叶脉序式样在光镜下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叶脉序式样可分为3种类型:(1)环结曲行羽状脉,边缘末级脉不完全,加粗且外卷;(2)环结曲行羽状脉,二级脉与其余各级脉近等粗,边缘末级脉具边脉,不加粗;(3)直行羽状脉,盲脉无或偶有,边缘末级脉不完全,不加粗.依据叶脉序式样,结合其植物习性及外部形态特征,将拳参属植物划分为3个组:拳参组sectionBis-torta,乌饭树叶蓼组sectionVacciniifoliaF.Z.Li,L.X.Liu&Y.T.Hou,sect.nov.和匍枝蓼组sectionBambu-phyllumF.Z.Li,L.X.Liu&Y.T.Hou,sect.no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拳参属 蓼科 叶脉式样 中国
下载PDF
中国花楸属单叶类群叶脉序特征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田昌芬 李蒙 +2 位作者 黄亚健 周源昊 王贤荣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22-132,共11页
中国花楸属单叶类群(24种)包含落萼组与冠萼组,亦有学者将其分为两个属(白花楸属和水榆属)或合并成为一个属(白花楸属)。由于其花序和果实的高度相似性,长期以来分类地位具有争议,而叶脉序特征在花楸属单叶类群中的分类作用尚不明确。因... 中国花楸属单叶类群(24种)包含落萼组与冠萼组,亦有学者将其分为两个属(白花楸属和水榆属)或合并成为一个属(白花楸属)。由于其花序和果实的高度相似性,长期以来分类地位具有争议,而叶脉序特征在花楸属单叶类群中的分类作用尚不明确。因此,该研究以国产花楸属落萼组的13个物种和冠萼组的7个物种作为研究对象,以清净法制作标本对叶脉序特征进行观测研究,辅助部分叶形态特征进行主成分分析及系统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中国单叶花楸在叶脉构架上存在一些共性:脉型都为羽状脉、网眼发育情况中等、间二级脉频度在每个粗二级脉间区少于一条。(2)不同物种的粗二级脉构架及对数、有无细二级脉、粗二级脉与主脉夹角的大小、二级脉间三级脉结构、盲脉分支情况、锯齿类型、叶片大小等性状存在一定差异。(3)冠萼组和落萼组组间的脉序特征存在较大的相似性,如粗二级脉构架、叶片大小、盲脉分支情况等多个脉序特征组间存在交叉,基于脉序特征的系统聚类结果不支持冠萼组和落萼组的划分。综上结果可知,叶脉序特征虽然无法作为冠萼组和落萼组的分组依据,但可以为部分单叶花楸的分类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亚科 蔷薇科 叶脉特征 形态分类 聚类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