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德、才、色”主体意识的复苏与女性群体文学的兴盛——明代吴江叶氏家族女性文学研究 |
陈书录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18
|
|
2
|
明清吴地社会对女子的期望与宽容 |
许周鹣
|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9
|
|
3
|
诗性建构与文学想象的达成——论叶小鸾形象生成演变的文学史意义 |
杜桂萍
|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8
|
|
4
|
《午梦堂集》的文学成就 |
姜光斗
|
《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1 |
3
|
|
5
|
叶绍袁《甲行日注》的思想意蕴与艺术特征 |
陈雪
|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
2005 |
1
|
|
6
|
文化世族与吴中文苑 |
严迪昌
|
《文史知识》
北大核心
|
1990 |
3
|
|
7
|
叶氏一家及其《午梦堂集》的流传 |
冀勤
|
《文献》
北大核心
|
1990 |
1
|
|
8
|
人世不称意,多向梦中求——试论叶小纨《鸳鸯梦》的主题倾向与艺术特色 |
陈雪
|
《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丛刊》
|
2005 |
2
|
|
9
|
“长明灯作守岁烛”之遗民心谱——叶绍袁《甲行日注》 |
严迪昌
|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5 |
2
|
|
10
|
昆剧演出史料钩沉——美国国会图书馆读书札记之三 |
邓长风
|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
1992 |
1
|
|
11
|
曹雪芹与苏州及午梦堂 |
汤海山
|
《苏州杂志》
|
2003 |
1
|
|
12
|
从叶绍袁的《甲行日注》看明遗民心态 |
彭娟
|
《怀化学院学报》
|
2015 |
1
|
|
13
|
叶绍袁《甲行日注》的风景书写与抒情表达 |
李秉星
|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
|
|
14
|
风过重帘——漫言明清江南闺阁事 |
惠蓝
|
《诗书画》
|
2015 |
1
|
|
15
|
好景只供愁作伴 浮生偏与恨相缠——从叶小纨《鸳鸯梦》杂剧谈起 |
王成
|
《戏曲研究》
|
2004 |
1
|
|
16
|
女性身体与女医权力 |
费振钟
|
《书城》
|
2007 |
0 |
|
17
|
返回:栖居形态与诗人心性 |
茱萸
|
《诗歌月刊》
|
2012 |
0 |
|
18
|
关于叶绍袁家世资料的几点补正 |
邓长风
|
《文献》
北大核心
|
1993 |
0 |
|
19
|
艺术家生平与谱牒研究 |
周巩平
|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
1996 |
0 |
|
20
|
返生香 |
荆歌
|
《苏州杂志》
|
2015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