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浙江天童常绿阔叶林中11种常绿乔灌木叶片虫食状分析
被引量:
12
1
作者
王宏伟
蔡永立
+2 位作者
李恺
江红
田玉鹏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45-151,共7页
为探讨昆虫对植物叶片的取食行为和伤害方式,作者选择浙江天童常绿阔叶林内的11种常绿乔灌木为对象,对叶片虫食状类型和格局进行分析。结果如下:(1)共发现16种虫食状类型,每种植物叶片虫食状类型数在10–13种之间,每种虫食状出现频率在...
为探讨昆虫对植物叶片的取食行为和伤害方式,作者选择浙江天童常绿阔叶林内的11种常绿乔灌木为对象,对叶片虫食状类型和格局进行分析。结果如下:(1)共发现16种虫食状类型,每种植物叶片虫食状类型数在10–13种之间,每种虫食状出现频率在0.5–28.7%之间。缘食状出现频率最高(28.7%),虫瘿和泡状出现频率最低(0.5%)。(2)叶片虫食状分布格局可分为3种类型,即一种虫食状占绝对优势的单优格局,如马银花(Rhododendronovatum)和檵木(Loropetalumchinense);两种虫食状(缘食状和顶食状)共占优势的双优格局,仅有木荷(Schimasu-perba);3种及3种以上虫食状占优势的多优格局(其余8种植物)。(3)叶片虫食状多样性指数变化在1.57–2.23之间,最高为苦槠(Castanopsissclerophylla),最低为马银花;乔木的多样性指数(2.040)高于灌木(1.882),优势种多样性指数高于伴生种,但差异均不显著;多样性指数反映了虫食状类型和出现频率的综合差异。(4)16种虫食状类型中有8对显著正相关,4对显著负相关,可能反映出不同类型昆虫取食植物的趋同和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叶片
虫
食
状
多样性
分布格局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福建梅花山17种常绿阔叶植物叶片虫食状况
被引量:
1
2
作者
陈凌
蔡永立
+3 位作者
李恺
王宏伟
田玉鹏
叶倩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08年第1期1-5,共5页
从福建梅花山自然保护区海拔450m和1 200m的常绿阔叶林中选取17种常绿乔、灌木,对其叶片虫食状和取食强度进行分析,结果如下:(1)17种植物叶片共有15种虫食状类型,每种叶片虫食状类型为8~14;虫食状出现频率0.02%~37.01%,其中缘食状出...
从福建梅花山自然保护区海拔450m和1 200m的常绿阔叶林中选取17种常绿乔、灌木,对其叶片虫食状和取食强度进行分析,结果如下:(1)17种植物叶片共有15种虫食状类型,每种叶片虫食状类型为8~14;虫食状出现频率0.02%~37.01%,其中缘食状出现频率最高(37.01%),叶中脉食状出现频率最低(0.02%)。(2)木荷(Schima superba)的取食强度最大(9.60%),栲树(Castanopsis fargesii)次之(6.61%),油茶(Camellia Oleifera)最小(0.34%)。(3)15种虫食状类型中有6对虫食状呈显著正相关,2对呈显著负相关。(4)海拔1 200m处的甜槠(Castanopsis eyrei)、木荷、栲树和连蕊茶(Camellia fraterna)比海拔450m处的同种植物叶片的虫食强度高,其中木荷差异最大,从13.81%降至2.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绿阔叶植物
叶片
虫
食
状
虫
食
频率
虫
食
强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浙江天童常绿阔叶林中11种常绿乔灌木叶片虫食状分析
被引量:
12
1
作者
王宏伟
蔡永立
李恺
江红
田玉鹏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上海市城市化生态过程与生态恢复重点实验室
出处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45-151,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570329)
文摘
为探讨昆虫对植物叶片的取食行为和伤害方式,作者选择浙江天童常绿阔叶林内的11种常绿乔灌木为对象,对叶片虫食状类型和格局进行分析。结果如下:(1)共发现16种虫食状类型,每种植物叶片虫食状类型数在10–13种之间,每种虫食状出现频率在0.5–28.7%之间。缘食状出现频率最高(28.7%),虫瘿和泡状出现频率最低(0.5%)。(2)叶片虫食状分布格局可分为3种类型,即一种虫食状占绝对优势的单优格局,如马银花(Rhododendronovatum)和檵木(Loropetalumchinense);两种虫食状(缘食状和顶食状)共占优势的双优格局,仅有木荷(Schimasu-perba);3种及3种以上虫食状占优势的多优格局(其余8种植物)。(3)叶片虫食状多样性指数变化在1.57–2.23之间,最高为苦槠(Castanopsissclerophylla),最低为马银花;乔木的多样性指数(2.040)高于灌木(1.882),优势种多样性指数高于伴生种,但差异均不显著;多样性指数反映了虫食状类型和出现频率的综合差异。(4)16种虫食状类型中有8对显著正相关,4对显著负相关,可能反映出不同类型昆虫取食植物的趋同和差异。
关键词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叶片
虫
食
状
多样性
分布格局
Keywords
subtropical evergreen broad-leaved forest, insect herbivory patterns, diversity, distribution type
分类号
S763.3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福建梅花山17种常绿阔叶植物叶片虫食状况
被引量:
1
2
作者
陈凌
蔡永立
李恺
王宏伟
田玉鹏
叶倩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上海市城市化生态过程与生态恢复重点实验室
出处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08年第1期1-5,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570329)
上海市科委基金(06ZR14129)
文摘
从福建梅花山自然保护区海拔450m和1 200m的常绿阔叶林中选取17种常绿乔、灌木,对其叶片虫食状和取食强度进行分析,结果如下:(1)17种植物叶片共有15种虫食状类型,每种叶片虫食状类型为8~14;虫食状出现频率0.02%~37.01%,其中缘食状出现频率最高(37.01%),叶中脉食状出现频率最低(0.02%)。(2)木荷(Schima superba)的取食强度最大(9.60%),栲树(Castanopsis fargesii)次之(6.61%),油茶(Camellia Oleifera)最小(0.34%)。(3)15种虫食状类型中有6对虫食状呈显著正相关,2对呈显著负相关。(4)海拔1 200m处的甜槠(Castanopsis eyrei)、木荷、栲树和连蕊茶(Camellia fraterna)比海拔450m处的同种植物叶片的虫食强度高,其中木荷差异最大,从13.81%降至2.93%。
关键词
常绿阔叶植物
叶片
虫
食
状
虫
食
频率
虫
食
强度
Keywords
evergreen broad-leaved plants
insect herbivory pattern
herbivory frequency
herbivory intensity
分类号
S763.3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浙江天童常绿阔叶林中11种常绿乔灌木叶片虫食状分析
王宏伟
蔡永立
李恺
江红
田玉鹏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1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福建梅花山17种常绿阔叶植物叶片虫食状况
陈凌
蔡永立
李恺
王宏伟
田玉鹏
叶倩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08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