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0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基础教育”的内涵与追求——叶澜教授访谈录 被引量:59
1
作者 王建军 叶澜 《教育发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7-11,共5页
叶澜,“新基础教育”研究课题组负责人;教育部人文社科百所重点基地——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上海市“新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教育学原理博士生导师。
关键词 “新基础教育” 人物采访 教育研究 价值取向 研究目标
原文传递
课堂因差错而精彩——数学课堂“差错资源化”的思考与实践 被引量:38
2
作者 华应龙 《江苏教育研究(实践)(B版)》 2008年第10期4-7,共4页
随着现代认知心理学、教育哲学研究的深入,人们对差错的认识发生了巨大变化。研究者提出了难免有错的准经验的或社会建构主义的学习观,于是,对学习中"差错"的态度也由纯粹的否定转而倾向于更为理解、包容,并力图去发现其中的... 随着现代认知心理学、教育哲学研究的深入,人们对差错的认识发生了巨大变化。研究者提出了难免有错的准经验的或社会建构主义的学习观,于是,对学习中"差错"的态度也由纯粹的否定转而倾向于更为理解、包容,并力图去发现其中的积极成分。叶澜教授曾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建构主义 小学数学教师 现代认知心理学 认识发生 有效性原则 教育哲学 教育契机 算理 探索意识
下载PDF
追寻“生命·实践”的教育智慧——叶澜与“新基础教育” 被引量:12
3
作者 李政涛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2-26,共5页
“新基础教育”的探索,是从两篇文章和一个人开始的。
关键词 “新基础教育” 教育改革 教育智慧 教育研究 时代精神
下载PDF
行走于天地之间——访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 被引量:16
4
作者 杨小微 叶澜 《基础教育》 2004年第1期10-14,共5页
杨小微(以下简称“杨”):叶老师您好!走进办公室我就想起家成师弟写过一篇题目叫《花香满径》的文章,文中提到您这里的两件“道具”,一是墙上挂的这幅绒线画《扛着一根树杈走路的孩子》,另一件就是书架上这张您自拍的风景照《相遇... 杨小微(以下简称“杨”):叶老师您好!走进办公室我就想起家成师弟写过一篇题目叫《花香满径》的文章,文中提到您这里的两件“道具”,一是墙上挂的这幅绒线画《扛着一根树杈走路的孩子》,另一件就是书架上这张您自拍的风景照《相遇》。我在想,孩子们的成长是您关注并从事研究的事业,而生命是您近十年来视作探究教育学的原点,记得您在一篇文章中呼吁“把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学 华东师范大学 老师 探究 学生 文章 题目 主动权 孩子
下载PDF
追寻中国教育学重建的原点——“生命·实践”——叶澜学术思想及研究实践述要 被引量:13
5
作者 李政涛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5年第12期6-14,共9页
一个学者的学术生命的成长,常常是跟她的生活史相联的。无论是作为一位教育学家的叶澜,还是作为教育家的叶澜,她的许多思想的原点都可以在她的生活中觅得足迹。经过多年的潜心追寻,在对不同学科广泛涉猎的基础上,叶澜将对教育的种种理... 一个学者的学术生命的成长,常常是跟她的生活史相联的。无论是作为一位教育学家的叶澜,还是作为教育家的叶澜,她的许多思想的原点都可以在她的生活中觅得足迹。经过多年的潜心追寻,在对不同学科广泛涉猎的基础上,叶澜将对教育的种种理解回到“人的生命”这个思考原点上。立足于“生命·实践”这样一个原点,叶澜为我们展现了中国教育学重建的一条可能的道路,从而在新世纪世界教育与教育学发展的历程中贡献了丰富鲜活的中国教育经验,走出了一条鲜明独特的中国教育学重建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学 生命·实践
下载PDF
走进“新基础教育”——华东师大叶澜教授访谈录 被引量:15
6
作者 舒扬 《基础教育》 2004年第5期6-11,共6页
“叶澜,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师大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著有《教育概论》、《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等多部学术著作,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多次获国家级、省部级奖,由其开创和引领的”新基础教育”实验在海内... “叶澜,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师大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著有《教育概论》、《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等多部学术著作,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多次获国家级、省部级奖,由其开创和引领的”新基础教育”实验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反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基础教育” 基础教育改革 教育研究方法 教授 博士生导师 华东师范大学 访谈录 学术论文 初探
下载PDF
为了精神生命的主动发展——记叶澜与她的“新基础教育” 被引量:12
7
作者 余慧娟 《人民教育》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7期32-37,共6页
2009年5月16日.华东师范大学礼堂内,座无虚席。包括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在内的800多名与会者,都在静静地聆听一个长篇报告。
关键词 “新基础教育” 主动发展 精神生命 华东师范大学 陈小娅 副部长 教育部
原文传递
论叶澜先生的课堂教学论思想 被引量:11
8
作者 王明娣 王鉴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8-72,共5页
叶澜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家,她的教育思想对当代中国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她的教学论思想有着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基础,教育理论基础为"生命·实践教育学派",教育实践基础在于"新基础教育"... 叶澜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家,她的教育思想对当代中国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她的教学论思想有着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基础,教育理论基础为"生命·实践教育学派",教育实践基础在于"新基础教育"实验研究。叶澜先生的课堂教学论思想主要包括:课堂教学的性质在于其教学目标任务的特殊性;课堂教学的价值在于培养能在当代社会中主动健康发展的一代新人;课堂教学的过程观重在对课堂教学基本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及其关系的理解与把握;课堂教学的评价观将评价改革贯穿于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的全过程;课堂中的师生关系必须置于教学活动过程中,把握其内在不可分割性、相互规定性和交互生成性。这些观点初步勾勒了"生命实践"教育学在教学论领域内的基本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实践 新基础教育 课堂教学
下载PDF
教育隐喻与理论创新——叶澜先生教育思想中的隐喻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高维 郝林玉 《基础教育》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14,62,共11页
隐喻是人类认知的基本方式,也是教育学家认识和理解教育的重要方式。叶澜先生在其发表的98篇学术论文中,主要创作并使用了106个隐喻。这些隐喻的源域分为自然事物与现象、人类生活中事物、人类及其行为活动三种类型,目标域涉及教育目的... 隐喻是人类认知的基本方式,也是教育学家认识和理解教育的重要方式。叶澜先生在其发表的98篇学术论文中,主要创作并使用了106个隐喻。这些隐喻的源域分为自然事物与现象、人类生活中事物、人类及其行为活动三种类型,目标域涉及教育目的与作用、教师、学生、课程、教学、学校、教育改革以及教育学研究八个主题。隐喻在叶澜先生的教育理论建构中发挥着重要的认知功能、构词功能、说理功能和文化功能。在当代教育理论创新中,隐喻有利于提供认识教育的新视角,催生新的教育概念和理论,促进注重生命体验的教育学的发展。教育研究者应重视隐喻的认知价值,并与逻辑演绎、实证归纳相结合,促进教育研究方式多元融合和教育理论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喻 教育隐喻 理论创新
下载PDF
失真与回归:对教学反思的反思 被引量:8
10
作者 陈超 《历史教学问题》 CSSCI 2019年第5期132-134,共3页
教学反思作为一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最实用、最有效的门径之一,受到了教育理论界的普遍关注。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认为:教师的成长等于经验加反思。①我国知名教育家叶澜教授也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也很难成为名师,但是,如果他写三年... 教学反思作为一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最实用、最有效的门径之一,受到了教育理论界的普遍关注。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认为:教师的成长等于经验加反思。①我国知名教育家叶澜教授也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也很难成为名师,但是,如果他写三年的反思就有可能成为教育行家。②正因如此,教学反思被越来越多的中学教师所推崇,积极投身其中并践行着。然而,通过十多年的新课程实践,我们发现,实际上并没有多少教师借助教学反思改善自己的教学行为而成为一方名师。究其原因,主要是一些教师在进行教学反思时走入了误区和盲区,在认识和行动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导致教学反思失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教师 教师专业发展 教学行为 教学反思 美国著名学者 教育理论界 投身其中
原文传递
叶澜 一个人和她的教育改革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政涛 《今日教育》 2015年第4期22-27,共6页
与所有的改革者一样,叶澜也有自己的苦痛和无奈。 她曾经在一次年度总结会上哽咽失语,流泪不止。 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比改变人更为艰难更为持久的事业? 第一次见到叶澜先生,是在教育研究方法的课上。传说中的叶澜和现实中的... 与所有的改革者一样,叶澜也有自己的苦痛和无奈。 她曾经在一次年度总结会上哽咽失语,流泪不止。 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比改变人更为艰难更为持久的事业? 第一次见到叶澜先生,是在教育研究方法的课上。传说中的叶澜和现实中的叶澜有很多重叠。那种热情中的冷静,理智中的潋隋,弥漫在教室的每一个角落。她终于让我得以在教育学的课堂上放下小说,安静聆听,把目光聚焦在这个人身上并逐渐发亮。我隐约感受到了一种情怀和温度,它们与性别无关,和一个人的灵魂和理想有关。硕士毕业之后,我从上海“逃”向北京,在多种学科之间漂浮游荡,自诩“实现了对教育学的成功逃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改革 人和 教育研究方法 年度总结 教育学 改革者 个人
下载PDF
叶澜“教育理论-实践观”对教育学及实践哲学的双重贡献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政涛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CSSCI 2021年第5期10-26,共17页
“理论与实践”是包括教育学在内的各学科共同面临的基源性问题。叶澜及其开创的“生命·实践”教育学,分别以教育学和实践哲学为参照系,展现了自身独特的基本观点与基本立场,具有独特的学术贡献。叶澜“教育理论-实践观”的生成及... “理论与实践”是包括教育学在内的各学科共同面临的基源性问题。叶澜及其开创的“生命·实践”教育学,分别以教育学和实践哲学为参照系,展现了自身独特的基本观点与基本立场,具有独特的学术贡献。叶澜“教育理论-实践观”的生成及梳理透析,既是与“实践哲学”实现平等对话的机会,也是展示教育学对实践哲学作出反向贡献的机遇,更是把洞悉叶澜“教育理论-实践观”的过程,变成叶澜教育学思想与实践哲学思想互动对话的过程,以此为突破口,提升教育学理论的学术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理论 实践 哲学 贡献
下载PDF
以学生发展为本 让课堂活起来 被引量:3
13
作者 钱爱萍 《江苏教育》 2000年第3期12-14,共3页
课堂教学如何摆脱重教法、轻学法,重书本、轻实践,重讲解、轻参与,重结论、轻过程,重知识积累、轻能力发展的传统教育的樊篱?叶澜教授的话给我们以启迪:“课堂教学蕴含着巨大的活力,只有师生们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 课堂教学如何摆脱重教法、轻学法,重书本、轻实践,重讲解、轻参与,重结论、轻过程,重知识积累、轻能力发展的传统教育的樊篱?叶澜教授的话给我们以启迪:“课堂教学蕴含着巨大的活力,只有师生们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因此,优化课堂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教学 学生发展 学法 师生 教师 教法 生活 才能 参与
下载PDF
善用错误资源 促进有效学习——小学数学教学中“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 被引量:6
14
作者 林秀丽 《小学数学教育》 2014年第10期23-24,共2页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是学生认知发展的过程,学生在学习中"错误"的出现正是其个性展示与发展的时机,是促进有效学习的契机。然而,当前的...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是学生认知发展的过程,学生在学习中"错误"的出现正是其个性展示与发展的时机,是促进有效学习的契机。然而,当前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还是忽视对"错误"资源的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过程 数学教学 学生认知发展 课堂教学 教学过程 数学思考 主动探究 探究者 精心预设
原文传递
走进“新基础教育”——叶澜教授访谈录 被引量:5
15
作者 舒扬 《教育文汇》 2005年第2期16-18,共3页
记者:叶老师,作为一位教育学领域的专家,按照一般人的理解,您施展才华的舞台在教育学的理论研究领域,为什么您现在对实践研究如此的痴迷?为什么您要花费如此之大的精力来推动“新基础教育”?
关键词 “新基础教育” 教育学 记者 老师 实践研究 访谈录 才华 理论研究 教授
原文传递
原色教育 让每个儿童都出彩
16
作者 邵凌 《儿童与健康》 2024年第5期12-14,共3页
教育是什么?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曾经说过:“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教育的宗旨是让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激发—... 教育是什么?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曾经说过:“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教育的宗旨是让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激发——让儿童有儿童的样子,让教师有教师的样子,让幼儿园有幼儿园的样子。在课程游戏化精神的引领下,我们顺应儿童学习与发展的特点,追随儿童的兴趣需要,提出以“原色教育,让每个儿童都出彩”的办园主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生命 课程游戏化 生命关怀 出彩 幼儿园 以人为本 儿童的兴趣
原文传递
叶澜 基础教育改革的未来走向 被引量:6
17
作者 叶澜 《今日教育》 2015年第6期27-29,共3页
日前,在清华大学大礼堂举行的中国基础教育首届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展示会上,著名教育学家、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叶澜女士发表了一段演讲,她对于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现状和未来发表了独到见解。她认为,过去教师是园丁,这是农业时代的... 日前,在清华大学大礼堂举行的中国基础教育首届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展示会上,著名教育学家、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叶澜女士发表了一段演讲,她对于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现状和未来发表了独到见解。她认为,过去教师是园丁,这是农业时代的叫法。后来教师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是工业时代的思维。如今,基础教育改革又掀起“以学生为中心”的口号,而教育并不是简单的以谁为中心,教育应是一种“生态”模式,这才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教育改革 “以学生为中心” 华东师范大学 教学成果奖 清华大学 教育学家 终身教授
下载PDF
从“新基础教育”到“生命·实践”教育学——叶澜教授访谈录
18
作者 本刊编辑部 叶澜 《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1-48,共8页
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叶澜先生主持的“新基础教育”研究,经过30年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探索逐渐成熟;并于2004年酝酿生成“生命·实践”教育学。这是一种共生共长的“双子星”创生样态,走出并走通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双向滋养、交... 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叶澜先生主持的“新基础教育”研究,经过30年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探索逐渐成熟;并于2004年酝酿生成“生命·实践”教育学。这是一种共生共长的“双子星”创生样态,走出并走通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双向滋养、交互生成的研究路径。这践行了叶澜先生在21世纪初提出的心愿:一个偌大的中国,不能没有自己原创的教育学理论;这个“自己的”教育学,是指由中国学者提出,扎根中国土壤,以中国自己的教育改革发展经验为根基的教育学。2024年,“新基础教育”研究和“生命·实践”教育学已分别走过30年和20年的历程,正在向纵深和拓展两个方面推进。与此同时,这个团队依然定期行走在中国各处“新基础教育”研究的大地上,思考着、创造着、成长着,他们走出了一条时代的、中国的、自己的教育学发展与基础教育改革之路,为中国教育学的建设提供了一个原创范本。值此之际,本刊对叶澜先生进行采访,以期为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以及教育强国建设带来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基础教育 教育改革发展 “生命·实践”教育学 中国教育学 教育强国 教育学理论 终身教授
原文传递
学校转型——让每一位学生成为自己的CEO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希贵 《教育科学论坛》 2015年第2期32-49,共18页
这场育人模式的改革是以构建一个推动学生选择的多样化的课程体系,进而形成每一位学生不同的课程方案,最终实现我们教育的本质,让学生能够发现自己、唤醒自己,成为自己。"——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学校不是只关心少数‘尖... 这场育人模式的改革是以构建一个推动学生选择的多样化的课程体系,进而形成每一位学生不同的课程方案,最终实现我们教育的本质,让学生能够发现自己、唤醒自己,成为自己。"——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学校不是只关心少数‘尖子’学生,为高一级学校培养专门化的、精英式的人服务,不应仅以培养出获奖学生、考上名牌大学或后来成为著名人物的学生为荣,而应致力于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O 学校转型 教育理想 著名教育学家 课程方案 育人模式 精英式 我不知道 异性之间
下载PDF
让生命活力在英语课堂中如花绽放
20
作者 高龙刚 《山东教育》 2024年第11期61-62,共2页
叶澜教授说过:“学校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这样的教育,功能在于“传授知识、启迪智慧、点化或润泽生命”。而英语课堂作为学生成长的重要平台,充分释放... 叶澜教授说过:“学校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这样的教育,功能在于“传授知识、启迪智慧、点化或润泽生命”。而英语课堂作为学生成长的重要平台,充分释放学生的天性,深刻挖掘学生的潜能,给予学生收获和快乐,让生命的活力在英语课堂中如花绽放,是我们英语教师不懈追求的目标。而要使英语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笔者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生命 生命的活力 启迪智慧 英语课堂 生命关怀 生命活力 学生收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