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叶尔羌河下游河岸胡杨种群长势与植物多样性对淹灌的响应评估
被引量:
7
1
作者
李金
徐海量
+2 位作者
王勇辉
赵新风
高生峰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859-866,共8页
通过定量研究叶尔羌河下游河岸胡杨(Populus euphratica)种群长势与植物多样性对淹灌的响应,为优化叶尔羌河流域水资源管理与生态保护实践提供理论依据。于2016—2018年3次调查叶尔羌河下游植被数据,采用Pielou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
通过定量研究叶尔羌河下游河岸胡杨(Populus euphratica)种群长势与植物多样性对淹灌的响应,为优化叶尔羌河流域水资源管理与生态保护实践提供理论依据。于2016—2018年3次调查叶尔羌河下游植被数据,采用Pielou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和重要值等指标分析植被对淹灌的响应。结果表明,淹灌2 a后,叶尔羌河下游河岸胡杨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指数分别增加124.8%、119.6%和246.9%,且新增喜湿和一年生草本植物等12种,植被盖度为42.5%,增幅达112.5%。研究区胡杨林为中老龄,胡杨长势没有恶化,中等级以上胡杨林增加3.9%,胡杨平均枝下高下降7.7%。随着距生态闸口距离的增加,植物密度和多样性均有减小趋势,但距生态闸口距离450 m处植物多样性和植物密度较高,与150、300和600 m处差异显著(P<0.05),在150和300 m处优势种为苦豆子和芦苇等一年生草本和喜湿植物,在450 m范围外优势种则为胡杨、柽柳和耐旱多年生草本。2 a的淹灌工程遏制了胡杨林退化趋势,植物多样性和植被盖度显著提高,同时荒漠河岸林植物群落在450 m范围内更新能力得到增强,生物多样性得到保护。为维持目前生态好转趋势,应继续实施淹灌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淹灌
多样性指数
重要值
叶尔羌河
下游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近35 a叶尔羌河中下游流域土地利用/覆被时空动态演变特征
被引量:
11
2
作者
麦丽开·艾麦提
满苏尔·沙比提
张雪琪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118-1126,共9页
基于叶尔羌河中下游流域1982、1990、2000、2010和2017年5期遥感影像数据,利用GIS技术,对该地区近35a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82—2017年研究区耕地和建设用地面积占比不断增加,分别由占研究区总面积的4.92%和0.33%增加...
基于叶尔羌河中下游流域1982、1990、2000、2010和2017年5期遥感影像数据,利用GIS技术,对该地区近35a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82—2017年研究区耕地和建设用地面积占比不断增加,分别由占研究区总面积的4.92%和0.33%增加到13.06%和0.67%;林地、草地和未利用地面积则分别减少8.43×10^4、4.48×10^4和2.81×10^5hm^2;湿地和水域面积变化波动较小,但总体上呈减少趋势,减少面积分别占流域总面积的0.08%和0.14%。各土地利用类型中耕地变化速率最大,达4.73%,建设用地次之。林地、草地、湿地和水域面积的减少主要受到年均气温上升,相对湿度下降和蒸发量增大等自然因素的影响;耕地和建设用地面积的增加以及未利用地面积的减少主要受到人口、第一产业生产总值和GDP急剧增长等人文因素的影响。除此以外,政策因素调整也对研究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产生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覆被
时空动态演变
驱动因素
叶尔羌河
中
下游
流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叶尔羌河下游河岸胡杨种群长势与植物多样性对淹灌的响应评估
被引量:
7
1
作者
李金
徐海量
王勇辉
赵新风
高生峰
机构
新疆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新疆干旱区湖泊环境与资源实验室
出处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859-866,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461045)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工程-优秀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项目(2013721032)
文摘
通过定量研究叶尔羌河下游河岸胡杨(Populus euphratica)种群长势与植物多样性对淹灌的响应,为优化叶尔羌河流域水资源管理与生态保护实践提供理论依据。于2016—2018年3次调查叶尔羌河下游植被数据,采用Pielou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和重要值等指标分析植被对淹灌的响应。结果表明,淹灌2 a后,叶尔羌河下游河岸胡杨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指数分别增加124.8%、119.6%和246.9%,且新增喜湿和一年生草本植物等12种,植被盖度为42.5%,增幅达112.5%。研究区胡杨林为中老龄,胡杨长势没有恶化,中等级以上胡杨林增加3.9%,胡杨平均枝下高下降7.7%。随着距生态闸口距离的增加,植物密度和多样性均有减小趋势,但距生态闸口距离450 m处植物多样性和植物密度较高,与150、300和600 m处差异显著(P<0.05),在150和300 m处优势种为苦豆子和芦苇等一年生草本和喜湿植物,在450 m范围外优势种则为胡杨、柽柳和耐旱多年生草本。2 a的淹灌工程遏制了胡杨林退化趋势,植物多样性和植被盖度显著提高,同时荒漠河岸林植物群落在450 m范围内更新能力得到增强,生物多样性得到保护。为维持目前生态好转趋势,应继续实施淹灌工程。
关键词
淹灌
多样性指数
重要值
叶尔羌河
下游
Keywords
flooding irrigation
diversity index
important value
lower reaches of Yarkant River
分类号
Q948 [生物学—植物学]
X826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近35 a叶尔羌河中下游流域土地利用/覆被时空动态演变特征
被引量:
11
2
作者
麦丽开·艾麦提
满苏尔·沙比提
张雪琪
机构
新疆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
出处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118-1126,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661100)
文摘
基于叶尔羌河中下游流域1982、1990、2000、2010和2017年5期遥感影像数据,利用GIS技术,对该地区近35a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82—2017年研究区耕地和建设用地面积占比不断增加,分别由占研究区总面积的4.92%和0.33%增加到13.06%和0.67%;林地、草地和未利用地面积则分别减少8.43×10^4、4.48×10^4和2.81×10^5hm^2;湿地和水域面积变化波动较小,但总体上呈减少趋势,减少面积分别占流域总面积的0.08%和0.14%。各土地利用类型中耕地变化速率最大,达4.73%,建设用地次之。林地、草地、湿地和水域面积的减少主要受到年均气温上升,相对湿度下降和蒸发量增大等自然因素的影响;耕地和建设用地面积的增加以及未利用地面积的减少主要受到人口、第一产业生产总值和GDP急剧增长等人文因素的影响。除此以外,政策因素调整也对研究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产生显著影响。
关键词
土地利用/覆被
时空动态演变
驱动因素
叶尔羌河
中
下游
流域
Keywords
land use/cover
temporal and spatial dynamic evolution
driving factor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Yarkant River Basin
分类号
X826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F301.24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叶尔羌河下游河岸胡杨种群长势与植物多样性对淹灌的响应评估
李金
徐海量
王勇辉
赵新风
高生峰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近35 a叶尔羌河中下游流域土地利用/覆被时空动态演变特征
麦丽开·艾麦提
满苏尔·沙比提
张雪琪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1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