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中国史诗传统:文化多样性与民族精神的“博物馆”(代序) |
朝戈金
尹虎彬
巴莫曲布嫫
|
《国际博物馆》
|
2010 |
54
|
|
2
|
史诗与认同表达 |
劳里.航柯
孟慧英
|
《民族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47
|
|
3
|
文化的尴尬——重读《白鹿原》 |
南帆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38
|
|
4
|
“民间叙事传统格式化”之批评(下)──以彝族史诗《勒俄特依》的“文本迻录”为例 |
巴莫曲布嫫
|
《民族艺术》
北大核心
|
2004 |
35
|
|
5
|
抒情传统与中国现代性——王德威教授访谈录 |
季进
|
《书城》
|
2008 |
34
|
|
6
|
《诗·大雅》若干诗篇图赞说及由此发现的《雅》《颂》间部分对应 |
李山
|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
2000 |
27
|
|
7
|
诗的源起及其早期发展变化--兼论中国古代巫术与宗教有关问题 |
江林昌
|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21
|
|
8
|
“民间叙事传统格式化”之批评(上)——以彝族史诗《勒俄特依》的“文本迻录”为例 |
巴莫曲布嫫
|
《民族艺术》
北大核心
|
2003 |
22
|
|
9
|
史诗认同功能论析 |
朝戈金
冯文开
|
《民俗研究》
CSSCI
|
2012 |
23
|
|
10
|
“纯文学”方法与史诗叙事的困境——以阿来《空山》为例 |
邵燕君
|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9
|
|
11
|
“情节单元”释义——兼论俄国李福清教授之“母题”说 |
金荣华
|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1 |
18
|
|
12
|
《汉文诗解》与中国古典诗歌的早期海外传播 |
王燕
房燕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20
|
|
13
|
朝向21世纪的中国史诗学 |
朝戈金
|
《国际博物馆》
|
2010 |
18
|
|
14
|
解构的“典故”——王安忆长篇小说《长恨歌》新论 |
万燕
|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1998 |
15
|
|
15
|
叙事型构·文本界限·叙事界域:传统指涉性的发现 |
巴莫曲布嫫
|
《民俗研究》
|
2004 |
16
|
|
16
|
功夫的史诗·武林的挽歌——《一代宗师》的复调叙述 |
贾磊磊
王乙涵
|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6
|
|
17
|
《财主底儿女们》:苦吟知识分子的心灵史诗 |
秦弓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7
|
|
18
|
哈尼族的迁徙与社会发展──哈尼族迁徙史诗研究 |
王清华
|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14
|
|
19
|
史诗性范畴的美学意蕴及精神寻踪 |
赵彦芳
|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1
|
|
20
|
女性视阈中历史与人性的双重书写——以王安忆《长恨歌》与严歌苓《一个女人的史诗》为例 |
刘艳
|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