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史学经世致用刍论
被引量:1
- 1
-
-
作者
肖季文
-
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
-
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93-97,共5页
-
文摘
经世致用,是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也是史学的重要社会功能。它有助于史学的发展和进步,尤其是在史学遇到严峻挑战的当今,更具有不可多得的借鉴价值。本文拟从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上,对此问题略作探讨。 一 史学经世致用思想,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时代性,从其萌芽到发展成熟,在每一个发展阶段,都无不深深地打上阶级和时代的烙印。 孔子著《春秋》首开史学经世致用之风,但他的经世致用乃在于维护正处于崩溃之中的奴隶制度,因而以“据鲁”、“亲周”为记事原则,故此,不惜歪曲史实,“吴楚之君自称王,而《春秋》贬之曰子。践土之会,实召周天子,而《春秋》讳之曰:‘天王狩于河阳’。推此类,
-
关键词
史学经世致用思想
马克思主义史学
中国史学
精神文明建设
实用主义
社会功能
历史学
《春秋》
史学工作者
教育功能
-
分类号
K06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谈谈中国史学经世致用传统
被引量:1
- 2
-
-
作者
肖季文
-
机构
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历史系
-
出处
《历史教学(下半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49-50,共2页
-
文摘
经世致用,是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它远溯于春秋之末,成熟于明清时期,贯穿于中国史学发展的始终。 春秋末期,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史学家孔子所著《春秋》便明显地体现了经世致用的思想。司马迁评之曰:“孔子知言之不用,道之不行也,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为天下仪表,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以达王事而已矣。”并以鲁国史事,正名分,“拨乱世,反之正”。可见,孔子研究历史并非为历史而历史,而是通过研究历史来宣扬他的思想观点,抨击春秋时期“礼坏乐崩”的社会现象,企图恢复已经崩溃的西周盛世。尽管这不符合历史潮流,但在史学经世致用的开创方面却功不可没。
-
关键词
经世致用
中国史学
史学经世致用思想
司马迁
马克思主义史学
“究天人之际
通古今之变”
地主阶级改革派史学
资产阶级革命派史学
资产阶级改良派史学
“礼坏乐崩”
-
分类号
K092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十九世纪中国史学的经世致用思想
被引量:1
- 3
-
-
作者
徐松巍
-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史学所
-
出处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112-117,共6页
-
文摘
中国史学经世致用的思想具有悠久的传统,它以“资治”为宗旨,以纵向考察王朝盛哀治乱为参照系,目的是为统治者提供启示和借鉴。19世纪前半期的中国史学经世致用思想继承了这一传统,同时,由于内忧外患的日迫,又显示出了思考历史、关注现实、究心时务之紧扣时代脉搏的鲜明特色。1840年的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自然进程及其走向,传统的史学经世致用思想也发生了嬗变。史学由以前对王朝盛衰治乱的关注和思索转向对外部世界的探求,兴起以抗敌御侮、救亡图存和变法自强为宗旨的外国史地研究,成为此时代史学经世致用思想的时代特征,其参照系也开始将中国视为世界一部分,进行横向的考察。这也说明。
-
关键词
史学经世致用思想
中国史学
外国史地研究
参照系
政治制度
十九世纪
传统史学
历史研究
科学技术
师夷长技以制夷
-
分类号
K092.52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史学编辑应有经世致用思想
- 4
-
-
作者
潘国琪
-
出处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6期100-104,共5页
-
文摘
经世致用,是中国史学的一个重要传统。何谓“经世致用”?“经世”,《辞源》的解释是:“治理世事。《抱朴子·审举》:‘故披洪范而知箕子有经世之器,览九术见范生怀治国之略。’”“致用”,《辞海》解释为:“尽其功用。《易·系辞》:‘备物致用,立成器以为天下用。’今作付诸实用之意。”按照上述释义,史学经世致用,就是让史学实用于治理国家大事,服务社会。这一思想很重要,它既体现了治史的根本目的,也包含了史学的社会功能。
-
关键词
史学编辑
史学经世致用思想
治史
《通鉴》
马克思主义史学
社会作用
《春秋》
史学的社会功能
历史经验教训
为社会服务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史学经世致用思想的嬗变
- 5
-
-
作者
刘信君
-
机构
吉林省社科院历史所
-
出处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26-132,共7页
-
文摘
所谓“经世”即治世之意;“致用”就是集中力量、意志等致力于实践。中国史学向以经世致用为最高使命。中国历代史学家以积极入世的价值观,政治本位的人生观,为现实服务的实践观来实现这一特有的主导意识。尽管史学经世致用思想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且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表现形式亦千姿百态,但从夏商周到新中国成立,按其主体内容则可分为劝惩借鉴,救国济世,为革命服务三个主要宗旨。本文拟从这三个方面,粗描这一思想嬗变的历史轨迹,阐发和弘扬其博大精深的内涵,以裨益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
-
关键词
史学经世致用思想
毛泽东
马克思主义史学
王夫之
马克思主义历史学
郭沫若
顾炎武
唯物史观
《资治通鉴》
《春秋》
-
分类号
K092
[历史地理—历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