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京派散文传统在当代台湾的传承与发展
1
作者
刘秀珍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期105-108,共4页
当代台湾散文受到京派散文的深刻影响,其创作传承和发展了京派散文的创作主题、审美品格和艺术手法,但随着时代环境和文化思潮的变迁,其书写模式较传统京派散文又有了诸多变化,融入了新的质素。
关键词
京派
散文
台湾
当代
散文
创作主题
审美品格
艺术手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台湾当代散文“自然写作”的解构与建构
2
作者
姜辉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7-81,共5页
台湾的自然写作体现了台湾作家对自己生存环境的关切与焦虑,对人类生存困境的思索。但是学界对于台湾当代散文的"自然写作",长期缺乏应有的关注。本文从生态视野切入,论述台湾当代散文"自然写作"的兴起与发展及其...
台湾的自然写作体现了台湾作家对自己生存环境的关切与焦虑,对人类生存困境的思索。但是学界对于台湾当代散文的"自然写作",长期缺乏应有的关注。本文从生态视野切入,论述台湾当代散文"自然写作"的兴起与发展及其解构性与建构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
当代
散文
自然写作
解构性
建构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众声喧哗:台湾当代“杂语化”散文新论
3
作者
林美貌
《海峡人文学刊》
2021年第3期57-66,157,共11页
"杂语化"散文和抒情美文表征着台湾现代散文两种不同的叙事姿态。具有参与介入性、社会对话性和声音多样性的"杂语化"散文自古以来都是中国散文的重要传统。政治的介入、作家的逃避和典律的形构,造成了20世纪50至7...
"杂语化"散文和抒情美文表征着台湾现代散文两种不同的叙事姿态。具有参与介入性、社会对话性和声音多样性的"杂语化"散文自古以来都是中国散文的重要传统。政治的介入、作家的逃避和典律的形构,造成了20世纪50至70年代台湾"杂语化"散文的断裂与隐匿。经历了1960年代现代主义的提倡、1970年代"参与与介入"散文观的形塑、1980年代"多元"论述的建构和1990年代主题知性散文的蔚为风潮四个阶段的发展,"杂语化"散文再次浮出历史的话语地表,形成了一种有别于以往以抒情散文为宗的"一言堂"现象,转为众声喧哗的"异言堂"局面,展现了台湾现代散文另一片更加广阔、丰饶的沃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
当代
散文
“杂语化”
新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在绵延时光中穿过幽深的历史流程——读《台湾当代散文艺术流变史》
4
作者
庄伟杰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4-76,共3页
张清芳、陈爱强的新著《台湾当代散文艺术流变史》,是一部沉甸甸的、具有自身学术价值或曰学术品格的厚重之作。全书以开阔的视野和多层面整合的方法,对台湾当代散文作家作品和艺术思潮的变化,展开纵横有序的勾勒和整体把握以及系统的...
张清芳、陈爱强的新著《台湾当代散文艺术流变史》,是一部沉甸甸的、具有自身学术价值或曰学术品格的厚重之作。全书以开阔的视野和多层面整合的方法,对台湾当代散文作家作品和艺术思潮的变化,展开纵横有序的勾勒和整体把握以及系统的分析梳理,俯瞰式地论述了台湾当代散文艺术在不同历史时段的变迁和艺术表现特征,为当代华文文学的研究和教学提供了宝贵的参照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台湾
当代
散文
艺术流变史》
张清芳
艺术追求
美学判断
原文传递
感性灵动的生花妙笔──陈幸蕙散文创作简论
5
作者
倪金华
《东南学术》
CSSCI
1997年第2期66-69,共4页
关键词
散文
创作
文学创作
台湾
当代
女性
散文
意象思维
文学语言
感性
女作家
审美智慧
思维的灵活性
个性特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京派散文传统在当代台湾的传承与发展
1
作者
刘秀珍
机构
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期105-108,共4页
文摘
当代台湾散文受到京派散文的深刻影响,其创作传承和发展了京派散文的创作主题、审美品格和艺术手法,但随着时代环境和文化思潮的变迁,其书写模式较传统京派散文又有了诸多变化,融入了新的质素。
关键词
京派
散文
台湾
当代
散文
创作主题
审美品格
艺术手法
Keywords
Beijing Style Prose
essays of contemporary Taiwan
creation theme
aesthetic character
artistic tech-nique
分类号
I207.6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台湾当代散文“自然写作”的解构与建构
2
作者
姜辉
机构
东莞理工学院文学院
出处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7-81,共5页
文摘
台湾的自然写作体现了台湾作家对自己生存环境的关切与焦虑,对人类生存困境的思索。但是学界对于台湾当代散文的"自然写作",长期缺乏应有的关注。本文从生态视野切入,论述台湾当代散文"自然写作"的兴起与发展及其解构性与建构性。
关键词
台湾
当代
散文
自然写作
解构性
建构性
分类号
I207.67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众声喧哗:台湾当代“杂语化”散文新论
3
作者
林美貌
机构
福建省教育考试院
出处
《海峡人文学刊》
2021年第3期57-66,157,共11页
文摘
"杂语化"散文和抒情美文表征着台湾现代散文两种不同的叙事姿态。具有参与介入性、社会对话性和声音多样性的"杂语化"散文自古以来都是中国散文的重要传统。政治的介入、作家的逃避和典律的形构,造成了20世纪50至70年代台湾"杂语化"散文的断裂与隐匿。经历了1960年代现代主义的提倡、1970年代"参与与介入"散文观的形塑、1980年代"多元"论述的建构和1990年代主题知性散文的蔚为风潮四个阶段的发展,"杂语化"散文再次浮出历史的话语地表,形成了一种有别于以往以抒情散文为宗的"一言堂"现象,转为众声喧哗的"异言堂"局面,展现了台湾现代散文另一片更加广阔、丰饶的沃土。
关键词
台湾
当代
散文
“杂语化”
新论
分类号
I207.67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在绵延时光中穿过幽深的历史流程——读《台湾当代散文艺术流变史》
4
作者
庄伟杰
机构
华侨大学华文学院
出处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4-76,共3页
文摘
张清芳、陈爱强的新著《台湾当代散文艺术流变史》,是一部沉甸甸的、具有自身学术价值或曰学术品格的厚重之作。全书以开阔的视野和多层面整合的方法,对台湾当代散文作家作品和艺术思潮的变化,展开纵横有序的勾勒和整体把握以及系统的分析梳理,俯瞰式地论述了台湾当代散文艺术在不同历史时段的变迁和艺术表现特征,为当代华文文学的研究和教学提供了宝贵的参照系。
关键词
《
台湾
当代
散文
艺术流变史》
张清芳
艺术追求
美学判断
分类号
I207.67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感性灵动的生花妙笔──陈幸蕙散文创作简论
5
作者
倪金华
机构
华侨大学中文系
出处
《东南学术》
CSSCI
1997年第2期66-69,共4页
关键词
散文
创作
文学创作
台湾
当代
女性
散文
意象思维
文学语言
感性
女作家
审美智慧
思维的灵活性
个性特征
分类号
I207.6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京派散文传统在当代台湾的传承与发展
刘秀珍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论台湾当代散文“自然写作”的解构与建构
姜辉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众声喧哗:台湾当代“杂语化”散文新论
林美貌
《海峡人文学刊》
202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在绵延时光中穿过幽深的历史流程——读《台湾当代散文艺术流变史》
庄伟杰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北大核心
2013
0
原文传递
5
感性灵动的生花妙笔──陈幸蕙散文创作简论
倪金华
《东南学术》
CSSCI
199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