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携带^125I粒子导管和徒手粒子植入模拟病灶后粒子纵向间距准确性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何闯 陈玉潇 +4 位作者 李良山 杨丽 袁晶 李廷源 黄学全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20-223,共4页
目的 对比携带^125I粒子的可降解导管植入和徒手粒子植入后粒子纵向间距的准确性。方法 本研究用薯蓣制成24个模拟病灶,分为徒手组和粒子导管组,每组12个模拟病灶,由3位医师完成粒子和粒子针插植,每位医师每组插植4个病灶,每组共插... 目的 对比携带^125I粒子的可降解导管植入和徒手粒子植入后粒子纵向间距的准确性。方法 本研究用薯蓣制成24个模拟病灶,分为徒手组和粒子导管组,每组12个模拟病灶,由3位医师完成粒子和粒子针插植,每位医师每组插植4个病灶,每组共插植60针道,并按设定粒子间距(0.5和1.0 cm)分别在两组模拟病灶内行粒子植入。术后CT复查,并测量粒子纵向间距。配对t检验分析徒手组和导管组与设定间距偏离的差异。结果 徒手组与设定间距的偏离程度分别为(0.184±0.047)和(0.127±0.051)cm,导管组与设定间距的偏离程度分别为(0.007±0.006)和(-0.003±0.006)cm,导管组粒子的偏离程度明显小于徒手组(t=3.804、2.499,P〈0.05)。结论 携带125I粒子导管的应用,使粒子纵向间距的准确性优于徒手组,受术者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降解导管 ^125I粒子 近距离治疗 CT引导
原文传递
携带^(125)I粒子导管和徒手粒子植入后剂量学差异的模体研究
2
作者 刘云 何闯 +5 位作者 梁清华 陈玉潇 李良山 袁晶 李廷源 黄学全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2-65,共4页
目的对比在实时针道计划下携带^(125)I粒子的可降解导管植入和徒手粒子植入后靶区各项剂量学参数的差异。方法本实验模拟病灶42个,分为徒手组21个和导管组21个。根据治疗计划系统进行粒子植入。分别记录术前、术后的最小剂量(D_(min))... 目的对比在实时针道计划下携带^(125)I粒子的可降解导管植入和徒手粒子植入后靶区各项剂量学参数的差异。方法本实验模拟病灶42个,分为徒手组21个和导管组21个。根据治疗计划系统进行粒子植入。分别记录术前、术后的最小剂量(D_(min))、最大剂量(D_(max))、平均剂量(D_(mean))、适形指数(CI)、靶外体积指数(EI)、均匀性指数(HI)、覆盖90%靶体积的剂量(D90)、90%处方剂量覆盖靶体积的百分比(V90)。通过Bland-Altman法分析术前、术后剂量参数的一致性,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结果经Bland-Altman法分析,两组术前、术后大部分参数均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仅徒手组D_(min)和V_(90)的一致性欠佳。但是导管组在D_(max)(Z=-3.824,P<0.005)、CI(Z=-1.962,P<0.005)、HI(Z=-2.352,P<0.005)、D90(Z=-2.453,P<0.005)、V90(Z=-2.845,P<0.005)的参数误差范围更小。结论实时针道计划下携带^(125)I粒子的可降解导管植入术前、术后剂量学参数均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且剂量参数值误差范围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5)I粒子 可降解导管 近距离治疗 CT引导
原文传递
几丁糖—聚乳酸复合生物材料神经导管的预构 被引量:3
3
作者 谢峰 李青峰 赵林森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05年第1期42-46,共5页
目的:神经导管修复周围神经损伤,作为一种新的周围神经损伤修复方法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本实验将几丁糖、聚乳酸两种材料结合,试图研制出一种理化性质、生物相容性俱佳的神经导管材料。材料和方法:第一部分:几丁糖—聚乳酸复合生物... 目的:神经导管修复周围神经损伤,作为一种新的周围神经损伤修复方法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本实验将几丁糖、聚乳酸两种材料结合,试图研制出一种理化性质、生物相容性俱佳的神经导管材料。材料和方法:第一部分:几丁糖—聚乳酸复合生物材料的研制及其物理性能测试。将2%几丁糖与0.5%聚乳酸以不同的比例化合反应后制成导管。力学实验检测不同比例制成导管的强度和韧性,根据实验结果选择最佳比例,并进一步测定该复合材料的其它物理性能。第二部分:几丁糖—聚乳酸复合生物材料的生物相容性检测。用细胞增殖度实验评价新材料的细胞毒性。用最大剂量法豚鼠致敏实验测试新材料致敏性。结果:2%几丁糖与0.5%聚乳酸以5:1(体积比)比例混合反应制成的新材料,其各项物理性能符合制备神经导管要求。在细胞毒性实验中,复合材料浸提液培养2天后及5天后,细胞相对增殖度(RGR)为83.67%,96.41%。致敏实验显示新复合材料浸提液致敏率为0级。实验证明新复合材料无细胞毒性、无致敏性。结论:几丁糖、聚乳酸通过适当比例结合制作的复合生物材料具有良的物理性能及生物相容性,符合制备神经导管的理化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几丁糖 可降解神经导管 生物相容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