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携带^125I粒子导管和徒手粒子植入模拟病灶后粒子纵向间距准确性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何闯
陈玉潇
+4 位作者
李良山
杨丽
袁晶
李廷源
黄学全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20-223,共4页
目的 对比携带^125I粒子的可降解导管植入和徒手粒子植入后粒子纵向间距的准确性。方法 本研究用薯蓣制成24个模拟病灶,分为徒手组和粒子导管组,每组12个模拟病灶,由3位医师完成粒子和粒子针插植,每位医师每组插植4个病灶,每组共插...
目的 对比携带^125I粒子的可降解导管植入和徒手粒子植入后粒子纵向间距的准确性。方法 本研究用薯蓣制成24个模拟病灶,分为徒手组和粒子导管组,每组12个模拟病灶,由3位医师完成粒子和粒子针插植,每位医师每组插植4个病灶,每组共插植60针道,并按设定粒子间距(0.5和1.0 cm)分别在两组模拟病灶内行粒子植入。术后CT复查,并测量粒子纵向间距。配对t检验分析徒手组和导管组与设定间距偏离的差异。结果 徒手组与设定间距的偏离程度分别为(0.184±0.047)和(0.127±0.051)cm,导管组与设定间距的偏离程度分别为(0.007±0.006)和(-0.003±0.006)cm,导管组粒子的偏离程度明显小于徒手组(t=3.804、2.499,P〈0.05)。结论 携带125I粒子导管的应用,使粒子纵向间距的准确性优于徒手组,受术者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降解
导管
^125I粒子
近距离治疗
CT引导
原文传递
携带^(125)I粒子导管和徒手粒子植入后剂量学差异的模体研究
2
作者
刘云
何闯
+5 位作者
梁清华
陈玉潇
李良山
袁晶
李廷源
黄学全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2-65,共4页
目的对比在实时针道计划下携带^(125)I粒子的可降解导管植入和徒手粒子植入后靶区各项剂量学参数的差异。方法本实验模拟病灶42个,分为徒手组21个和导管组21个。根据治疗计划系统进行粒子植入。分别记录术前、术后的最小剂量(D_(min))...
目的对比在实时针道计划下携带^(125)I粒子的可降解导管植入和徒手粒子植入后靶区各项剂量学参数的差异。方法本实验模拟病灶42个,分为徒手组21个和导管组21个。根据治疗计划系统进行粒子植入。分别记录术前、术后的最小剂量(D_(min))、最大剂量(D_(max))、平均剂量(D_(mean))、适形指数(CI)、靶外体积指数(EI)、均匀性指数(HI)、覆盖90%靶体积的剂量(D90)、90%处方剂量覆盖靶体积的百分比(V90)。通过Bland-Altman法分析术前、术后剂量参数的一致性,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结果经Bland-Altman法分析,两组术前、术后大部分参数均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仅徒手组D_(min)和V_(90)的一致性欠佳。但是导管组在D_(max)(Z=-3.824,P<0.005)、CI(Z=-1.962,P<0.005)、HI(Z=-2.352,P<0.005)、D90(Z=-2.453,P<0.005)、V90(Z=-2.845,P<0.005)的参数误差范围更小。结论实时针道计划下携带^(125)I粒子的可降解导管植入术前、术后剂量学参数均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且剂量参数值误差范围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5)I粒子
可降解
导管
近距离治疗
CT引导
原文传递
几丁糖—聚乳酸复合生物材料神经导管的预构
被引量:
3
3
作者
谢峰
李青峰
赵林森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05年第1期42-46,共5页
目的:神经导管修复周围神经损伤,作为一种新的周围神经损伤修复方法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本实验将几丁糖、聚乳酸两种材料结合,试图研制出一种理化性质、生物相容性俱佳的神经导管材料。材料和方法:第一部分:几丁糖—聚乳酸复合生物...
目的:神经导管修复周围神经损伤,作为一种新的周围神经损伤修复方法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本实验将几丁糖、聚乳酸两种材料结合,试图研制出一种理化性质、生物相容性俱佳的神经导管材料。材料和方法:第一部分:几丁糖—聚乳酸复合生物材料的研制及其物理性能测试。将2%几丁糖与0.5%聚乳酸以不同的比例化合反应后制成导管。力学实验检测不同比例制成导管的强度和韧性,根据实验结果选择最佳比例,并进一步测定该复合材料的其它物理性能。第二部分:几丁糖—聚乳酸复合生物材料的生物相容性检测。用细胞增殖度实验评价新材料的细胞毒性。用最大剂量法豚鼠致敏实验测试新材料致敏性。结果:2%几丁糖与0.5%聚乳酸以5:1(体积比)比例混合反应制成的新材料,其各项物理性能符合制备神经导管要求。在细胞毒性实验中,复合材料浸提液培养2天后及5天后,细胞相对增殖度(RGR)为83.67%,96.41%。致敏实验显示新复合材料浸提液致敏率为0级。实验证明新复合材料无细胞毒性、无致敏性。结论:几丁糖、聚乳酸通过适当比例结合制作的复合生物材料具有良的物理性能及生物相容性,符合制备神经导管的理化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几丁糖
可降解
神经
导管
生物相容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携带^125I粒子导管和徒手粒子植入模拟病灶后粒子纵向间距准确性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何闯
陈玉潇
李良山
杨丽
袁晶
李廷源
黄学全
机构
陆军军医大学(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
出处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20-223,共4页
文摘
目的 对比携带^125I粒子的可降解导管植入和徒手粒子植入后粒子纵向间距的准确性。方法 本研究用薯蓣制成24个模拟病灶,分为徒手组和粒子导管组,每组12个模拟病灶,由3位医师完成粒子和粒子针插植,每位医师每组插植4个病灶,每组共插植60针道,并按设定粒子间距(0.5和1.0 cm)分别在两组模拟病灶内行粒子植入。术后CT复查,并测量粒子纵向间距。配对t检验分析徒手组和导管组与设定间距偏离的差异。结果 徒手组与设定间距的偏离程度分别为(0.184±0.047)和(0.127±0.051)cm,导管组与设定间距的偏离程度分别为(0.007±0.006)和(-0.003±0.006)cm,导管组粒子的偏离程度明显小于徒手组(t=3.804、2.499,P〈0.05)。结论 携带125I粒子导管的应用,使粒子纵向间距的准确性优于徒手组,受术者的影响较小。
关键词
可降解
导管
^125I粒子
近距离治疗
CT引导
Keywords
Degradable catheter
^125I seeds
Brachytherapy
CT guidance
分类号
R730.55 [医药卫生—肿瘤]
原文传递
题名
携带^(125)I粒子导管和徒手粒子植入后剂量学差异的模体研究
2
作者
刘云
何闯
梁清华
陈玉潇
李良山
袁晶
李廷源
黄学全
机构
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肿瘤科
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微创介入与放射性粒子诊疗中心
出处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2-65,共4页
基金
重庆市技术创新与应用发展(科技扶贫专项)(CSTC2019JSCX-KJFP0005)。
文摘
目的对比在实时针道计划下携带^(125)I粒子的可降解导管植入和徒手粒子植入后靶区各项剂量学参数的差异。方法本实验模拟病灶42个,分为徒手组21个和导管组21个。根据治疗计划系统进行粒子植入。分别记录术前、术后的最小剂量(D_(min))、最大剂量(D_(max))、平均剂量(D_(mean))、适形指数(CI)、靶外体积指数(EI)、均匀性指数(HI)、覆盖90%靶体积的剂量(D90)、90%处方剂量覆盖靶体积的百分比(V90)。通过Bland-Altman法分析术前、术后剂量参数的一致性,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结果经Bland-Altman法分析,两组术前、术后大部分参数均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仅徒手组D_(min)和V_(90)的一致性欠佳。但是导管组在D_(max)(Z=-3.824,P<0.005)、CI(Z=-1.962,P<0.005)、HI(Z=-2.352,P<0.005)、D90(Z=-2.453,P<0.005)、V90(Z=-2.845,P<0.005)的参数误差范围更小。结论实时针道计划下携带^(125)I粒子的可降解导管植入术前、术后剂量学参数均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且剂量参数值误差范围更小。
关键词
^(125)I粒子
可降解
导管
近距离治疗
CT引导
Keywords
^(125)I seeds
Degradable catheter
Brachytherapy
CT-guided
分类号
R730.55 [医药卫生—肿瘤]
原文传递
题名
几丁糖—聚乳酸复合生物材料神经导管的预构
被引量:
3
3
作者
谢峰
李青峰
赵林森
机构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整复外科
出处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05年第1期42-46,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070776)
文摘
目的:神经导管修复周围神经损伤,作为一种新的周围神经损伤修复方法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本实验将几丁糖、聚乳酸两种材料结合,试图研制出一种理化性质、生物相容性俱佳的神经导管材料。材料和方法:第一部分:几丁糖—聚乳酸复合生物材料的研制及其物理性能测试。将2%几丁糖与0.5%聚乳酸以不同的比例化合反应后制成导管。力学实验检测不同比例制成导管的强度和韧性,根据实验结果选择最佳比例,并进一步测定该复合材料的其它物理性能。第二部分:几丁糖—聚乳酸复合生物材料的生物相容性检测。用细胞增殖度实验评价新材料的细胞毒性。用最大剂量法豚鼠致敏实验测试新材料致敏性。结果:2%几丁糖与0.5%聚乳酸以5:1(体积比)比例混合反应制成的新材料,其各项物理性能符合制备神经导管要求。在细胞毒性实验中,复合材料浸提液培养2天后及5天后,细胞相对增殖度(RGR)为83.67%,96.41%。致敏实验显示新复合材料浸提液致敏率为0级。实验证明新复合材料无细胞毒性、无致敏性。结论:几丁糖、聚乳酸通过适当比例结合制作的复合生物材料具有良的物理性能及生物相容性,符合制备神经导管的理化要求。
关键词
聚乳酸
几丁糖
可降解
神经
导管
生物相容性
Keywords
Chitosan
Poly lactic acid
Biodegradable nerve conduit
Biocompatibility
分类号
R318.08 [医药卫生—生物医学工程]
R651.3 [医药卫生—基础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携带^125I粒子导管和徒手粒子植入模拟病灶后粒子纵向间距准确性的对比研究
何闯
陈玉潇
李良山
杨丽
袁晶
李廷源
黄学全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1
原文传递
2
携带^(125)I粒子导管和徒手粒子植入后剂量学差异的模体研究
刘云
何闯
梁清华
陈玉潇
李良山
袁晶
李廷源
黄学全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0
原文传递
3
几丁糖—聚乳酸复合生物材料神经导管的预构
谢峰
李青峰
赵林森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05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