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7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可逆性后部脑白质病综合征1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黄瑛 何庭艳 +1 位作者 梁芳芳 杨军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546-548,共3页
目的探讨儿童可逆性后部脑白质病综合征(RPLS)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提高儿科临床医师对RPLS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深圳市儿童医院肾脏免疫科2009—2015年10例RPLS患儿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治疗及预后。结果 10例均急性起病,其中继发于... 目的探讨儿童可逆性后部脑白质病综合征(RPLS)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提高儿科临床医师对RPLS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深圳市儿童医院肾脏免疫科2009—2015年10例RPLS患儿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治疗及预后。结果 10例均急性起病,其中继发于过敏性紫癜4例、肾病综合征3例、系统性红斑狼疮2例、IgA肾病1例。10例均应用免疫抑制剂。10例RPLS均有癫痫发作,8例合并高血压,4例出现头晕头痛,3例出现视觉异常,3例出现意识障碍,2例出现恶心、呕吐。10例患儿均完善头颅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影像学表现主要为大脑后部为主的长T1、长T2信号,大部分呈对称性。10例RPLS经控制惊厥、降颅压、积极控制原发疾病等治疗后,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表现均短期内好转。结论 RPLS主要临床表现包括癫痫发作、头痛、视觉障碍、意识障碍。头颅MRI是诊断RPLS的重要辅助检查。早期诊断及积极治疗RPLS患儿,大部分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逆性后部白质综合征 儿童 风湿免疫
原文传递
阿昔替尼靶向治疗致可逆性后部脑白质病综合征1例
2
作者 刘梅 何立香 +3 位作者 李建旺 吕蔡 陈琳 孟娟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1期862-865,共4页
1例67岁女性肾透明细胞癌患者口服阿昔替尼5 mg bid,服药24 d后,患者因头晕伴恶心、呕吐收入我院,后逐渐出现头痛、视力障碍和血压升高,颅脑MRI提示双侧额顶枕叶、左侧颞叶白质区异常信号,诊断为可逆性后部脑白质病综合征(Reversible po... 1例67岁女性肾透明细胞癌患者口服阿昔替尼5 mg bid,服药24 d后,患者因头晕伴恶心、呕吐收入我院,后逐渐出现头痛、视力障碍和血压升高,颅脑MRI提示双侧额顶枕叶、左侧颞叶白质区异常信号,诊断为可逆性后部脑白质病综合征(Reversible posterior leukoencephalopathy syndrome,RPLS),经停服阿昔替尼及对症处理,1周后患者症状及影像病变完全消失。本文分析1例应用阿昔替尼导致可逆性后部脑白质病综合征的不良反应病例,以期引起临床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昔替尼 靶向治疗 可逆性后部白质综合征 不良反应
下载PDF
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化疗后出现致死性脑白质病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4
3
作者 魏亚宁 臧爱民 +4 位作者 杨华 王志宇 房国涛 张磊 谭莉莉 《医学研究与教育》 CAS 2015年第2期106-108,共3页
可逆性后部脑白质病综合征(reversible posterior leukoencephalopathy syndrome,RPLS)是一种由多种病因引起的神经影像学综合症。该综合症有多种神经系统症状,主要包括:恶心、呕吐、头痛、视觉障碍、精神异常、智能障碍、癫痫发作... 可逆性后部脑白质病综合征(reversible posterior leukoencephalopathy syndrome,RPLS)是一种由多种病因引起的神经影像学综合症。该综合症有多种神经系统症状,主要包括:恶心、呕吐、头痛、视觉障碍、精神异常、智能障碍、癫痫发作。广泛性双侧大脑半球后部白质水肿是主要的影像学改变。如果未及时发现并及时治疗,将会出现不可逆的神经系统损伤,甚至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逆性后部白质综合征 化疗 奥沙利铂 氟尿嘧啶
下载PDF
可逆性后部脑白质病综合征MRI诊断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武玉丽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5年第6期1101-1103,共3页
目的探讨可逆性后部脑白质病综合征(PRES)MRI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PRES患者的MRI表现及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MRI平扫,包括常规T2WI、T1WI、FLAIR序列扫描、DWI,5例行MRV检查,3例行MR增强扫描,5例经治疗后复查MRI。结果 9例... 目的探讨可逆性后部脑白质病综合征(PRES)MRI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PRES患者的MRI表现及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MRI平扫,包括常规T2WI、T1WI、FLAIR序列扫描、DWI,5例行MRV检查,3例行MR增强扫描,5例经治疗后复查MRI。结果 9例患者均有突发性血压升高病史,其中6例为先兆子痫或子痫,高血压病2例,肾功能不全1例。病变主要累及顶枕叶白质区,其次为额叶、基底节区,MRI呈对称性长T1长T2信号,FLAIR为高信号,DWI为等信号,ADC图呈高信号7例,2例为等信号。5例复查MRI脑白质病灶完全恢复。结论 MRI对PRES可作出明确诊断,其典型征象为双侧顶枕叶白质区多发对称性血管源性水肿,FLAIR、T2W序列显示病灶最佳,DWI、MRV在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逆性后部白质综合征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妊高症继发可逆性后部脑白质病综合征1例
5
作者 张志峰 刘佳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20年第6期75-76,共2页
可逆性后部脑白质病综合征(PRES)主要以神经系统异常为表现的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临床综合征,但孕产妇在围生期继发PRES国内少有文献报道.临床发现一例妊高症合并肾功能不全孕产妇继发PRES,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可逆性后部白质综合征 妊高症 肾功能不全
下载PDF
以枕叶癫发作为主要症状的可逆性后部脑白质病综合征2例
6
作者 束晓梅 张贵萍 +1 位作者 杨冰竹 李娟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1909-1909,1928,共2页
关键词 可逆性后部白质综合征 枕叶癫痫 电图
原文传递
吉兰-巴雷综合征并发可逆性后部脑白质脑病综合征一例 被引量:2
7
作者 杨颖 冯建华 戴宇文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77-478,共2页
患儿男,11岁7个月,因双手指麻木4d,双下肢行走困难2d入院.入院前4d 因上呼吸道感染后出现双手指麻木,无活动异常,无火节肿痛等。
关键词 可逆性后部白质综合征 吉兰-巴雷综合征 并发 手指麻木 行走困难 上呼吸道 双下肢 感染后
原文传递
可逆性后部脑白质脑病综合征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 被引量:2
8
作者 张立云 黄波涛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1期78-80,共3页
[目的]探讨可逆性后部脑白质脑病综合征(reversible posterior leukoencephalopathy syndrome,RPLS)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其早期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RPLS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5例均有突发的血压增高、头痛、癫... [目的]探讨可逆性后部脑白质脑病综合征(reversible posterior leukoencephalopathy syndrome,RPLS)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其早期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RPLS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5例均有突发的血压增高、头痛、癫痫,4例有视觉障碍,1例出现共济失调。CT显示为双侧顶枕叶白质为主的低密度影,同时伴有小脑、脑干受累的2例;MR显示为双侧顶枕叶白质为主的长T1长T2异常信号,FRAIL呈高信号。[结论]突发的血压增高、头痛、视觉障碍和癫痫是其主要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主要为大脑后部脑白质的长T1长T2信号,FRAIL呈高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逆性后部白质综合征 临床 影像学
下载PDF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 被引量:26
9
作者 吕佳宁 范薇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06年第5期557-560,共4页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PLS)是一组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神经系统异常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临床表现以迅速进展的颅高压症状、癫发作、视觉障碍、意识障碍、精神异常为特征,神经影像学上显示以双侧大脑后部白质为主的水肿区,经及时...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PLS)是一组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神经系统异常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临床表现以迅速进展的颅高压症状、癫发作、视觉障碍、意识障碍、精神异常为特征,神经影像学上显示以双侧大脑后部白质为主的水肿区,经及时有效治疗后临床表现和神经影像学改变可以完全恢复,一般不遗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核磁共振新技术的发展,突出显示了血管源性水肿的特点,有助于RPLS的正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逆性后部白质综合征 血管源水肿 ADC图
原文传递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10
作者 李红丽 李峰 马翊竑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13年第1期53-55,共3页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eversible posterior leukoencephalopathy syndrome,RPLS)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神经系统受损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其影像学表现重于临床表现。临床上常见症状有头痛、抽搐发作、视觉障碍、意识改变...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eversible posterior leukoencephalopathy syndrome,RPLS)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神经系统受损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其影像学表现重于临床表现。临床上常见症状有头痛、抽搐发作、视觉障碍、意识改变及精神行为异常等,神经影像学上的典型表现为对称性的、大脑后部以白质为主的可逆性血管源性水肿,且临床观察发现同一个患者很少会反复发作RPLS。因其病因复杂,临床表现不尽相同,易被误诊,从而导致永久性不可逆性的神经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逆性后部白质综合征 临床综合征 神经系统受损 精神行为异常 血管源水肿 临床表现 影像学表现 神经影像学
原文传递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 被引量:18
11
作者 魏瑞理 郑锦志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26-627,共2页
关键词 可逆性后部白质综合征 内皮功能 RPLS 发作
下载PDF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29例分析 被引量:18
12
作者 金笑平 王坚 朱国行 《临床医学》 CAS 2003年第9期24-25,共2页
目的 :探讨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方法 :分析 2 9例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的临床资料。结果 :2 9例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中 ,病因为高血压脑病 8例 ,子痫 3例 ,肺部感染伴高血压病 5例 ,使用免疫抑制剂 7例 ,肺... 目的 :探讨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方法 :分析 2 9例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的临床资料。结果 :2 9例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中 ,病因为高血压脑病 8例 ,子痫 3例 ,肺部感染伴高血压病 5例 ,使用免疫抑制剂 7例 ,肺癌术后使用化疗药物 3例 ,鼻咽癌放疗 3例。主要临床表现 :嗜睡与昏睡、视力障碍、癫痫发作、记忆力与注意力下降、共济失调、偏瘫。神经影像学以可逆性白质异常病变为特征 ,多数位于半球后部白质。结论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并非所有患者的主要病变位于后部白质 ,部分患者的主要病变位于侧脑室旁、小脑白质与脑干 ,故可改名为可逆性白质脑病综合征较为合适 ,经过正确的治疗 ,患者的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逆性后部白质综合征 临床特点 症状 治疗 临床表现 神经影像学
原文传递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 被引量:18
13
作者 欧明辉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8年第6期134-135,共2页
关键词 可逆性后部白质综合征 RPLS
下载PDF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 被引量:15
14
作者 敬佩凤 陈秋惠 +1 位作者 张医芝 张颖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04-507,共4页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PLS)是一组多病因、多症状的临床综合征,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癫痫发作、视觉障碍、意识障碍、精神异常等,影像学上以大脑后部白质改变为主,预后一般较好,绝大多数患者神经系统损伤症...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PLS)是一组多病因、多症状的临床综合征,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癫痫发作、视觉障碍、意识障碍、精神异常等,影像学上以大脑后部白质改变为主,预后一般较好,绝大多数患者神经系统损伤症状能够完全恢复,但治疗不及时,也可造成脑组织不可逆性损伤。本文就RPLS研究现状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逆性后部白质综合征 血管源水肿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 被引量:15
15
作者 刘丽 吴铮 +5 位作者 杜娟 段文博 李敏 张妍 陈志明 蔡艺灵 《中国卒中杂志》 2016年第3期179-183,共5页
目的探讨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eversible posterior leukoencephalopathy syndrome,RPLES)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6医院4例RPLES的临床症状及影像学特点。结果本组病例病因包括肾功能不全,高血压病... 目的探讨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eversible posterior leukoencephalopathy syndrome,RPLES)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6医院4例RPLES的临床症状及影像学特点。结果本组病例病因包括肾功能不全,高血压病,妊娠子痫,腰椎手术后。所有病例均有癫痫大发作及头痛,恶心呕吐,精神行为异常。其中肢体瘫痪1例,失语1例,癫痫持续状态1例。影像学表现为单侧或双侧以顶枕叶为主白质及灰质病变,病变范围可累及额颞叶。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T_2加权像、平扫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uid 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FLAIR)均呈高信号,T_1加权像呈略长信号,1例磁敏感成像上呈微出血。结论头痛和癫痫发作是RPLES的主要临床症状,多种病因可引起RPLES,影像学改变以皮质及皮质下水肿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逆性后部白质综合征 磁共振成像 癫痫
下载PDF
子痫前期-子痫患者合并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的临床特征 被引量:14
16
作者 卢红艳 谢炳均 +1 位作者 程焱 牛秀敏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78-181,共4页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子痫患者合并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PLS)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方法分析20例子痫前期.子痫合并RPLS患者的临床、实验室、影像学资料及随访结果,与同期住院行MRI检查结果为阴性的子痫前期-子痫患者15例相比较...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子痫患者合并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PLS)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方法分析20例子痫前期.子痫合并RPLS患者的临床、实验室、影像学资料及随访结果,与同期住院行MRI检查结果为阴性的子痫前期-子痫患者15例相比较。结果子痫前期-子痫合并RPLS患者较对照组更容易出现剧烈头痛、视物模糊、癫痫发作、意识障碍或精神异常;影像学显示双侧大脑后部为主的大片对称性白质水肿,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患者临床症状和影像学改变可以完全恢复。合并RPLS的患者血尿酸水平(442±77)m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350±88)mmol/L(P〈0.05)。两组间血压及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无明显不同。结论子痫或子痫前期合并RPKS患者具有特征性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经积极治疗,预后良好。血管内皮损伤可能是RPLS发病的重要因素,临床对子痫前期-子痫患者监测血尿酸水平有助于早期发现RP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兆子痫 磁共振成像 可逆性后部白质综合征
原文传递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临床影像学特征 被引量:13
17
作者 李洁 刘睿 +1 位作者 李柱一 苗建亭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37-140,共4页
目的探讨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eversible posterior leukoencephalopathy syndrome,RPLS)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患者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影像学特征、治疗及预后。结果8例患者中,女... 目的探讨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eversible posterior leukoencephalopathy syndrome,RPLS)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患者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影像学特征、治疗及预后。结果8例患者中,女5例,男3例;发病原因多样,系统性红斑狼疮2例,妊娠子痫2例,高血压病1例,真菌性脑炎1例,多发性骨髓瘤1例,肾移植1例;其中使用免疫抑制剂3例,化疗药物1例,使用抗真菌药物1例。以头痛、癫痫发作、视觉障碍、意识和精神障碍为主要临床症状。多数患者头颅MRI表现为双侧大脑后部白质对称性T1WI呈低或等信号,T2WI和FLAIR像呈高信号;经采取降压、脱水及对症等治疗2-3周后患者神经系统症状消失,MRI复查病灶完全或大部分消失。结论RPLS是以可逆性后部白质损害为主要神经影像学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及时、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可使其临床症状和影像学改变完全可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逆性后部白质综合征 磁共振成像 临床特点
下载PDF
环孢霉素A致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的MRI表现 被引量:11
18
作者 林志春 陈燕萍 +2 位作者 张雪林 陈斌 吴慧莹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970-972,共3页
目的探讨环孢霉素A诱发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PRLS)的MRI表现。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PRLS的临床资料和MRI表现并复习文献。结果MRI显示PRLS以顶枕叶为主的皮层及皮层下白质病变,病变多呈双侧对称性分布,偶可累及双侧颞叶后部及额... 目的探讨环孢霉素A诱发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PRLS)的MRI表现。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PRLS的临床资料和MRI表现并复习文献。结果MRI显示PRLS以顶枕叶为主的皮层及皮层下白质病变,病变多呈双侧对称性分布,偶可累及双侧颞叶后部及额叶,T2WI和液体衰减翻转恢复序列(FLAIR)对病变的显示有独特的作用,扩散加权成像(DWI)能够确定PRLS的临床分期。结论PRLS在MRI上具有特征性。MRI表现结合临床资料,对PRLS多能作出正确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孢霉素A 可逆性后部白质综合征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临床探讨 被引量:11
19
作者 张九成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0年第2期37-38,共2页
目的探讨可逆性后部白质性脑病综合征(RPLS)的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治疗。方法总结分析8例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患者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特点、治疗及预后。结果8例患者经针对病因治疗(如降压、止痉、停止使... 目的探讨可逆性后部白质性脑病综合征(RPLS)的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治疗。方法总结分析8例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患者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特点、治疗及预后。结果8例患者经针对病因治疗(如降压、止痉、停止使用免疫抑制药物、化疗药、停止放疗、控制肺部感染)及酌情使用甘露醇、呋噻米等脱水降颅压药物,症状与体征恢复至发病前6例,基本消失2例。结论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是一种有特征临床和影像学检查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及时就诊、尽早治疗,一般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逆性后部白质综合征 影像学检查
下载PDF
可逆性大脑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 被引量:9
20
作者 高筱雅 李玲 +1 位作者 黄如训 王慧杰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78-480,共3页
关键词 可逆性后部白质综合征 机制 鉴别诊断 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