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相干合成的可调全光纤脉冲激光源 被引量:3
1
作者 王小林 许晓军 +3 位作者 周朴 陈子伦 刘泽金 赵伊君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7-91,共5页
基于光束相干合成的原理,提出了脉冲激光产生的新方法,设计并构造了相应的全光纤实验系统。该方法通过对光纤耦合器中相干合成的两束相干光的相位差进行有效地控制,实现重复频率、脉宽、占空比均可调的脉冲激光输出。实验中利用闭环... 基于光束相干合成的原理,提出了脉冲激光产生的新方法,设计并构造了相应的全光纤实验系统。该方法通过对光纤耦合器中相干合成的两束相干光的相位差进行有效地控制,实现重复频率、脉宽、占空比均可调的脉冲激光输出。实验中利用闭环工作点控制法进行噪声相位补偿,以得到稳定的脉冲光输出。实验分别利用矩形波、三角波、正弦波进行相位调制,得到了相应波形的激光输出;利用不同参量矩形波进行相位调制,可以得到重复频率从1~500kHz,占空比从20%~80%可调的脉冲光输出,在重复频率为500kHz时,脉宽可达300ns。这种脉冲激光产生技术为大功率、可调脉冲激光的产生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 脉冲光纤激光 相干合成 可调脉冲激光 相位调制 噪声补偿
原文传递
595nm脉冲染料激光治疗皮肤血管性病变455例 被引量:7
2
作者 曾丽 谢红炬 +2 位作者 王晖 陈碾 段非交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0年第4期549-550,共2页
2008年7月~2009年7月,我们应用595nm可调脉冲染料激光(以下简称Vbeam激光)治疗皮肤血管性病变455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患者455例,其中男173例,女282例,年龄:
关键词 可调脉冲染料激光 皮肤血管性病变 激光治疗 Vbeam激光 2009年
下载PDF
匐行性血管瘤2例 被引量:3
3
作者 马东来 何志新 +1 位作者 方凯 刘克英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718-719,共2页
报道2例匐行性血管瘤。2例均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其中1例皮损泛发,累及躯干和四肢,另1例皮损局限于双侧臀部。1例的组织病理检查符合匐行性血管瘤的改变。经可调的脉冲染料激光治疗后,2例均取得满意的疗效。
关键词 匐行性血管瘤 可调脉冲染料激光 治疗
下载PDF
595nm可调脉宽脉冲染料激光联合超声波导入喜辽妥治疗烧伤后增生性瘢痕疗效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姚露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1年第9期114-117,共4页
目的:研究595nm可调脉宽脉冲染料激光联合超声波导入喜辽妥治疗烧伤后增生性瘢痕的疗效及对VAS评分和DLQI评分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取前瞻性研究方法,以笔者医院2017年1月-2020年1月诊治的120例烧伤后增生性瘢痕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 目的:研究595nm可调脉宽脉冲染料激光联合超声波导入喜辽妥治疗烧伤后增生性瘢痕的疗效及对VAS评分和DLQI评分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取前瞻性研究方法,以笔者医院2017年1月-2020年1月诊治的120例烧伤后增生性瘢痕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均采取超声波导入喜辽妥治疗,观察组采取595nm可调脉宽脉冲染料激光联合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2周,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VAS评分、VSS评分、DLQI评分以及不良反应之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2周、1年的VAS评分、瘢痕柔软度、色泽、厚度、血管分布、总分、自我感知、个人社交、家庭生活以及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发生皮肤灼痛、轻度瘀斑的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595nm可调脉宽脉冲染料激光联合超声波导入喜辽妥治疗烧伤后增生性瘢痕患者,VAS评分及DLQI评分显著下降,治疗效果较好,建议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调脉宽脉冲染料激光 超声波导入 喜辽妥 增生性瘢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