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传感器技术的实时交互式音乐可视化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倪璐 《自动化与仪器仪表》 2024年第2期232-236,共5页
音乐是情感的传递和延伸,而情感是音乐的本质。但当前大部分人感知音乐的方式仍然只有听觉,不能多维度地感知音乐情景。为了让听者能够多模态的感知音乐,研究利用传感器技术构建出基于传感器技术的实时交互式音乐可视化系统,并结合蚁群... 音乐是情感的传递和延伸,而情感是音乐的本质。但当前大部分人感知音乐的方式仍然只有听觉,不能多维度地感知音乐情景。为了让听者能够多模态的感知音乐,研究利用传感器技术构建出基于传感器技术的实时交互式音乐可视化系统,并结合蚁群算法对随机森林算法进行优化,以此提高音乐情感识别的精度。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Relief特征空间最高准确率可达81.9%。在实际应用中,对应的烦躁、抑郁、兴奋和放松音乐情感分类的精确率分别为86.3%、94.4%、97.6%和81.2%。说明所提出的交互式音乐可视化方法能够进行准确的音乐情感识别,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够为音乐可视化发展提供更具优势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感器技术 情感识别 随机森林 可视化音乐 多模态交互
原文传递
可视化音乐对孤独症儿童情绪表达行为训练的应用研究
2
作者 毕士宏 《时代人物》 2024年第28期0174-0177,共4页
孤独症儿童由于受到认知障碍、心理理论缺陷等先天因素的影响,在情绪表达方式上具有极大的偏差,不 仅影响孤独症儿童的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还可能对其家庭和社会造成负面影响。对孤独症儿童的情绪表达偏差及早 及时干预非常重要。情绪... 孤独症儿童由于受到认知障碍、心理理论缺陷等先天因素的影响,在情绪表达方式上具有极大的偏差,不 仅影响孤独症儿童的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还可能对其家庭和社会造成负面影响。对孤独症儿童的情绪表达偏差及早 及时干预非常重要。情绪表达行为训练是针对孤独症儿童情绪表达方式的干预和引导训练,是一个系统且长期的过程, 涉及不同的策略和方法。可视化音乐在情绪表达行为训练中,能够通过音乐引起儿童的关注,调动儿童相应情绪情感反 应,同时通过图像帮助儿童的情绪识别和认知,并引导儿童进行行为模仿,从而锻炼儿童形成正确的行为习惯。另外,在 特殊教育系统中,可视化音乐资料也可以作为孤独症儿童集体教育模式的一种必要的补充,更加精准地应用于个体特 色化教育和训练,也可帮助孤独症儿童的家庭教育和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视化音乐 孤独症儿童 情绪表达
下载PDF
行为训练联合可视化音乐对精神发育迟滞患者智能康复及行为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赵秀珠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2年第24期4491-4494,共4页
目的分析在精神发育迟滞患者中应用行为训练和可视化音乐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1月江门市新会区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56例精神发育迟滞患者,按电脑配对随机法分组。对照组28例接受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28例接受行为训练联... 目的分析在精神发育迟滞患者中应用行为训练和可视化音乐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1月江门市新会区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56例精神发育迟滞患者,按电脑配对随机法分组。对照组28例接受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28例接受行为训练联合可视化音乐干预,比较两组治疗差异性。结果干预后,两组智力发育评分较干预前显著提高,且观察组干预后智力评分、认知功能、独立能力及社会能力评分上升幅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属认可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行为训练联合可视化音乐用于精神发育迟滞患者中可促进患者智能康复,提高行为能力和家属认可度,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发育迟滞 行为训练 可视化音乐 智能康复 行为能力
原文传递
可视音乐在自闭症儿童音乐干预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郑阳儿 《北方音乐》 2019年第16期245-246,共2页
音乐作为一门听觉的艺术,其表现形式丰富多样,不同的音乐作品对于人的心理能产生截然不同的感受。可视化音乐是音乐治疗的一种方法,它可以将视觉、听觉、感知觉有效结合,在音乐、动画、灯光的综合干预下,使自闭症儿童得到多感官的刺激,... 音乐作为一门听觉的艺术,其表现形式丰富多样,不同的音乐作品对于人的心理能产生截然不同的感受。可视化音乐是音乐治疗的一种方法,它可以将视觉、听觉、感知觉有效结合,在音乐、动画、灯光的综合干预下,使自闭症儿童得到多感官的刺激,起到唤醒、抚慰、宣泄等精神调节作用,从而改善自闭症儿童的情绪行为等问题。本文主要针对自闭症儿童的特点及可视化音乐的治疗原理展开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视化音乐 自闭症 声音 视觉 反应
下载PDF
经颅磁刺激联合可视化音乐治疗对精神发育迟滞患儿认知功能及运动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王芮丽 李倩 +1 位作者 梁蒙蒙 吴英英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20年第3期264-267,共4页
目的研究经颅磁刺激联合可视化音乐治疗对精神发育迟滞患儿韦氏幼儿智力量表(WPPSI)、Peabody精细运动发育量表(PDMS-FM)评分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入院行可视化音乐治疗的64例精神发育迟滞患儿为对照组,同... 目的研究经颅磁刺激联合可视化音乐治疗对精神发育迟滞患儿韦氏幼儿智力量表(WPPSI)、Peabody精细运动发育量表(PDMS-FM)评分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入院行可视化音乐治疗的64例精神发育迟滞患儿为对照组,同期入院行经颅磁刺激联合可视化音乐治疗的56例精神发育迟滞患儿为观察组。比较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儿发育水平[丹佛发育量表(DDST)、PDMS-FM]、日常行为能力[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WPPSI评分变化。结果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儿DDST、CBCL、WPPSI、PDMS-FM各项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同一时间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颅磁刺激联合可视化音乐治疗可提高精神发育迟滞患儿发育水平、日常行为能力及智力水平,利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发育迟滞 经颅磁刺激 可视化音乐治疗 WPPSI PDMS-FM 儿童
下载PDF
可视化音乐引导式护理对降低儿童静脉留置针穿刺术后应激障碍的研究
6
作者 陶晓红 陈正良 江萍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186-189,共4页
分析可视化音乐引导式护理对降低儿童静脉留置针穿刺术后应激障碍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3年1月到2024年1月作为研究时间段,抽取200 例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术后患儿,结合“奇偶法”分为参照组(n=100)和研究组(n=100)。参照组开展常规护理,... 分析可视化音乐引导式护理对降低儿童静脉留置针穿刺术后应激障碍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3年1月到2024年1月作为研究时间段,抽取200 例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术后患儿,结合“奇偶法”分为参照组(n=100)和研究组(n=100)。参照组开展常规护理,研究组加强可视化音乐引导式护理,比较其护理结局。结果 研究组患儿的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参照组,应激障碍评分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 可视化音乐引导式护理对降低儿童静脉留置针穿刺术后应激障碍的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静脉留置针 应激障碍 可视化音乐引导式护理 效果
下载PDF
视听彩色音乐 被引量:1
7
作者 王仰昭 谭瑞勇 《五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9年第1期49-52,共4页
讨论了可视化彩色音乐系统的构成及原理,利用DSP对音乐信号进行自适应实时数字滤波处理,使彩灯随音乐的节拍而闪动,用TITMS320C50DSP实现音乐信号的视听感官。
关键词 DSP 可视化彩色音乐 音乐信号 数字信号处理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