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益气通络颗粒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恢复期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吴瑞红 刘会星 陈园园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21年第5期1008-1012,共5页
目的探讨益气通络颗粒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治疗急性脑梗死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治疗的84例急性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治疗组(42例)。对照组患者口服硫酸氢氯吡格雷... 目的探讨益气通络颗粒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治疗急性脑梗死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治疗的84例急性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治疗组(42例)。对照组患者口服硫酸氢氯吡格雷片,2片/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益气通络颗粒,1袋/次,3次/d。两组患者治疗1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应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白细胞介素-18(IL-18)、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可溶性血管黏附分子1(sVCAM-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浆黏度、血小板聚集率、全血高切黏度和全血低切黏度,及血栓弹力图参数R值、K值、Angle角和MA值。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57%,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7.62%(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明显降低,而ADL评分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L-18、HMGB1、sVCAM-1、TNF-α水平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黏度、血小板聚集率、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指标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栓弹力图中R值、K值指标均低于治疗前,而Angle角、MA值指标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通络颗粒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治疗急性脑梗死恢复期,可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状态和日常生活活动的能力,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改善血液流变学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通络颗粒 硫酸氢氯吡格雷片 急性脑梗死恢复期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可溶性血管黏附分子1 血栓弹力图
原文传递
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妊娠血浆相关蛋白-A和白细胞介素6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中的作用 被引量:8
2
作者 祝峰 周宁 +1 位作者 刘金波 王新元 《武警医学》 CAS 2014年第9期886-888,共3页
目的探讨可溶性血管黏附分子1(soluble 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l,sVCAM-1)、妊娠血浆相关蛋白-A(pregnancy associated plasmaprotein A,PAPP-A)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发病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可溶性血管黏附分子1(soluble 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l,sVCAM-1)、妊娠血浆相关蛋白-A(pregnancy associated plasmaprotein A,PAPP-A)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92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其中妊娠期高血压50例,子痫前期30例,子痫12例)和80例健康孕妇为对照组,检测其sVCAM-1、PAPP-A和IL-6水平。结果子痫前期、子痫患者血清sVCAM-1、PAPP-A和IL-6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子痫前期、子痫患者sVCAM-1和PAPP-A有显著正相关性(r=0.85,P<0.05),IL-6和sVCAM-1呈正相关(r=0.64,P<0.05)。结论 sVCAM-1、PAPP-A和IL-6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作进展存在明显关联性,可推广性应用于实际临床工作,提高子痫早期诊疗率,降低孕产妇及围生儿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可溶性血管黏附分子1 妊娠血浆相关蛋白-A 白细胞介素6
下载PDF
冠心丹参滴丸对慢性稳定型心绞痛血瘀证患者血瘀证计分及血清相关黏附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3
3
作者 曲华 郭明 +3 位作者 柴华 梁芳 高铸烨 史大卓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94-397,共4页
目的观察冠心丹参滴丸治疗慢性稳定型心绞痛血瘀证患者临床疗效。方法采取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方法将240例慢性稳定型心绞痛血瘀证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20例。治疗组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冠心丹参滴丸口服,对照组在西药... 目的观察冠心丹参滴丸治疗慢性稳定型心绞痛血瘀证患者临床疗效。方法采取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方法将240例慢性稳定型心绞痛血瘀证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20例。治疗组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冠心丹参滴丸口服,对照组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安慰剂口服,均每次0.4 g,每日3次,连续1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中医主症计分、血瘀证计分及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 ICAM-1)、可溶性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s VCAM-1)水平变化,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纳入统计108例,对照组纳入统计104例。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主症计分、血瘀证计分、血清s VCAM-1及s ICAM-1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瘀证计分、血清s VCAM-1及s ICAM-1水平治疗后均较对照降低明显(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冠心丹参滴丸可有效的降低慢性稳定型心绞痛血瘀证患者血瘀证计分及血清s ICAM-1、s VCAM-1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稳定型冠心病 血瘀证 冠脉丹参滴丸 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 可溶性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
原文传递
H型高血压患者血浆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及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8
4
作者 刘时武 王喜玉 +1 位作者 马建林 李斌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236-1239,共4页
目的探讨H型高血压患者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可溶性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s ICAM-1)、一氧化氮(NO)与6-酮-前列腺素F1α(6-K-PGF1α)水平以及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2月—2... 目的探讨H型高血压患者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可溶性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s ICAM-1)、一氧化氮(NO)与6-酮-前列腺素F1α(6-K-PGF1α)水平以及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1月海南省人民医院门诊及住院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167例,根据血浆Hcy水平分为H型高血压组(Hcy≥10.00μmol/L,n=85)和对照组(Hcy<10.00μmol/L,n=82)。两组患者均抽取肘静脉血10 ml,测定hs-CRP、MCP-1、s ICAM-1、NO和6-K-PGF1α水平,并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测定两组患者颈动脉IMT。结果 H型高血压组Hcy、hs-CRP、MCP-1、s ICAM-1及IMT均高于对照组(P<0.05),6-K-PGF1α和NO均低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H型高血压患者hsCRP、MCP-1、s ICAM-1与IMT呈正相关(P<0.05);NO、6-K-PGF1α与IMT呈负相关(P<0.05)。H型高血压患者hs-CRP、MCP-1、s ICAM-1与NO、6-K-PGF1α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 H型高血压患者存在炎性反应和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参与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并可能导致心脑血管事件发生,应采取措施积极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同型半胱氨酸 超敏C反应蛋白 趋化因子CCL2 可溶性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 一氧化氮 6-酮-前列腺素F1Α 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瘦素和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因子1水平与心脑血管并发症的相关性 被引量:9
5
作者 宿建丽 王静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4期292-294,共3页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瘦素、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水平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中的变化及其与T2DM心脑血管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T2DM患者34例为糖尿病组,T22DM合并心脑血...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瘦素、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水平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中的变化及其与T2DM心脑血管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T2DM患者34例为糖尿病组,T22DM合并心脑血管病变者41例为并发症组。采用双抗体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各组患者血清TNF-α、瘦素和sVCAM-1水平;采用全自动血生化分析仪和化学发光法分别检测各组患者空腹血清葡萄糖(FPG)和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水平,采用稳态模型评估法(HOMA)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糖尿病组、并发症组血清TNF-α、瘦素和sVCAM-1水平及HOMA-I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糖尿病组和并发症组间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糖尿病组、并发症组TNF-α、瘦素和sVCAM-1水平与HOMA-IR成正相关(r=0.452、0.489、0.442、0.476、0.569、0.572,P<0.05),并发症组TNF-α、瘦素、sVCAM-1与HOMA-IR的相关系数均高于糖尿病组TNF-α、瘦素、sVCAM-1与HOMA-IR的相关系数。结论 TNF-α、瘦素和sVCAM-1是T2DM及其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发展的高危因素;TNF-α、瘦素和sVCAM-1与T2DM胰岛素抵抗明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 肿瘤坏死因子-Α 瘦素 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
下载PDF
丹参酮ⅡA对荷骨肉瘤裸鼠肿瘤生长及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董伯升 董亚飞 张静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0年第10期986-989,共4页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对荷骨肉瘤裸鼠肿瘤生长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 IL-2)、可溶性血管黏附分子-1(soluble 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 sVCAM-1)水平的影响。方法 4...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对荷骨肉瘤裸鼠肿瘤生长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 IL-2)、可溶性血管黏附分子-1(soluble 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 sVCAM-1)水平的影响。方法 40只裸鼠皮下接种人骨肉瘤143B细胞建立异种移植瘤模型后,随机分为低、中、高剂量干预组(分别腹腔注射丹参酮ⅡA 10、20、40 mg/kg)和模型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每组10只,连续给予相应药物3周后,计算各组抑瘤率;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IL-2及sVCAM-1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肿瘤组织β-catenin、Dkk-1蛋白相对表达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肿瘤组织β-catenin、Dkk-1 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低、中、高剂量干预组抑瘤率(38.21%、46.19%、56.42%)依次增高(P<0.05);低、中、高剂量干预组血清TNF-α[(25.56±1.86)、(26.38±2.35)、(27.98±1.60)ng/L]、IL-2[(512.56±27.86)、(553.49±24.35)、(584.73±31.57)ng/L]高于模型组[(21.45±2.15)、(449.36±12.35)ng/L](P<0.05),sVCAM-1[(139.26±14.21)、(120.37±12.45)、(109.91±11.61)ng/L]低于模型组[(176.39±18.25)ng/L](P<0.05),肿瘤组织Dkk-1蛋白(0.47±0.05、0.59±0.02、0.78±0.04)及Dkk-1 mRNA相对表达量(0.43±0.05、0.57±0.06、0.81±0.05)高于模型组(0.36±0.03、0.34±0.03)(P<0.05),β-catenin蛋白(0.69±0.03、0.55±0.04、0.38±0.03)及β-catenin mRNA相对表达量(0.55±0.04、0.42±0.04、0.40±0.06)均低于模型组(0.81±0.05、0.68±0.05)(P<0.05);低、中、高剂量干预组血清IL-2水平及肿瘤组织Dkk-1蛋白和Dkk-1 mRNA相对表达量均依次升高(P<0.05),血清sVCAM-1水平及肿瘤组织β-catenin蛋白相对表达量均依次降低(P<0.05)。结论丹参酮ⅡA可通过抑制Wnt/β-catenin信号活性,上调TNF-α、IL-2水平,下调sVCAM-1水平,发挥抗体内骨肉瘤活性,其机制可能与激活抑制因子Dkk-1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丹参酮ⅡA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人骨肉瘤143B细胞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2 可溶性血管黏附分子-1 裸鼠
原文传递
过敏性鼻炎患者血清sPD-L1、TLR4和sICAM-1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6
7
作者 徐曼 陈冬 《江苏医药》 CAS 2020年第11期1105-1108,共4页
目的探讨过敏性鼻炎(AR)患者血清可溶性程序性死亡配体1(sPD-L1)、单核细胞球样受体4(TLR4)和可溶性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鼻喷丙酸氟替卡松水溶性鼻喷雾剂治疗80例AR患者(观察组),5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过敏性鼻炎(AR)患者血清可溶性程序性死亡配体1(sPD-L1)、单核细胞球样受体4(TLR4)和可溶性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鼻喷丙酸氟替卡松水溶性鼻喷雾剂治疗80例AR患者(观察组),5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检测观察组治疗前后和对照组血清sPD-L1、TLR4和sICAM-1的表达,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AR患者治疗前血清sPD-L1、TLR4和sICAM-1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前sPD-L1表达低,TLR4和sICAM-1表达高(P<0.05)。与治疗前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sPD-L1表达增高,TLR4和sICAM-1表达降低(P<0.05)。血清sPD-L1、TLR4和sICAM-1水平是AR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血清sPD-L1、TLR4和sICAM-1水平与AR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治疗后可有效增加sPD-L1表达,降低TLR4和sICAM-1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鼻炎 可溶性程序性死亡配体1 单核细胞 TOLL样受体4 可溶性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
原文传递
肾小球肾炎合并细菌感染患者血清TLR4和sICAM-1及尿mALB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8
作者 张媚溪 王芬 赵晨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405-408,436,共5页
目的 探讨并分析肾小球肾炎(RPGN)合并细菌感染患者血清Toll样受体4(TLR4)、可溶性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和尿微量白蛋白(mALB)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9年5月-2022年5月在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确诊的RPGN患者107例为RPGN... 目的 探讨并分析肾小球肾炎(RPGN)合并细菌感染患者血清Toll样受体4(TLR4)、可溶性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和尿微量白蛋白(mALB)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9年5月-2022年5月在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确诊的RPGN患者107例为RPGN组,根据合并细菌感染情况将其分为感染组(n=43)和未感染组(n=64),另同期随机选取健康体检人员107名为对照组,统计感染组患者的病原菌特征,比较3组患者血清TLR4、sICAM-1和尿mALB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TLR4、sICAM-1和尿mALB水平对RPGN合并细菌感染的诊断效能。结果 感染组43例患者共培养病原菌49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59.18%,以肺炎克雷伯菌为主(n=14);革兰阳性菌占40.82%,以溶血性链球菌为主(n=9)。RPGN组患者血清TLR4、sICAM-1和尿mALB水平分别为(4.12±1.18)ng/mL、(283.65±37.36)ng/mL和(34.55±3.18)m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51±0.32)ng/mL、(104.39±23.27)ng/mL和(21.36±2.47)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6.832、30.590、24.098,P均<0.05)。感染组患者血清TLR4、sICAM-1和尿mALB水平分别为(5.29±1.69)ng/mL、(314.63±41.52)ng/mL和(38.74±3.26)mg/L,明显高于未感染组的(3.33±0.84)ng/mL、(263.10±34.57)ng/mL和(31.73±3.13)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944、6.968、11.170,P均<0.05)。血清TLR4、sICAM-1和尿mALB诊断RPGN合并细菌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98、0.648、0.689,联合检测诊断效能更高(AUC=0.826,95%CI:0.746~0.905,P<0.001)。结论 RPGN患者血清TLR4、sICAM-1和尿mALB水平明显升高,尤其是合并细菌感染患者。临床可通过联合检测血清TLR4、sICAM-1和尿mALB水平提高RPGN合并细菌感染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肾炎 细菌感染 Toll样受体4 可溶性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 尿微量白蛋白
原文传递
重度子痫前期胎盘组织中sVCAM-1、GDF-15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
9
作者 刘艳秋 马小艳 +1 位作者 贺龙风 王荟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7期67-72,共6页
目的探讨重度子痫前期(SPE)胎盘组织中可溶性血管内皮黏附分子-1(sVCAM-1)、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1年5月江苏大学附属医院行剖宫产术终止妊娠的204例妊娠高血压患者,其中单纯妊娠高血压患... 目的探讨重度子痫前期(SPE)胎盘组织中可溶性血管内皮黏附分子-1(sVCAM-1)、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1年5月江苏大学附属医院行剖宫产术终止妊娠的204例妊娠高血压患者,其中单纯妊娠高血压患者87例(妊娠高血压组),子痫前期(PE)患者52例(PE组),SPE患者65例(SPE组),另选取同期该院产检住院行剖宫产分娩的健康妊娠孕妇52例为对照组。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胎盘组织中sVCAM-1、GDF-15的表达。分析不同人群胎盘组织中sVCAM-1 mRNA、GDF-15 mRNA相对表达量,Pearson法分析sVCAM-1 mRNA与GDF-15 mRNA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SPE发生的因素。结果对照组胎盘组织中sVCAM-1 mRNA、GDF-15 mRNA相对表达量低于妊娠高血压组、PE组及SPE组(P<0.05),妊娠高血压组sVCAM-1 mRNA、GDF-15 mRNA相对表达量低于PE组和SPE组(P<0.05),PE组sVCAM-1 mRNA、GDF-15 mRNA相对表达量均低于SPE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SPE组sVCAM-1 mRNA与GDF-15 mRNA呈正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VCAM-1 mRNA[O^R=3.550(95%CI:1.461,8.628)]、GDF-15 mRNA[O^R=4.059(95%CI:1.670,9.865)]是SPE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胎盘组织中sVCAM-1、GDF-15的异常表达可能与PE发病有关,sVCAM-1、GDF-15高表达可能使PE患者进展为SP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子痫前期 胎盘 可溶性血管内皮黏附分子-1 生长分化因子-15
下载PDF
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退翳明目汤治疗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高智勇 李秀春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8年第21期2375-2377,共3页
目的探讨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退翳明目汤治疗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疗效及对血浆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s VCAM-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8例PDR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 目的探讨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退翳明目汤治疗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疗效及对血浆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s VCAM-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8例PDR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4例与对照组34例,对照组给予雷珠单抗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退翳明目汤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和血浆ET、NO、s VCAM-1及VEGF水平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最佳矫正视力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实验组最佳矫正视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浆ET、NO、s VCAM-1及VEGF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实验组ET、NO、s VCAM-1及VEGF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雷珠单抗联合退翳明目汤治疗PDR疗效确切,可有效提高患者视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珠单抗 退翳明目汤 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内皮素 一氧化氮 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小静 尚小明 +1 位作者 许丹 刘长青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8期7443-7446,共4页
背景:移植干细胞可以分化形成心肌细胞、血管内皮细胞改善心脏功能。但有些学者认为干细胞移植会加重梗死心肌的炎症反应及内皮功能不全,从而增加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率。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可溶性... 背景:移植干细胞可以分化形成心肌细胞、血管内皮细胞改善心脏功能。但有些学者认为干细胞移植会加重梗死心肌的炎症反应及内皮功能不全,从而增加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率。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可溶性E-选择素含量的变化,评价干细胞移植的安全性。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于2006—06/2007—06在唐山市工人医院完成。对象: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干细胞移植组20例,男12例,女8例,平均年龄(63.7±10.2)岁;单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组20例,男11例,女9例,平均年龄(65.3±11.5)岁。选取2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男10名,女10名,平均年龄(62.4±10.7)岁。方法:干细胞移植组患者急诊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开通罪犯血管后7~10d行干细胞移植术,单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组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开通罪犯血管,未行干细胞移植。主要观察指标:采用ELISA法测定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前、干细胞移植术后及术后1,3,6月患者血清中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可溶性E-选择素的变化。结果:随访6个月中,干细胞移植组与单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组炎性因子表达量均呈下降趋势。术后1,3,6月干细胞移植组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均低于单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组(P〈0.05);术后1,3月干细胞移植组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均低于单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组(P〈0.05),术后6个月两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1,3月干细胞移植组可溶性E-选择素与单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6个月干细胞移植组低于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移植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 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 可溶性E-选择素
下载PDF
可溶性的细胞间黏附分子-1、血管间黏附分子-1与急性脑梗死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巴特尔 罗卫 王维平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71-172,共2页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 (ACI)患者外周血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 - 1(sICAM - 1)、血管间黏附分子 - 1(sVCAM- 1)水平的变化 ,并对其进行分析。方法 用ELISA法测定 38例急性脑梗死、33例恢复期脑梗死 (RSCI)患者和 2 0例健康人血浆sICAM ...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 (ACI)患者外周血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 - 1(sICAM - 1)、血管间黏附分子 - 1(sVCAM- 1)水平的变化 ,并对其进行分析。方法 用ELISA法测定 38例急性脑梗死、33例恢复期脑梗死 (RSCI)患者和 2 0例健康人血浆sICAM - 1、sVCAM - 1。同时测定末梢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及脑梗死体积。结果 ACI组血浆sICAM - 1、sV CAM - 1浓度明显高于RSCI组及正常对照组 ,ACI患者血浆sICAM - 1、sVCAM - 1浓度与脑梗死体积、末梢血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呈正相关。结论 sICAM - 1、sVCAM - 1参与了ACI病理生理发展过程 ,sICAM - 1、sVCAM - 1可作为ACI后监测病情变化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 可溶性血管黏附分子-1 白细胞
下载PDF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和瘦素及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含量的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4
13
作者 宿建丽 《中国医药》 2013年第7期913-914,共2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瘦素、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sVCAM一1)含量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对34例高血压病患者(高血压组)、41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合并组)和30名健康人(正常对照组...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瘦素、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sVCAM一1)含量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对34例高血压病患者(高血压组)、41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合并组)和30名健康人(正常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血清TNF—α、瘦素和sVCAM-1含量;采用全自动血生化分析仪和化学发光法检测空腹血糖(FPG)和空腹胰岛素(FINS)含量,采用稳态模型评估法(HOMA)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①高血压组、合并组血清TNF-α、瘦素和sVCAM-1水平及HOMA—IR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TNF-α:(29.7±2.6),(32.9±3.8)μg/L比(26.1±2.7)μg/L;瘦素:(5.9±1.2),(12.8±2.6)μg/L比(3.2±0.7)μg/L,sVCAM-1:(841±117),(947±113)μg/L比(678±87)μg/L,HOMA—IR:3.5±0.6,5.7±1.1比1.3±0.5](均P〈0.01);高血压组与合并组之间以上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②高血压组、合并组TNF-α、瘦素和sVCAM-1水平与HOMA—IR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73、0.365、0.375,均P〈0.05;r值分别为0.518、0.469、0.674,均P〈0.05)。结论①TNF-α、瘦素和sVCAM-1是高血压病及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发生发展的高危因素。(2)TNF—α、瘦素和sVCAM-1与胰岛素抵抗明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病 肿瘤坏死因子Α 瘦素 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
下载PDF
可溶性血管间黏附分子1(sVCAM-1)、C反应蛋白(CRP)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志斌 赵令时 魏玉萍 《中国医药指南》 2009年第3期11-12,共2页
目的探讨可溶性血管间黏附分子1(sVCAM-1)、C反应蛋白(CRP)等相关指标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及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体内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通过ELISA法分别检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及健康查体者人体内sVCAM-1、hs-CRP水... 目的探讨可溶性血管间黏附分子1(sVCAM-1)、C反应蛋白(CRP)等相关指标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及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体内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通过ELISA法分别检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及健康查体者人体内sVCAM-1、hs-CRP水平并对各指标作组间比较以分析三组之间差异。结果两指标以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体内水平为最高,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及健康查体者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P<0.01);不稳定型心绞痛组两指标较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肌梗死患者血清sVCAM-1、CRP异常表达,sVCAM-1、CRP参与了心血管疾病的形成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血管黏附分子1 C反应蛋白 不稳定型心绞痛 急性心肌梗死
下载PDF
苗方跌打胶囊对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血清BMP-2、BGP、sVCAM-1、sICAM-1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陆荣 杨金勇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0年第17期74-76,共3页
目的探究苗方跌打胶囊对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血清BMP-2、BGP、sVCAM-1、sICAM-1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泰州市第四人民医院2018年2月至12月收治的96例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A组和B组,各48例。A组患者行骨搬... 目的探究苗方跌打胶囊对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血清BMP-2、BGP、sVCAM-1、sICAM-1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泰州市第四人民医院2018年2月至12月收治的96例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A组和B组,各48例。A组患者行骨搬移术治疗,B组患者于术后服用4周苗方跌打胶囊。比较两组患者术后9个月临床疗效和骨不连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瘀斑消失时间、肿胀消失时间;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4周血清BMP-2、BGP、sVCAM-1、sICAM-1水平。结果术后9个月,B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5.83%,高于A组患者的77.08%;术后9个月B组患者骨不连发生率为4.17%,低于A组患者的16.67%;与A组比,B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瘀斑消失时间、肿胀消失时间均缩短;与术前比,术后4周两组患者血清BMP-2、BGP水平升高,且B组高于A组;血清sVCAM-1、sICAM-1水平降低,且B组低于A组(均P <0.05)。结论苗方跌打胶囊可降低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血清sVCAM-1、sICAM-1水平,抑制机体炎症反应,提高血清BMP-2、BGP水平,加速骨折愈合,改善患者症状,降低骨不连发生率,临床疗效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苗方跌打胶囊 胫骨中下段骨折 骨形态发生蛋白-2 骨钙素 可溶性血管黏附分子-1 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
下载PDF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CRP sVCAM-1水平及其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观察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瑾春 史芳涛 +1 位作者 郭晓燕 杨讯 《基层医学论坛》 2012年第25期3290-3291,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C反应蛋白(CRP)、可溶性血管间黏附分子-1(sVCAM-1)水平及其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51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21例和不稳定型心绞痛30例,同时选取25例正常健康体检者作为对...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C反应蛋白(CRP)、可溶性血管间黏附分子-1(sVCAM-1)水平及其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51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21例和不稳定型心绞痛30例,同时选取25例正常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3组患者的CRP、sVCAM-1水平进行检测,探讨其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和急性心肌梗死组的CRP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对照组相比,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和急性心肌梗死组的sVCAM-1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相比,急性心肌梗死组的CRP、sVCAM-1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血清CRP、sVCAM-1水平明显升高,并且与冠心病的严重程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可溶性血管黏附分子-1 C反应蛋白 相关性
下载PDF
无菌性脑膜炎患儿脑脊液水通道蛋白4与可溶性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临床价值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莹 孙雪 孙桂莲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783-784,共2页
目的探讨无菌性脑膜炎患儿脑脊液水通道蛋白4(AQP4)与可溶性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sVCAM-1)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 2011年6月至2012年10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住院的无菌性脑膜炎患儿20例,对照组为同期住院的非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目的探讨无菌性脑膜炎患儿脑脊液水通道蛋白4(AQP4)与可溶性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sVCAM-1)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 2011年6月至2012年10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住院的无菌性脑膜炎患儿20例,对照组为同期住院的非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20例。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脑脊液AQP4和sVCAM-1水平。结果无菌性脑膜炎组脑脊液AQP4与sVCAM-1分别为(1133.42±199.42)ng/L、(456.52±65.10)ng/L,高于对照组[分别是(942.34±187.61)ng/L、(378.99±70.51)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AQP4和sVCAM-1可能参与了无菌性脑膜炎的病理生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菌性脑膜炎 脑脊液 水通道蛋白4 可溶性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
原文传递
银杏达莫注射液对脑梗死患者血清可溶性血管间黏附分子-1的影响
18
作者 王凤仙 药海滨 弓冬梅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0年第9期1060-1061,共2页
血管间黏附分子(VCAM)在血管病变中的作用是近年研究热点,其异常表达可介导炎症细胞、血小板等的趋化引起内皮损伤,导致微栓塞和大动脉粥样硬化。本文研究银杏达莫注射液对脑梗死患者血清可溶性VCAM(sVCAM)-1影响.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可溶性血管黏附分子-1 银杏达莫注射液 脑梗死患者 血清可溶性 大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病变 炎症细胞 异常表达
下载PDF
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清NO、sICAM-1、sVCAM-1、脂联素、GDF-15的水平变化分析 被引量:21
19
作者 吴义森 张冬荣 +2 位作者 吴明红 王义涛 郑德泉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 2018年第2期66-69,91,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清一氧化氮(NO)、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脂联素、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的水平变化。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6年10月经冠脉造影检测确诊的...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清一氧化氮(NO)、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脂联素、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的水平变化。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6年10月经冠脉造影检测确诊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40例作为冠心病组,其中稳定性心绞痛(SAP)患者59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48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33例,另选40例健康老年人为对照组。结果血清NO、脂联素比较,冠心病组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NO、脂联素比较,SAP组高于UAP组和AMI组(P〈0.05),UAP组高于AMI组(P〈0.05);血清sICAM-1、sVCAM-1、GDF-15比较,SAP组测定值小于uAP组、AMI组(P〈0.05),UAP组测定值小于AMI组(P〈0.05);血清NO、脂联素比较,单支病变患者的测定值大于双支病变组、三支病变组(P〈0.05),双支病变组的测定值大于三支病变组(P〈0.05);血清sICAM-1、sVCAM-1、GDF-15的水平比较,单支病变组测定值小于双支病变组、三支病变组(P〈0.05),双支病变组测定值小于三支病变组(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清NO、sICAM-1、sVCAM-1、脂联素、GDF-15水平发生显著变化,并且与冠心病患者的冠脉病变程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冠心病 一氧化氮 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 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 -1 脂联素 生长分化因子-15
下载PDF
病毒性脑炎患儿S100B蛋白、NSE、sVCAM-1和神经肽Y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8
20
作者 张永英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32期32-33,共2页
目的探讨病毒性脑炎患儿脑脊液及血清中S100B蛋白、神经元烯醇化酶(NSE)、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sVCAM-1)和神经肽Y(NPY)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32例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病毒性脑炎患儿为病毒性脑炎组,并根据病情分为轻症... 目的探讨病毒性脑炎患儿脑脊液及血清中S100B蛋白、神经元烯醇化酶(NSE)、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sVCAM-1)和神经肽Y(NPY)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32例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病毒性脑炎患儿为病毒性脑炎组,并根据病情分为轻症组和重症组,选择同期住院的经腰椎穿刺确定无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病毒性脑炎患儿32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患儿血清和脑脊液中S100B蛋白、NSE、sVCAM-1和NPY的水平,并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病毒性脑炎患儿血清和脑脊液中S100B蛋白、NSE、sVCAM-1和神经肽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性脑炎患儿轻症组血清和脑脊液中S100B蛋白、NSE、sVCAM-1和NPY水平明显低于重症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毒性脑炎患儿脑脊液及血清中S100B蛋白、NSE、sVCAM-1和NPY水平的变化与病情轻重有相关性,对判断病情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脑炎 S100B蛋白 神经元烯醇化酶 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 神经肽Y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