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可吸收材料内固定技术在掌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9
1
作者 王岩 常文凯 《山东医药》 CAS 2019年第3期110-113,共4页
掌骨骨折后常因短缩、旋转、成角等因素影响手部正常外观及功能,常需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克氏针、金属螺钉及钢板等是掌骨骨折治疗的常用内固定材料,但均存在骨折愈合后需二次手术取出的缺点。可吸收材料经逐代发展,多种性能得以优化... 掌骨骨折后常因短缩、旋转、成角等因素影响手部正常外观及功能,常需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克氏针、金属螺钉及钢板等是掌骨骨折治疗的常用内固定材料,但均存在骨折愈合后需二次手术取出的缺点。可吸收材料经逐代发展,多种性能得以优化,能以针棒、钉板等形式用于掌骨骨折治疗,随后在体内经代谢可完全降解,避免了二次手术内植物取出,是金属材料的替代产品。可吸收针棒系统(垂直骨折线固定技术、髓内固定技术)和可吸收钉板固定技术是运用于掌骨骨折治疗的主要技术,可提供足够的稳定性以确保骨折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掌骨骨折 吸收针棒技术 吸收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